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利用厚生:当代境遇下的道德教育新课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0 次 更新时间:2014-09-24 11:43

进入专题: 利用厚生   物尽其用   止役禁夺  

唐代兴 (进入专栏)  

内容摘要:利用厚生是中国古代的自然道德传统,在环境生态日益恶劣、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的当代境遇中,它不仅释放出"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的传统光辉,而且其"止役禁夺"获得了"不与民利"、"不与自然争利"、"不与后代争利"的当代新义。因而,如何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展开如上语义内容和价值取向的"利用厚生"启蒙教育,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全新课题。

关键词:利用厚生 物尽其用 止役禁夺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冷静地告诫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P383)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所以会带来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2](P5)在这种状况下,人类进入了灾难化生存的时代,不仅承受气候失律,酷热与高寒无序交替、巨风、海啸、热浪、地震、火山爆发、流行的疫病等等所制造出来的苦难,更要承受大气污染、水土污染以及雾霾、酸雨、干旱、洪涝等等灾难。在这种状况下,人类更是进入了资源枯竭的生存时代:大地几乎被掏空,地表资源亦被扫荡干净,海洋成为资源争夺的主战场,但向海洋进军,却只能加重其灾难化生存,因为海洋作为比森林更大的地球之肺,由于人类的无度海岸活动、港口建设、废物倾倒、围垦、过度捕捞、污染、富氧化等等,导致其净化功能日益丧失。

从整体观之,毁灭已全面展开,自救必然成行。然,人类自救的惟一正确出路,就是全面节制自己,重建生存方式,这需要生境启蒙。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利用厚重的启蒙教育,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全新课题。

1、为何提倡利用厚生教育?

要在学校展开利用厚生教育,首先需要解决如下两个前提性问题:

A.利用厚生教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

B.利用厚生教育是针对什么而论的?

概括地讲,利用厚生教育,是生存方式和生活道德教育,它涉及物与生命、自然与人两方面的内容,是怎样看待物、自然和如何看待生命、人的教育。所以,利用厚生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而且是道德教育的奠基教育。

我们提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容展开利用厚生的启蒙教育,是如下现实境况之要求:

首先是基于日益恶劣的环境生态状况。今天,日益恶劣的环境生态状况,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生态和社会环境生态都朝着死境化方向敞开。提倡利用厚生教育,就是通过引导人们重建生存方式,一是改变其死境化的自然环境生态状况,使自然全面恢复其自我自承载力和自净化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必须学会善待地球、善待自然生命、善待生物多样性。为此,人人必须学会利用厚生,且必须人人具备利用厚生之德。二是促进社会环境生态生境化,其努力的目标是重建可持续生存能力和恢复社会自净化力。为实现此一目标,人人必须学会善待他人,善待权利,善待社会,善待所有的资源和一切物,善待过去和未来。为此,人人必须学会利用厚生,且必须人人具备利用厚生之德。

其次是基于人本身的日益贫弱。人本身的贫弱源于三种疾病的折磨:一是利欲病,这一疾病目前广泛传播,几乎无人能幸免。这一疾病产生的根源和全面扩散的根本动力,是惟经济主义社会发展模式和惟实利主义社会教育模式,它从两个方面把人沦为了利欲之求的奴隶。二是非安全的忧惧病。在当代社会,大到国际间的战争与争斗,小到具体生存环境的非稳定性、变动不居性,均导致人们生存于没有稳定性,没有安全感的忧惧之中。三是享乐病。这种疾病蔓延的催化剂是消费主义经济政策。当代人的享乐主要有三:首先是口福之乐。今天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吃所带来的口福之乐,导致了新疾病源源不断地滋生,也导致了许多老疾病重新"焕发青春"。其次是淫欲之乐,饱食生淫欲,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物质的增长与灵魂的提升往往并不同步,尤其是在惟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主义政策鼓动下,物质的快速增长所直接带来的恰恰是人的灵魂的堕落与沉没。所以,"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P1)的物质与道德同步的情况并未出现,相反,物质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伦理意识越淡漠,道德作为和美德追求越弱化,淫欲之乐越普遍化。其三是感官之乐的社会化,这不仅仅源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源于媒体的全面发展,网络、视频手机的日常生活化和人人化,感官之乐几乎耗费了人的所有休息时间甚至工作时间。客观地看,由口福之乐、淫欲之乐、感官之乐所滋养出来的如上种种疾病,既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为代价,也以高度浪费有限生存资源为表征。由此两个方面形成的合力,导致了人的空心化。要全面消解当代社会的利欲疾病、非安全感的忧惧疾病和享乐疾病,重建健康、安全、快乐、长生的生活方式,人类必须学会利用厚生,且必须人人具备利用厚生之德。

