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东西方文化融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34 次 更新时间:2016-03-22 20:55

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大学建设  

柯领 (进入专栏)  



2015年12月15日爱思想网学术观察员鲁世林给我来信,告诉我:“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决定在中国推行新一轮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是我国在985、211工 程实施之后新一轮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国目前有许多大学或者学科已经逐步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希望对我进行采访谈一谈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看法。他向我提出了五个问题,前面四个问题是技术性很强的问题,我不熟悉很难回答,我是研究教育普遍规律的,我可以回答第五个问题——“除 了以上几个问题,请问柯老师您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等相关话题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我想了想,爱思想网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家园,对了解中国学术动态很有帮助,应该尽全力积极支持,算是对爱思想网精神养育之恩的报答,祝爱思想网越办越好。这篇文章就是我的想法之一。


一、中国文化能够引领世界思想


在美国生活,有许多身临其境的感受,根据我的体验与观察,欧洲与美国的思想,主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都很先进,就缺“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这种视野和感觉,主要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在《美的情愫》一书里,称西方文化是人文主义的,东方文化是自然主义的。“在精神思索之深刻方面,中国有胜于或不亚于西方的东西”(1)。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事实上,人类的文明发展要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这样四个阶段。文明的发展模式遵循“正—反—合”这一辨证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整合,是一种追求更加平衡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文明,现在全球正处于生态文明的序幕期。农业文明以自然文化为主,工业文明以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为主,因此,构成生态文明核心精神的生态文化就应该是“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就凸显了出来,中国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与最发达的自然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国的园林、建筑、茶道、静坐、生活禅、气功、古琴、围棋、书法、国画、诗学、易学风水、中医、养生、太极、武术、饮食文化、儒家的心学、道家的哲学、佛教的禅学与藏传佛教的修炼体系等都是全世界最有精神美感的文化,如果与西方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一种融合东西方精神的新文明。中国文化的宇宙观是一种“与天道合一,天地人共生,一气流注”的宇宙观,抱持着“一圆融合”的精神而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共生思想与共生思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东方精神具有最大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将吞并西方文化,形成“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主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五位一体的综合,人类将建成天人合一境界的——美学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四位一体的现代生态社会,实际上就是“道家型的社会”,与天道合一,“天道信仰”应成为人类的共同信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类的最高境界。显然,中国足可以向全球输出本体论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这是一种生存境界,一种哲学思维,一种文明模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如,生态社会的医学模式是“生态医学模式=自然医学+生物医学=中医+西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自然医学,但是,中医由于有《黄帝内经》为中心的理、法、方、术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人类自然医学的顶峰。据我观察,人类的疾病大约80%需要西医治疗,大约20%需要中医治疗,中医现在在美国大约只占领了2%的医疗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医正在迅速走向西方、走向全球的最根本的原因。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里说,历史是根据太阳的光线从东方开始在西方终极的,人类历史开始于中国和蒙古,要逻辑地经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尔曼世界”,日尔曼世界就构成了人类历史与文明的终点(2)。而我认为,要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三位一体洗礼后的中国所创造出的“东西方合一”的文明,才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从而完成了“正—反—合”三段式的辨证循环,也就是历史与文明的轨迹是“中国—印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日尔曼—美利坚—中国,中国是起点也是终点。中国的传统 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与天道合一,天地人共生”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人类文明开始于“天人合一”,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又终结于“天人合一”,这样才完成了人类文明精神的循环。剑桥大学的著名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里,强烈地表达了一种观点: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希腊文明模式与中国文明模式”的互补。(3)对 此观点我深表认同。西方自然观是原子论思维方式(如西医),从微观开始到宏观,中国自然观是元气论思维方式(如中医),从宏观开始到微观,二者构成互补,被系统生态自然观所整合。从宏观来看,西方文化主“动”、主“阳”,阳盛阴衰;东方文化主“静”、主“阴”,阴盛阳衰;动以强身,静以养心;要“动静互补” 与“阴阳平衡”方能可大可久。由美的鉴赏力与整合力造成的混血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当代世界的生态困境与生活困境以及文化冲突,迫使人类的文化正在经历着“震荡”与“整合”的范式转型。事 实上,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是很有美感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中国的“元气、阴阳、五行、八卦”的哲学与美学,名山大川、园林、古镇,建筑、茶道、诗学、古琴、围棋、书法、国画、养生、中医、风水、太极、武术、饮食文化,儒家的心学,道 家的哲学,禅的艺术,藏传佛教的修炼体系与气功的自我训练等是一种追求天地境界的自然美学,这是一种注重艺术感觉与内在心性修养的修炼美学。这种充满了静穆精神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文化达到了人类精神美感的最大值,刚好弥补了西方文化的不足,因为西方文化侧重的是个人主义的人文美学与科学思维,重视对现实世界的“原子论思维方式的科学观察、实验、慨念、判断、推理”与“自由、平等、博爱”的体验以及对“神性世界”的向往。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与西方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互补的结构,21世纪的世界文化应该是“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中国人应该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优越感,这些传统价值会逐渐发掘出来将影响全世界进行文化转型而把全球建设成为生态社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希望与新的文化生长点。如果说,以希腊精神为主的欧美文化使全球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那么,以“天人合一”精神为主的中国文化会成为使全球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主力文化,将为人类文明灌注“天人合一”的灵魂,人类的生活方式将更加追求“自然化、人文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在全球化时代,当代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生活方式的发展己经走到了极限、走到了最大值、走到了尽头,需要向东方学习与借力才能摆脱困境。物极必反,西方阳极而衰,这个世界是平的,人类要走向阴阳平衡,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能量是守衡的,东方上升,西方必然下降,东西方的差距正在渐渐地缩小,欧洲、美国、日本、澳洲渐渐会衰落下去,直到实现一种东西方“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的一种动态平衡,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大趋势。海德格尔曾预言:走出西方哲学的困境很可能需要来自东方一种古老哲学的启示(指《道德经》)。现在世界的经济正在倾向东方,最早工业化发展的西方已经成熟和饱和,欧洲象老年、美国象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年,亚洲还处于少年阶段,发展才刚刚开始,还需要由农业社会逐渐转型为工商业社会与生态社会,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现在世界的“心”正在倾向东方,倾向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意境,倾向儒家心学、道家哲学、佛教禅学的生命境界,像甲骨文公司总裁劳伦斯·埃里森用风水来规划公司总部的景观设计一样,像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修炼禅学一样,东方“天人合一的修炼文化与思维方式”在西方是一股由弱渐强的风,像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内涵与意境都是中国的,但形式、色彩与表现方式是西方的,二者合一就征服了全世界,产生了很好的票房收入。

