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兴壮:“唯物主义有神论”与先哲思想的启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89 次 更新时间:2012-12-19 21:25

进入专题: 唯物主义有神论  

苗兴壮  

唯物主义有神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认为灵魂、神等是有物质和能量基础的,是由我们目前还不很了解的物质或能量构成的生命体。并且根据人们通常对神、灵魂的特性的理解,笔者猜测这种物质或能量很可能与目前天体物理学正在探测的占宇宙总质能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有关。这种可能存在的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我们所知甚少,笔者姑且称之为“灵质”,意为某种可能构成灵魂的物质。

其实中外古代思想家们都曾表达过一些关于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的思想,这些思想大多都涉及到某种最微观的物质,这些先哲们的思想或许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灵质与“道”和“无”

首先,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就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中国古代道家学说中,“道”有多种含义,包括规律、过程、法则等,但其中重要的含义之一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微观最原始的物质[1]。例如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道”的性质被描述为:“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2]。在二十一章的描述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3]。在第二十五章则指出道的先于万物的原初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4]。在第四十二章指出世间万物都由道形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在第四十三章则指出道的穿透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6]。可见,作为物质的“道”是恍惚难以琢磨的,是人的视听感官所不能觉察的,是看不到固定形状的和听不到声音的,是可以穿越任何至坚的物质的,它又是构成世间万物的最基本的“一”的源头。可见“道”的这些特性与我们提出的灵质的性质是极其相似的。

尽管有的学者如胡适认为“老子所说的‘无’与‘道’简直是一样的”,“道与无同是万物的母, 可见道即是无, 无即是道”[7],但正如冯友兰所理解的,老子讲的“有生于无”中的“无”指的是“无名”[8],而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绝对的虚空,“无”所指的只是没有可见的实体物质而已。因此也可以把“无”理解为老子所在的时代还没有人为之命名的基本物质,理解为还有没形成实体物质的暗物质或暗能量,它也可能是灵质的合理的候选者之一。

二、灵质与中国哲学及中医学的“炁”

在中国古典哲学和医学文献中“炁”与“气”是不同的,“炁”不是我们呼吸的空气,而是指构成包括人自身在内的天地万物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北宋的张伯端在他的《悟真篇》中说:“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9]。”可见他认为老子的“道生一”中生出来的“一”就是“炁”。而“气”则是指我们呼吸的空气,是远比“炁”更为宏观的物质了。但遗憾的是在现代汉语中“炁”字已经很少被使用了,由于“炁”的存在无法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人们也就逐渐淡忘了中国古代先哲们领悟到的“炁”的特别涵义,而一概用“气”字来代替了[10]。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炁”的概念占有重要的地位,宇宙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经由“炁”的运动和变化而产生的。东汉人何休在其所著《春秋公羊解话》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这与老子讲的“道”也是高度一致的。明代哲学家王廷相在《慎言·道体》中明确指出: “气,物之原也;理,气之具也;器,气之成也”[11]。又说:“气者,造化之本。有浑浑者,有生生者,皆道之体也。生则有灭,故有始有终。浑然者充塞宇宙,无迹无执。不见其始,安知其终。世儒止知气化,而不知气本,皆于道远”。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指出的:“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说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12]。

在中国哲学中,不仅世界上各种无生命的物质是由“炁”形成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同样是由“炁”构成的,人体内是充满了“炁”的。而且另一方面“炁”也是维持和推动人体的生命机能的必须要素,是生机活力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炁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13]。可见人的生死与“炁”的运动变化有直接的联系。西汉王充在《论衡》中总结了古代哲学中有关“炁”的一些观点后说:“人禀炁于天,各受寿天之命,以立长短之形”。又说:“人之所以生者,精炁也。死而精炁灭。能为精炁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可见他认为“炁”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并且“炁”的产生依赖于血脉。《淮南子·原道训》中也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炁者,生之元也”。