2、利用厚生的古代传统及价值取向

"利用"、"厚生"是两个概念,但却往往连用。最早连体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是《尚书·大禹谟》:

禹曰:"吁!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4](P135)

大禹对舜帝说,帝王之德集中表现为使政治成为善业。作为善业的政治的根本任务,就是滋养人民。滋养人民的根本功夫是治理六府三事,即治理水、火、金、木、土、谷,使(百姓)生活资料充盈,然后在此基础上宣扬正德、利用、厚生。六府三事合称为九功,这九件养民的事功理顺了,就应当顺次歌颂之。因为治国养民,不仅要用休庆来规劝臣民或用威罚来监督臣民,更要用九歌来勉励臣民,使政事不会败坏。

在古人看来,修治德政应该落实为两个方面的根本功夫:一是经济方面修六府,这就是顺应自然(五行),平治水土,使万物生长,才可发展生产,充足生活资源;二是伦理方面治三事,这就是正德、利用、厚生。有关于正德、利用、厚生,孔传曰:"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4](P135)正德、利用、厚生,此三者达到协调一致、融汇贯通时,政治才美好,才成为善业。

"正德以率下",意味只有正德才能表率臣民。什么是"正德"呢?舜帝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4](P136)并且,率下必先正德,正德必修德,即要做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谦,刚而塞,强而义"[4](P138)

"利用以阜财",是指只有开源节流、止役禁夺才可多生其财。要理解此,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阜财"?阜财乃生财、多财。为何阜财乃生财、多财之义呢?这需要理解"阜"字:"阜"者,有"土山"、"大"、"肥硕"、"盛多、繁多"、"生长"等含义,但"土山"却是其本原语义。土地乃生生之所,所以土地始终意味着生长、繁衍。阜的本体是土地,但阜的本质却是生长,《国语·鲁语上》:"助生阜也",韦昭注曰"阜,长也。"在生生不息的大地上,凡物皆生长,生长的个体状貌,就是肥硕、大;生长之群体状貌,乃盛多、繁多。平治水土,使万物生长,这是利用。然而,"阜财"还需要开源节源,止役禁夺,所以《后汉书·刘陶传》曰:"无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则百姓不劳而足。"[5](P792)

"厚生以养民",是指滋养人民以使之贵生,重生,乐生。养民以厚生,首先是爱民,即"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4](P135)其次"在安民",因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4](P138)其三是教民:"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4](P139)后来孟子将此养民思想予以充分阐发,形成重民、善民、尊民的民生主义思想体系。[6](PP377-386)