欧美六十年代以美国加州为中心兴起的“回归心灵——回归原始,滋养灵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精神性”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正在渐渐地影响全球。新时代运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后现代哲学、科学、心理学、音乐、文学、绘画艺术、超能力、通灵、水晶研究、外星人、古文明等题目,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生命观与宇宙观及其身体实践体系。新时代运动现今已在各层面如文化、电影、著作、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展开,如电影阿凡达、功夫熊猫、美食·祈祷·恋爱以及欧美的一些大片,音乐有英格玛、班德瑞、爱尔兰的凯尔特风格、梵乐、禅乐、喜多郎的音乐、谭盾的音乐、何训田、刘索拉、萨顶顶的音乐等等。新时代运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向东方行”。“爱自己、走向天人合一、活在当下”这三大思想是新时代运动强有力的口号。这是一场发生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静悄悄的革命:在当代,学习实践东方哲学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天人合一,超觉静坐,气功,生活禅修炼,瑜珈,易经,太极,禅学,密宗,道德经,逍遥游,风水,中医,水疗,香疗,苏菲玄秘学,马哈拉志等等拓展心灵意识的法门大大风行起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发现了东方智慧之后,抛弃了毒品而回到心灵经验的正确道路上来(4)。人类在经过了一个黑暗充满暴力的“双鱼座时代”,正进入一个充满爱心和光明的一千年,也就是“水瓶座时代,也就是“新时代”,是心灵真正得到自由解放的时代。一种新的人类正在诞生,这些人是经历了身心的大变化,彻底改变了自己而得到了自由心的革命者,这些人是绝不以自己的私心作为生活目标的人。现在,参与拓展心识的人每年有上百万,上千万,各阶层的人都有,他们形成一个网,比革命计划还要广大,比革命活动还要深远,是一个“秘盟”,正在触发一项在历史上最可观的文化重振事业。他们包括思想家,教师,文员,科学家,政府雇员,立法者,艺术家,百万富翁,的士司机等各个范畴的人,正在形成21世纪一个与主流体制并行的静悄悄的社会运动。


