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在中国市长论坛上的讲演(节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76 次 更新时间:2010-10-18 16:10

进入专题: 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  

林毅夫 (进入专栏)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安排,并实行工商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集体化直至人民公社化,以及一系列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这种赶超战略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经济学界普遍看好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而不看好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但事实证明,遵循"休克疗法"的国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中国却取得了前面所说的巨大成就。原因在于,执行赶超战略的转型经济的许多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

三、自生能力、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

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一个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比较优势可以说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概念,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这个概念已经在很多地方利用。但对之加以提炼并明确提出的则是李嘉图,在他那里,比较优势是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主要原因。这个理论提出来后得到不断发展。现在经济学讲的比较优势是从各个国家的经济要素的比重结构来分析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各地拥有的资本量,二是各地拥有的劳动力,三是各地的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自然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最近几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这个概念国内国外都非常盛行,于是,有不少人就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200多年前提出的,现在则是应该用竞争优势理论替代比较优势理论的时候了。我想进一步分析并说明,各地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波特教授所讲的竞争优势理论到底是什么?他认为,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要素。其实这也就是比较优势的概念,比如说为什么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地方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因为那个地方劳动力相对便宜,资本少,资本必然要相对昂贵,所以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其实是比较优势。

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还有另外三个条件:一是市场规模。一个地区生产什么产品、发展什么产业,只要这个产品和产业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就可以发展。二是发展的产业最好是在当地形成产业群,很多企业生产产业链中各种不同的部件。三是这一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

与比较优势相比,市场规模显然不那么重要。从历史实证来看,美国是一个大国,当然有其国内市场规模大的优势,但是在发达国家中,也有国内经济规模非常小的国家,比如瑞士、瑞典、比利时、荷兰等,都是很小的国家,国内市场规模很小,但也发展得非常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现代经济中,交通运输条件弥补了一国国内市场规模小的不足,国际规模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这样看来,大国在发展某些产业上固然有其优势,但这些优势也完全没有办法补偿比较优势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从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恰恰是这一产业一定要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基本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以美国为例。今天美国人均收入达3.8万美元,其人均资本拥有量非常多,造成劳动力相对昂贵,资本相对便宜。在这样一个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非常稀缺非常昂贵的国家,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不会有太多企业投资这个产业,生产相关的部件,所以形成不了产业群聚,除非政府予以补贴保护。在开放的市场中,国家保护补贴的企业数量一定很少,这样会形成市场垄断而不会有竞争。这样看来,竞争优势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任何产品要占有市场、获取利润,就一定要有竞争力。但竞争力的来源是什么?首先就是比较优势。不符合比较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群聚、市场竞争形成竞争优势。(

四、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不解决企业自生能力,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是没有效果的。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以指导各地的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突出比较优势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中国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可能成千上万,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这就必须作出选择。

如何选择?我有四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选择当地有传统的产业。举几个例子:扬州有一个"杭集镇"是全国的牙刷之都,如果杭集镇牙刷厂不开工,全世界的牙刷都要配给。这个镇从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生产牙刷,有历史传统。南昌有一个"文港镇",是全国的铁笔之都,国内生产的70%的铁笔都出自那个地方,"文港"这个地方也是从宋朝就开始生产笔了,所以也有历史传统。

二是当地有国有企业。上世纪50年代,国有企业在很多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当时我国一穷二白。改革开放26年,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9.4%,经济规模提高了10.3倍,现在,资本拥有量、技术拥有量和上世纪50年代比已经改善非常多,许多原来不具备比较优势、需要政府保护补贴才能生存下来的企业,现在其实可以焕发活力了。以重庆为例,重庆原来是老工业基地,现在则是全世界的摩托车生产之都,全国摩托车每年生产一千多万辆,重庆要生产400多万辆。这是因为,过去的重工业基础,为此打下了许多装备业的基础,当地有国有企业形成的产业群聚,现在已经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

三是当地要有独特资源。宁夏的"枸杞子",新疆哈密的葡萄干,都是当地的独特资源。

四是当地已有产业可以向上下游延伸。比如说义乌,原是农区,基本上没有工业,但现在义乌有很多工业,如织袜业、文具业等,因为义乌有市场,从销售可以延伸到生产,生产的产品属于劳动力密集、技术相对比较传统型的产品,符合比较优势,又同市场经验相结合。