当我们简要地梳理了《尚书·大禹谟》中的"九功"理论中的具体内容,再回过头看古人所讲话"利用、厚生",恰恰是政治学意义的。古代的政治学包含了经济学和伦理学两个领域,它用"九功"来概括表述:"九功"理论中的九件事功,是远古帝王治理邦国天下的九件大事:治理"水、火、金、木、土、谷"这六府,是进行经济建设,创建物质文明;着手"正德,利用、厚生"这三件事功,是创建政治文明。在古代人看来,创建政治文明,必须同时抓好三件大事,第一要抓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7](P53)其前提是治国者要德正,因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7](P137)第二要开源节流、止役禁夺;第三要养民生民。并且,正德、利用、厚生,只有此三者达到协调一致、融汇贯通之"和"境时,政治文明才会产生。然而,正德、利用、厚生,此三者"和"何以可能?其实,这种"可能性"原本就蕴含在此三者之中,因为这三者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生成关系,并且也正是这种内在的逻辑生成关系,使它们构成了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事功:要抓德治,其前提是治者必须德正;治者德正必须落实在生活实践中,既要引导国民开源,更要自我节流。开源节流要有序展开并富有实效,其根本前提就是治者们带头止役禁夺。开源节流、止役禁夺的目的,是养民,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了开源节流、止役禁夺,才能真心实意地养民;惟有真心实意地养民,为政者才真正有德,邦国的治理才是善业。所以,正德是实现政治善业的前提,利用和厚生,是实现政治善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利用厚生的当代转换及其朝向

客观地看,正德、利用、厚生,此三者勾勒出了中国德治政治学的理想蓝图和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源于农耕文明,它的灵魂的是"以王道为目的,以民道为手段,以天道为依据"的王道主义。[8](P35)在这一王道主义思想传统里,"天道"是解释王道来源的理论依据;"民道"被视为是王道不衰的土壤。民道的基本表述是"利用"和"厚生",所以,利用和厚生构成了中国德治政治理想传统中民本思想的集中表达。

如果从生命和人本的双重视角来重新审视利用和厚生。那么,开源节流、止役禁夺,仅仅是利用的展开理路;利用的本质规定却是性和生。如前所论,"利用以阜财"中的"阜",其本体是土地,其本质是生长,即惟有凭借土地而生长,才生财,才有财货、财物、财富繁多。这就是利用之是生的根本理由。然而,生,却是自然的本性,也是万物的本性。试想,如果自然世界及其地球上的万物生命没有生的本性,会有生长的出现?会有阜财的产生?会有利用吗?所以,生源于性。战国时期与孟子同时代的哲人告子曰:"生之谓性"[9](P254),是对生的最准确把握和最精辟概括。儒家经典《中庸》也讲"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7](P26)朱熹注此句曰:"笃者,厚,天生之物,必厚之,厚生,乃天性。"[7](P26)都指出了生源于性:自然世界生物的多样性,源于自然世界自身的生之本性;万物繁衍、物物相生,也来源于物自身的生的本性。

由此发现:利用与厚生之间,实质上蕴含了一种本原性的生成关系,利用源于厚、厚的本质含义乃生。故而,利用源于生,利用也是为了生,利用最终必指向生。而"厚生"的首要语义,就是重生,即尊重、善待自然、万物、生命以及人之生的本性,惟有如此,才有可利用者;其次才是使其生,这就是滋养、养的含义。不过使其生者,不仅仅是民,而且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所有物,以及整个自然世界。因为自然、生命、人天生就有使其生的本性,所以才尊重、善待其生的本性。

当从生之本性视角出发来重新审视"利用"和"厚生",它就获得了从传统向当代转换生成的可能性。

首先,从生境伦理角度审视,其利用厚生的"利用"所指,不仅仅是物,同时也包括文化。由此,利用指向了两个领域。一是自然领域,或者当下时空领域;一是文化领域,或者历史领域。指向自然领域,其"利用"涉及到善待自然、善待地球、善待生命,善待万物的存在与生存。这"四善待"的背后所伫立的是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利用厚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当代人去全面了解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指向文化领域,其"利用"不仅涉及到善待历史、善待传统、善待伦理经验与智慧的问题,更涉及到虔敬,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类先祖、对民族的思想和智慧的虔敬。第二,"利用"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是指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节流是指向人类对资源和财富的运用与消耗。"利用"的伦理学,揭示自然、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这一事实。正是基于这一事实,节流比开源更重要,更根本。因而,"利用"的伦理学不仅涉及到生之本性的弘扬与光大问题,更涉及人类的自我节制和人性的再造问题。第三,"利用"指向节制和人性再造的具体落实,就是止役禁夺,它不仅指人类内部的强权者对"阜财"的止役禁夺问题,更指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止役禁夺问题。前者具体表述为"不与民争利";后者具体表述为"不与自然争利"和"不与后代争利"。

