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永不终结的自由之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7 次 更新时间:2013-12-08 22:40

进入专题: 曼德拉  

张远岸  

 

1990年2月2日下午3点,正值盛夏的南非似乎比往常更为焦灼。一名高龄男性囚犯即将被释放。3点刚过,他接到一个电话,要求他提前下车,便于拍摄他走出监狱大门的画面,他同意了。半个小时过去了,进度已落后于预定计划,他坐立不安。已经等待了27年,谁还想再等待呢?快到4点时,车队终于出发了,在离监狱大门约400米处停了下来。他和太太下车,向大门走去。

还有50米的样子,传来一阵骚动,人山人海的摄影师、记者还有祝福者出现在他眼前。只有6米了,照相机按钮声不绝于耳,记者几乎吼叫着抛来问题,支持者们欢呼着。一个摄像师把话筒伸到他的面前。看着这个长长的、黑色的物体,他惊退了一步,以为是某种新开发的武器。毕竟,他与外面的世界有着27年的隔离。最终,他跨出了监狱的大门,这一幕出现在全球的电视画面上--"南非自由斗士"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自由了--在他漫漫人生试图赋予其他与他同样肤色的人们自由的同时,他也享受到了属于他个人的自由。

因反抗种族隔离,曼德拉在监狱里度过了27年。从1964年起,近一万天的牢狱生涯对他的健康造成了巨大伤害,其中包括肺结核。2013年6月,曼德拉因呼吸道疾病复发住院,此后病情多次反复,南非时间12月5日晚,曼德拉溘然长逝。

在监狱中时,曼德拉很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头顶"世界上被监禁时间最长的囚犯"的荣誉光环,在不知不觉中会被外界塑造成圣人的形象。"对于圣人,有一种世俗的定义,即圣人就是不断努力尝试改变自我的罪人。但是,即使按照这个定义,我也算不上是圣人,我从来都不是。"自省者自持,也许这正是支撑其27年牢狱生涯的精神力量所在。

被囚禁在罗本岛(Robben Island)上的18年中,曼德拉曾在石灰矿服苦役,被隔离,被禁食。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形容绝不为过。尽管如此,曼德拉仍坚信人心最深处的怜悯与慷慨。他认为没有人生来就会因为肤色、背景或宗教而憎恨别人。即使在监狱里最黑暗的时刻,曼德拉仍看到一个看守身上闪烁出的一丝人性,这已足以让他继续相信,人类的善良是会被掩藏、却不会熄灭的火焰。

出狱时,曼德拉已年过七旬。对那些当年折磨过他的人,他毫无怨言。相反,他选择原谅,倡导种族和解,支持国家建设和合作治理。他这样说道,"与被压迫者一样,压迫者也必须被解放。一个剥夺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深陷偏见与狭隘的牢狱"。

南非甘地

曼德拉被称为"南非的甘地",但与甘地不同,他从未放弃使用暴力的可能性。他认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时暴力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公正手段;使用暴力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它主要的目的也是为和平解决问题创造必要的环境。曼德拉1961年创建了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在曼德拉看来,被压迫者的斗争方式取决于压迫者自己,如果压迫者用的是和平手段,被压迫者同样会选择和平的方法;但是如果压迫者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被压迫者同样会使用武力。

转折点在1986年到来。随着时任总统博塔((P.W. Botha))出动军队对非国大在博茨瓦纳、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基地进行打击,南非国内的抗争达到新高,同时国际社会要求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犹如曼德拉本人在其自传《漫漫自由路》(Long Walk to Freedom)中所称,沮丧之时往往是机会之刻(the most discouraging moments are precisely the time to launch an initiative)。正是从1986年7月起,曼德拉开始与政府代表接触。1989年7月,曼德拉在泰因海斯(Tuynhuys)与博塔见面。

1989年9月,德克勒克(FW de Klerk)接任博塔出任南非总统。尽管在担任教育部长时,德克勒克以种族隔离制度的捍卫者形象出现,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改革精神。但正如曼德拉对其的观察,德克勒克并非意识形态论者,而是务实的政治家,看到变革是必要而不可避免的。释放曼德拉的狱友、将南非海滩向所有肤色人群开放、废除《禁止不同种族的人混用公共服务法》,以及解散博塔时期旨在镇压民权运动的秘密组织。这些大胆举措赢得包括曼德拉在内的非国大的信任,也为实现1989年12月13日两人的历史性会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990年2月2日,就在释放曼德拉数日前,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站在议会大厦前宣布解除包括非洲人国民大会(ANC,下称"非国大")在内的30多个非法组织的禁令,释放政治犯、暂停死刑,以及解除博塔时期的国家紧急状态下的各项禁令。毫无疑问,德克勒克的名字与曼德拉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德克勒克,曼德拉的自由事业也许还要往后推几年。

