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8 次 更新时间:2012-08-21 21:29

进入专题: 经济学   学术话语体系  

张宇  

如何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自觉自信,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立足中国实践解答中国问题

  

立足中国实践解答中国问题,是构建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问题是时代的呼声,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一方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另一方面,它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当时照搬苏联模式的做法,毛泽东曾经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现在,中国经济学界进行理论创新的任务更加迫切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为世界发展做出了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包括农业承包制、经济特区、乡镇企业、财政包干制、价格双轨制、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在内的无数异彩纷呈的经济创造,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典型和无比丰富的素材。同时,中国是一个具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悠久传统并处于发展和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等重大的历史变革在同一个时代的交织和叠加,中国实践和中国道路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的。伟大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创新,中国经济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此相对照,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和学术创新还明显落后于实践和时代的要求。不少学者习惯于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框出发而不是从中国的实践和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研究,热衷于用抽象的定理、模型和公式去裁剪丰富多彩的现实,盲目崇拜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照抄照搬西方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教学科研模式,使经济学的发展离开了丰厚的沃土,失去了坚实的根基,偏离了历史的大道。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东西,其中也蕴含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众所周知,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都存在很大的狭隘性、片面性,认为市场经济仅适合资本主义,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突破了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现了效率和公平、计划和市场、自主和开放、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结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试图摆脱贫困、实现国家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而,它既是特殊的,也是普遍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充满了首创精神,又尊重客观规律。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科学发展的理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坚持独立自主相结合的理论等。当代中国的经济学只有立足中国的实践,解答中国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才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其他各种理论流派的特殊优势和科学价值,概括起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政治立场,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为主线的经济分析体系,把逻辑和历史、本质和现象、抽象和具体、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分析方法,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理论原理,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就不可能科学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不可能深刻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走向,也不可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又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观点,固守某些传统的观念,脱离实际,脱离时代,固步自封。要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生态和环境危机等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些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学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严重削弱的局面仍然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明显削弱,对当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盲目崇拜和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教学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等。这些问题,是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亟须解决的。

  

三、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增强理论的自觉与自信

  

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必须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应当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和各种流派中都包含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如关于价格运动的理论、关于增长与波动的理论、关于货币金融的理论、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关于利率和汇率变动的理论、关于产业组织的理论等,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合理吸收。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些规律,另一方面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殊的制度属性、意识形态和利益要求。同时,在理论上存在不少缺陷。因此,对于西方经济学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一味排斥,也不能盲目崇拜,全盘照收。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合理的东西,摒弃其中不科学的有害的成分,努力增强理论上的自觉和自信。

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流行着一种新的教条主义思想,认为整个世界上的经济学只有一种,即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它是科学的普适的,是无民族无国界的,毫无疑问地相信它、学习它,就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不折不扣地贯彻它、实践它,就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这是一种新的蒙昧主义。不摆脱这种教条主义和蒙昧主义,就不可能真正树立理论上的自觉和自信。2008年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就曾论道:“宏观经济学在过去30年多年的研究成果,说得好听点是毫无用处的,说的难听点甚至是有害的。”另一位诺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得更为直白:“新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服务的政治教条,它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持。它也没有得到历史经验的支持,现在也变得清楚了。吸取这个教训或许是现在乌云密布的世界经济的一线希望。”西方的主流学者对自己的理论尚且能实事求是,我们中国的学界怎么能对这些理论如此迷信呢?

理论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必然要随着现实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开特定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的永恒的普适的经济学。经济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样,从来就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在思想和理论上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绝不只是哪个国家和哪些个人的专利。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现在更不应当仅仅是他国理论的亦步亦趋的模仿者和追随者,而应当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走自己的路,既是中国革命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也是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理论与经验的做法,都必然会在丰富多彩和生机蓬勃的实践面前折戟碰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盲目崇拜和照抄照搬西方理论和经验的危害,不仅在于它脱离中国的实际,无法解答中国的问题,更在于它会使我们成为某些错误思想的附庸和奴隶,丧失思想理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会把西方国家的特殊经验、特殊利益和意识形态当做了所谓的“普适价值”推广甚至强加于中国,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迷失发展的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

  

四、开放融通、兼容并包

  

像所有的科学一样,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发展也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放融通、兼容并包,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超越中引潮流。遗憾的是,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学界,开放融通、兼容并包似乎并不是主流,而追求所谓的标准化和国际接轨的做法似乎成了一种时髦。抛开经济学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阶级性不谈,所谓的标准化和接轨说也存在着明显误区。且不说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流行的理论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例如当今的美国,经常也是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如果说要标准化和与国际接轨,那么,的确存在一个用哪个“轨”,怎么“接”的难题。事实上,当前许多人所主张的标准化指的只是美国化,更具体地说,是新古典化。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也绝不是完美无缺可以通用的理论,而是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是: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排除了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各种复杂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所谓经济人当做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当做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做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等等。对这种理论,我们只能有条件地吸收,有批判地借鉴,不能把它作为国际接轨的唯一标准。发展中国的经济学,构建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克服这种片面的标准化、国际化的教条主义思想,走开放融通、兼容并包、广泛学习的道路。

——要向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学习,不仅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也要学习借鉴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

——要向历史和传统学习,既要学习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要学习国内外经济理论和思想发展的历史,继承先人们创造的思想遗产,尊重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

——要向所有的科学学习,既要学习一切自然科学的成果,也要学习包括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在内的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

——要向各门各派学,既要学习包括新古典经济、新凯恩斯经济学等在内的主流经济学,也要学习包括后凯恩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激进经济学等在内的非主流经济学。

——要向实践和群众学习,既要学习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也要学习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决策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咨询等。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具有以振兴天下为己任的光荣传统,处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转折年代,坚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在理论的自觉自信和自主的道路上探索、开拓和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发展作贡献,这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学者的共识,也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评论》主编)

    进入专题: 经济学   学术话语体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64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