其次,从生境伦理角度审视,其利用厚生的"厚生",无论是"重生"还是"使其生",都不仅只具有传统的民本取向,而且也蕴含其个体人本取向,即尊重人的生生之本性,并创造条件充释放使他者生生之本性。第二,"厚生"所指不仅是人,也包括自然世界里的所有生命,地球生物圈里的一切存在物,它们也有生之本性,它们也需要厚生,也应该厚其生。更指无具体指涉性的后代人,也该厚其生,更该使其生生不息。

4、利用厚生的启蒙教育原则

面对人的灾难化生存和资源状况日趋恶劣这一双重处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家展开利用厚生之启蒙教育,应遵循如下基本的道德原则。

至诚尽性的主体原则   至诚尽性,这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性原则。因为至诚即是至高的、没有丝毫杂念或污染的诚,是彻底地敞开心胸、敞开生命,全方位地面对世界的诚。至诚必须亲生命,必须弘扬亲生命的生命天赋,朝向生命,亲近生命,敬重生命和热爱生命。不仅仅如此,至诚必须追求尽性,实现尽性,张扬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7](P31)修炼至诚之心,具备至诚之情,释放至诚之能,就会全面释放生命之本性;能够全面释放自我生命之本性,也就是诱导、激发他人全面张扬和释放生命之本性;诱导、激励他人尽其生命本性,也就是尽万物生之本性;诱导和激励万物释放其生之本性,就能够领悟到天地生生不息的化育功能,赞美天地化育生命的神奇。一旦能领悟并赞美天地化育生命、生生不息的神奇与奥妙,作为弱小而卑微的个体生命,也因此而达到与天地同在,与宇宙共生的境界。

为什么至诚会释放出如此的神奇功效呢?因为至诚的生命源泉就是尽性,至诚原本就是生生的天地之道:"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7](P34)所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容展开利用厚生之启蒙教育,必须遵循至诚尽性的道德原则,亲遵循这一道德原则而首先培养人的至诚尽性心、至诚尽性品格、至诚尽性精神和至诚尽性能力,这是人学会利用厚生的主体前提和人本基石。

遵道守度的边界原则    利用源于土地,并动力于土地、自然、万物的生之本性;厚生源于生命,并动力于生命和人的生之本性。因而,利用厚生必有其道,这既是自然之道,也是生命之道和人性之道。所以,利用厚生必须遵循自然之道、生命之道和人性之道,其具体表述为遵循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

任何道,既是法,也是度;既是导向,也是尺度、原理、法则,更是边界、限度、规范、约束。所以,遵道必须守度,无度必然亡道,亡道者自然无道;反之,守度必须遵道,无道必然亡度,亡度必然无度。无道无度者,最终难有利用和厚生。所以,遵道守度构成了利用厚生的基本原则。

从根本上讲,道的本质就是限度。最高的道,就是最普遍化的度;最具普遍性的度,则是最好的度,也是最高的度。最具普遍性的度,就是不偏不倚,就是中道,所以,最高的道就是中道。中道,既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所推崇,也为儒家伦理所推崇,这是因为中道的本质规定,却是权利责任的对等。利用厚生教育要遵守遵道守度原则,就是引导人们学会执守中道;执守中道原则的行动落实,就是遵守权责对等。开源节流,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要执守权责对等原则;止役禁夺,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要执守权责对等原则;尊重生并使其生的厚生行为,同样要执守权责对等原则。这就是利用厚生为何要以遵道守度为基本原则的根本理由。

