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缇祖:网络舆论特点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34 次 更新时间:2011-08-11 00:11

进入专题: 网络舆论  

柯缇祖  

本文所分析的网络舆论,特指网民以博客、微博、跟帖、留言、论坛帖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网络话题等表达的意见,即“网民意见”,不包括网上新闻报道、专业交流等信息。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舆论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态势值得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

经初步考察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网络舆论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非主流性——浏览者多,参与者少

大多数网民上网很少主动留言、发帖,主要是浏览各类信息,一些热门帖文的点击率常常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于回复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很多网站发帖需要登记注册,而发帖、写博客都需要花费时间,大多数网民上网都是忙里偷闲,除了一些不吐不快的议题,一般不会为此耗时费力,他们因此成了网络空间“沉默的大多数”。二是因为网民上网主要是为满足新闻浏览、信息查询、通信联络、电子商务、娱乐游戏等需求,对于热点事件的关注较为随性,一般都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看热闹心理和旁观者心态,决定了网民参与意见交锋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遍较弱。

同时也要看到,网络空间确实存在着一个参与意识较强的相对稳定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意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不得志、不如意,有挫折感、失落感,对生活和社会心存不满,网络成为他们发泄不满、宣泄情绪的平台。这类人有较强烈的发帖冲动,甚至对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形成一种精神依赖。另一类人与此不同,他们的网络参与行为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类人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思想能力和文字水平,热衷于评点各类热点问题,批判意识较强,有的已逐步成为网络空间的“意见领袖”。其中的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往往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标榜“独立思考”,刻意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有的甚至以嘲讽、戏谑、解构主流意识形态为能事。显然,这两类人都不能代表主流社会,也不能反映社会主流舆论。

一方面,社会主流人群的网络参与度偏低;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网络舆论的人群又无法反映社会主流舆论。这就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基本立场、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以及表达方式,在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非主流特点。

2、负面性——批评的多,肯定的少

网络舆论不乏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声音,而且往往以更强烈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呈现这种道义力量。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等重大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网络舆论能够迅速激发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舆论声势和爱国热情。近年来,在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和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通过网络舆论的力量井喷式迸发出来,爱国网民作为一个新型社会群体走到了时代前台。

但是就总体而言,网上各种舆论交锋,常常是负面舆论压倒正面舆论。其原因在于:一是负面新闻、负面事件、负面话题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容易诱发人们的好奇本能,引发人们的探究讨论,而且一般情况下人们发表批评性意见要比发表肯定性意见的动力更强。由于言论尺度较传统媒体宽松很多,网络媒体常常通过大量登载、炒作各种负面新闻来吸引眼球,提高网站点击率,这是网络舆论负面性特征形成的基础。二是由参与制造网络舆论的人群自身因素所致。如前所述,一些现实境遇不佳的网络舆论参与者对社会有负面情绪、负面心态,往往戴着“有色眼镜”观察社会、解读现实,在网上自由发表各种批评意见成为他们发泄不满的主要方式;而另一类网络舆论参与者则往往把批评作为展示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形式,甚至“为批评而批评”,这是负面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三是负面舆论场一旦形成,就会自行强化。由于肯定性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加上大多数网民选择沉默,就造成了批评性意见一边倒的态势。这种负面舆论场又形成一种压力,进一步削弱了网民发表肯定性意见的意愿和勇气,使得正面舆论更加式微。

3、非理性——情绪宣泄多,理性思考少

网络舆论通常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网民作判断、下结论,往往仅凭个人好恶和直观感受,缺乏深入的思考,也不讲究起码的思维逻辑,网络舆论因此常常充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之辞,在表达方式上也呈现出偏激、粗俗的倾向,甚至不时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的帖文。

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是因为网络舆论参与的门槛低,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有效表达渠道的人群提供了一个便捷通道,并已日益成为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的情绪宣泄平台。二是因为网络舆论变动速度很快,从发酵、升温到大规模扩散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人们几乎来不及冷静思考、深入分析就仓促发表意见。此外,也与网民年轻化有关。目前我国网民中有77%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有浓厚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表达意愿,是网络舆论活跃的主体,但他们受学识、阅历所限,往往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很难理解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认识问题难以全面,言论观点难免偏颇。

4、从众性——“马太效应”

“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是舆论传播的一般规律,网络舆论尤其如此。一个事件发生后,最早出现的观点和意见往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会给后来的讨论定下基调和方向。人们常常倾向于相信这些“先声”,容易认同它的价值判断,附和它的意见主张。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他们的感情和思想会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网络舆论的这种从众性和跟风效应尤其明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议题设置者和先导性意见促成的网络舆论,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急速传导,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至于议论的事实是否清楚、判断是否正确,反而变得不再重要。而那些持不同意见者要么不屑于发表意见,要么发表不同意见后很快就会受到议题设置者和支持者的狂轰滥炸。在这种极不对称的舆论场效应下,情绪极端者不断受到鼓励,声音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而那些理性、温和的声音不断遭到打压,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而“沉默不语”。网络舆论因此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5、扩散性——“雪球效应”

网络舆论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当一个事件和议题产生后,舆论会如同滚雪球般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及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网络舆论的扩散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从传播路径看,网络舆论可以由一个论坛、组群向其他论坛、组群扩散,也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从传播区域看,网络舆论可以使一个地方性议题扩散为全国性议题甚至更广,使得地方议题全国化、国内议题国际化。从传播走向看,网络舆论常常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从议题本身所涉及的领域迅速向其他领域蔓延,使得对个别现象、个别案例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上升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制度层面。

