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论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49 次 更新时间:2011-09-13 14:38

进入专题: 反腐败   中国研究  

胡杨  

一、中国特色反腐败模式转型的基本过程  ?

  

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处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背景等许多复杂因素交织的格局之中,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历史性和规律性。经过“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模式的积累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反腐”的基本框架。?

  (一)“运动反腐”模式的局限?

“运动反腐”是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带有强烈“阶级斗争”时代特征和“群众运动“色彩的一种反腐模式。“运动反腐”起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整风运动”,形成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运动”,是“群众运动”思想在反腐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国伊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各种执政考验。国内外各种反共势力威胁依然存在,和平时代的享乐主义思想开始蔓延,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现象开始大幅蔓延。为此,1952年1月4日,毛泽东亲笔修改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对于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严重现象,如果不加以彻底肃清,它们就要腐蚀我们的党,腐蚀我们的政府……一句话,这就有亡党、亡国、亡身的危险。”新中国反腐大幕由此拉开。?

新中国的“运动反腐”肇始于1950年的“整风运动”,内容主要是各级机关和干部的工作作风,社论发表后,“整风运动”迅速扩大,1951年在党政机关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在私营工商业开展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3年后,“运动反腐”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作风问题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新三反”、“新五反”运动陆续展开。[1]1963年开始“四清”运动,使“运动反腐”模式日渐成熟。[2]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爆发,“群众运动”演变成为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的主要手段,反腐败也成为当时“群众运动”的内容之一。[3]?

“运动反腐”模式主要是通过执政党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组织发动,充分尊重群众的反腐主体地位,依靠群众举报、组织等深度参与的一种反腐模式。这种反腐模式适应了当时阶级斗争的需要,既有预防和惩治官员腐败、巩固新生政权的政治功能,更有净化社会风气、形成社会崇廉氛围的社会文化功能。因此,“单就反腐败的效果而言,群众运动是非常有效的,对于腐败分子有很大的威慑力”[4]。?

然而,随着阶级斗争的扩大化,“运动反腐”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扩大化倾向,反腐主体的“群众化”、反腐手段的“暴力化”、反腐领域的“扩大化”等,不仅最终导致了国家反腐体系的全面崩溃,而且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乱。?

  (二)“权力反腐”模式的过渡?

“权力反腐”是一种以权力为主导、通过领导权力意志推动、以权力制约平衡关系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反腐模式。与当时我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社会转型相适应,“权力反腐”模式实质是从“运动反腐”模式向“制度反腐”模式转型的过渡?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重大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体制转型也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一方面,原有干部作风问题随形势发展而不断演变,“拉关系”、“走后门”等新的不正之风开始广泛盛行;另一方面,权力寻租型的经济腐败逐渐成为新挑战,贪污受贿现象更加严重,数量越来越大,贪污受贿的领域不断扩大,“官倒”、“官商”、索贿受贿、走私、套汇、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等经济性腐败不断蔓延。“现在是什么形势呢?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5]?

在“运动反腐”被彻底摒弃、“制度反腐”模式还没有确立的条件下,推动反腐的路径只有两条:一是靠领导权力推动,加大对典型案件的查处。“扎扎实实地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6]二是权力制约结构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为恢复和强化纪检监察专门机关的职能,以及国家权力结构的调整,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等。?

是否存在“权力反腐”模式,目前也还存在着争议。[7]很显然,目前我们对权力反腐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主要包含领导权力推动的一个层面,而没有认识到权力制约关系调整层面。在“运动反腐”被否定、“制度反腐”还没有确立的条件下,领导权力推动和权力关系调整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为制度反腐模式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权力反腐”模式下,由于权力制约关系调整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短期内效应很难发挥,领导权力意志的推动具有很强的人治色彩和不稳定性。因此,从“权力反腐”模式向“制度反腐”模式的转型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三)“制度反腐”模式的功能?

十四大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进入了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转型,制度建设上升为整个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8]与此相适应,经过“权力反腐”时期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准备,从“权力反腐”模式向“制度反腐”模式转变的条件已经具备。当时的一个普遍共识是:“腐败现象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制度缺陷,即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腐败之风所以屡禁不止,且愈反愈狂,与制度高度相关,要解决腐败问题,就应该把它放在制度建设的框架下处理。”[9]?

