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强:朝鲜饥荒借粮中国开不开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59 次 更新时间:2015-06-20 11:06

进入专题: 朝鲜饥荒   朝鲜大旱  

祝振强  

这几天,有关朝鲜的两则消息分外引人瞩目。

一则是,朝鲜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全国上下掀起支农活动。据称,每年春耕时节,朝鲜全国上下各单位都会抽出部分人员前往农村开展支农活动。今年由于旱情更重,朝鲜加大了支农力度,从各个单位抽派负责后勤保障等非核心部门的人员去农田帮助劳作。中国驻朝鲜大使李进军,也率使馆部分外交人员,前往平壤市郊区的朝中友好宅庵合作农场下地支农。据报道,李进军大使来到农田,换上雨靴、挽起袖子,登上中方赠送给农场的插秧机,下到田间插秧。临走前,李进军还代表中方,向农场赠送了化肥、插秧机和秧盘等物资。

另一则是,就在全世界都在关注朝鲜大旱、受到粮食短缺威胁之际,有媒体报道,朝鲜外相李洙庸日前出现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当下,中朝关系不温不火,甚或说有些僵持。在这种情况下,李洙庸的现身中国,不能不让人感到突兀。韩国媒体密集跟进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李洙庸抵华以及是否会和中国官员会晤一事,模棱两可地表示:目前我没有信息向你提供,如果有任何信息,我们会对外发布。

若上述两则消息表面上的指向的确一致的话,也就是说,朝鲜有可能是面临饥荒威胁、实在撑不住了。在全国总动员,瞪大眼睛找“粮食”——就连中国驻朝鲜大使也入乡随俗亲自下地插秧,如此,仍效果不济的情况下,再也顾不上“面子”,私下与中国协商,并派员秘密访华,以期向中国借粮,或要求中国的帮助度难关。

果然如此的话,中国会慨然应允、无条件地开仓调粮,运粮车源源不断地开过鸭绿江,帮助朝鲜度过眼下的粮荒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救急不救穷”。“穷”的话可以自己去想辙,“急”的话,只好去“救”了,在此,中国其实没有别的什么选择。

毋庸讳言,对于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帮助朝鲜,向朝鲜伸出援手,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敏感话题——不仅是双方领导人觉得敏感,就是对两国民众、尤其是中国民众而言,亦显得分外敏感。

有报道指,中国在朝鲜战争后重建的数年时间里,中国除了有志愿军在当地帮助恢复基础设施外,还提供了总额约30亿卢布的经济援助,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助对朝鲜22亿卢布的援助。其后的60年间,中国总共向朝鲜提供了6300亿元的经济援助。

可以说,一座鸭绿江大桥,承载的就是“输血”的使命。

需要提及的是,中国在此前的60年间,国力以及民众的生活非常拮据,基本上就是勒着裤腰带过活。这种情况下的无私慷慨,更加弥足珍贵。

但是,众所周知,无私慷慨换来的却不是感激、友谊。久之,甚至变成了一种必然的、心安理得的索取——躺在地上每每狮子大张口的同时,把自己站不起来的原因,也一并归咎到了中国身上。

不仅如此,朝鲜对中国的无视愈发说不过去。2006年7月5日,朝鲜试射导弹,居然通报了俄罗斯,却都不通报中国。前不久朝鲜领导人酝酿中的“首秀”国际舞台,也是俄罗斯而非中国。

对此,民众与民间社会议论纷纷,一边倒的舆论是,中国没必要养这样的“白眼狼”。眼下,若说到帮助朝鲜、援助朝鲜,定然会遭到舆论的强力抨击。这或许也是朝鲜外相李洙庸“低调”现身北京的原因之一。

此次朝鲜遭遇所谓百年不遇的旱灾,造成粮食极度匮乏,既令人同情,又让人无语——“百年不遇”的说法,我们尤其不陌生,与其说这是不可抗的天灾,不如说这是对“人祸”肆虐的掩饰与借口。脆弱的农业体系、经济体系、捉襟见肘的国力以及世界上罕见的体制、机制,令整个国家稍许遇到风吹草动,便颓然倒下,民众面临生死考验。

中国可以借粮给朝鲜,亦应该在朝鲜遇到极大的困难时,对朝鲜无偿提供帮助,这符合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及人道精神,符合“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国与国的关系与居家过日子无异,常伸援手帮助别人,是没有什么好讲的,更何况别人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但对于朝鲜,这样的原则与做法却未必适用。

若此次再对朝鲜借粮、提供帮助,也当附加必要的条件。比如,借出的粮食应该是时下流行的口号,“精准扶贫”。换言之,提供的帮助应该落到朝鲜民众的头上,应该救朝鲜民众的急。不应是,你一众统治阶层花天酒地、穷奢极欲,客观造成了民众的时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把这个责任一股脑推给不相关的邻国。中国不能长期当这个冤大头。

再有,借予也好,馈赠帮助也好,应有起码的感恩、感谢。花钱打水漂,甚至花钱养仇敌,这样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干——干一次不会干两次,干两次不会干多次。不管是以什么名义。

还有,对于朝鲜遭到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士诟病的研制、试射核武器,也应由此有个说法。朝鲜半岛核武器泛滥,最受威胁的是中国,最可能惨遭核危害、核污染的是中国。对这样的一个原则问题,我们不能含糊,不能退缩。

其实,若朝鲜借粮属实,若中国只能开仓救济属实,则笔者上述所论,实则实现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说没有。朝鲜有朝鲜的智慧——其自有办法既借到粮食度过难关,又我行我素不受影响、制约。这样的游戏,已然交手上演过多次了。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而言,这都是一次实际的或潜在的考验——以常识、公理、道义以及人道名义的被要挟,总不能一次次得逞。那样的话,我们的被动与失败无异。

    进入专题: 朝鲜饥荒   朝鲜大旱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95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