二、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定位与思想定位


我很认同美国哈佛大学政治思想家亨廷顿的一个学术观点:“一切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大概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方化引领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去西方化,回归传统文化,继续引领现代化。”一百四十多年(从1868年开始)以前日本人决心要摆脱东方农业社会价值观的束缚而走向文明国家,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发动了一场全面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运动,明治维新主张“脱亚入欧”成功地把以上两个阶段变成了现实,使得今天的日本成了发达的现代化的国家。所谓“脱亚入欧”就是在制度上与美感上与高端的欧洲文化接轨,而中国由于没有从制度上与美感上实行根本的变革,到现在还依然在中世纪徘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业体系、人民的生活方式”还主要是农业社会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从亨廷顿建立的现代化国家的座标系来看今天的中国大学建设,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大学首要的是,要获得一种精神,由精神主导大学的全面发展,使精神成为现实的种种形式,这是大学成功的秘诀。人类的历史是由少数精英以及精英的群体自觉引导绝大多数人民不自觉跟随而推动的。大学作为培养社会各类精英的“圣地”,应该有自己理想主义的独特的气质与个性。大学首先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让大学成为独立思想的园地。道理很简单,先有现代大学制度,再有现代一流大学。而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

体制,一般认为,其核心是学校自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科学管理,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这方面应该学习柏林大学,作为现代大学母体的德国柏林大 学主要有三条成功的办学经验: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研究教学合一。也就是说大学首先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这种现代大学的基本品格,有了这一办学理念,就像詹姆斯形容哈佛大学的名言“唯有孤傲的太阳,方能凌空高照”一样,我们才能把“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核心思想惯彻到教育与教学的方方面面,由此,才能去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如果我们要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让充满生命意志与创新意识的精神活动成为大学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我们从追求真理的“自由与创新”的生命意识的角度来全面建设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以形成大学的精神传统。哲学家海德格尔称传统为“隐而不显” 的历史过程,传统通过历史中的意识和自由的人照射到时间中去。传统超越时间的限制,而成为影响人的隐性力量。精神传统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自由与创新”的生命意识,它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教育风格,但追求真理的“自由与创新”的 生命意识却是相同的,只要保持这种生命意识,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都可以变成学校自己的精神传统。精神传统是一种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向及其卓有成效的制度规范体系,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不可动摇的文化理念与行为准则。存在需要在时间中展开,文化需要在继承与创新中积累,精神传统是一个学校历史与文化的 积淀,是一些关于学校的故事与点点滴滴的名人趣事的传说,是许多孤独的灵魂以世界的眼光“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一次又一次精神冒险的足迹,是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努力拼搏、努力创新与努力开拓的结晶,是许多追求真理的高尚心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展览。这种精神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场”一旦形成,就会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学校教育的气质,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与学风,并最终影响每一个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只要有了追求真理的鲜明而富有个性的精神传统,学校就具备了独特的教育身份,标志着强大精神的存在以及与这种强大精神存在相一致的积累性、连续性和规范性,并为过去的岁月、现在的选择和未来的可能性提供了判断的基础,以及不断为保护教师与学生们的生活提供了发展的远景与合适的道路。

