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社会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形———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80%多,中等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10%-15%———这样的收入结构,不正常也不健康。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让更多的人得到发展的“红利”,从而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者人群,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社会分配结构。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个层面人们的广泛共识。
橄榄型的社会分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公正性:它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普遍受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状况;反映出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为基点(数学上的大数原则)的制度设计的公正性和社会政策实施的力度;也反映出社会成员的实际能力与收入状况之间的合理对应,因为在一个社会中能力强者和能力低者均占少数,而能力居中者占多数。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分配结构也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安全运行。
首先,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当人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很难对社会有一个积极认同的态度,就很希望重新产生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分配结构;但是,当人们普遍拥有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像样的家庭财产,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过上了比较“体面”的生活时,就会希望社会保持一种稳定的局面。
其次,中等收入者相对来说更多遵守法律法规的内在约束力。一般说来,中等收入者考虑到自身拥有的各种社会和经济资源,行为的理性化成分多一些,更倾向于通过法律法规来协调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中等收入者是富人和贫困人口之间的有效缓冲带。在一个社会当中,富人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相对来说最容易产生隔阂和冲突。而中等收入者群体同这两个群体相对来说容易相安无事。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如果很大,那么,就可以比较有效地缓冲富人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
第四,中等收入者对于经济滑坡和经济危机的承受力相对较强。对于中等收入者来说,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虽然会对生活水准产生不小的影响,但还不至于影响到基本生计的地步。日本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小的国家,中等收入者占据着压倒优势的比重。日本有一个流行说法,叫作“一亿皆中流”。意思是日本的国民都是中等收入者,所以对于困难的抵抗力很强。相比之下,美国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虽然也很高,但不如日本的比例高,贫困者的数量远远超过日本,贫富差距也比日本大得多。所以,当美国和日本遇到同样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商场明显地会呈现出一种萧条的局面,而日本商场的萧条程度相对来说就不会那么明显;美国的民怨往往会比较大一些,而日本的民怨相对来说就比较小。
第五,出于安全系数的简单计算。贫困群体当中对于社会不满的人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高,假设每十个贫困者里面就会出一个对社会不满的人。我们再假设,一个国家当中只有十万个中等收入者,一百万个贫困者,而一百万个贫困者当中就会出现十万个对社会不满的人,这样,平均每一个中等收入者就会面对一个对社会不满者。所以,这种状况下的社会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社会是最不稳定的。如果情况倒过来,假设一个国家当中有一百万个中等收入者,只有十万个贫困者,而十万个贫困者当中会出现一万个对社会不满的人,这样,平均每一百个中等收入者才会面对一个对社会不满者。这时社会的安全系数毫无疑问是很高的,社会是非常稳定的。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