实践理性的行动原则    杜威讲"真正的社会控制就是要养成一定的心理倾向,就是理解事物、事件和动作的一种方法,使我们有效地参与联合的活动。只有为对付别人的抵抗而产生的冲突才会得出这样的看法:只有强行与自然倾向相反的动作,才会出现社会控制的方法。只有因为不考虑人们互相关心的情境(或彼此反应的动作都有兴趣的情境),才把模仿作为促进社会控制的主要力量。"[10](PP59-60)利用厚生的本质是厚其生,使其生;利用厚生的关键是利用,但利用的实质却是开源节流和止役禁夺:首先,开源节流是指如何善待自然,如何善待地球,如何善待生存资源和物质财富,如何善待当前的生命和未来的后代。以开源节流为价值取向的利用,追求的不是对自然、地球、资源及其物质财富的控制,而是亲近与协调自然、地球、资源及物质财富,使之有生、能生并生生不息。所以,培养人的利用心、利用品质、利用精神和利用能力,必须培养人对自然、地球和人对资源及其物质财富的亲近心、协调品质,以养成促使自然、地球、资源及其物质财富能充分释放自身的本性,有生、能生和生生不息。其次,止役禁夺就是禁止役使自然、地球、资源及其物质财富,杜绝人无度地向自然、地球或他人、社会争夺利益的野性。所以,止役禁夺,不仅是善待自然、地球、资源及其物质财富的问题,更是善待人、善待社会的问题。止役禁夺就是要求人学会自我节制,以人为人,以社会为社会,亲近人和亲近社会,促使人和社会有生、能生和生生不息。惟有从开源节流和止役禁夺这两个方面做到了利用,才可能实现厚生。

要做到此,须引导人们普遍遵守实践理性原则。实践理性原则就是一种善的认知-行动原则,它可以表述为"对任何人而言,善是他自己的福利与别人的福利在其中同样举足轻重的事物。只要其存在,正义是将不同的人的不断互相冲突的目的与兴趣结合为共同的兴趣与目的的整体的行为。"[10](P258)遵守实践理性的认知原则来展开利用厚生的启蒙教育,其实就是引导人们理性地认知利用厚生的生境伦理主张,以一种至诚的亲生命姿态,真正将生命和人置于目的的地位:"一切富于理性的人始终是一种目的,而决不是一种手段---事实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的意思。但是,每一个心智正确的人都是理性的人。"[10](P258)从根本上讲,实践理性的认知-行动原则,就是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之平等互利、共生互赢的原则。只有普遍遵守此一原则而展开其启蒙教育,利用厚生才变成现实。。

5、利用厚生的启蒙教育方式

遵循至诚尽性的主体原则、遵道守度的边界原则和实践理性的认知-行动原则,要卓有成效地展开利用厚生的启蒙,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同时展开。

利用厚生教育的家庭启蒙引导    家庭之于任何人,永远是一个天然的教育机构和场所。在这里,人们可能会学到浪费、奢侈或豪华,学到役使与争夺、自私与冷酷,以及学到弱肉强食和残暴不二;也可以学到利用厚生,学到宽爱与仁慈、利他与奉献。

在今天,作为天然教育机构和场所的家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因为独生子女化、城市中心化、惟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模式、普遍的实利主义、感官享乐主义以及政府对消费主义的鼓动,再加上市场的垄断性和非诚信化等等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并促使家庭几乎丧失了伦理传统的支撑,家庭成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普遍增多,其整体文化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家庭成员缺少教养、修养、德性的状况已成为普遍:一切向钱看,凡事有利而往和凡事无利而不往,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价值判断尺度;物质攀比、享受奢华,追求高浪费、高消耗,成为普遍的家庭风气。由此,节制、节约、节俭、简朴、利用的生活品质和道德规范,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抛弃;并且,很少有家庭有去污染意识,有低碳观念,有真实的环保观念和生境诉求。