从“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角度看,二十一世纪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传统主要应围绕两个维度来建设:一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统率全局,也就是说,要用东西方智慧结合的“系统生态时空观”的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学科建设的核心理念与灵魂,让大学成为社会文化思想的高地与中心,从而高屋建瓴地引领整个社会建立人类生态的生活方式,执着地奔向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艺术化生存的太阳能时代;二是要在大学里、在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建立起“真理至上”;“学术至上”;“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 的绝对信念——这种信念作为一种隐性的精神力量,弥漫着整个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制约着学校的文化气质和教育风格的形成。如 果从这两个方面来衡量,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流的大学,在我看来,所谓哈佛、剑桥、牛津、斯坦福、普林斯顿、芝加哥、伯克利等大学,还只能算得上是有个性的二流的大学,看看它们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全是西方文化的内容,严重缺少对伟大东方文明的学习,对东方“天人合一的精神”还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所以,西方 会必然落后,也应该落后,这是对西方中心主义自大狂的最好报答。一流的大学就意味着一流的思想与一流的责任,当前评判好大学的标准以及评判诺贝尔奖的标准,还是西方“笛卡尔—牛顿机械时空观”主导下制定的,这一片面重视物质主义与科技至上以及商业领导潮流和重视定量化标准的价值评价体系只代表未来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未来的全部,还有待于被重视生态世界观与重视人文精神和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的“系统生态时空观”的价值体系整体而全面地超越。所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还只是梦想,还在路上、在生成之中。


三、中国如何做,才能产生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世界一流大学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应该体面点地笼罩着大学的生活,让大学校园到处呈现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文景象。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校园里建设一种向往绝对的“真理至上”与“学术至上”的精神场,其次就是要为学生们与教师们营造一种“自我实现”的环境。在这个充满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人都能“自我实现”的环境里,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知道自己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从个体生命体验来看,人生有两个展开的维度:求生存的意义与求生存。生命是一个不断的认识自己、设计自己与实现自己的过程。人生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并享受寻找过程带给自己的愉悦。对于个体生命来说,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过两种生活:一种是形而上的精神生活——对人类的生态世界观、艺术、哲学、科学、历史、地理、风土民俗这种文化意味的体验与欣赏;一种是形而下的物质生活——对吃、穿、住、行、用、玩的物质生活的享受。丰满的人生应该在这两种生活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对许多人来说,大学是人生意义与职业选择的真正转折点,因此,对人的成长来说,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高水准的人生探索空 间与职业探索空间,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人生的意义并掌握一技之长的求生存的本领。所以,大学无论在课程设计方面还是在专业选择方面都要尽可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与迈向更广大的人生探索的空间,通过尝试与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确定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方式,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

在我看来,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建构人文精神与掌握专业技术,并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走向世界的扩张性与创造性。因此,培养大学生们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并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就应该永远是大学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好的国家与好的社会以及好的大学,主要就只有一种核心的主义,这就是个人主义;只有一种核心的精神,这就是人文精神;只有一种核心的信仰,这就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人类的教育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与健康的价值观主要产生于密切接触伟大的文学、艺术与哲学作品的过程之中。伟大的名著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名著是许多为美、真理与正义而献身的高尚心灵的创造,在于它怀着爱与崇高的情感保存了人类最多、最丰富的美、真、善、爱的价值,是人类价值体系承上启下的最坚实、最完美与最可信赖的纽带,对人类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起永恒的价值导向作用,人类的精神文明就主要依靠这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的价值观来传承。

有了这一大学教育理念,还需要我们通过全面课程的展开来加以实现。把问题纳入焦点,最优化地设计大学的课程结构,需要我们从大学的教育目标、大学的功能以及人类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这三个方面来综合思考和平衡。大学的教育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有世界文化胸怀和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具有“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辩、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并且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对于追求真理,作为继承文明与发展新思想为使命的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二是立足人类文化视野传授人文学科课程与“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观,三是促进研究创新并为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学首先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大学才能够继续地存在下去。人们之所以选择读大学,不仅仅因为大学是人生的一段浪漫之旅,而是因为大学首先能让求学者获得一种专业技术,一旦掌握了这种专业技术,在社会上就能谋得一个好职业,从而能够较好地求生存与求发展;如果大学仅仅是传授专业技术的场所,那么,大学就沦落成了一个职业的培训机构,完成的是高等技工学校的功能,显然,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与崇高的精神价值。大学的风气应该永远是理想主义的、精神的、形而上的,而社会的风气则永远是世俗的、物质的、形而下的,这一升一降就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的平衡。大学是国家与社会的精神中心,是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与知识分子的学术共同体、理想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大学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在教学生们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应立足人类文化视野向学生们传授人文学科课程与传授“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观以及充分发展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爱因斯坦讲得好,他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养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不仅如此,大学还应集中精力,促进研究创新并努力为社会服务,在学问与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方向以及服务于社会方面向更高层次拓展。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大学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好地塑造社会,用创新精神、创新思想与创新成果来推动社会全面的进步。

