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十八大思想建设前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7 次 更新时间:2012-10-16 21:59

进入专题: 十八大   思想建设  

辛鸣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会期的临近,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对十八大的聚焦也越来越集中了。在这一过程中,相当多的人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十八大的人事变动上。这一关注不能说偏离主题,但仅仅停留于此,恐怕对十八大的展望就不能说是全面的了。

中国共产党有句常说的话,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把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梳理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路线是第一位的,干部则是居其次,有什么样的路线自然会产生什么样的干部。路线如何确定?首先需要在思想上、理论上、战略上讲清楚、说明白、选择好。因此对于观察十八大的人士来说,关注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的思想建设应该是与关注人事变化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那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的思想任务有哪些呢?梳理中国社会在十六大以来10年的发展脉络,结合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精神,我们可以说有三方面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应该做、需要做、也可以做的事情:要充实新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清楚;要实践好思想,让科学发展观实至名归;要完善好思路,夯实坚持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清楚

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走了也走出了一条新路,我们称之为“中国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尚未定型,但它是有确定内容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对中国社会来说,“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是同语反复。

既然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清楚,如果大家都不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劳永逸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型不现实也不必要,但确立一个大方向,勾勒一个大轮廓、确立一些大原则还是有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已经有了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

比如,我们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就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科学发展不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更强调为人民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不仅要快的发展,更要好的发展;社会和谐则强调社会各个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不仅不能少部分人高兴大多数人失落,也不能举座皆乐一人独泣,和谐社会必须“一个都不能少”。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与其他一切社会发展道路最根本的区别。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相信这基本要求还要再加一重内涵:共同富裕。因为邓小平同志早就讲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

又比如, 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三大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成果中,“道路”与“理论体系”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去年才明确提了出来。因为制度的确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积累的过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道路是发展方向,管的是“所当然”,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理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管的是“所以然”,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制度则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践,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曾经一个外国学者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我们明白,“社会主义”我们也明白,就是“特色”不明白,好像想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不赞同他这种情绪化表达,但承认他提出了一个真问题。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需要把“特色”讲清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也就是说它没有蓝图可供参照,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讲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30多年来,或者再往前看,是6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也不是虚幻的乌托邦,目前中国社会活生生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实,我们现在干的一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紧密结合起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改革创新,这是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用中国思维、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民族特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续,今天的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也在与时俱进。这就是时代特色。我们重视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积累中与时俱进,而不是在否定中另起炉灶,不要瞧不起过去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固步自封于今天的社会主义。这“四个特色”是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提出的,相信在十八大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阐述与丰富。

所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八大应该也可以在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新的丰富与发展。

让科学发展观实至名归

作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发展观虽然已经提出9年多了,但实事求是地说,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并不像期望的那么到位,或者说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什么这样一个好的理论,却在实践中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呢?因为我们无论是贯彻落实的决心,还是贯彻落实的举措,包括制度体制配套方面尚远远不到位。

所以,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是十八大最重要的思想任务之一。而要完成“这一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恐怕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

坚定的决心是前提。虽然从更长远的历史视野来看,从更宏大的全局意识来看,不科学发展迟早要吃苦头的,但是短时期内那些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发展行为还能给局部区域的个别群体带来收益。并且这些行为模式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用的惯也用的熟,还不用面对转型中可能的风险。所以,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还是有点三心二意,不是那么坚决。十八大要在打破已经形成的不合理利益格局,直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出现的阵痛,克服惰性、克服本领恐慌,学习科学发展的新本领,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和坚定性方面下大决心。

有力的举措是关键。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对科学发展观地位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不断提高,但与中国社会实践发展要求相比尚显不够。也正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与政治地位提到应有的层面,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就算我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你也把我无可奈何”的状况。更加有力的举措是什么呢?就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当它成为指导思想的时候,在中国社会贯彻落实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效果也就完全不一样。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把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落实到位需要制度发挥作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的配套。比如,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体制机制。我们现在常说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对,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不坚持科学发展,其实背后是政绩考评体制机制不配套。

我们现在这种政绩考评机制的评价标准是,你只要给我赚来钱,只要把经济总量做上去,只要把高楼大厦盖起来,我就让你到更重要的岗位去工作。这样一种政绩导向,就让很多干部认为我不坚持科学发展,也能不断进步。还比如,为什么我们反复说要扩大、启动内需和消费,却总是没有很好地启动起来呢?原因是老百姓消费不增加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地方政府当然就没有积极性了;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房地产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却老想打擦边球呢?因为地方政府有很大一块收入要通过卖地来获得,房价降了怎能了得?如果我们能进行一系列制度体制的安排,通过改变财税体制,让地方政府在坚持科学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也能有财政收入,自然就会把发展的路径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树立科学改革开放观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但是实事求是讲,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改革不可能完美,难免会有一些缺陷或者不足之处,这些不完美、缺陷和不足之处会让一些干部群众产生怀疑心理和否定心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阶层固化,还包括腐败现象等等。尽管这些问题不是改革开放本身带来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间出现的,而且有很多现象跟改革开放中一些做法的不规范、不科学有着直接关联。

固然改革本身不可能完美,但我们不能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我行我素甚至讳疾忌医,就真会让群众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失望。怎么办?要想真正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恐怕要确立起科学的改革开放观。就像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有科学发展观,中国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也需要有科学的改革开放观。

科学的改革开放观不是去对一些改革具体方案进行所谓“顶层设计”,而是要解决一些涉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我们是为改革而改革呢还是有更高的目标与明确的价值指向?如果我们的改革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各个方面的发展,不能让人民群众感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这样的改革就算不断改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比如,改革,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叫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否定掉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改革既要改掉过去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不好的行为和不好的模式,又要把我们的一些好东西、好原则、好目标保持住,要守住根本。什么叫改革的辩证法?就是我们既要看到必须改的东西,又要看到必须坚持和保留的东西。而且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的改革来说,看到一些坚持和保留的东西比片面强调“改变”更加有建设性。

而要形成这样的科学改革开放观,我们就不能脱离开党的基本路线来谈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看起来是三样东西,但这三样东西其实是一体的。因此,当我们谈坚持改革开放的时候,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在这样基础上的改革开放才是真正的改革开放,也才是十八大应该坚持和倡导的改革开放。这样的改革开放既能把我们30多年来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好成果发扬光大,又能把30多年来改革开放中的遗憾弥补、失误纠正、矛盾化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 南风窗

    进入专题: 十八大   思想建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15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