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供给的宗教信仰挤出效应检验

——基于河南农村调查数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77 次 更新时间:2011-03-07 11:14

进入专题: 公共文化   宗教信仰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内容提要:基于世俗化理论和宗教经济理论以及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本文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基于村级和农户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村庄而言,公共文化供给增加能够显著降低村庄内的信教比重;对于农户而言,公共文化供给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宗教选择概率和宗教参与程度。这说明,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信仰具有挤出效应。这一结果可以对目前农村“宗教热”现象进行解释,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长期缺乏是农村“宗教热”兴起的推力之一。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宗教;挤出效应

*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对策研究:中国农村信仰问题与公共事业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8及其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7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项目编号:70973132)资助。在此笔者深表感谢,文责笔者自负。

一、引言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辛秋水,2006;贺雪峰,2004;刘湘波,2006)。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突出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农村公共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供给贫乏、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生活枯燥。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①,1996年,全国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仅占3.9%,2006年虽有增加,但也仅为10.7%;1996年,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仅占5.0%,2006年也仅占13.4%.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2007)指出,从总体上看,国家财政文体广事业费支出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从文化行业的局部看,由于基数小,国家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比“六五”期间下降了0.13个百分点,降幅达25%(参见图1)。从财政对文化投入的级别构成看,中央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力度远远超过地方财政。更为突出的是,国家对文化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农村文化的财政投入在国家对文化投入中的比例较低,统计表明,2001~2005年,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占国家文体广行业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0%~25%之间。

与此相对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宗教却迅速发展,掀起一股“宗教热”(谭飞等,2007)。根据World Value Survey的调查结果,到2005年,中国宗教信仰者的比重已经超过了无神论者的比重,而在1990年,无神论者的比重却是宗教信仰者比重的8倍①(参见图1)。截止到2005年,中国人中明确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21.79%.其他全国性调查②以及地区局部调查③也都显示,宗教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展迅速。

图1中国历年信教比重与财政文化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

图1引发了一个问题:农村公共文化的式微(吴理财、夏国锋,2007)与农村“宗教热”之间的鲜明对照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缺乏是农村宗教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吗?

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探讨二者关系的文献并不多见。有三种理论(世俗化理论、宗教经济理论和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可以用来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的理论预期却并非一致。

世俗化理论与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所预期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虽不一样,但其方向却是一致的;世俗化理论与宗教经济理论所预期的作用机制虽然相似,但其方向却不相同。

限于数据,本文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方向,而非作用机制。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节根据世俗化理论、宗教经济理论和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对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节给出实证研究方法;第五节介绍本文所使用的数据;第六节是计量结果;第七节是主要结论。

二、文献回顾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的关系。在现有文献中,与信仰相关的研究已经蔚为大观。对于中国信仰研究的发展历程、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主要成果,Yang(2004)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献回顾。Iannoccone(1998)则对经济学领域中信仰行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十分出色的总结和介绍。在这些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本文将着重回顾两方面的文献:一方面是公共文化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文献,另一方面是公共物品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文献。

(一)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目前研究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文献还比较少,不过,也有一些研究从侧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例如,Putnam(1995)研究了美国社会资本的长期变化过程,认为美国社会资本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认为社会资本下降是缘于电视的兴起。如果将宗教参与作为社会资本积累的一种方式,那么,Putnam假说可以用来推断,世俗文化活动参与越多,宗教活动参与就越少。Olken (2006)分析印度尼西亚的数据后发现,看电视时间增加,社会组织参与(包括宗教活动)情况就会下降。不过,这些研究都没有正面回答文化活动与宗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国内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更多的只是观点陈述,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在现有论述二者关系的文献中,大多数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即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贫乏导致了农村宗教的兴起(例如吴理财,2007;谭飞等,2007;夏建国,2007)。