在这里,关于人类的知识,如果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生态文化、宗教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语言技巧、法律条款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社会知识、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维一体的知识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根据与判断标准。在此,我十分同意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的名言:“伟大的教导与教育,能使人的灵魂在美感、哲学以及智性上,追求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不朽”。现在,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与人类知识结构三分法的模型,我把大学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人文学科的教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专业技术的教育这样由抽象到具体的三个方面,其展开结构如下表:

大学阶段的三大教育内容

一、人文学科的教育

必修课: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中西哲学史、中外艺术史、科技发展史

选修课:体育、美学、宗教、伦理学、专题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设计艺术、儒家心学、道家哲学、佛教禅学、禅的艺术、书法、中国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风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气功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太极、武术、剑道、柔道、茶道、花道等。

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

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系统科学等。

社会科学包括:外语、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生态学、历史学、地理学、军事学、逻辑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

三、专业技术的教育

理、工、农、医;文、史、哲、教;法、财、经、管;音、美、体、舞等专业。

显然,掌握知识不仅有一个数量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质量问题。全面的质量需要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来保证。在我看来,文、史、哲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大学学风在文、史、哲教育;文、史、哲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弱,则大学弱,国家弱。以上三大教育内容的知识结构是以人文学科为精神内核,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以专业技术为操作工具的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从全面塑造人的素质的角度看,它们之间的课程以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专业技术=2∶3∶5的分配比例为最优。也就是说,在大学的本科阶段,需要用大约20%的时间来学习人文学科的课程,用大约30%的时间来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用大约50%的时间来学习专业技术课程。这一课程结构充分地展现了“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这一普遍教育原理的精神:人文学科的教育其出发点是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美好生活理想的唤醒与陶冶,侧重的是对“心“的训练,是旨在提高人的艺术感觉与内在心性的训练,这是一种对学生们进行“内圣外王”的“大灵魂”的精神训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侧重的是对“脑”的训练,是一种关于自然、人、社会的基本慨念与基本理论体系的思维训练;专业技术的教育侧重的是对“手”的训练,是一种关于如何有效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式化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只有通过这样三个阶段的系统训练,才能让大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走向最优化。在 这里,我要再一次强调我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育观点:应把人文学科的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建设放到核心、灵魂与本体的地位;因为人文是埋在地下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必须的精神土壤;人文、民主与科学是一个整体,人文能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为个人灌注浪漫、深度、有品味的精神生活,为民主灌注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为科学灌注充满创新精神的审美价值,为社会灌注生态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文为立人之本,科学技术为立人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抱持健康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个体。这就是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以上的课程结构走的是东西方文明相互融合的道路,这是一条生态之路。今天德国的政府模式与绿党所倡导的社会发展模式正在全世界带头朝向生态型社会发展。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建筑大师莱特、小提琴大师梅纽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英国中国文明史大师李约瑟、日本第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美国后现代的文化大师卡普拉与后现代心理学大师韦伯都不同程度表达过,人类要用道家的宇宙观与思维方式来建设社会,形成道家型的市场经济,道家型的个人主义,道家型的民主政治。(5)

在这全文结束之际,我还要再次强调我的一个最根本的学术观点:在我看来,“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审美为立人之本”这三大教育的原理,就象牛顿的三大定律一样是永恒的普遍的规律。人类未来教育的命运与发展主要就是把这三句话由理想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的种种形式,仅此而已。显然,在人类求生存与求发展的偏偏倒倒的过程中,由于有美的存在,人类才有得救的希望。正因为如此,在美的召唤的过程中,审美构成了人的最后归宿,美育构成了教育的最后归宿,美学构成了文化的最后归宿,“以美立国,以法治国”构成了国家的最后归宿。这大概就是人类的命运吧!


注释:

(1) 、(日)东山魁夷:《美的情愫》,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2)、(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  《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95页

(3)、(英)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 《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33至43页

(4)、陈瑞献:《第四座桥——跨世纪的文化对话》,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5)、董光壁:《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2016年3月18日于美国旧金山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大学建设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800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