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其:治理逆淘汰从官场开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6 次 更新时间:2011-08-25 19:00

进入专题: 逆淘汰  

潘洪其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4个省(区、市)144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逆淘汰”现象普遍。调查显示,“逆淘汰”较多存在于干部选拔、人才选拔和道德领域,59.3%的受访者认为干部选拔领域“逆淘汰”最多,44.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机关是“逆淘汰”最多的单位。

平庸淘汰杰出、劣质淘汰优胜、小人淘汰君子、坏种淘汰好人,“逆淘汰”在当前社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官场、商场、学界、人才市场、道德领域无一幸免,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惧的大忧患。虽然单个人对“逆淘汰”现象的感受可能是零散的、感性的,但把许多人的感受汇集起来,就能在相当程度上揭示当下中国“逆淘汰”现象的真相。其中最值得警醒的是,干部选拔领域和政府机关被认为“逆淘汰”最多,官场逆淘汰被认为是最严重的“逆淘汰”。

官场逆淘汰主要表现为,德才俱亏、投机取巧的人得到提升,有背景、有门路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迅速上位,得过且过、蝇营狗苟的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坚持原则、不肯妥协的干部则因无法适应环境,或选择自动走开,或惨遭淘汰出局。中国的官本位传统根深蒂固,行政权力一直通过多种形式,对经济、教育、学术、道德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官场逆淘汰既对人才逆淘汰、学术逆淘汰、道德逆淘汰等起到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人才逆淘汰、学术逆淘汰等又反过来强化了官场逆淘汰的地位和影响。但总体而言,官场逆淘汰作为最严重的“逆淘汰”,无疑是矫正和治理“逆淘汰”的重点和难点。

当一个地方的官场生态严重恶化,是非颠倒,正不压邪,“逆淘汰”成为很多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时,它就会对官场内外的许多人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慑力,这些人的不断加入与认同,又会不断巩固“逆淘汰”作为一种潜规则的“合理性”。在一个具体的官场逆淘汰环境中,也许有一个或几个居于核心地位的关键人物,他们长期设租索贿,卖官鬻爵,需要对该地区的政治生态恶化承担主要责任,但是,那些或主动或被迫向他们行贿买官、逢年过节按照惯例给他们“表忠心”的人,实际上也对他们形成了巨大的暗示和压力,使得他们如走火入魔一般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对症下药,要矫正和治理“逆淘汰”现象,第一个层面,必须扩大公民对干部选任的参与,加大民意在干部选任中的权重,突出和强化各级人大的人事任免权等基础性权力,通过改革和完善干部选任程序,提高干部选任和政府权力运行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使“跑官要官”、“拼爹选拔”、“萝卜招聘”等官场“逆淘汰”成为晾晒于阳光下的丑闻,面临“人人喊打”、“国人鸣鼓而攻之”的社会舆论压力。第二个层面,要继续推进经济、教育、学术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建立和完善正面激励机制与正向淘汰规则,以此消除官场逆淘汰对经济、教育、学术领域示范效应,同时推动官场建立完备的正向淘汰规则。

山东泰安曾有农民集体到市委告状,说乡党委书记向农民集资敛钱,弄得农民没法过了。时任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一摆手说,你们都回去吧,感谢你们为我推荐了一个好干部!没过多久,那个乡党委书记果真被提拔上去了。这个听起来像笑话的故事,堪称官场逆淘汰的经典案例。要治理“逆淘汰”现象,必须从治理官场“逆淘汰”做起;而治理官场“逆淘汰”,又必须从改革干部选任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从切断大小“胡建学”随意提拔贪官昏官的渠道做起。

    进入专题: 逆淘汰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5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宪政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