正因如此,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993年10月15日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和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以表彰两人在结束南非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功绩。

在颁奖典礼上,曼德拉向德克勒克致敬,"他有勇气承认,强加给我们的种族隔离制度,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可怕的错误。他深谋远虑,了解并接受所有南非人民必须通过谈判,并作为这一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共同决定他们的未来。"

遗憾曼德拉

1994年,曼德拉毫无争议当选为南非第一任民选总统,任期五年。1996年12月,曼德拉签署了新宪法,为建立种族平等的新型国家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作为新南非的"国父",并不恋权的曼德拉仅仅出任了一届总统。尽管退出公职,但其巨大的威望仍使得他在一些危机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他还在全球呼吁和平,帮助弱势儿童,抗击HIV/AIDS。有批评认为曼德拉执政期间未能有效控制艾滋病泛滥。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南非,有560万人感染艾滋病,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曼德拉的一个儿子也因艾滋病去世,年仅54岁。2004年6月,85岁高龄的曼德拉正式退出公众视线。

没有人生来就是自由斗士。曼德拉本可能走上精英道路,做一个"黑皮肤的英国人"。在他读书的时代,南非学生接受的教育和所相信的是,"最好的思想是英国思想,最好的政府是英国政府,最好的人是英国人"。曼德拉曾经接受过训练要成为酋长,也曾梦想做一名翻译。他曾是一名律师,在被捕和判刑以前已经在律师行业工作了9年。

即使成长于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曼德拉仍感到限制无处不在。作为学生,他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阅读、旅行。在逃婚至约翰内斯堡后,他渴望有发挥潜能、维持生计、自由婚娶的自由。在曼德拉的眼中,他对自由的渴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他"生来就是自由的",正是因为发现自由被剥夺,才开始渴望自由。他逐渐意识到,除了自己,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胞也无法享受自由。由此,他对自身自由的向往慢慢延伸至对所有人民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让曼德拉不再恐惧,成为一个勇敢的年轻人,从一位遵守法律的律师变成一名"罪犯",从热爱家庭的丈夫变得无家可归,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得不过得如僧侣一般。这是曼德拉为争取自由所付出的代价,他的戏剧人生是家人的痛苦人生。

对于"革命元老"的身份,曼德拉始终以史为鉴。他警醒地看到,在历史上,不断有革命分子成为贪婪的俘虏,最终被吞蚀公共财产的贪念所压倒。"他们背叛了曾经让他们名扬天下的高尚目标,他们抛弃了群众,和那些可以让他们大富大贵的压迫者们混在一起,而这些压迫者正是靠着对穷人中的穷人的无情盘剥才供养着这些背叛者们。"

曼德拉曾说,历史一直都在跟那些拥有丰富阅历的著名自由斗士们开玩笑,而且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不幸的是,曼德拉的警告也无法防止南非深陷腐败的泥潭。就连现任南非总统祖马也曾被指控贪污,后又爆出"别墅丑闻"。而祖马可以说是"拥有丰富阅历的自由斗士",年仅16岁就加入非国大,开始投身反种族隔离运动,21岁时被南非白人政府以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刑10年,囚禁在罗本岛上。

对曼德拉而言,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束并不是旅程的终点,而是更长道路的起点。因为南非只是得到了追求自由的自由,以及不被压迫的权利。"自由不是仅仅卸下镣铐,而是以尊重并促进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

在曼德拉身后,是怎样一个南非呢?今年一季度这个"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已降至不到1%,年轻人失业率将近80%。虽然种族隔离政策已废除了23年,但种族歧视观念仍存在于南非社会中。在经济上,掌握南非大部分矿山的仍然是当地白人或西方矿主,获得政治自由的黑人,其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民主、自由、平等的"彩虹国"只是大幕初成,而有待后来之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曼德拉感到只能小憩片刻,因为随着自由而来的便是责任,"我不敢停留,我的漫长旅途还没有结束"。2013年12月5日晚,在弥留多日后,曼德拉结束了他的漫漫人生,终年95岁。而留在曼德拉身后的,依然是一个制度建设缺失、治理水平不足的国家。这个举办过非洲历史首个足球世界杯,曾被喻作非洲灯塔的国家,迄今并未照亮这个大陆。也许,曼德拉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像美国国父华盛顿一样,在其身后还有一批诸如汉密尔顿、杰斐逊这样的国父们。


 

    进入专题: 曼德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027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财新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