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安居工程的推进,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居住情况的调研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居民的安全感、信任感、子女教育问题、社区标签意识和社区认同感。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居民缺乏安全感、认同社区环境不利于子女成长,居民的社区标签感对社区认同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多管齐下,促进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社区 认同感
由于普通商品房的价格超出了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务之急。根据住建部规划,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将高达1000万套。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必然会形成越来越多的保障性住房社区。通过对现有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田野调查,分析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针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视角:
一是公共政策的视角:通过对不同地区住房保障政策的梳理,比如法国的低租金住房制度、香港的公屋制度和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等,一个逐渐形成的共识是通过廉租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应该是住房保障政策的主要取向。社区和谐是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保障性住房社区往往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区,社区建设尤为重要。
二是社会生态学视角:社会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于芝加哥社会学派,帕克、伯吉斯等以社会生态学方法对城市贫困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模型有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Model)和扇形模式(Sectoral Model)等,这些模型把生物学关于竞争空间和资源导致的“选择”过程与社会动力学联系起来,解释城市不同阶层居住空间的形成过程。从这个视角出发,国内学者研究了中国大中城市的居住分化现象,指出中国大中城市正在形成居住空间的阶层分化。
三是社区资本的视角:一个经典分析工具是社会资本,根据普特南和科尔曼的研究,可以将社区资本视为社区组织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社会支持网络,通过产生合作行动从而增进社区的公共利益。类似的理论包括邻里效应与贫困陷阱等。其研究的焦点在于社区社会资本与贫困居民生活机会的关系。
尽管已有成果从不同角度为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实际上,保障性住房社区并非传统意义上自然形成的、邻里关系自成一体的居民区,其社区意识有其自身的特点。查阅现有文献发现,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还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社区认同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区意识,为进一步研究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基于前期的访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设计相应的问卷测量居民的社区意识:一是安全感:治安是社区居民最关心的方面之一,通过对安全感的调查衡量居民的社区生活是否放心、是否安心。二是信任感:信任是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社区内居民的相互信任程度来获得。三是子女教育:在国内,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居住地点跟子女教育关系密切,受教育的便利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社区的生活质量。四是社区标签: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是否认同居住地点会给居民带来社会阶层的区分感。五是社区认同:从总体上衡量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下文给出了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数据分析
参照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抽样方法,研究者在广州市内的多个保障性住房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550份。下文的数据结果均不包括数据缺失的个案。
数据显示,接近四成的居民认同在社区内生活有安全感,接近七成的居民倾向于认同社区内的居民是可以信任的。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居民认为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并不是孩子成长的理想之处。有约两成的居民有较强的标签感,即认为居住的小区代表了居民的社会地位;接近五成不确定是否有标签感。社区认同感方面,倾向于认同与倾向于不认同的居民各占三成左右。
由于标签理论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社会学理论,无法直接在面对居民的调查问卷中使用,我们对问题进行一些通俗化的处理,并简化了问题的答案。结合数据结果,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建成时间不长,居民大部分都是从一个熟悉环境迁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对社区的认同感相对较弱。由于新建的保障性住房社区大都远离老城区,教育配套缺乏,特别是缺少优质的中小学教育学位,较大比例的家长认同其居住环境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利。
表1 各个因素与社区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
上表给出了安全感、信任感、孩子成长、标签感这四个因素与社区认同感的相关分析结果,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这些因素都与社区认同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安全感、信任感和孩子成长这三个因素都与社区认同感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居民越有安全感、信任感,越认可社区适宜孩子成长,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就越强烈。比较相关系数可知,孩子成长这一因素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该因素对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力超过安全感与信任感。
而社区标签感这一因素则和社区认同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负相关系数-0.509,这一结果表明,如果入住保障性住房社区被贴上了某种“污名化”的标签,会显著的削弱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
进一步的分析与政策建议
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接近30%的居民对社区安全感持负面评价,接近15%的居民缺乏信任感,35%的居民认可社区环境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同时,居民的社区标签感对社区认同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目前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区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保障性住房社区和谐发展是安居工程的必然要求。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不能仅仅考虑提供住房,居民从安居到乐业、从住有所居到有尊严的生活必须通过社区建设来实现。特别是当前政府拟规划兴建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社区,如广州规划中的龙归社区居民数量将达5万人。这些大型社区内必然会聚集多样化的社会诉求,通过社区建设实现和谐发展才能确保民生工程得民心。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作者发现,现有的大型保障性住房社区大都远离市区的中心地段,交通不便,附近的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商业等严重不足,居民的心理落差较大,保障性住房宜居指数较低。在大量提供保障性住房成为安居工程主要政策取向的背景下,如何避免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区隔,如何让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享有更多社区资源与发展空间,如何让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教育、医疗保障落在实处等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社区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会服务,改善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社区。通过调查典型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过往社区建设的经验得失、对比分析国内外社区发展案例,探寻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与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整合和发掘社区资源,有效提升社区社会资本。
二是通过民间组织支持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区建设、发展包括社会工作服务在内的社会机构,让各类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进驻社区,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是通过加强政府职能、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环境来提升社区社会资本,赋予社区居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得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真正享有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当然,弱势群体情况不一,社区内部资源复杂多样,如何因地制宜,使社会保障网络、市场服务网络、公共服务网络、社会工作支持网络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保障性住房的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建立以政府支持为前提、以社区公共团体为依托、以公益、服务、赋能为主导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0YJC840079)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3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