许多转型经济的企业是赶超战略的产物,其所在的产业不符合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自生能力,因此其生存只能靠政府的补贴和保护,所以说,转型经济中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因为其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在没有解决企业自生能力这一内在问题的情况下,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是没有效果的,这也是"休克疗法"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除此之外,我还要特别强调技术创新、人才、资金以及政府的重要性。

1、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重视技术创新。具备同一比较优势、又有历史传统的地方非常多,各地在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家讲技术创新一般是讲新发明,但是对企业家和经济学家而言,只要新采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技术创新了。这一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技术差距,许多在发达国家也许早已过时的技术,拿到国内来都比现有的技术要好很多。只要拿过来,就是经济学或者企业家所讲的技术创新。众所周知,最前沿技术的研发费用非常高,失败概率也非常高,当然,研发以后的专利费等收益也非常高。在一般人看来,研发成功、有市场的技术有很大的回报率,可是,按照统计学研究,95%的研发不会产生任何可用的技术,5%可以有技术被研发出来、申请到专利,最终,十项研发中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大概只有一项。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有很多技术已经过了专利期,引进不需要成本;即使用成本付专利费,也只需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一就够了。为什么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几个经济发展的奇迹?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用了40多年时间,到1988年人均收入就赶上了美国,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和新加坡上世纪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我国改革开放后,连续26年实现了平均9.4%的经济增长。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主要原因都是经济快速增长时比较好地引进了技术。

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需要研发了。当在某一产业上我们自身具备了比较优势,而比我们发达的国家没有在同一产业上具备比较优势,这种状况下,通常我们必须自主研发。

需要强调的是,重视技术,并不意味着技术越高越好。研发新技术的动因,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在质量相同的状况下,成本总是越低越好。一些地方邀请我们去参观,当地人总是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那里的生产线是德国引进的,或者是意大利引进的,只需一个工人就可以了。我经常会产生疑问:引进这样的生产线,在经济上是不是合算?其实,国内的劳动力便宜,引进技术的同时特别要考虑如何增加更多劳动力的使用。

2、人才的重要性。把资源与技术市场结合起来,靠的是人才。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地方,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有一群人才。上世纪80年代,中国许多有名的村庄、企业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有能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市场资源的人才。进入21世纪,原来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人,会继续有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涌现出来,然而更多的会是从正规的学校教育里培训出来。学校教育也是一个进程,在市场中面对的是竞争,在学校里通过考试也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也是大浪淘沙。各地要在选用人才上多花力气,尤其进入21世纪,人才一方面可以当地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外面引进。有时候引进一个人才就会形成一个产业。在美国与日本的竞争中,美国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开放经济是从全球引进人才的,而日本则是相对封闭的经济,基本只用当地人才。

3、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发挥比较优势,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发展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产业。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产业有什么特点?很明显,它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我们现在的金融结构,还很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一方面,金融机构先天性地爱富嫌贫,国内银行目前还是以四大银行体系为主,大银行对小额贷款通常没有兴趣。这就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必须想方设法克服这些困难。当然,国内资金固然重要,而外资也很重要,我们引进外资,实际上不仅引进来资金,同时也会引进人才、技术和市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国内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很大程度上就同境外的资金密切相关;珠三角的发展主要靠香港和台湾的资金,长三角的发展除了当地的产业基础以及台湾的资本外,很大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的资本息息相关。

4、政府的作用。研究经济学的人受主流经济理论影响,一般总认为政府干预越少越好,政府只需要提供基础设施、安全、法律等服务。这样的观点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则需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发达国家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未知的,政府没有办法干预。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转型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其产业发展轨迹则是可以预测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转型国家,市场体制还不完善,需要政府积极参与。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亚瑟·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所说的:每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如何成为明智的政府?我提供三点意见,一要把握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顺着方向推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二要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政府尤其要做好服务,把当地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起来。第三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角色是搭台,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唱戏的主角必须是企业。

来源:《文汇报》 2005年

进入 林毅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666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