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情感本体理论万岁!

——挑战柏拉图的理性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83 次 更新时间:2019-05-07 14:28

进入专题: 理性主义   情感本体理论  

柯领 (进入专栏)  


这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第一世界难题,我把它突破了,解出了标准答案。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胜利,也是人类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胜利。从此,人学、心理学、教育学这三大最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出了“盲人摸象”的局面,可以走向理性地设计、实施与控制了。——柯领


引言:心理起源的突破:情感本体理论


2019年春节期间,我回中国休假一个月,2月21日我在成都遇见老朋友张先生,爱好思辩哲学有古希腊哲人气质的律师张先生对我说:你在2011年中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专著《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的里提出的“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这一本体论的思想,确实有些伟大,你确立的是“情感本体论”,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西方文化的鼻祖柏拉图的“理性本体论”推翻了。柏拉图认为理性才是人心智的核心,在他的理想主义精神普照下设计的《理想国》里把诗人赶出了《理想国》,因为诗人代表了情感、代表了美,情感与美是主观的、是波动的、是不可靠的,情感会打乱理智的秩序,代表情感与美的诗人会扰乱人们的理性的心智,因此,诗人不应该呆在《理想国》,诗人应该被赶出《理想国》。


我回答说,我从心理学的角度确实把柏拉图的“理性本体论”推翻了,这是人类高贵的心灵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后的一次最伟大的胜利。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灵魂论把人的心理划分为“理性、意志(激情)、欲望”这样三个部分,认为理性是心理的中心,理性位于头部是人的最高主宰,意志(激情)位于胸部、功能低于理性,欲望位于腹部横膜与肚脐之间,层次最低。因此,人的心理由“知、情、意”三个部分构成,知、情、意、行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过程,而我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体,是有机体向外扩张的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发展的潜能,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情感,情感内化就形成价值观。因此,人的心理的构成不是“知、情、意”三分法,而是“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的二分法。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这样,我就提出了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过程是“情、知、行”合一的过程,我抱持的是“情感本体论”的价值观。情感为本,认知为末,情知合一为行。这样主观唯心主义就取得了雄纠纠、气昂昂的胜利,以心为本、以情为本的个人主义的“王阳明心学”就成了由孔孟的群体主义的儒学转化成为个人主义的新儒学的起点。


在这里,我要大声地欢呼:唯心主义万岁,个人主义万岁,理想主义万岁,浪慢主义万岁,情感万岁,情感本体理论万岁,情感教育万岁,天下一切有情人万岁!


以上是我2019年2月21日在成都写的一段日记,我把这一段随想片语作为现在这篇文章开始的引言。我将在以下论述中回答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三个最基础与最核心的问题:人的心理是如何发生的?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心理的结构及其心理的成长是什么样的?人类要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最优化地走向第二个轴心时代?


尽管当今世界出现了十几个心理学学派,各个学派都建立了自己的概念体系与研究思路,但到现在为止仍然呈现的是“盲人摸象”的局面,人类心理学研究还没有出现一个学派能够把十几个学派的理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体系与模型,并对各种心理现象做出全面的解释。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注重的是心理形式的研究,缺少把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相整合而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的研究。心理形式是人类的共同心理,是共性;心理内容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个性。人的心理一定是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的统一。如何统一?这是世界性的难题。在当代,人类的心理学仍然处于危机之中。人类心理学的危机强烈呼唤着一个能够整合一切流派的独创的理论体系的出现。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在一特定领域内找出支配全局的统一规律。


世界在等待,在等待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新思维的出现。


科学上的重大发明或发现往往是外在客观原因与内在主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代人类价值的沦丧、各类犯罪的增加、区域文化的冲突所产生的困惑,心理学无法作出合理而令人满意的解释,迫使许多心理学专家在矛盾与痛苦中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摆脱当代世界的心理学危机与教育学危机”就成了全体心理学工作者与教育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就在这时,我经过二十几年潜心思考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人的心理是“情、知、行”合一的结构这一统一的心理学体系与模型,以期望为摆脱人类的心理学危机与教育学危机作出贡献。


我所创建的普通心理学体系,一个人类统一的心理学模型,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一、 心理发生: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

二、心理活动:意向活动(情意活动)与认识活动

(一)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

(二)认识活动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三、心理成长: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

(一)情感成长的三个阶段: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

(二)认知成长的三个阶段: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


下面就对以上的框架的内容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什么是“情本体”?


