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持国际法研究所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5月生,江苏靖江市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学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1989)、博士(1994)。曾任中共甘肃省张掖市委副书记(挂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等。2004年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国际宪法学协会名誉主席(终身),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为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人权法学。重点研究领域为宪法哲学、依宪治国理论、宪法监督制度与合宪性审查理论、基本人权理论、国际人权法实施机制、紧急状态制度、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理论等。著有《法治中国与制度建设》《法治中国的宪法基础》《宪法学原理》《为立法辩护》《实践中的宪法学原理》《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非典”时期的非常法治》《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政府与公民宪法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景透析》《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宪法审判制度概要》《宪政新论》等。
莫纪宏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持国际法研究所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5月生,江苏靖江市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学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1989)、博士(1994)。曾任中共甘肃省张掖市委副书记(挂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等。2004年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国际宪法学协会名誉主席(终身),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为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人权法学。重点研究领域为宪法哲学、依宪治国理论、宪法监督制度与合宪性审查理论、基本人权理论、国际人权法实施机制、紧急状态制度、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理论等。著有《法治中国与制度建设》《法治中国的宪法基础》《宪法学原理》《为立法辩护》《实践中的宪法学原理》《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非典”时期的非常法治》《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政府与公民宪法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景透析》《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宪法审判制度概要》《宪政新论》等。
论文
- 论涉外法治的底层逻辑
-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字 及其语义价值分析
- 宪法相关规定直接实施工作机制的法理内涵与实践展开
- 论法治改革的底层逻辑
-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野下的文化权利体系的制度建构
- 论宪法效力在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建构作用
- 论检察权与人大“四权”关系的宪法基础
- 论新质生产力基础上的“新质民主”与“新质法治”的辩证统一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科学构建中国特色文化法学理论体系
- 《对外关系法》与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新发展
- 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理论贡献的几个认识维度
-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治理结构及其特征
- 以涉外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向与路径
- 论地方性法规的空间效力
- 充分发挥宪法在保障人权中的重要作用
- 赵艺绚 论嵌入公共风险治理体系的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
- 论经济特区法规的“区外适用”效力
- 论法学学
- 论特别行政区制度建设的政理·法理·宪理
- “法学学”视野下中国法学“三大体系”构建的方法论路径
- 论数字权利的宪法保护
- 怎样发现宪法精神?
- 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宪法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
- 党对宪法工作全面领导的方式和机制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法”字及其价值特征
- 增强宪法自觉,促进宪法发展
-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理意蕴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立法”及其价值指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体系建设的三重维度
- 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制度分工”的几个尺度探寻
- 特别行政区内的宪法适用问题研究
- 特别行政区制度法律特征的宪法学再释义
- 初晓华 引渡和遣返中的生命权保障问题研究
- 论和平权与和谐权权能正当性的法理基础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基础及基本特征
- 习近平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的核心人权理念
- “全过程民主”的民主特征与法律界限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法治要义
- 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 法律事实理论视角下的实质性宪法解释
-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理论逻辑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知识学特征分析
- 依宪立法原则与合宪性审查
- 论数据时代虚拟事实的法律效力
- 莫纪宏 徐梓文:为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地方性法规合宪性审查中的几个法理问题探讨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与制度体系的有机统一
- “制度之治”是法治的内在逻辑述要
- 从制度、制度化到制度体系构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 论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机制
- 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维护国家生物安全
- 人大立法中的“法法衔接”问题研究
- 法学教育贵在严格的逻辑训练
- 论行政法规的合宪性审查机制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注重对监察权性质的研究
- 依法治国根本目标:建立法治秩序
- “爱国爱港”是中国公民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基本法律要件
- 我们应当怎样修改宪法
- 司法公信力的制度保障
- 从《宪法》在我国立法中的适用看我国现行《宪法》实施的状况
- 林海 加拿大宪法——世界宪法新标杆
- 宪政概念在当下的社会功能
- 论人权的非道德性
- 论执政党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地位的演变
- 宪法的更新——宪法法律秩序持续性框架中的宪法性权力
- 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 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
- 公民概念在宪法文本中的发展
- 论网络中的宪法问题
时评
- 从“依宪立法”入手让宪法更加生动鲜活
- “五四宪法”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四梁八柱”
- 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
- 实现对全体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
- 加强政府立法审查是立法监督的重要环节
- 必须坚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 我国立法规划的重要实践成果
- 明晰法律渊源推动涉外法治建设
- 明确法治改革目标 确保制度的合宪性
- 以宪法为统帅全面深化法治各环节改革
- 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内法规保障
- 着重培养“法律明白人”
-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 行政复议体制变迁“新趋势”
- 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理论
- 全面依法治国亟需各项工作法治化
- 在实践中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内涵
- “法治”要侧重于“能治”
- 新立法法视角下宪法保留原则的特征及其规范功能
-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法治保障须臾不可分离
- 依法保护产权 激发市场经济发展动力
- 筑牢反间防谍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 在法治轨道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从“科学立法”到“科学执法”“科学司法”
- 2022年度中国式民主发展关键词
- 从“科学立法”到“科学执法”“科学司法”
- 坚持依法立法,最根本的是坚持依宪立法
- 依规治党为自我革命提供有力保障
- “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意义重大
- 坚持依宪立法 维护宪法权威
- 论民主、法治与人权三位一体的治理方式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打造中国法学自主性话语体系
- 不断提升依法治藏水平
- 以“全过程”为尺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法治保障
- 体系的理论力量来自服务于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
- 在依法能动履职中深化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依法治国与全过程人民民主
- 着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价值结构与功能
- 加强国家安全立法 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 抗疫斗争是制度优势最直接的证明
- 党的领导是鲜明优势
- 莫纪宏 翟国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发展
- 宪法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 在有效实施中维护宪法权威
- “宪政”词源溯
- 从制度源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香港特色普选对民主政治实践有新贡献
- 我国依宪执政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宪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
- 依法治国要先坚持依宪治国
- 司法体制改革重点在于顶层设计
- 建设“法治中国”的辩证方法论
- 让宪法的政治优势和政治活力竞相迸发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
- 宪政是一种进行时
- 现行宪法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
- 科学发展观入宪的重要意义
- 法治化的最低制度性要求
- 强化法治观念是社会管理创新重要保证
- 切实保障选民的“被提名权”
- 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内涵
- 健全和完善地方人大主席团制度
- 什么是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
- 七十年后,土地归谁?
- 公民平等选举权的理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