网络舆论的扩散性,一方面使这种舆论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这种动员能力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几种负面效应:一是随着一种舆论快速度、大范围、高强度地扩散,其基本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没有人去质疑,哪怕只是谣言,也会被网民信以为真并反复传播;二是随着某一热点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网民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认知夸大的倾向,导致集体性的认知失真、反应过度;三是一些个案容易被人借题发挥、恶意炒作,以求对现实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有的背后甚至隐藏着险恶的政治目的。

6、逆反性——挑战权威

网络舆论经常呈现对正统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的逆反心理,表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的价值取向。这种心态的极端表现,就是对政府政策、官方言论、主流观点、社会精英、富裕人群统统持怀疑态度,怀排斥心理,宁信其错,不信其对,宁信其坏,不信其好;一些有违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在网上不仅很少受到抵制,反而受到追捧。这种极端化的心理状态,在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网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形成这种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的一些参与者,既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又往往具有盲目自大的心理。他们习惯于采用偏执、片面、单向的思维定势来分析事件、表达观点,不能或是不愿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他们希望通过制造与主流意识相悖的话题,展现惊世骇俗的言行,以吸引公众的关注,追求特立独行的满足感。

7、有组织性——“意见领袖”与“网络推手”

总体而言,网络舆论是自发形成的,但也越来越呈现出有组织性的一面。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便捷、高效、操作成本低等特点,理论上说,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制造舆论热点,掀起舆论风潮,这就催生了“网络推手”这一特殊的网络群体。他们通晓网络操作规则,谙熟大众接受心理,通过设置议题,制造热点,操控网上舆论。人为制造和操控舆论变得简便易行,不仅改变了舆论形成和演变的正常轨迹,也使得挟舆论之名谋取私利的现象有了更大可能性和便利性。

近年来,许多被炒起来的网上舆论热点,不少是有组织、有目的、精心策划、精心导演的,其中一些具有明显的商业利益和政治意图背景,甚至出现了利益集团以“黑金”操控网站言论、影响政府决策、进行恶意商业竞争的现象。如果引导管理不力,黑恶势力、敌对势力、恐怖分裂组织等都有可能通过制造虚假网络舆论来操纵民意,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8、虚拟性——与现实生活的反差

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在真实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由于隐匿了姓名、形象、身份等信息,人们在网上就像穿着隐身衣、戴着假面具,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约束力大为弱化。许多人在网上发表意见时信马由缰、毫无顾忌,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形成强烈反差,他们在网上发表的言论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可能去说,更不可能去做。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造成网民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某种程度的分裂,也造成网络舆论与真实民意的反差。网络舆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民意,在很多时候是难以作出准确判断的,这就降低了网络舆论的决策参考价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中国的互联网可能是世界上最热闹、最嘈杂、最舆论化的网络。西方国家网络应用的前三名排序一般为电子商务、即时通信、信息,而我国则是信息、游戏、电子商务,这反映了西方国家网民和中国网民对于网络的不同需求。对比雅虎英文网站和中文网站可以发现,虽然同属一家网站,英文网站显得严肃、实用,而中文网站则明显花哨、杂乱得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网络与西方网络的差异。西方国家网民主要把网络作为实用工具,而我国网民则将网络视为重要的舆论平台。尽管西方总是攻击我国的网络管理,但事实上我国的网络舆论发达程度在全世界是很少见的。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与此同时,我国网络舆论越来越暴露出燃点低、噪音大、可信度差等负面特点。

2. 网络舆论并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声音,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是那些每天急匆匆上下班的人们,是工作岗位上忙碌操劳的员工,是商场里推着购物车摩肩接踵的男女,是节假日里公园及景点熙熙攘攘的游客。那些每天趴在电脑前上网发帖的人并不是社会的多数。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舆论的不断发育壮大,已使其成为一个直接、快捷、丰富的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和社会情绪展示窗口。对网络舆论需要做客观、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既要重视,把它作为体察社会情绪的“晴雨表”,又不能盲目地把网上声音当成社会主流舆情,不应该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认真分析网络舆情,积极应对网络舆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满足合理诉求、疏解不良情绪、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互联网发展“技术先行、管理滞后”及“先发展、后规范”是形成网络舆论上述特点的重要原因。20多年来,我国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应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方面,基本与发达国家同步,互联网用户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应该承认,我们对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估计不足,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先行、管理滞后”及“先发展、后规范”的问题。一项新的网络技术出来,很快就被我国网络运营商开发和应用,而发现其安全风险之后再去管理和规范,往往已是“覆水难收”。一方面,在网民已习惯于极为宽松的网络环境之后再来加强管理,往往会引起网民强烈的抵制和反弹,增加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国际舆论的批评和攻击。由此可见,今后开发应用新的网络技术,必须进行认真的评估,采取更为审慎的政策,增强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

4. 对网络舆论既要重视,又不应片面迎合,而应区别对待、加强引导、依法管理。党和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态度,对网络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重视网络舆论,将其作为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这是应该肯定的,这也是网络用户迅猛增长、网络舆论影响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要看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客观上助长了一些人通过网络舆论向党和政府施压的心理。有的人遇到问题,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而是选择网上炒作,搞网络“大字报”,制造网上舆论热点;还有极少数人出于政治目的,通过网络串联、鼓动,搞所谓“新宪章”、“公开信”、“万言书”等,企图挟持网络民意向党和政府发难。鉴于此,对于网络舆论,我们在高度重视的同时,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对网上正面舆论,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对诚恳建言献策的,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对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适当回应;对于歪曲事实、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要及时澄清、有力回击;对网上涉嫌违法、侵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等不文明的言论,应当封堵、删除,坚决反对网络舆论向偏激、极端、畸形的方向发展。

    进入专题: 网络舆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媒体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299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