(一)心理是如何发生的?


目前,对心理发生的机制的阐释主要有三大学说: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说。这是从大脑神经活动要经历反射孤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传导过程来阐释心理发生机制的。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这是从环境决定论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发生机制的学说:由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普遍哲学原理可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到人脑所产生的特殊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没有客观事物的影响,就不会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比如没有客观存在的花草树木,人们就不会有关于花草树木的感知,记忆和爱好等心理活动,这正象没有一定的事物在镜子面前,镜子里就不会反映出那种事物的形象一样。所以,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事物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3、心理是主观的外化说。这是从主体内发论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发生机制的学说: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性冲动与反抗死亡的冲动是心理发生的基础,由本能的无意识到前意识再到意识就是心理发生与成长的规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决反对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本能的学说,认为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系统。人的需求由低向高发展有七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就受这七个层次的需求支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大脑内部的精神世界有一个心理力场,大脑外部的物质世界有一个物理力场,认识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大脑内部的心理力场与大脑外部的物理力场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完形(结构),因此,心理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心物同构所建立的完形。


我认为,这三大学说只是笼统而粗糙地说明了心理产生的相关因素和可能性的方向,并没有从微观到宏观相统一的发生学的角度真正揭示出心理发生的机制。难怪,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下面,我就对这一问题尝试性地作出解答。


我的观点非常的鲜明与突出,我认为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


需求是什么?需求是先验自我,是心理活动的本体,是有机体向外扩张的一种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发展的潜能。需求的结构是一个先验的时空结构,它是人类进化而形成并由遗传而获得的原型结构。人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存的需求、审美的需求、理智的需求组成一个三层次的结构。


1、生存的需求。生存的需求是一种保存生命的需求,由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组成。如对空气、阳光、食物、水、性、睡眠、趋利避害、生存安全等的需求。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它虽然重要,但不能过分强调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需求容易得到满足。


2、审美的需求。审美的需求是一种体验美感的需求,这是人所独有的需求,是对生存需求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既包含自然属性又包含社会属性的高级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愉快感、优美感与崇高感的体验的要求。


3、理智的需求。理智的需求是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价值与美、真、善、爱的方法的需求,这是在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更高级的精神需求,主要表现为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


需求是生命展开的种子,需求原型即需求结构的形式是先天遗传决定的,是人类通过进化而形成并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保存在物种的遗传之中,表明向外扩张的一种可能性,它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时空结构,随着生理发育而逐渐展开,最初以生存的需求为主导动机,后来以审美的需求为主导动机,最后又以理智的需求为主导动机,完成一个周期循环后,表明需求的成长已经成熟;满足需求结构的内容是后天环境提供的,因此,需求的成长是一个有机发育的过程,需求原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塑造了它的现实形态,并成为决定行为选择的动力定型,决定个体的感觉、情感与思维的发展水平。个体的需求原型是人类的共性、是纯形式的结构,个体的成长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外在的客观实在、是造成个体与群体心理和行为差异的主要根源。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知,需求的形式是先天的,满足需求形式的内容是后天的,尤其是满足心理需求的内容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果,因此,这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一个合规律的前进方向: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通过满足个体生存的需求、审美的需求与理智的需求来把学生们引向审美的境界、求知的境界与自我实现的境界,以促进个体充分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社会。


(二)情感是如何发生的?


