黄朴民 姬丽君:中华文化中的反省意识和忧患意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9 次 更新时间:2022-05-25 00:01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省意识   忧患意识  

黄朴民 (进入专栏)   姬丽君  


中国精神,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中间弥足珍贵的,无疑是它富于深厚的反省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谓“反省”,既包括每当在前进过程中遇到挫折、出现坎坷时,能够“反求诸己”,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重新选择方向,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突出重围,走向成功;也包括在高歌猛进、一片光明之时,保持清醒头脑,收敛锋芒,低调沉着,未雨绸缪,将隐患消除在未萌的状态。所谓“忧患”,就是处于顺境与主动的状态下,能够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骄傲自满,不忘乎所以,不得意忘形、不趾高气扬,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始终绷紧一根弦,从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虚怀若谷,海涵一切,朝乾夕惕,践行致远。

“杂于利害”:善于从正常中发现不正常,于合理处找到不合理

这种反省意识与忧患意识,毫无疑问,是建立在人们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上的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基础之上的,其根本属性是要善于从正常中发现不正常,于合理处找到不合理,这就是所谓的“杂于利害”。这要求人们能够普遍地意识到,利与弊、得与失、善与恶、成与败,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具体地说:世上万事万物,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绝对的弊,皆是利中有害,害中有利,而且这种利弊关系是变化的,即所谓“反者,道之动”,都向着其对立面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有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要获取其利,首先要容忍和接受其害,老子言“天无弃物”“天无弃人”;孙子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揭示的都是这个道理,最糟糕的东西有其合理的成分,最美好的事物同样也不无它的短板与软肋。

例如,“六艺”等儒家经典,在古代被人们推崇备至,奉若神明,但还是有人睿哲地指出了其存在的严重缺陷,反对一味迷信:“《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而美好的事物之所以会走向它自己的反面,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它不能“反省”,常常在无意识情况下轻易地逾越了“度”,过了界线。

同理,儒家所积极倡导的“礼”与“乐”文化,本来是治国安邦、和谐社会、维系统治的利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但是,倘若过了合适的“度”,那也势必会造成困扰,带来明显的弊端,“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其他像“全”“多”“善”“美”等,皆为正面性质的事物,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恰如老子所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以“全”为例,全面与完善,固然很好,但一味求全,那么,在实践操作中,就容易陷入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窘境。考虑问题时不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处理问题时常常优柔寡断、投鼠忌器。因为即使拥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讲主次,四面开花,全面受敌,撒胡椒面,那么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而必然将处于极大的被动之中,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俱到;什么都是重点,就没有了重点。所谓“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正确的方法是,在充分关照全面、有效照顾整体的同时,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突出重点,高明选择战略主攻与突破方向,集中优势兵力,中心突破,以点带面,创造最经济、最优先的效益,达成自己预定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朝乾夕惕、忧患系心”:中国精神中难能可贵的价值体现

在中国精神中,与反省意识相紧密联系的,就是忧患意识。通观中国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的哲人,尤其是那些堪称思想巨人的大师,都有一种非常可贵的传统,即“朝乾夕惕、忧患系心”。孟子尝言:“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如孙子与《孙子兵法》,同样,集中地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孙子作为伟大的兵学家,对兵凶战危有切身的体会,所谓“夫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因此,忧患意识在《孙子兵法》一书中特别浓郁、特别充沛,一部《孙子兵法》自始至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慎战节兵”的价值取向,洋溢着“以战止战”的文化理念。这种忧患意识不仅笼罩在其战争观、战略论的层面,而且也反映在《孙子兵法》具体作战指导的细节中,不仅在战争之前、战争之中有鲜明的体现,而且也在战争善后问题上有突出的表露,不仅在处于逆境情况下一再强调,而且也在处于顺境条件下反复重申,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等格言,均是其厚重忧患意识的集中流露,反映了一位优秀思想家对国家安危、民众存亡乃至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这种忧患意识值得今天的人们倍加珍视。《礼记·曲礼上》有言,“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它提醒人们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志满意得,放松警惕,沾沾自喜,无所用心,让胜利冲昏头脑,让太平消磨斗志,而忘记了“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简单道理。

北宋周敦儒《爱莲说》一文中有两句名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实际上表述的是《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等经典中所一再强调的忧患意识,告诉人们的是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做人,怎般处世。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所表达的是,一个人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自尊自强,从逆境中奋起,从挫折中进取。而“濯清涟而不妖”,则是喻指为人在顺境中始终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不忘乎所以,脚踏实地继续前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确难能可贵,然而要做到“濯清涟而不妖”则是更大的考验。一个人在逆境中奋斗、自强固属不易,而在顺境中自重、进取实在更难。而只有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才能够跨越这个巨大的陷阱,实现人生的升华。

在光大中国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回溯我们的传统,回归我们固有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十分厚重与博大,所以,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不分主次轻重照单接收,而应该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这个重点,就是坚持反省意识,强化忧患意识,而在今天,力戒虚骄之气,强化忧患意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形势,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纷至沓来的矛盾,面对形形色色的压力,我们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去应对,见招拆招,而必须沉着镇静,以静制动,突出中心工作,解决关键问题,循序渐进,化整为零,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忧患意识给我们的昭示正在这里:人们既要善于从逆境中奋起,更要能在顺境之中善始善终,戒骄戒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正是我们今天领略《周易》《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精辟哲理、光大中国精神之时所应该具备的现代意识。


来源:北京日报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省意识   忧患意识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06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