在古典中医学理论中,“炁”也被认为既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物质,是比“精”更细微的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且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都可以通过“炁”的运动变化加以解释。《黄帝内经》中大量使用了“炁”的概念,认为“炁”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而且人体内炁是与大自然的“天炁”相通并融为一体的:“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15];“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16]。“炁”可以说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从人体生命的产生及形体的构成、各种生理功能,到器官的病理变化以及精神活动等等,都通过“炁”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另一部被认为是成书于东汉以前的中国古典中医著作《难经·八难》中也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实际上中医与西医的最本质的差异之一是中医体系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炁”的概念,“炁”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础,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西方医学对“炁”无法做出解释,因为根本无法用实验方法检测到其存在,所以也就不承认其存在,中西医之间的鸿沟也就在这里,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原因之一。

上述中国古人关于炁的认识还没有直接和鬼神联系起来,但南宋的朱熹则明确提出按照“理”的规定性运作的“炁”不仅是形成万物的质料,而且鬼神也是由炁构成的。朱熹对《中庸》中的章句“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做了这样的解释:“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17]。可见在朱熹看来,鬼是神只不过是炁的两种不同存在形态而已。

三、灵质与印度教的“原质”等

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在其他国家古代先哲的思想中也有类似的观念,如古希腊先苏时期的一些哲学家认为灵魂是由物质构成的[18],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认为世界是由一种叫做“阿派朗”(apeiron)的最基本最的微观物质构成的[19]。而印度教一些经典中的“原质”的含义基本上也是一样的:“我用自己的原质,再三把群有创生;群有皆不由自主,是因受原质所控”[20],这里的“原质”同样可以理解为构成世间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质料,也有对灵质的理解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思想中的“道”、“炁”、“原质”,还是当代天体物理学正在探索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就它们被描述的特性而言都对灵质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不过,古代先哲虽然凭借天才地猜测或智慧地直觉提出了类似的思想,但因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却没有足以支持他们的思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结果,仅仅基于古代思想的启发来确认灵质的存在和性质显然是不行的。而在今天,暗物质及暗能量的发现却是科学观测的结果。当然,如果现在就断定暗物质和暗能量就是构成灵魂和神的物质显然还为时过早,灵质究竟是否存在以及究竟是什么,最终还要靠物理学的发展加以证实,相信人们终有一天会揭开这个谜底,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也许是十年之内,也许在百年以后。不过幸运的是,暗物质及暗能量的发现使我们提出灵质的假说的理由更加充分,也更加接近使假说有可能得到检验的时间点。

参考文献

[1]按照刘笑敢的观点,对“道”的解释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类:第一类是本体和原理类。这一类解释道的含义包括:道是宇宙本体,是原初物质,是绝对观念,是精神实体,是原理或法则、规律、动力。认为道是实体的则可分为物质性实体和精神性实体;第二类是综合解说类,其作法是并列道的若干意义或以道的一种意义为主同时介绍其他意义, 避免单从客观实有一个方面来定义或解说道;第三是境界形态说,认为道是一种来自主观境界的观念;第四是贯通性解说,认为道是价值世界的形而上的基础。参见刘笑敢:“关于老子之道的新解释与新诠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台湾), 1997年第2期(第7卷)。

[2]【春秋】老子:《道德经》,苏南注评,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3]同上,第59页。

[4]同上,第68页。

[5]同上,第117页。

[6]同上,第120页。

[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41页。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0页。

[9]【宋】张伯端:《悟真篇浅解》,王沐浅解,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8页。

[10]由于本书使用的文献大多为现代出版的版本,因此引文中用的大多还是“气”字而非“炁”字。

[11]【明】王廷相:《王廷相集(三)》,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51页。

[12]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9页。

[13]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18页。

[14]龙伯坚:《黄帝内经集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15]龙伯坚:《黄帝内经集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357页。

[16]龙伯坚:《黄帝内经集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358页。

[17]《中庸》章句集注一。

[18]丁福宁:“亚里斯多德的灵魂不朽概念”,《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评论》,2011年,42卷,第14页。

[19]Bertrand Russell,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1, p.26.

[20]《薄伽梵歌》,张保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04页。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工作室)

    进入专题: 唯物主义有神论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01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