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琴:2013年国外左翼思想、思潮及运动研究纵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5 次 更新时间:2014-08-28 13:45

进入专题: 左翼思想  

李瑞琴  

 

2013年,国外左翼思想理论思潮研究有重大进展。左翼思想的复兴呈明显趋势,关注的问题更加广泛、深化; 对于危机的研究理性冷静,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展望,立足实际且充满信心。

 

一、本年度国内外学科发展最新动态

2013年,世界金融危机仍在继续,世界各类左翼论坛基于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研究、讨论、总结,有些还提出了指导实践的行动纲领。

2013年6月7—9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佩斯大学举行的全球 “左翼论坛”,以 “促进生态和经济转型”为主题,讨论了生态环境危机、能源霸权、金融恐怖主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资本主义的未来、能源民主与政治的关系、21世纪拉丁美洲的左派运动、21世纪社会主义的特点等问题。2013年7月31—8月4日,在巴西圣保罗市举行的圣保罗论坛第 19 次会议强调,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地区一体化,就能够在拉美加勒比走向社会主义,这将是拉美人民独创的事业。2012年8月30—9月2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社会党国际 24大以 “为了一个新的国际主义和新的团结文化”为主题,讨论通过了 《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 社会民主党对金融危机的反应》、《为争取权利与自由而斗争: 发展代议制民主和世界范围内的新型民主》、 《通向和平、可持续发展和合作的共同道路: 基于安全的多边主义的需要》三项决议。2012年5月18—20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第21届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围绕 “共产党人的当前任务与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之间关系”,深入讨论了各党对于争取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斗争的观点。2013年10月30—31日,在北京举行的 “第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注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新自由主义和国际金融垄断与世界格局和社会阶级结构、世界左翼与社会主义现状及前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等课题展开了讨论。

2013年,国内学界国外左翼思想研究的重点:一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如何坚定信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大问题。如有学者提出,2008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种世界背景和条件下的成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起步之势。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伟大复兴。二是如何认识、判断当代资本主义危机问题。如有学者研究,目前新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等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解决危机的种种手段,反而使危机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交织、自由主义危机与国家干预危机并发,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不可避免的后果,也是资本主义走向衰落的历史征兆。三是以批判的视角分析社会民主党等世界中左翼势力目前的困境和出路、因没有利用金融危机时机,壮大自己的阵营和力量,反而逐渐丧失传统优势的原因等。四是继续关注拉美等地区社会主义运动、拉美中左翼崛起的原因和面临的挑战。五是热点问题依旧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特点,比如对生态社会主义、原苏东地区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六是结合当代实际,继续深化有关左翼思想的理论研究。

 

二、重要理论观点、方法及热点问题

1. 关于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研究

有学者指出,为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一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实践中经验与教训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二是要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和新特征的认识,特别是在理论方面涉及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发难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影响。

在对21世纪社会主义趋势走向分析中,有学者谈到,南亚的印度,南美的古巴、委内瑞拉、南非及北部的俄罗斯人口众多,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发展迅猛。必将形成 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实后盾,社会主义回升并走向复兴,是大势所趋与历史必然。

一些学者持续关注和研究了拉美的社会主义运动。拉美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 如何提出和建立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与执政联盟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的关系,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 如何应对美国和拉美右翼势力的攻击。“21世纪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海因茨·迪特里奇认为资本主义即将进入其生命周期的尽头,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条件已经具备。有学者认为,“21 世纪社会主义”不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能归为科学社会主义,但在拉美乃至世界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它仍然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苏东剧变陷入低潮后的一大亮点”。

有印度学者认为,帝国主义依旧是建立公正、民主、和平的世界秩序所面临的第一障碍; 反对帝国主义全球化的斗争需要建立一套替代性的左翼纲领; 工人阶级仍然是挑战资本主义的核心革命力量; 21 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 生产资料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商品生产和市场的存在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采用计划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但计划不应当将所有经济决策都集中到一起;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国家和执政党的关系必须进行制度化的界定。