作为一种模式,“制度反腐”主要是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全方位反腐体系建设的探索。从狭义上看,制度反腐主要依赖制度建设,而不是群众运动或领导权力来推动反腐;从广义上看,制度反腐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有反腐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也有反腐体制机制的深入改革,既有监督组织体系的健全,也有权力制约平衡结构的调整。但有一点,所有这些反腐手段都必须通过制度建设途径来实现。?

“制度反腐”的思路确立后,我国反腐倡廉进入制度大发展时期。《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重要反腐法规出台,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内询问和质询、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也逐渐建立健全起来。根据中纪委办公厅编的《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在1978年至1991年制定的廉政规则只有204条,而在1992年至2001年期间制定的廉政规则就达到217条。截至2007年10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共制定或修订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60余件,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制定40余件,地方和部门起草1000余件。[10]?

制度反腐模式既与制度建设的第二次转型的大背景相适应,也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的实践需要,克服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模式的内在困境,为向“体系反腐”模式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制度反腐”模式推进的整个过程中,其内在的问题一直存在,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执行效果差等,严重削弱了“制度反腐”的应有功能,创新“制度反腐”模式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四)“体系反腐”模式的基本框架?

所谓“体系反腐”就是通过建立健全惩防并举反腐败体系框架构建国家廉政体系而最终实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一种反腐模式。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体系反腐”模式目标基本确定。?

从反腐体系自身来看,“体系反腐”模式体现了综合性、多元化、系统性等特征。“体系反腐”模式吸收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的合理成分和核心经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性方针,既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又凸显重点,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体系反腐主体具有多元性,专门机构、草根民众和社会组织都逐渐成为反腐的主体;二是体系反腐手段具有多元化,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都成为反腐的重要手段;三是体系反腐方略具有立体化,观念预防、科技预防和制度预防的作用都凸显出来。[11]?

从反腐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看,“体系反腐”模式逐渐实现了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无缝隙”对接。十七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上升至党的建设的高度,成为新时期党建体系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反腐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了有机统一。

从体系反腐与国际反腐的对接上看,“体系反腐”模式实现了国内反腐与国际反腐模式的有机结合。国际反腐经验表明:“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国家廉政体系,这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改革计划,也是人类反腐败智慧的结晶。”[12]不论一个国家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腐败的程度多么严重,建立国家廉政体系对于医治腐败都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这一体系旨在使腐败由“低风险、高回报”成为“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为。?

  二、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的内在逻辑  ?

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既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腐败形势与反腐任务的直接影响,同时又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背景等紧密相关,体现了路径依赖与渐进积累、传统渗透与现代转型、政党本位与权力推动的逻辑特征。?

  (一)路径依赖与渐进积累?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甚至进入一种低效“锁定”状态,即所谓的“路径依赖”。?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反腐模式转型带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我国古代行政监察权能的至上性、监察手段“人治”与“法治”的交互性、监察机构独立性和依附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建国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反腐模式转型中均得到了体现。[13]

从形式上看,我国反腐模式转型经历了一个彻底的否定过程,如对“运动反腐”模式的彻底否定,对“权力反腐”模式的普遍质疑,以及对“制度反腐”模式的深层反思等等。然而,从本质上看,我国每一次反腐模式的转型,都是建立在对过去反腐模式的辩证否定之上,任何一种反腐模式的合理内核,都在后来的反腐模式中得到继承和创新。如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运动反腐”的手段虽然遭到彻底否定,但“运动反腐”模式在应对特定问题方面所具有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被后期各种反腐模式中以“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等形式继承。[14]?

又如,虽然“权力反腐”一直多受诟病,然而,到目前为止,领导权力意志依然是“制度反腐”、“体系反腐”模式中的关键推动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依然是当前我国反腐模式亟待破解的难题。在“体系反腐”模式下,制度建设依然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手段,我国反腐模式转型过程一直具有典型的渐进改革特征。?

  (二)传统渗透与现代转型?

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是在整个国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集权政治到民主政治、从一元总体性社会到多元社会的转型背景下发生的。现代社会转型的传统渗透和现代转型特征,也深深嵌入到中国反腐模式的转型全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力量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推进的结果。?

在传统中国社会,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封建专制体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行政监察权依附皇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行政监察既具有整饬官员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功能,同时也发挥着提供社会准则、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在中国反腐模式转型过程中,反腐功能既与现代国家建设、政党建设、民生建设紧密相关,体现了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特性,同时又很好地保留了传统行政监察的基本功能。?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把群众推向反腐的最前台,“运动反腐”模式的构建典型带有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烙印。然而,“运动反腐”也深深地渗透着传统文化要素,反腐推力主要来自最高权力中心,维护领袖权威和保持政权稳定依然是“运动反腐”的内在动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运动反腐”被否定,“制度反腐”模式却还没有确立起来,这时,作为一种过渡形态,“权力反腐”实质是通过强化传统的“人治”来实现反腐模式的过渡转型。?