1、需求——情感——认识与行动:在心理活动中,需求是先验自我,是心理活动的本体,是有机体向外扩张的一种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发展的潜能。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情感,情感内化就形成价值观。在心理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情感活动是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情感是个体社会化后产生的一种新的需求,是控制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结构,情感决定意志、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方向,决定认识活动的深浅程度,决定行动的方向与大小。情感是内在动力,它使心理与行为自动化。总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心理的核心决定人生的一切选择与实践。


2、情感的性质与情感的结构:情感是个体的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是一种直觉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系统。


情感是一个有层次的动态结构,由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三部分组成。人的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


本能情感是由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以及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如食欲、性欲、睡欲、趋利避害、原始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基本情绪与本能的爱等。


审美情感是由人的审美的需求通过心灵对客体的审美共鸣而产生的情感;审美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愉快感、优美感、崇高感等;审美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痛苦感、悲伤感、愤怒感等。人与动物都有形式快感,而唯有人才有心灵的美感。由动物的形式快感到人的心灵的美感,这是唯有人这种文化动物才有的一种超越。


理智情感是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积极的理智情感。如,认识兴趣,追求真理的情感、道德情感、利他主义的情感、爱的情感、创造的情感、光荣感、责任感、自信感、积极的理想、希望、信念等;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负向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消极的理智情感。如:厌恶感、厌学感、厌世感、冷漠感、缺德的情感、逃避感、恨的情感、自卑感、消极的理想、希望、信念等。


本能情感是人与动物都共同拥有的低级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是人所独有的具有社会性的高级情感,而积极的审美情感则是走向积极的理智情感与积极的理智行动的动力基础,因此,培养积极的审美情感就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第二部分:人的心理的过程是“情、知、行”合一的过程


由于人的内在有向外扩张的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才使心理活动的展开成为可能。心理活动围绕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而展开,这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相整合,心理得以全面成长,并最终内化形成独立的、稳定的、富有个性的心理结构。在这里,意向活动内化主要形成人格结构,认识活动内化主要形成智能结构与专业技术,因此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主要由“人格结构、智能结构、专业技术”这三个方面构成。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主导个体的人生实践,这就是个体心理发生与成长的全过程。现在让我们回到起点,从剖析心理活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要素开始来全面展开我们的论述。


一、 心理活动的结构:人的心理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意向活动(情意活动)与认识活动。


(一)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


(二)认识活动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二、心理成长的规律: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


(一)情感成长的三个阶段: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


(二)认知成长的三个阶段: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


三、心理活动的结构:人的心理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意向活动(情意活动)与认识活动。


(一)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


(二)认识活动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意向活动或称非理性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主要由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组成。


认识活动或称理性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智力因素,主要由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组成。


意向活动是个体在求生存与求发展的主导下,通过情感与意志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是个体在意向活动的主导下,通过注意、感知觉、记忆与思维的相互作用来把握外在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意向即人的意愿所向,它是人活动的动机部分,也是人活动的动力所在。在心理活动中,意向活动是第一性的、居核心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是在意向活动主导下的认识活动,意向活动是在认识活动指引下的意向活动。


意向活动主导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指引意向活动,所以,意向活动比认识活动更根本。


1、意志的概念与意志的训练


意志是什么?意志是个体完成任务时的一种克服困难的坚持精神。意志同性格是具有相似含义的概念,它们是一个整体,意志是内核,性格是外壳。我们常常用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性格、敢于拼搏的冒险精神来形容意志与性格的优良品质。意志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意志的方向是情感与目标给予的,因此,通过生活的磨难与超越极限的体育锻炼及其吃苦耐劳的生存训练所磨练出来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与创业的实践中,成为创造性生活所需要的勇敢顽强精神的内在支持。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生命要“野性而又高贵”。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具有“野性而又高贵”的人的内心世界追求的是“精神利益第一,物质利益第二”的境界,相信“精神高于物质”并充满创造性。事业的成功,首先是性格的成功。因此,磨练意志、塑造勇敢顽强的性格应成为我们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2、理想、信念、价值观


理想就是个体把自我意识投向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是一种激励自己积极主动地认识与行动的情感动力。


