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献南等:我国校园足球“升级”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0 次 更新时间:2015-12-09 14:58

进入专题: 校园足球  

杨献南   于振峰   左娜   安琪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现行教育体制背景下,对我国校园足球“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关键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研究认为,“唯成绩论”教育现象促使校园足球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僵化与偏颇成为校园足球发展障碍;利益主体的博弈滋生校园足球工具化、功利化;安全问题引发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的退让与规避。建议:推进升学评价制度改革,切实摆脱“升学教育”弊病;加快建立民间校园足球中介组织机构,成立校园足球联盟或协会;建立并完善校园足球安全保险制度。

【关 键 词】校园足球/青少年/学校体育


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项目启动以来,学界和公众的呼声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质疑、担忧,也有人鼓掌、喝彩。截至目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已达5000多所,足球人口大幅增加,活动的开展初具规模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学校体育应突出重点项目,力求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争取3年内试点学校扩展至2万所,并建立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的培养足球后备人才[1]。这一举动,预示着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将发生重大转变,即由体育部门主管转向教育部门主管,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变化。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必然面临新的问题,但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就能得以根除呢?我们必须承认,取得一定成绩毋庸置疑,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各种深层矛盾也越加突出。许多对于治疗校园足球顽症的至关重要的病灶,还处于不能识别阶段,许多命题的真伪也待于进一步判别与诊断。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现已处于攻坚阶段,各种困难与顽疾逐渐凸显,而目前对于顽疾的识别却还流于表面。管理主体回归教育,必须从教育的角度看待校园足球的发展问题,而作为学校体育的一分子,必然面临学校体育中凸显的各种棘手问题和弊病。因此,此研究试图在现行教育体制背景下,对我国校园足球“升级”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厘清与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更理性的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1 “唯成绩论”教育现象促使校园足球异化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唯成绩论”是我国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顽疾”,体育成绩在学业评价中所占比重极低,成为其他文化课名副其实的“附庸”。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的培养模式使得家长、学生、教师、校长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将重心转至学习成绩、升学上。文化考试成绩、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杆,成为评价教师育人质量的筹码,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例如,有些学校门口张贴出某某同学以多少分被哪所名校录取;有的学校甚至以“奖金”的形式来激励“高分”等等。在这种极端的背景下,学校领导、教师乃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则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挤出或占用学生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补习文化课,进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体育课、课外活动成为被挤占时间的重要时段,体育课已处于“有时间就上、没时间不上”的尴尬境地。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是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补充,那么,它是否也会受到“唯成绩论”教育现象的异化或影响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校园足球活动在学校的推广与普及,靠的不仅是足球竞赛,而更多依靠学校体育教学以及课外活动进行宣传与推广,而在这种“唯成绩论”教育与评价方式下,校园足球将会加快异化的进程,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专心学习,提高文化课成绩,限制或禁止孩子踢足球的教师、家长、甚至学校校长大有人在。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阻碍因素,校长反对达30.8%,而班主任、普通老师反对达30.2%,家长反对比例为38.2%[2]。在这种竞技教育环境中,校园足球是否可以独善其身,其推广与普及所利用的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能否不被挤占,这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没有时间上的保证,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与推广便显得“有形无实”,校园足球的发展与升级将面临重重阻碍。

2 教师、家长观念的僵化与偏颇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障碍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武”的思想一直控制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可谓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对于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即使身体弱不禁风,人们也通常称之为“文明书生”,而对于体格健壮、舞刀弄棒的人,却称之为“野蛮人、粗鲁人”或“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在长期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们对于这种分类逐渐认可,形成了固有的、僵化了的传统观念。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人们对参与体育运动产生了消极对待的情感与意向。这种观念性的僵化与偏颇可谓是我国体育事业(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顽疾”。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时期,喜欢参与足球运动本是无可厚非,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往往左右着孩子的思想与行为,进而使得家长、教师对社会的需要代替了学生的现实需求。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以他们的思想、需要来垄断孩子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分强调外部的影响与要求,忽视了孩子的内在需求,致使青少年学生失去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另外,在“应试教育”与“唯成绩论”的环境影响下,体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边缘学科,成为其他文化考试科目的“附属品”,学生也因此不得不在家长、教师权威思想指导下而放弃自身的内在需求,进而失去了参与足球运动的种种快乐和满足,丧失了自由参与和支配自己生命的权力。

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家长在其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家庭,家长的观念、行为以及对足球运动的认识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指挥并控制着孩子对足球运动的态度。首先,家长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意识与观念的僵化、偏颇,认为孩子身体没毛病就是健康,仅着眼于眼前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没有为孩子的长远健康考虑,对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缺乏深刻认识;其次,有些家长虽已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足球运动属于同场对抗性、身体碰撞激烈的运动项目,很多家长认为,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他项目同样能够达到强身健体、促进身体、智力发育、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为什么要选择对抗激烈、容易受伤的足球运动呢?显然,这是对足球运动的一种明显的认识偏见,他们只看到了足球运动对孩子身体的潜在负面影响,却没有真正认识到足球运动在培养团队配合、拼搏精神、磨炼意志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以至于对校园足球活动产生了观念性偏失。