总之,传统渗透与现代转型是中国反腐模式转型的基本面相。从长期来看,反腐败将是一个将责任目标直接指向官僚内部的、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政治事务,腐败治理也难以避免人格化性质的权力渗入,现代反腐模式既要遵循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要为传统文化的积淀留下足够的空间,中国反腐模式转型将一直会在传统渗透和现代转型的张力结构中寻找机会。?

  (三)政党主导与权力推动 ?

执政党的中心地位和主导角色是反腐模式始终保持的特点。建国初的历次打击腐败官僚的运动,均是在党中央发起和主导下推向全国各个层级的。诸次运动的核心政策制定者和发布者都是党中央,尤其离不开毛泽东本人的决策和重视。其后,基于对“以党代政”问题的认识和反省,反腐模式逐渐纠正了党的领导机构代替政府机构发号施令的错误,反腐败的纲领、方针和政策逐渐跳出以党治党的局面,人大、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都开始建立了专门的腐败防治机构,但是反腐败的实权机构仍然是党的纪检部门,诸多紧要敏感的反腐决策则需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做出决定。政党主导一以贯之。?

与政党主导相联系的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反腐败过程中一直扮演关键决策者的角色。毛泽东基于保卫新生政权和对外围敌对势力渗透的敏感性,高度重视针对党员干部的“反腐蚀”工作,将官员贪污腐败和其他作风不良问题均视为敌对的资产阶级的腐蚀所致,各种整风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均是在毛泽东的坚定推动下发起的。改革开放后,监督制度的缺陷和腐败机会的增加,使得各类腐败问题大大增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对腐败问题的严峻性质认识清醒,对腐败治理的各种手段不断推进。一些贪腐大案要案的破获,均与高层领导人的直接推动分不开。?

  三、中国特色反腐败模式转型的现实困境  ?

从总体上看,建国60年来,我国反腐模式经过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等几个阶段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腐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对有效遏制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反腐模式转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反腐模式转型在实践中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一)政党本位的体制困境?

一个成功的反腐模式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有强有力的组织推动,能够保障反腐体系的正常运行;二是有有效的权力制衡结构和机制,能够建立腐败行为的自动矫正机制;三是有广泛的社会动员力,能够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

在中国反腐模式转型过程中,作为反腐败的领导机构,党在推动反腐、建立权力制衡结构以及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新中国反腐模式转型的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然而,政党本位的反腐体系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性困境。如在反腐推动力上,过分依赖党组织和领导人推动,不可避免地会压制或削弱其他组织力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在权力制约协调的结构配置上,政党本位的反腐体制容易使党内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纪检监察机构也可能遭遇权力扩张和缺乏制约的组织困境,党内权力与国家权力结构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制约协调机制;其三,在不断强化党的动员力量的同时,政党本位也可能使反腐体系逐渐呈现封闭性、单一性的特征,导致社会参与的角色困境。?

  (二)社会参与的角色困境?

有效的反腐模式不能离开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现代国家廉政体系建设除了需要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之外,更需要媒体、公民社会、私人部门、国际行动者等社会力量的参与。?

建国初期,“运动反腐”确立了群众参与反腐的绝对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反腐扩大化以及社会秩序紊乱。“权力反腐”模式提出了“不搞群众运动,但依靠群众”的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这一格局下,社会参与的主体地位从来没有被否定。然而,我国反腐模式转型走了一条从外到内的道路,社会参与的主体地位逐渐被动化和边缘化,反腐模式逐渐陷入一种“内卷化”困境。[15]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引导性参与上,由于群众参与的机制不够健全,举报、信访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知情权、举报权、监督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削弱了社会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实现引导性参与的功能。?

二是在主导性参与上,随着公民政治意识的张扬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疾发展和普及,民间反腐、网络反腐逐渐成为新兴反腐力量,主导性参与成为社会参与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社会参与主体地位的边缘化,主导性的社会参与难以与引导性反腐体制实现有效的对接,从而导致党委政府与民间社会在反腐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三)多元手段的效应困境 ?