家庭的这种巨变所形成的如上倾向与状况,正好说明了展开利用厚生之启蒙教育,必须以家庭为起点和土壤。因为,如果家庭缺乏利用厚生教育,或家庭拒绝利用厚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智慧,那么,整个社会就丧失了利用厚生的土壤。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一直坚守"父母是天然的教育者,受教育只是孩子的事"这样一种错误的认知传统,因而,要在家庭展开卓有成效的利用厚生启蒙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育父母。因为,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老师,必须先当学生;父母要在行为、操行上成为孩子的表率,必须先接受道德教育,必须有教养、有修养,成为有独立伦理知识和独立道德判断力的人,能够面对家庭利害关系和日常生活纠纷具有果断地判断正确或错误的裁决能力,能够理性地处理家庭事务和平等地判断和平衡家庭成员之间利害关系的实际品质与能力。

在家庭展开利用厚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父母而培养其它家庭成员:第一,学会善待一切资源,善待所有的物和每一件用具、工具,爱护它们,使它们充分释放其使用价值。第二,学会对物的节制,只买生活所需要的,不买自己所喜欢的。养成"生活所需要的"是一种必须的观念,"生活所喜欢"的是一种奢侈的观念、浪费的观念。第三,学会节俭,以节俭为有德,以节俭为美,以节俭为生存幸福的基本准则,养成浪费就是犯罪、奢华就是违背人性、无限度的享乐就是违反天地良心,就会遭到天谴的生活态度和生存观念。第四,学会使家庭生活低污染、无污染;学会个人生活低碳化、环保化;学会在家庭生活环境中,从各个方面相互督促、鼓励克服过度或无度的懒、馋、贪等恶习,养成理性、节制、节俭、勤劳的生活品质。第五,在家庭之中,学会相互关心,学会相互关爱,学会相互照顾,学会相互尊重,学会珍爱生命、珍爱健康。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家庭教育,使更多的家庭学会利用厚生,使每个家庭成为社会利用厚生的支撑点。

利用厚生教育的学校启蒙引导   利用厚生教育,虽然要以家庭为起步,但必以学校为其主阵地。学校要担当起利用厚生启蒙教育的社会责任,需要首先解决如下三个方面的前提性问题:首先,应将利用厚生教育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品德剥离开来,使利用厚生启蒙教育专门化和系统化。其次,学校展开利用厚重生启蒙教育,应与现实社会保持相应的距离,尽可能杜绝实利主义侵蚀,用理性引导学校的利用厚生教育。"一个教育者能够最终认识到的权威是理性本身的权威,而不是任何特定的或党派的意识形态。"[11](P32)其三,无论大中小学,校长首先应该是真正的教育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具体地讲,第一,校长必须懂得教育的人性原理、人性要求;第二,校长必须是利用厚生者,并应该成为利用厚生的表率;第三,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接受教育、并乐于接受教育和不断接受教育的人。因为,校长始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能否真实地展开真诚的利用厚生教育,取决于校长自身的伦理资质和利用厚生的道德水准。

在学校全面展开利用厚生启蒙教育,关键是教师。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只有上帝能直接接触到内在--------灵魂。所有的教师能做的是努力通过标记、符号和鼓励的方法来激发和指引学习者。换句话说,一个教师只能用标记和符号来指点学习者去认识和理解,不过,教学是一种服务人类的方法,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所做工作的一部分。引导学生从无知到受教化,是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最好的服务之一。"[12](P53)教师是上帝的代言者,教师的工作就是上帝的工作。上帝是用灵魂触摸灵魂和塑造灵魂,教师却是符号、标志、语言触摸灵魂和塑造灵魂,所以,教师的言行变得特别的重要:教师的言行,就是教师展开教育,触摸人的灵魂、塑造人的人性的根本方法;表率和风范,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利用厚生的根本方法。一个教师,所实施的利用厚生教育能否获得成效,并且到底获得多大成效,取决于教师本身在利用厚生方面的表率与风范能力。