(二)物质性公共物品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虽然直接探讨公共文化与宗教关系的文献尚不多见,但是,有关物质性公共物品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宗教组织视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来分析,认为宗教具有世俗公共物品供给的功能。Chen(2008)提出,宗教具有风险化解功能,该功能使宗教组织在社会发生重大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危机时更具吸引力。利用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Chen的实证结果证明了这种机制的存在。Dehejiaet al.(2007)运用美国消费支出调查(CEX )数据,研究了宗教参与对信徒消费平衡的保障机制后发现,对宗教组织进行奉献的家庭能够更好地保障其受到冲击时的消费平衡。另外,在精神层面的研究同样证明了宗教社会保障机制的存在。Ellison (1991)和Strawbridge et al.(1998)的研究表明,宗教参与能有效降低创伤性事件对信教者幸福感等精神福利的影响。

基于欧洲的数据,Clark and Lelkes(2005)发现,宗教参与是减轻还是加剧创伤性事件对信教者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教派以及事件的类型。Dehejiaet al.(2007)发现,在受到收入冲击的时候,参与宗教活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保障其幸福感的稳定。Caldwell et al.(1992)和Taylor(1988)指出,教堂通过满足人们的应急性需求、提供满足心理以及物质方面需求的社会网络、关注家庭的特殊需求而为信徒提供社会以及经济帮助①。

与本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有关宗教与世俗公共物品供给者之间替代效应的研究。Chen(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可得性对宗教的社会风险化解机制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经济危机中,信贷可得性能够使经济危机对宗教委身程度的影响下降80%.另外,宗教组织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与政府公共支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一方面,当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减少时,宗教信仰组织的公共福利支出会相应增加。美国1996年联邦福利法改革后,政府减少了对公众的福利服务,而此时教堂的慈善支出却显著增加了(Hungerman ,2005)。另一方面,当政府加大公共支出时,宗教信仰组织的公共福利支出则会大幅减少。Gruber and Hungerman(2007)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对教堂慈善支出的影响时发现:较高的政府支出导致了较少的教堂慈善活动,相对于政府支出,挤出效应的比重很小,只有3%;但相对于教堂慈善支出,挤出效应的比重却很大,政府支出使得教堂慈善支出下降了约30%.Chen(2005)和Chen(2008)的研究结果则进一步表明,社会保守主义与财政保守主义总是共生共现,参加了宗教组织的人对政府公共福利支出的需求明显减少。利用中国农村数据,郑风田等(2010)研究表明,社会保障的缺乏是农村宗教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如果社会保障供给增加,则会对农村宗教产生挤出效应。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公共物品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这有助于认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但是,文化产品与其他公共物品毕竟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文化产品的供给与精神福利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会对人的精神层面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这些特点提醒我们要重视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现有文献中直接探讨文化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研究不是很多,并且主要是观点性的评论,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推进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农村“宗教热”的理解。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世俗化理论与宗教经济理论

有关宗教发展的第一代理论是世俗化理论。世俗化理论的影响力从其领军人物以及拥护者(例如马克思、弗洛伊德、休谟等)的影响力可见一斑①。世俗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例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宗教将处于一个不断衰退的过程,最终会消失。在世俗化理论看来,社会经济发展、受教育水平提高等现代性的发展之所以会导致宗教衰退,主要原因之一是宗教起源于“原始头脑”(斯达克。罗德尼、芬克。罗杰尔,2004),起源于人们认识能力的欠缺。按照世俗化理论,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是“现代性”很强的政府,因此,它所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也将具有很强的“现代性”,这些“现代性”的注入对人们宗教信仰选择的影响与受教育水平提高的影响具有相似的效果。例如,在村中建图书室,为村民提供科技读物,这些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的影响与提高村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十分相似。另外,其他公共文化供给也都具有很强的无神论色彩,因而对个体宗教性也有较强的削弱效应。由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会降低个体宗教信仰选择的概率,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充分的村庄其宗教信仰比重就比较小。

但是,宗教经济理论却并不认为宗教信仰起源于原始头脑,例如,Malinowski(1981)研究了特罗布兰德岛人这一原始部落,指出这些“原始头脑”诉求于超自然只是其最后的办法,为了除掉园中的杂草或修理篱笆,他们不会诉求于超自然;而想要去影响天气,他们则求助于超自然力量①。因此,在宗教经济理论看来,人们受教育水平与其宗教信仰之间并不具有直接作用关系。