21世纪以来,尼联共 ( 毛) 逐步放弃了原来激进的纲领政策,在指导思想、斗争策略、革命道路、党的运行机制和军队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但变革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意大利新左翼团体 “宣言派”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传统内对当代共产主义运动、革命政党理论和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展葛兰西的思想作出了新的阐述,其理论发展对了解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共产主义运动乃至整个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研究

有学者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更加关注长期趋势和深层问题,从过去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外围政策延伸到剖析自由市场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缺陷,并较多论及资本主义制度核心问题。西方国家寻求变革、脱困自救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从前景看,资本主义国家很难再享有冷战后至金融危机爆发前那种 “美好时光”。

第21届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通过的 《总结论》指出,资本主义危机为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在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澄清资本主义危机的性质,对危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帮助工人和人民理解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把他们受到的各种攻击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野蛮性质联系起来。

2013年全球 “左翼论坛” 学者们介绍了他们出版的一套丛书。该丛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起源、现状和发展方向。一些被忽视的概念如贫困、阶级、国家、剥削、帝国主义、不平等又被重新提起,同时也加入了关于性别、民族、经济民主、环境和军事威胁等新的理论。在关于 “资本主义的秘密支柱——土地控制和债券: 奴役我们的两种制度”的讨论中,在华尔街做了 32 年系统分析的苏·彼得斯 ( Sue Peters) 认为,土地的所有者通过地租吞噬了社会财富,商业银行和联邦储蓄银行通过发行债券控制了政府、企业和普通公民。这两种制度构成了我们现存经济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导致了贫困、失业、环境破坏和其他社会问题。

萨米尔·阿明指出, “黄金增长期”(1950—1960)的巨变引发了新形态的两极分化,塑造出了一个与过去迥然不同的世界体系,人类正处于一场危机之中。为此,他提出了取代那种完全依附资本逻辑的人道主义的替代性的方案。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指出,西方社会经济增长放缓、债台高筑、人口老龄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制度的衰落难辞其咎。

还有一些左翼学者指出,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而造成如此严重危机的原因在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存在三大危机: 始于2008 年末的又一轮周期性的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危机,即包括人口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精神道德危机等在内的全面危机; 美国作为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霸权危机。

3. 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

2013年,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整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的,是内在地、逻辑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的; 源自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源自于社会主义能最大限度地遵循人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规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努力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目标,不仅彰显了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意识形态意蕴,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维度的理论自觉与政治追求。并有希望使我国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包容互鉴”、“相互促动”的良性发展过程。

美国绿党认为生态问题的核心是政治问题,不克服政治制度的缺陷,生态的转型就无从谈起。该党在 2013年全球 “左翼论坛”中,共组织了 22场关于生态问题的专题讨论。在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 ( Rosa Luxemburg Stiftung) 主持的关于 “工会参与环保——能源民主的新框架”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现在的工人运动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公平、民主和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4. 关于前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研究

目前,“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是均实行了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多党制; 二是绝大多数共产党都放弃了原有的指导思想,改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等,只有极个别的还坚持原来的信仰和名称; 三是社会主义政党多元化; 四是以社会主义政党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多层化。?

有学者介绍了俄罗斯学者对 “斯大林热”持续不衰的研究成果。俄罗斯学者认为斯大林时代与当代俄罗斯同样面临着国家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是斯大林倍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对于斯大林的功过需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考量,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当代政治精英反对斯大林的动机是极其阴暗的,要高度警惕外来势力操纵媒体,利用斯大林问题分裂俄罗斯社会。?