教师要以表率和风范为方法来实施利用厚生教育,更需具备信任、真诚、理解、尊重。信任、真诚、尊重、理解,这是利用厚生启蒙教育得以展开的前提性要求,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促使学生根据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来考虑他们决定的全部结果,以及使他们正视一些新的考虑和观点。总的来说,道德教育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门可以直接教授的学科。"[13](P47)这一发展过程必须以真诚为前提,以信任学生为起点,以尊重为导向,以理解为基本方式。

罗杰斯认为,人的成长是由日益增长着的自我意识构成的。但人的成长必以真诚为前提。这个真诚是以教师为动力,以学生的效果为实际体现。"教师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没有他自己的感情或思想,而学生的方向是努力实现在他看来是教师所说的做'正确的事'的各种期望。因此不必说,这不是一种学生能在其中发展他自己作出决策的能力的环境。因为,从定义上看,道德决策必须以一个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基础。"[13](P122-123)教师的真诚,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而尊重就是教师"作为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对学生的完整性所给予的根本尊重。"只有当教师尊重学生的完整性,他才能接受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而且,仅仅在这时,学生才能与教师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情感。"[13](P123)

真诚、尊重基于信任,真诚和尊重也是为了构建信任。信任的基本姿态,就是肯定、热情、坚信不疑;信任所需要的基本胸襟,就是宽容;信任所追求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陶冶人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强、自制,其最高的目标指向是使其形成自我卓越的品质与力量。

学校实施利用厚生教育的基本科目,除其强化、提升家庭教育的那五个方面的内容外,更要展开自然生态教育、生存资源的有限性教育、环境的生境化教育、社会的可持续生存教育、低碳生活教育,物质欲望的节制教育、节俭教育,简朴生活教育,生命尊重与敬畏教育、关爱教育,包括关爱地球、关爱生物、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等等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学会自觉地践行物尽其用,人尽其性,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生活的环境生生不息,使自己生活周围的人生生不息,使生物世界的生命和地球生生不息。

教师实施利用厚生的启蒙教育,还需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努力避免认知的片面与生活的偏见,以一种生态整体的姿态和全生的视野,来培养学生利用厚生的生存精神和行动能力。"在全球许多地方的长期经历告诉我,阻碍道德教育的,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运用理论的实践方面,是我们自身的个人偏见、幻想和其他无根无据却又根深蒂固的感情,或称之为我们自己的道德过失。这些内在的敌人相应地存在于当代的社会舆论中,特别是存在于相对主义及其对强硬的权力主义与基要主义的反击中。除非我们能够摆脱这些敌人,否则照我看来,道德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进步是没有多大希望的。"[11](P1)二是应注重于传统智慧与方法的运用。杜维明先生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掘井"理论,他指出:"实现这个一体化的过程类似于掘一口井。若是我们挖到了足够的深度,我们就应该能达到人性的共同泉源和交流的真正本源。若是不到这个深度,我们就会葬身于自己挖的洞穴里。假定我们根本不去挖,而是指望着水可以从接近地面的一个共同泉源中汲出水来。那就记住,这样的泉源是浮浅的、很容易干涸的。……我们必须挖掘新加坡多民族和多文化的本源,从而达到社会的共同泉源。"[14](P205-206)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当代是传统的升华,无论怎样发展和如何走,传统始终其是根,并且传统永远构成其最后的准则和尺度。利用厚生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因为利用厚生思想本身就是传统。要卓有成效地展开利用厚生启蒙教育,必须续接传统的脉络,吸纳传统的精华,展开传统教育,构建活水源头,奠定利用厚生的文化土壤与历史精神。