据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选择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

虽然世俗化理论与宗教经济理论对农村公共文化与农村宗教之间关系的方向预期并不一致,但是,它们对二者之间作用机制的描述却有着共通之处,即认知能力是宗教信仰的一个决定因素。

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通过认知能力而发生关系的这一机制,本文称之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认知效应”。

(二)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

有关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另一种观点中予以推理。该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宗教信仰主要是因为精神空虚、缺乏组织归属感(Yang,2006)。市场化改革导致了村庄社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包括村庄文化的变化。在市场化改革之前,农村村庄的熟人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但是,市场化凸显了人们自利的一面,导致了村庄成员的原子化,村庄的社会整合功能大大下降,成员的组织归属感丧失(徐晓军,2002;姚俊,2004)。而教会组织所宣扬的博爱、互助以及其组织活动的规则性使得教会就类似于一个“精神合作社”,能大大提升人们的组织归属感。在此情形之下,人们选择宗教信仰的概率就会增加。

然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也具有加强村民间交流、提高其组织归属感的功能。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可以积极培育农民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内聚力(吴理财、夏国锋,2007)。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就会形成替代关系。这一点类似Hungerman (2005)和Gruber and Hungerman(2007)所指出的教会与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替代。

相对于宗教而言,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根据宗教信仰理性选择理论,人们在做出信仰选择时,会选择与自己宗教资本最相近的信仰,同时会试图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资本(斯达克。罗德尼、芬克。罗杰尔,2004)。这里,本文将信教和不信教都视为一种信仰②。首先,就信仰资本而言,经过十年“文革”和正规教育中大量唯物主义的教导,在中国大多数人积累起来的信仰资本是唯物主义的信仰资本。因此,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不信教相对于信教吸引力更大,大多数人会选择不信教。其次,就社会资本而言,宗教与世俗大众、世俗社会之间毕竟还存在一定的张力,如果没有了这一张力,宗教也就无以为宗教了。在一定程度上,宗教与世俗社会之间还存在着冲突。例如,基督徒不去祭祖,而在中国世俗社会看来,这是一种大不敬行为。由于宗教的社会资本与世俗大众的社会资本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而世俗大众为了保持自己原先积累起来的世俗社会资本,其选择宗教信仰的概率就会下降。因此,在以相同成本提供同质量组织归属感的情况下,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会降低人们选择宗教信仰的概率。这与世俗化理论所预期的结果相一致。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通过组织归属感而发生关系这一作用机制,本文称之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归属效应”。

由上,可以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的关系概括如图2.根据世俗化理论、宗教经济理论和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可以通过两种作用机制对农村宗教产生影响。一是农村公共文化的认知效应。由于农村公共文化具有现代性,它具有提高农民认知能力的功能。按照世俗化理论,人们认知能力提高将会降低其宗教需求。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有负相关关系。而根据宗教经济理论,人们认知能力与其宗教需求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也不必然具有相关关系。二是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归属效应。农村公共文化具有提高人们组织认同和集体归属感的功能。按照宗教“精神合作社”

假说,正是宗教的这一功能才使得宗教颇具吸引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将为此构成竞争关系,彼此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由于宗教资本和社会资本力量的存在,在现有情况下,农村公共文化相对于农村宗教往往更具竞争力。

四、实证分析方法

…………

七、主要结论

本文分别在村级水平和农户水平就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信仰的挤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结果与世俗化理论和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的预期基本吻合,与宗教经济理论的预测相悖。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村级水平,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供给的增加能够显著地降低农村信教比重;在农户水平,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能够显著降低农户个体宗教选择的概率。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这些结果与国外许多关于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政府与教会关系的研究所得出的替代效应结论相一致(例如Hungerman ,2005;Gruber Hungerman,2007;Chen,2005、2008)。本文结果反映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增加对宗教信仰也具有挤出效应。

但是长久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一直较为匮乏,且发展缓慢,农村公共文化有式微之态(吴理财等,2007),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公共文化供给的宗教信仰挤出效应表明,这些因素是目前农村“宗教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本文相关附件下载: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进入专题: 公共文化   宗教信仰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2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