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顽疾不除 缅甸经济难以全面开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01 次 更新时间:2013-09-11 11:19

进入专题: 缅甸  

中评社  

中评社香港9月11日(记者 杨犇尧编译报道)缅甸总统吴登盛曾对外宣称:“我们绝对不走回头路。”然而眼下,诸多社会顽疾正阻碍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社会顽疾的根除与公民社会的产生有密切联系,缅甸在2010年实现政治转型以后,市场的投资环境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境况如何?

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学院(SAIS)教授彼得?伯特里尔在日本《外交官》杂志撰文,分析阻碍缅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该刊同步刊登了美国东南亚外交关系理事会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的评论文章,评价了近三年来缅甸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文章编译如下:

在2010年以前,缅甸就长期从新加坡和泰国走私商品,所以在全国各地商店的橱窗里,从不会缺少像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这样的全球化商品。最近,福特汽车成为了第一家在仰光设店的美国公司,他们打算以合伙的方式进入该国市场,合作伙伴是缅甸本土最大的汽车经销商——资本钻石星集团旗下的资本汽运公司(Capital Motor)。除此以外,通用电气、雪佛龙以及卡特彼勒等美国公司纷纷寻求商业着陆,签署分销协议,开始与亚洲公司一起争夺缅甸的投资市场。

然而,和美缅两国政府间的关系比较,经贸合作的步伐明显跟不上趟。在国际贸易的范畴下,上述跨国公司签署的协议都是小打小闹,并不能达到里程碑的高度。

主要有三点原因造成了经贸合作的滞后:

首先;缅甸政府的关系网络盘根错节,如何疏通关系是让投资者头痛的问题。当看到跨国巨头都难于应付当地的官僚主义,中小型投资商自然也就望而却步了。另一方面,缅甸国内缺乏可以帮助外企打开市场的本土咨询公司,因此,外企只能寻求依附当地的代理商。然而,对于一个被军管了五十年的国家来说,想在当地找到信赖的代理商又何其容易。

其二;当地的地产成本相对昂贵。仰光是缅甸的第一大城市兼经济中心,外国投资者不能直接在仰光购买地皮,公司经营的成本也远远要高于当地市价。因此,大多数外国公司不愿意承担高额的市场开销,转而倾向设立办事处,并通过曼谷和新加坡的分部来进行遥控指挥。

仰光的地产泡沫同时也扩展到民用住房,当地人如果想在仰光购买一间普通的一居室房屋,其难度等同于纽约人在曼哈顿置业。在仰光这座城市,投资房产是富人的首选,而与此同时,政府手上握着大批量的闲置空地,两者共同作用,使当地房地产市场膨胀,加剧了外国资本进入的难度。

其三,缅甸权贵资本大行其道。在缅甸,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互动的商人掌控着缅甸最大的几家公司,垄断了几乎所有的行业。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早前曾公布一份制裁名单,其中包括缅甸商界大亨垈扎、霍托集团以及缅甸亚洲世界公司,OFAC禁止美国投资商与这几家财团进行商业往来,这使得对缅投资变得复杂化,因为缅甸的经济基本就被这几家财团掌控,如果跨国公司想在当地扩大投资规模,增大市场占有份额,就必须要和这几家财团扯上联系。

尽管屏障重重,但对于那些可以成功驾驭复杂关系的投资者来说,机会和前景是还是很可观的。总体上,缅甸市场的规模非常大;地缘政治上巨大影响力使它很难被大国忽略,目前,中美两国都在想尽办法进行渗入。而对于中国公司来说,缅甸具有比中国更加低廉的劳动力,这将对制造行业的公司产生足够的诱惑,在2013年,服装产业即成为缅甸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数额最大的行业。凭借劳动力的优势,不仅中国,相信美国海量的资本也将会接踵而至。

就目前来看,如果在缅甸投资,最关键还是要建立“对”的关系,为此很多跨国公司显得十分谨慎,仍然以观察者的姿态守望着这片市场。笔者认为,促成缅甸市场开放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但它确实是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国际社会希冀缅甸成为继新加坡、泰国之后的又一个“东南亚奇迹”,但道路何其漫长。至少,政治精英们应该在2015年大选时,为缅甸制定更加开放的政策,向世界展现更多诚意。

针对公民社会的发展,美国东南亚外交关系理事会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则认为,缅甸的公民社会是“看上去很美”,他以密松大坝的建设为例道出了自己对缅甸公民社会发展的真实评价。该文编译如下:

缅甸的社会转型从2010年拉开序幕,公民运动的组织者正接连取得胜利。从2010年开始,缅甸最显着的转变即体现在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但三年过去,民众还没有真正进行过全国性的普选。军方势力的影响虽然逐渐减退,但他们仍然是这个国家主要的大脑中枢,在很多方面,军方的地位不容撼动。

公民社会的发展在缅甸突飞猛进,这与柬埔寨颇有几分相似,后者在结束了二十年的内战以后,国家继续被威权政府掌控,即便如此,该国仍涌现出很多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与新闻媒介。四年以前的缅甸,集会或者组织游行都会被判处坐牢,新闻机构局限在国家控制的报纸和电台。如今,传媒走向了市场化,国有或者私营的机构都通过竞争来博取关注度,缅甸民众现在能看到开放的、具有调查性的新闻报道,这换在几年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各种联盟、援助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变化之快以至于笔者每次去仰光,都很难再找到这些组织的办公室所在地。除此以外,抗议者争论的话题也越来越广泛,最显着的是环保问题,民间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

以密松大坝为例,有关这项工程的讨论最为激烈,它由国外的公司投资,因可能严重破坏生态而引起了很多环保机构强烈抗议,政府因此在2011年暂缓了这个项目,很多人认为,这是缅甸公民社会发展的最显着体现。人们看到,政府对于公众变得负责,施政者似乎有了民主心态,开始实施迎合公众的政策。

但或许缅甸公民社会的发展,就像该国的政治、商业以及军队一样,转变只是表面罢了。据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杂志《伊洛瓦底江》报道,密松大坝的工程在今年已经重启。当初很多反对大坝建设的人认为,政府暂停建设就意味着将终止这个项目,而后来的结果是——来自外国的资金已有大半到位,项目势必重启,试想如果工程不是一直在悄悄地进行,投资方又怎么会把大部分资金投放到位呢?

所以不得不说,缅甸的公民社会转型,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过程。

    进入专题: 缅甸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地区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55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