爱尔兰共产党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崩溃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并且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引以为鉴的一些经验教训。

拉斯普京与俄罗斯 《真理报》资深评论员、记者维克多·科热米亚科延续了 20年的谈话录最近编集成书。围绕着苏联解体 20年来俄罗斯社会中的一些事件、人物、文化现象、生活状况,一代文豪拉斯普京以悲剧视角对俄罗斯 20年的动荡变化予以了独特的审视,并认定这是 “多灾多难、让人痛不欲生的 20年”。

另外,2013年,应许多领导同志和观众的要求与请求,《居安思危: 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的解说词全文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苏联亡党亡国20 年祭: 俄罗斯人在诉说 ( 六集党内教育参考片解说词·大字本) 》从六个方面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特别是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六年多的“改革”所做出的反思。

5.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有学者对当今国外一些社会党新情况新变化与困境进行了探析。不少社会党也在当前形势下加紧从纲领理论、政策方略、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数党未达预期。社会党的整体性困境是结构性的、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并与全球化的冲击关系甚大。基于此,社会党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复兴。

目前,欧洲社会民主党已经完成了几次转型,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意识形态的右转,这固然是在经济社会变革的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但也是选举政治推动的结果。在中东欧,右翼政党的紧缩政策引起民众不满,以社会党为主体的左翼政党利用这种不满情绪努力凸显其传统左派价值。在左右翼力量的新一轮较量中,左翼政党取得明显优势。但中东欧左翼政党要想长期保持相对优势还面临诸多约束和限制。

苏东剧变后,巴西历届政府主导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陷入了两难困境。巴西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多样化发展时期,即巴西共产党、劳工党以及其它左翼政党都对巴西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6. 对左翼运动及相关理论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有学者以 “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左翼理论家的表现为例,指出,左翼理论家们的活动始终是在单纯理论的范围内展开的,且只停留在哲学文化见解上,没有像马克思那样,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切入,对资本主义的整个制度进行透彻的研究。他们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目的并不是要颠覆这种制度,而是使这种制度完善化。一些左翼论坛存在着共性问题: 组织上不太明确; 思想上不太统一; 理论上不太彻底; 行动上不太协调等。

还有学者指出,西方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问题的认识主要有四种: 一是阶级和阶级对立从未存在过或已被消解; 二是阶级政治和阶级结构需要反思和重构; 三是阶级分析仍是当前政治和社会研究的最佳视角,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需要完善和发展; 四是以全球阶级为分析框架才能真正认识当前的阶级问题。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认识主要包括: 因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内在必然性,所以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幻想; 生态帝国主义对自然和第三世界的殖民已成为其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 超越 “绿色资本主义”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已是必然趋势。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问题的认识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以罗宾斯、贝尔和萨义德等为代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是当代全球性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发达国家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意识基础; 二是以阿多诺等为代表,他们在批评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失去了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同时,强调其存在具有社会历史必然性。

 

三、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

综述看来,2013年国内外左翼思想、理论、思潮、运动的研究呈现着这样几个特点,同时也是存在的问题。

一是关注的区域依然发达国家为主。近年来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比较引人瞩目,这是一个良好的态势。但是,还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左翼思想没有引起关注,至少没有引起重视。比如,广大的非洲地区的左翼思潮和运动的发展,国内学者鲜有介绍。而非洲是深受新自由主义之害的重灾区,那里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未来社会道路的探索也是值得重视和挖掘的。

二是左翼思想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界对于国外左翼动态性介绍与阐述比较多,理论的深化与推进,历史与时代的结合升华,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包括对于与社会主义诞生历史一样时长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研究,也多停留在以传统的方式方法介绍和说明当代现状为主。

三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国外左翼思想理论、思潮运动非常宽泛,基本是涵盖了一切领域和国家,其内容也是包罗万象,那么理论研究的表现形式或者研究成果呈现的也应该是丰富多彩。比如,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虽然出自不同的作者,但是研究的方法、结论,包括视角都变化较少,因而研究结果呈现出的思想性、理论性还有上升的空间。

四是国内左翼思想理论研究的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代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仅是诸如传统的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等几种历史以来就形成的社会思潮。在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中,各类思潮、流派的涌现,各种思想理论的相互激荡,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都有新的特点和新的体现。这些都是国外左翼思想理论需要关注和重视的。(注释略)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进入专题: 左翼思想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736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科学社会主义》2014 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