3 利益主体的博弈滋生校园足球工具化、功利化

在校园足球“升级”过程中,组织管理体制的变化至关重要。目前,校园足球由体育部门主管转向教育部门主管,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变化。2014年教育部提出,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3年内将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扩展至2万所,并建立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通过招生考试政策来疏通人才成长通道,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这一目标的确立,立即引发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与激烈讨论。关于校园足球能否摆脱工具化、功利化的问题,笔者认为,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内在利益主体的博弈将会滋生校园足球的工具化、功利化。

一方面,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对校园足球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社会上“踢球没有前途”的尖锐批判。对于怎样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值得深思。有学者认为,完善足球特长生的升学优惠政策(如考试加分等)是必备之举[3]。但事实证明,通过给予足球特长生优惠政策来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则容易滋生腐败,使家长、教师等利益主体产生功利化倾向。2014年出现的辽宁省本溪市体优生高考违规加分事件以及河南省漯河市体育特长生高考违规加分事件等等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这种所谓的“加分”优惠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足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足球队运动水平的高低是团队协作、共同努力的外在表现。足球特长生能否获得升学加分等优惠条件是由其足球竞赛成绩而决定,而由于足球竞赛人数众多,这就为某些“伪球员”寻求升学优惠、走升学捷径成为可能,进而使校园足球成为他们求学之路的垫脚石。

另一方面,校园足球联赛是选拔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自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关于校园足球联赛的信息铺天盖地,而作为当前校园足球开展主要目的的普及工作的报道却凤毛麟角,由于体育部门是校园足球管理的主体,它可能更强调校园足球的竞技色彩,“尽快出成绩”是其主要目的,这明显暴露出体育部门的功利化倾向。那么,教育部门主管后是否会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呢?是否会着重普及足球知识与技能呢?是否也会滋生功利化倾向呢?有学者认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状况应与学校校长的绩效考核挂钩,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与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绩挂钩[4],以“挂钩”的形式来调动各利益主体发展校园足球的积极性。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制约与激励的作用。但是,校园足球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基础性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来完成,地方教育部门官员、学校领导可能“等不起”,为了尽快出成绩,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集中精力搞好学校运动队来增添自己的政绩,实现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出现弄虚作假等一系列问题,使校园足球变成领导升迁、教师晋级的工具。

4 安全问题引发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的退让与规避

学校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校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意外伤害事故已经深深的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学校出现意外运动伤害事故不仅学校校长、教师承担责任,相关的教育部门也要面临社会的指责。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学校便绞尽脑汁将具有较大潜在风险的运动项目排除在体育课之外,把一些危险动作(如体操的滚翻、单双杆等)从课程内容中删除或替换成相对安全的动作,以规避危险动作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承受的压力更大,为了尽量规避出现意外事故的风险,将运动强度与运动量降到最低,甚至有些教师抱着“课上不出事故一切都万事大吉”的态度。这种规避行为严重的扭曲了体育课的内涵与功能,剥夺了青少年学生运动参与和生命自主的权力。

校园足球活动已开展5年有余,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足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身体频繁接触与碰撞的集体性运动,因而很多学校校长、体育教师不愿让学生接触足球,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而作为青少年学生监护人的家长,在遇到像足球那样身体接触频繁、潜在风险大的运动时却表现出退让的情感。当今社会,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在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时生怕出现意外损伤,致使他们在面对激烈运动时不得不采取退让态度以降低运动风险。“退让与规避风险”成为阻碍校园足球“升级”的又一大“顽疾”。我们应该承认,任何一项运动都是价值与风险并存,只要运动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能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运动风险。正如生活中开车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开车存在潜在的交通风险而放弃上路,如交通规则、汽车保险杠、气囊以及购买人身保险、车险等都是降低交通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单纯依靠“退让与规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切实围绕潜在的运动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建立校园足球安全保险制度、完善学校足球场地设施等)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5 关于我国校园足球“升级”相关问题的建议

5.1 推进升学评价制度改革,切实摆脱“升学教育”弊病

升学评价制度是引导校长、教师、家长转变观念与态度的指挥棒,如果升学评价制度不能突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整个基础教育就只会关注学生的成绩,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家长都会以“文化成绩”为中心,而其他教育(体育)只能成为考试科目的“附属品”。

5.2 加快建立民间校园足球中介组织机构,成立校园足球联盟或协会

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体育行政部门主导校园足球联赛,其取得的成绩就会成为一种行政评价,而行政与利益不可分割,很难让其纯粹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鼓励建立民间校园足球中介组织,学校自愿参加,真正从竞技追求转向普及。

5.3 建立并完善校园足球安全保险制度

足球运动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降低风险隐患。安全保险制度的建立虽不能完全消除安全隐患,但可以使潜在风险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安全问题而引起的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的退让与规避。

6 结语

校园足球的发展现已处于攻坚阶段,各种矛盾与弊病成为校园足球“升级”的深层障碍,严重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在现行教育体制背景下,“唯成绩论”教育现象促使校园足球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僵化与偏颇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障碍;利益主体的博弈滋生校园足球工具化、功利化;安全问题引发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的退让与规避。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增加中心学体育课将校园足球作为重点项目[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0730/c1053-253701496.html.

[2]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3]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与突破策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83-86.

[4]李卫东,何志林,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2-25.

[5]陈华,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17-119.

[6]张世威.我国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523-525.

[7]李吉远.学校体育的异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4):336-338.

[8]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许爱民,王晓明,黄玲.对竞技运动异化本质的文化溯源与反思[J].体育学刊,2009(9):7-10.



    进入专题: 校园足球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93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