信念就是个体对某种观念或某种存在抱有一种坚定不移的确认,是内心深处产生的朝着一个方向的理智情感。


价值观是个体区分好坏标准并由内而外地主导认识与行为选择的心理倾向系统。它是一种深层的心理品质,居于心理活动的中心,是由情感内化而形成的、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对人的认识与行动具有根本导向作用的观念系统,是个体社会化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需求。


价值观是主导认识与行为选择的根本,人与人之间认识与行为方式基本相同或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价值观基本相同或不同造成的。


价值观具有观念的一致性、主导认识与行为的选择性以及评价的主观性三大特征。


观念的一致性。价值观系统包含多种因素,如:需求、兴趣、态度、政治价值观、理论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等等,这些因素并不是杂乱的、相互矛盾的,而是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相互联系而结合成的一个整体。个体的任何出自内心的选择都受内在价值观念的支配,都是审美价值观念的一种投射。当外在的事物与我们内在的价值观相抵触,也就是与我们内心的美感模式相抵触,我们就会表现出痛苦与愤怒;而当外在的事物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也就是与我们内心的美感模式相共鸣,我们便会感到满意与喜悦。


主导认识与行为的选择性。价值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两极性,表现为有正价值与负价值,有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公正与不公正等等。由于美是价值的本质,每个人的认识与行为选择都受内心审美观念的支配。人们对有价值的事物便不可能采取无所谓的中立态度,或是喜欢、或是不喜欢,或是接受、或是拒绝,或是追求、或是逃避,总要选择其一。当然,从好到坏,从美到丑……其间有层次性。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对其作出选择的,审美价值观决定人在生活中的位置和追求各种事物的先后秩序,有的人看重高雅艺术、有的人看重通俗艺术,有的人看重真理、有的人看重财富,有的人热衷权力、有的人热衷学术,有的人为国家利益着想,有的人为个人利益盘算,有的人为长远利益谋划,有的人图当前的享乐等等。显然,价值观对人的认识与行为具有定向作用,透过人们的行为选择,我们便可以窥见人们的价值观,并判断人们的审美价值层次。一般来说,审美修养高的人,往往更看重事物的精神价值,行为选择通常是精神利益第一,物质利益第二;审美修养低的人,往往更看重事物的物质利益,行为选择通常是物质利益第一,精神利益第二。


评价的主观性。经过社会化,人一旦形成了价值观,其区分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荣与辱等价值观念是根据个人自己内心的审美价值尺度来衡量的。虽然客体的结构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人对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都取决于自身内在的价值尺度。通常,人都具有多种需求,对于各种需求重要性的衡量,也是由价值尺度决定的。一般来讲,审美修养高的人,对事物侧重精神价值评价;审美修养低的人,对事物侧重物质价值评价。


3、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认识活动主要由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这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它们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表到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活动的展开是在意向活动的主导下进行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感知觉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心,因此,我们的感觉也主要有六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体觉、心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可以根据反映活动中某个分析器起主导作用来进行分类,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也可以按被知觉的客体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错觉、统觉等。


记忆是人脑对刺激信息的一种存储功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信息保存。记忆的原则主要有意向原则、联系原则、强化原则;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与回忆这三个环节;记忆的本质就是建立联系、建立大脑细胞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因此,一切改进记忆的方法都符合情感化、结构化、有序化与形象化的简化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联系。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就像情感是意向活动的核心一样。


思维是个体为了求生存与求发展的需求而借助动作、形象、概念来把握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这三种普遍的思维形式组成一个结构。


创造性思维,或称灵感思维,或称直觉顿悟是一种复合思维,是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整合。


动作思维:从思维内容看,动作思维是个体通过动作的感受来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具体性、实践性与经验性三大特征。动作思维必然有动作作用的对象,这个对象一定是具体的事物,这就是它的具体性;动作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具体操作,这就是它的实践性;动作思维的主体对客体的具体操作后,会产生把握客体的直接体验,这就是它的经验性。一般来说,从事工、农、兵、学、商的实践性工作的人,都需要有较好的动作思维。