利用厚生启蒙教育的社会引导    在技术化生存的当代社会,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利用厚生启蒙教育,需要相应的环境平台。环境对利用厚生启蒙教育的实际影响,取决于社会的整体价值导向。如果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生命主义,社会环境会不断获得净化而构成有益于个体利用厚生之生存品质、生活精神和践行能力生成的动力力量;反之,社会环境将会不断恶化而构成压抑甚至泯灭利用厚生之生存品质、生活精神和践行为能力生成的堕性力量。蒙台梭利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15](P113)从根本上讲,要全面实施利用厚生启蒙教育,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社会引导,其基本途径有三:

一是启动国家的制度、法律、政策引导。首先,国家应立足于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及其频频爆发的灾疫之难,为重建环境生境而重建制度,包括社会的主要制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安排方式,使制度获得生境功能,具备促进社会成为利用厚生的社会而发挥其制度的动力功能。其次,在制度生境化建设的基础上,重建立法和司法,使其达到生境化,以促进利用厚生启蒙教育的全面展开,维护和保障公民利用厚生的践行能力不遭到压制,不遭受侵犯。其三,以生境化的制度为规范、以生境化的法律为保障,制定和出台系统的利用厚生的社会政策,以导向、鼓励和表彰利用厚生启蒙教育。

二是应从两个方面来强化对政府及官员的利用厚生教育。首先是对政府及官员展开全面的开源节流教育,因为整个社会资源和财富的聚敛与耗费,均由政府分配,并具体地由各级官员实施开销。政府及官员能否具有开源节流意识,能否真正自我节制而实施开源节流,事实上构成了整个社会开源节流的晴雨表,即政府官员的开源节流意识与和能力,构成了利用厚生教育社会化和高成效化的一块基石。它的另一块基石,恰恰是对政府及其官员进行止役禁夺教育。这一教育须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利用厚生教育,使政府及官员放弃"与民争利"的认知传统和工作方式;二是通过利用厚生教育,引导社会放弃"与自然争利"、"与后代争利"的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因为今天几乎难以找到一块属于自然的土地,很难找到一条自然流动的江河,更难找到一片拥有纯净蓝天和白云的草原与森林。每块土地上都留下在大开发后的荒凉与死寂。今天的农村,已经完全丧失了人与土地的和谐,农村的每块土地都丧失了自然的气息。由此种种所汇聚形成今人与子孙后代争利的生存模式,今天的中国,以剥夺子孙后代的最低生存基础、生存权利为代价来无限度地满足自己当前的高消费、高浪费、高享乐,被视为是合理、合法。这种与自然争利、与后代争利、与百姓争利的社会行动模式,却源于政府的倡导和鼓励,更源于各级政府和官员们持续不衰的领导行动。所以,当代社会要重建生境,创建生境文明,必须实施利用厚生启蒙教育。要全面实施利用厚生启蒙教育,必须对政府及官员展开止役禁夺教育,这是对国民全面实施利用厚生教育的最实质的社会动力。

三是构建以利用厚生为主题的社会舆论引导模式,这是全面唤醒和引导社会卓有成效地展开利用厚生启蒙教育的第三大社会推动力量。

利用厚生教育,是当代社会进行人性再造的综合方式和社会方法。这种综合方式和社会方法要运用得体,实施要卓有成效,必须尊重一个事实:个人先于社会,因为个人是社会的缔造者;但社会的成熟却优先于个人。因而,社会的成熟作为个人成长的先决条件而得到确立。社会成熟优先于个人,社会发展引导个人,集中表现为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静态的方面就是制度、法律必须符合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动态的方面,就是政府及其官员必须有道德并成为道德表率。落实在利用厚生教育上,这一事实既决定了制度和法律的重建或创新必须利用厚生化,也决定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作为必须以利用厚生为基本的价值导向。惟有此两个方面,才真实地构筑起在全社会范围内容实施利用厚生教育的社会环境,社会化的利用厚生启蒙教育,才具有其不竭的原动力。



进入 唐代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利用厚生   物尽其用   止役禁夺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21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