随着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我们已经确立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改革、纠风等多元的综合性反腐方法体系。然而,在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下,多元化反腐倡廉建设方式方法的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总体上看,虽然反腐手段渐趋多元化,但总体实效性差。一方面,反腐倡廉建设方式“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反腐综合手段却难以形成综合效应,“腐败行为并未有所收敛,腐败的高发态势依旧,腐败与反腐败始终存在此消彼长,腐败行为总体处于高位频发、缓慢增长的趋势”。[16]?

二是反腐具体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出现了“教育太软”、“制度太泛”、“监督太难”、“改革太慢”、“惩处不严”、“纠风太偏”等问题。如在教育上,虽然已经探索出多种廉政宣教形式,但很多宣教形式的实效性很差,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凸显;又如在制度建设上,一方面,制度执行的效果低下,关键性制度如《国家预防腐败法》、《官员财产申报法》等迟迟难以出台;在监督上,虽然我国监督体系非常广泛和健全,但监督“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却依然严重,权力监督的有效机制缺乏;在惩处上,虽然查办了很多大案要案,但并没有遏制腐败蔓延的趋势。?

  (四)廉洁价值的文化困境?

腐败是“植根于(entrenched)、嵌入(embeded)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环境既是腐败的结果,又有助于维持这种腐败”[17]。特定的关系网络、社会文化环境与滥用公权力的腐败行为会共生共衍,相互强化,导致消除腐败的努力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廉洁价值体系是反腐败的文化和社会基础。?

中国反腐模式转型的过程应该也是廉洁文化价值体系建立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期我国文化价值体系的崩溃,核心的廉洁价值体系也呈现离散特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消费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廉洁价值体系产生强大的冲击,腐败领域出现了一种“文化不抵抗”效应,甚至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腐败文化。?

在公众对腐败的认知上,这一点体现出两种矛盾性的表现:一方面是民众对官员腐败行为保持极低的零容忍;而另一方面,贪腐所带来的权钱收益则为社会所热衷追求,以至于幼儿园的6岁孩童也声称“做贪官”是自己的人生理想。[18]?

  四、中国特色反腐败模式转型的具体路径  ?

“国家廉政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实现良治的过程”[19],现代国家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从管理向治理、从统治向善治、从一元向多中心的转变。针对当前我国反腐模式转型的现实困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当前我国反腐模式转型的障碍,推动体系反腐模式的成功转型。?

  (一)推进政党本位向国家本位转变,破解反腐模式转型的体制困境?

在公民社会还没有形成的条件下,政党本位的反腐模式具有很大的体制优势和反腐效率。然而,在现代国家治理框架下,政党本位的反腐体系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体制困境之中。因此,在现代治理体制下,实现由反腐模式从政党本位向国家本位的转变,是实现反腐模式转型的关键和前提。?

第一,要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政党本位向国家本位的转变,并不是要否定党的领导地位,而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进一步理顺反腐领导工作体制,通过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多元反腐主体的职责和权力,真正实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与参与”的反腐败工作机制。?

第二,积极探索同级党委领导的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理顺同级党委和纪委的关系,逐步推进各级纪委监察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同级党委的领导体制,既要实现党对反腐工作的领导,又要保持纪检监察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和自主性,防止同级党委和纪委反腐工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等现象。?

第三,进一步探索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下放纪检监察权力和职责,进一步扩大纪检监察机构的派出体制,强化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的任务和权责,调动部门各负其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各个部门各负其责的能力。?

第四,进一步探索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公民和社会组织反腐的平等主体地位,特别是要进一步探索社会群众主动参与反腐的有效机制,强化社会参与反腐的责任意识,保障群众参与的权利,逐渐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消解社会参与的角色困境?

社会参与既是破解政党本位反腐体制困境的关键突破口,同时也是构建惩防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国家廉政体系的需要。实现反腐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必须首先明确社会参与的主体地位、参与方式与渠道的广泛性以及界定社会参与的程度与范围。?

第一,保障社会参与的平等主体地位。在政党本位的反腐模式下,虽然承认了社会参与的主体地位,但是群众参与往往具有被动性,从而消解了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确认社会参与的平等主体地位,首先必须在理论上弄清政党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从法律上承认社会参与反腐的平等地位,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目标。?

第二,建立健全引导群众参与和支持的机制。在政党主导模式下,社会参与机制是通过制度设置的,如举报、信访等,然而,群众的参与权很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导致社会参与机制的虚设。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必须根据形势需要不断拓展社会自主参与的渠道,规范网络举报、民间反腐等社会参与的新渠道,激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必须规范群众自主参与的范围。反腐模式转型需要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而实现国际与社会的互动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国家与社会的职责,既要防止“群众运动”的再次发生,也要防止排斥社会参与。?