从个体思维形成看,动作思维是0—3岁幼儿掌握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这是个体思维成长的第一阶段。幼儿在动作之前常常是没有思考的对象与任务,只是当拿起竹竿后,马上想到:“骑大马了!”一会儿看到小椅子又丢开竹竿,想到“开小汽车了”。很明显,这时幼儿的思维活动是以动作的感受来进行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直观性非常明显。


形象思维:从思维内容看,形象思维是个体通过形象的再现与表现来进行的思维,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与情节性的三大特征。形象思维是对具体的人、事物、事情的形象的再现与表现,因此,它必然是直观的,这就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思维再现与表现的人、事物、事情是具体的、动态的,因此,也就必然是生动的,这就是它的生动性;形象思维再现与表现的人、事物、事情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的,充满过程的情景与细节,这就是它的情节性。一般来说,作家、艺术家、设计师、演员等需要有较好的形象思维。


从个体思维形成来看,形象思维是4—11岁儿童掌握世界的主要思维形式,这是个体思维成长的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的知识经验比较少,对很多事物还不能进行本质的概括,还不能超出直接地、感性地给予的东西以外抽象出更多的东西。因此,这时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听、多看、多做来积累大量的关于人、事物、事情的感性形象,为今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逻辑思维打下坚实的感性基础。


逻辑思维:从思维内容看,逻辑思维(符号思维)是个体通过概念的推理来进行的思维。它具有概念性、判断性与推理性的三大特征。逻辑思维不象形象思维把形象作为思维的内容,而是把语言作为自己思维的内容,是在高度抽象的层次上达到对事物的掌握,因此,语言的特性也就是逻辑思维的特性。由于语言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符号,因此,逻辑思维首先表现的是具有概念性;语言是由概念与判断组成的句子,由此来表达特定的内容,离开判断,语言不能准确表达内容,因此,判断是语言的组成组分,这就是逻辑思维的判断性;语言要通过概念与判断才能准确而完整地表达意思,要通过推理(或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或类比推理)才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得出具体解决问题的结论,因此,推理也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逻辑思维的推理性。一般来说,从事数学探索、科学研究与哲学思考的人,需要有较好的逻辑思维,也就是需要有较好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的思维能力。


从个体思维形成来看,逻辑思维是12—18岁的青少年掌握世界的主要思维形式,这是个体思维成长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体逻辑思维的优势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已不满足于仅仅从感性的角度来形象地把握世界,还强烈要求从理性的角度来概念地把握世界,以形成对世界更全面、更深刻与更本质的认识。在列维·维果茨基所著的《思维与语言》一书里,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学家里马特实施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针对青少年概念形成的研究,他认为:“我们已经明确地确认,儿童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形成概括性的客观概念的能力,只有在12岁左右才显示快速增长……要求儿童在12岁以前就能摆脱知觉用概念进行思维,这是超出心理可能性的”。(1)因此,理性色彩较浓,概念性较强的课程,应主要在12岁以后开设,才能顺应人的思维成长规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心理成长的规律: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


(一)情感成长的三个阶段: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


(二)认知成长的三个阶段: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


人的心理成长同生理成长一样,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生理的成长要完成一个结构,心理的成长也要完成一个结构。生理的成长伴随着心理的成长,生理的成熟对应着心理的成熟。


人的生理成长结构与心理成长结构是先天遗传的,它是通过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先验的时空结构,它预示了生理成长与心理成长的发展趋势。关于生理成长规律,人类通过生物学、生理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但是,关于心理成长规律,人类还认识较少。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对物质世界的了解远远多于对精神世界的了解,因为在精神世界的面前,再先进的科学仪器也会失去意义,探索精神世界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科学仪器的测试,而是通过实践、体验与天才般的感悟,是内省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综合。


通过心理活动的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内在成长规律主要由情感成长规律与认识成长规律这两大规律组成。情感与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的心理成长同生理的成长一样是一种时间结构,要经历由发生、成长、到成熟的自然发展过程。


