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中国进入结构性减速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73 次 更新时间:2012-12-25 22:04

进入专题: 结构性减速  

李扬 (进入专栏)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表示,鉴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中国亦不可能独善其身,未来我们不但要做好国际经济环境长期恶化的准备,而且更要做好接受中国结构性减速的准备。

“尽管我国经济有所回暖,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将会恢复到之前9%、10%,今后十年都将在7.5%—8%的新平台上运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日前在出席2012中国民营企业峰会时表示,鉴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中国亦不可能独善其身,未来我们不但要做好国际经济环境长期恶化的准备,而且更要做好接受未来中国结构性减速的准备。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李扬认为,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要全面走出欧债危机尚需时日。之所以作出这样较为悲观的判断,基于以下两类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导致危机产生的因素既全面又深刻;第二个因素是,尽管在救助危机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货币供应的“大放水”等。

在导致欧债危机产生的各种因素方面,李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持续产生影响。第一是经济发展方式。李扬认为,发达经济体也同样存在经济发展方式扭曲的问题,尽管扭曲的方式和内容与中国有所不同,比如,消费过度、福利过度以及由于消费和福利过度而导致的负债过度等。过度负债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想渡过危机,必须扭转这种现象。

第二是经济结构问题。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制造业相当程度上已经转移出去,而危机的恢复必须要再制造,必须洗掉服务业的泡沫,这需要时间。

第三是金融方面。发达经济体越来越多依靠借款来支撑经济发展,在李扬看来,这种金融过度杠杆化无异于饮鸩止渴。经济的恢复必须去杠杆化,而去杠杆化的过程非常之缓慢,而且去杠杆化的过程是经济紧缩的过程,迄今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第四是财政状况的恶化。主要表现在赤字率及债务率随之居高不下。在治理欧债危机的过程中,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债务率都在提高。除欧洲外,日本的财政状况也在恶化。

李扬认为,老问题、新问题共同构成了目前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基础,如果这些基础得不到有效解决,危机就不会过去,因此,我们要做好国际环境长期恶化的准备。

中国进入中速发展期

李扬认为,对世界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经济减速的增长平台,这意味着,今后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将以7.5%—8%的增速运行,即结构性减速。所谓结构性减速,即使经济成长的多种结构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会使经济增长落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当然,这个增速是与潜在增长率相适应的速度,即意味着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我们可以从容地进行结构调整,如果坚持按照潜在增长率来确定我们的增长速度,这将是一个新的气象。”

李扬认为,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各种结构中,有两项最受关注:一是生产要素结构,即人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投入和环境投入;二是产业结构。像采掘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在生产要素结构包含的四个因素中,李扬表示,过去三十几年来,人力投入因素是最强的,大概占比2/3甚至更多,但在今后,人力的投入急剧下跌,中国将越来越难依赖人力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而资本的投入在今后无疑会更加重要,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阐述的 “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但相比而言,投资的增速也在下降。

在科技进步方面,李扬表示,我们期待着科技进步,但科技进步的速度仍旧较慢,预计2020年之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会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经济建设对生态建设造成了冲击,甚至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几个因素加到一起,就会导致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低于过去。”

在产业结构中,李扬认为,过去三十几年主要从采掘业、种植业向制造业转移,即结构性加速,结构变化使经济增长加速,原因是采掘业、种植业劳动生产率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是采掘业和种植业的4倍。但眼下的情况是制造业饱和了,开始向服务业发展,这个结构性变化非常不利,因为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越来越多的人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意味着中国总体的劳动生产率在下降,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且所有这些因素不是周期性因素,不是政策性因素,而是经济成长阶段的因素,并非是政策所能解决的。

“这些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在减速,且我们今后要习惯于7.5%—8%的速度。”李扬认为,尽管这是听上去比较沮丧的消息,但速度的下降可以通过质量的提高予以弥补,这也正是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强调的,要挤掉水分,要符合经济规律的、有质量的、有效益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过去我们9%的增速里有水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观察。”

第一层水分是,大量投资和大量贷款,形成了更多过剩生产能力,这种增长就是水分,要挤掉;第二层水分是,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不强调效率,即投入极大,而产出不大。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为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经济体1/15。“因此如果减速减掉的是水分,我们的发展就是健康的,这也正是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走向发达经济体的道路。”

进入 李扬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结构性减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19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经济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