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周来:2011的“内忧外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3 次 更新时间:2010-12-05 13:00

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  

卢周来 (进入专栏)  

如果要维系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依然需要宏观政策维持其扩张性;而通货膨胀压力与产能过剩,则表明需要扩张性政策的退出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外主要机构均看好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认为GDP增速可能维持在8%~10%之间;同时,受政策调整和今年趋势等因素作用,2011年中国经济可能呈现前低后高增 长态势。但人们更关心的是,2011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哪些“内忧外患”?

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在2011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并提前予以防范,的确比单纯关注经济增长来得重要。以下是我综合各方信息提供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从内部环境看,中国宏观经济在2011年面临的“内忧”,主要来自于此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扩张性政策留下的“后遗症”——当然,这是中国经济过去两年历经风浪在世界范围内 率先实现企稳回升之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一是通货膨胀。从终极意义上看,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我曾经反复以这样一句话来预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后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也就是说,为应对危机采取的扩张 性货币政策而释放的海量流动性,最后终将沉淀在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上,所以我曾预期2010年3%的CPI目标一定会突破。又因为从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到较高的通胀率一般需要7到9个月时间 ,因此,我也预言CPI将可能在今年9到10月份达到新高。结果,10月份CPI达到4.4%。从理论与经验看,即使央行采取收缩性货币政策,但要消化此前过度货币投放引发的通胀,至少还需要9 个月左右时间;再考虑到国际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农副产品供给情况,预期2011年前三季度CPI仍可能在4%左右波动。

二是产能过剩。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实施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却使金融危机前本已过剩的产能进一步扩张。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产能过剩 状况已经比较严重。钢铁、煤化工和水泥过剩产能分别达30%至40%;电解铝产能已占全球42.9%,利用率仅为73.2%;造船能力占全球36%,70%以上产量依靠出口解决;平板玻璃产能占全球的 70%,还有新的产能在形成;粗钢产能也已占全球的70%;风电2010年装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但每年装机规模仅为1000万千瓦左右;多晶硅2008年产能为2万吨,而按需定产仅4000吨左右 ,目前还尚有在建产能约8万吨。2011年,产能过剩矛盾有可能进一步突出。

从外部条件看,中国宏观经济在2011年面临的“外患”,却仍然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到2011年,危机的影响也仍然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 。

一是发达经济体复苏前景仍然不明朗。从当下状况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个人消费仍旧疲软,房地产市场仍处谷底,失业率居高不少;欧元区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各国发 展情况很不平衡,增长基础十分脆弱;受制于日元持续升值及美欧市场萎缩,日本经济增长前景也很不明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告诉我们,只要全球资本市场去杠杆化过程没有完全结束,不 定何时还会冒出一颗随时能将世界经济二次拖底的“炸弹”。在外部经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环境中,中国经济要想在2011年仍然保持“一枝独秀”将非常吃力。实际上,外部需求再度相对萎 缩,已经拖累了近期中国商品出口增长速度。

二是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出台。为提振本国经济,更为刺激就业,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一些国家,纷纷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在2009年首次超过德国成 为世界上第一大商品出口国,自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最大受害国。英国全球贸易预警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G20峰会召开至今年1月,共有61个贸易伙伴对中国实施了共计160 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有111项贸易保护措施正计划或准备对中国实施,两项指标均列世界首位。而从近期发展势头看,各国发起的所谓“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起数仍然在不断上升。 2011年我国外贸将可能更受其害。

三是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战争”。借口全球经济失衡联合相关国家一起逼迫人民币升值,一直是美国近期经济外交的重点。今年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更是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 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尽管由于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时机很蠢(美国人评语)”,使得不久前G20峰会上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未成为焦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的压 力得到缓解。预期2011年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会被反复“炒热”。而当前中国外贸领域内众多企业的实际利润率在2%~5%之间。有关部门进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出口全行业能 够承受的升值幅度不到2%。如果2011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于我国沿海部分外向型企业的打击可能并不亚于国际金融危机。

我们更应该看到,2011年中国经济“内忧”与“外患”交织,会进一步增加宏观政策选择的难度。经济增长的外部不确定性与遭遇贸易保护主义表明,如果要维系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依然需要宏观政策维持其扩张性;而通货膨胀压力与产能过剩,则表明需要扩张性政策的退出。因此,在“二难”面前政府如何进行选择,可能是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的重点 。

进入 卢周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76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