个体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动作把握到形象把握再到逻辑把握的建构过程;这两大以操作内化为中心的建构规律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情感成长规律——认知成长规律


1、 个体成长的第一阶段:本能情感(0—3岁)————动作把握(0—3岁)


2、 个体成长的第二阶段:审美情感(4—11岁)————形象把握(4—11岁)


3、个体成长的第三阶段:理智情感(12—18岁)————逻辑把握(12—18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人的心理的过程是“情、知、行”合一的过程。这是人类科学心理学体系的诞生。这里,我突破了自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以来的心理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的这种“知、情、意”三分法的体系,而创建了心理是“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二分法的体系。在这里,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伟大意义凸显了出来,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争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争论,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非理性为本,理性为末,人文学科为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末。唯心主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文化是一种自由心灵的创造,马克思的唯物论这种决定论的机械主义哲学统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运动,一直想找到人类最基本的意向性的精神结构,让哲学成为科学,为人文学科建立一个永恒的科学基础,从而一劳永逸地终结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关系的争论。但,他们没有成功,而我成功了,我找到了人类这一最基本的意向性的精神结构。这个具有思想性、整体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的心理学模型,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伟大的发现与突破。是欧美心理学体系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八大学派,苏联心理学体系的维、列、鲁学派与中国心理学体系的潘菽学派的一次综合创新的整合。人类的主要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等文化流派与主要文化现象都是局部的“盲人摸象”,其深刻的内涵大都可以从这一综合的框架所主导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较好解释。


在这整体的模型中,我从揭示心理发生的机制开始,提出了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这可能是心理学研究中具有奠基意义的最重大的突破。在心理活动的结构中,我继承了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与唐自杰教授的心理活动二分法的思想(2),但对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所包含的心理要素重新进行了因果性的排列与组合,并在心理活动中首次引入了价值观的概念


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需求是心理的发生本体,情感是心理与行为的动力本体。情感为本,认识与行动为末,情感本体主导认识与行动。人的心理结构应该是“情、知、行合一”的结构,人生就是围绕这一结构展开的。情感是一种直觉把握世界的方式,具有本体的价值;情感是内在动力,它使心理与行为自动化。在自然状态下,人只生活在自己情感投射的范围内,或者说,人的认识与行动只为自己情感所投射的范围包围;人只愿意去认识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只愿意去做自己所希望做的事情。因此,以情感为本体的“情、知、行合一”的心理行为结构就是我们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洞察人性与理解世界的最有力的心理分析工具。只要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情感模式——准确地说是美感模式,我们就可以大致地预见他(她)的认识活动与行为实践展开的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审美情感本体论”将引领人类最优化地走向“第二个轴心时代”


以上,我们从心理发生、心理活动、心理成长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普通心理学体系的结构。现在,让我对这一心理学体系作一简要的概括: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心理活动由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这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意向活动由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构成;认识活动由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构成;这两大活动相互作用,既对立又统一地构成了一个以需求、情感、价值观为中心的心理世界。在这里,意向活动内化主要形成人格结构,认识活动内化主要形成智能结构与专业技术,因此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主要由“人格结构、智能结构、专业技术”这三个方面构成。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主导个体的人生实践,这就是个体心理发生与成长的全过程。心理结构具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特点。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表现为选择与行为的模式化,心理结构的不稳定性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通过激活“自我心象”,依靠“意念力与行为习惯”的转换来重塑心理结构。这样,我就重建了人类心理学的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以认知为中心的“知、情、意”心理学三分法的体系,而创建了以需求与情感为中心的“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心理学二分法的体系。严密逻辑性与可重复检验性地明确提出了人的心理的过程是“情、知、行”合一的过程,人的心理的结构是“情、知、行”合一的结构这一普通心理学的最高理论。