  (三)增强反腐手段的实效性,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

从理论上讲,反腐手段的多元化应该能够带来综合效应。然而,在实践中,如果只注意反腐手段的多元性,不考虑反腐结果的实效性,可能浪费反腐倡廉建设的资源,增加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本,影响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

第一,要正确认识各种反腐模式的功能和局限。中国特色反腐模式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等几个阶段,各种模式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模式都暴露出各自的弊端。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认识不同反腐模式的意义、功能和局限,广泛吸取各种反腐模式的合理内核,提高反腐手段选择的有?效性。??

第二,要对反腐总体方法论和战略进行科学选择。我们必须遵循统筹兼顾、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现实需要来确定反腐战略。在预防还很难短期内发挥效果的前提下,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方式方法应放在惩处上,在宣传教育的成效不大的情况下,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强制度和监督上。?

第三,要对反腐的具体手段进行科学评估。为增强各种反腐手段的实效性,必须对现有反腐手段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分析经验,查找问题,提高反腐倡廉建设具体方式方法的实效性。如在宣传教育方面,为避免形式主义,可以放弃推行一些没有实际效果的宣教方式,有选择地推行部分富有成效的宣教方式;如在制度方面,要把重点从制度建设转到制度效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实效性;在监督方面,重点在监督体系的协调性和有效性上下工夫,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整合现有的监督资源,提高监督体系的有效性;在惩处方面,在继续加大惩处的同时,要逐步增加案件查处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合法性,发挥惩处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四)大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核心廉政价值体系?

廉洁价值是国家廉政体系的基石,而公众意识和社会价值体系等构成的社会崇廉体系则是国家廉政体系大厦的基础。[20]缺少价值体系基础,国家廉政体系建设就会成为“无泉之水”、“无本之木”。廉洁价值转型是我国反腐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构成和基础,我国反腐模式转型的过程也是我国廉政价值体系重构的过程。然而,由于社会转型期价值体系的多元性和竞争性,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廉洁价值体系,从而导致我国反腐模式转型面临着价值错位的文化困境。?

第一,把廉洁价值体系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中,廉洁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廉洁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形成核心的廉洁价值体系。?

第二,进一步扩大廉洁教育的范围,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廉洁教育不仅包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且包括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目前,廉洁教育重点在于党员领导干部,而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重点人群的教育不够,因此,必须扩大廉洁教育的范围,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的针对性教育,夯实廉洁价值体系构建的社会基础。?

第三,要继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消除腐败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目标性、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开阔廉政教育的思路,丰富党风廉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而且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滋润,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功能,自觉抵制各种落后的思想意识和腐败文化的侵蚀,形成核心的廉洁价值体系,为我国反腐模式的转型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支撑。?

注释:?

[1] “新三反”是指 “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新五反”是指“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和官僚主义”。?

[2] “四清运动”是指在农村开展“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3] 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否存在反腐败,目前还存在争议。参见亦工农:《文化大革命是反腐败吗?》,http://www.sciencehuman.com 。?

[4] 邵丛:《反腐57年从运动到制度》,载《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7期。?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2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7页。?

[7] 李雪慧:《“权力反腐”提法质疑》,载《检察日报》2009年4月13日。?

[8] 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胡鞍钢、康晓光:《以制度创新根治腐败》,载《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3期。?

[10] 胡鞍钢:《廉政制度的历史阶段和中国特色反腐体系的构建》,载《学习月刊》2008年第2期。?

[11] 《2009年反腐新动向:主体逐渐多元,方略凸现立体》,载《半月谈》2009年12月12日。?

[12] 胡鞍钢:《反腐败必须构建国家廉政体系》,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27日。?

[13] 胡杨:《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分析》,载《江汉论坛》2010年第2期。?

[14] 张增田:《新中国60年反腐败斗争方式的演变及趋势》,载《第二届杭州西湖廉政论坛论文集》,2009年9月11—13日。?

[15][16] 毛昭辉:《发展与和谐视野下的反腐倡廉建设》,载《科学发展与惩防体系构建——第四届南通论坛论文集》,2009年11月16日。?

[17] Michael,Johnston,“?What Can Be Done about Entrenched Corruption??”,In Boris Pleshovic,?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1998,p.69.?

[18] 《小学生长大想做贪官引发热议》,载《新闻晚报》2009年9月3日。?

[19] 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20] 何增科:《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进入专题: 反腐败   中国研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6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