我感到,全世界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界都要从这种重认知、重理性、重思维的心理学三分法体系的灾难中解放出来,关于人的学术研究才能走上正轨,走向为人谋幸福的康庄大道。我深深的感到,全世界学术界都还需要来一次最根本与最彻底的思想解放,把人从片面的理性的压抑中,从片面的唯物主义的压抑中、从片面的实用主义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科学技术的压抑中、从片面的诺贝尔奖的偏重自然科学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美国领头的重工业与重商业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压抑中、从片面的金钱与物质的压抑中、从片面的国家主义的道德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经济竟争的压抑中、从片面的文化精神生态失衡的压抑中、从片面的教育生态失衡的压抑中、从片面的自然生态失衡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一切以自然为本、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人的需求与情感为本、一切以美为本,让人最大程度获得幸福。当今的人类思想主要是两千五百多年前被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称为人类思想第一个轴心时代的孔子、柏拉图、释迦牟尼、基督教以及稍后一些的伊斯兰教等站在一个地域的窄小的视野上制定的,整个人类就被这几个思想家的“以道德为本”,“以理性为本”,以“佛”为本,以“上帝”为本,以“真主”为本的思想主导着,并成为主导人类社会运行的各种价值范式,而其中又以柏拉图建立的以理性主义逻各斯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在全世界强势传播。柏拉图的灵魂论把人的心理划分为“理性、意志(激情)、欲望”这样三个部分,认为理性是心理的中心,理性位于头部、意志(激情)位于胸部、欲望位于腹部横膜与肚脐之间,后来德国哲学大师康德以理性为中心按“知、情、意”三分法的思路建立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以理性为中心建立了“绝对精神”的哲学体系,全世界的学术界就在这个以理性为中心的怪圈里迷宫般地转了两千多年;而我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情、知、行”这样三个部分,认为情感才是心理的中心,我作了发生学的逻辑论证。事实上,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一个非理性主义的潮流(非理性主义其实质就是情感主义,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思想潮流)想突破理性主义主导一切的这个瓶颈,如西方的卢梭、歌德、后期的康德、席勒、帕斯卡尔、克尔凯戈尔、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弗洛依德、荣格、杜威、怀特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马尔库塞、马斯洛、罗杰斯、弗罗姆等,中国心学流派的大师,如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与当代的著名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熊十力、梁漱溟、贺麟、唐君毅、牟宗三、朱光潜、李泽厚、刘再复、高尔泰等,他们都不同程度站在西方文明的角度与站在东方文明的角度,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都感觉到了情感的重要,感觉到了自我意识的重要,感觉到了生命意志与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可是就是说不清楚,只是个人的经验之谈,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高度作发生学的逻辑论证。而我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在人类史上第一次以“需求的内涵与外延为突破口”揭示了人的心理的发生学机制(这一机制跟佛教《瑜伽师地论》与《成唯识论》的“八识”学说: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种意识的理论学说很相似),对以“人的需求与情感为本的心理学体系”作了逻辑论证,我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把“情感为本、认知为末”这个事情说清楚了的第一人。所以,全世界的教育都要以人的需求与情感为中心,依据“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最高规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制定整个人类教育的游戏规则,来带动人类思想的全面解放与人类思想的第二个轴心时代的来临。


19世纪末尼采说“上帝死了,要重估一切价值”,提出“艺术拯救人生”的理论学说;20世纪中叶弗罗姆说“20世纪,人死了”,要重建社会的一切价值,要用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论相结合来建设社会的新文明;20世纪末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尓库塞说“美学将拯救世界”,美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美能改变活着的男人与女人,人能改变世界;而我在21世纪初出版的《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中说“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高晓松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立足“美是教育的本质,整合东西方文化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人类教育的返本开新,中国与全世界会发生整合东西方文化资源的“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这场“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大约需要二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巨人而且必然会产生许多东西文化精神合一的思想巨人的时代。朋友们,让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地为21世纪人类生态社会的“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建设努力奋斗吧!


(1)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2)潘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69页;


2019年4月28日于美国旧金山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理性主义   情感本体理论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19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