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渊:卢武铉之死映射“耻”字重千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26 次 更新时间:2009-05-25 17:00

进入专题: 卢武铉之死  

许博渊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死了,原因是涉嫌在职时贪污而“无颜面对国民”。我忽然想到,我国的贪污犯查处了一批又一批,他们中是否有人也曾有过“无颜面对国民”的羞恶之心而多多少少有点抬不起头来?可能还是有的,不多就是了。

孟子说过,“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话恐怕不准确。世上有一类人是没有廉耻的,比如台湾那个陈水扁,你说他有羞恶之心吗?他哪一点表现出廉耻之心?是绝食吗?台湾名嘴们都说他是装的,没有一个说他是“无颜面对国民”,是真的要以死谢罪。

一个人,一群人,有耻还是无耻,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众多人做坏事而仅仅少数人受到惩罚的时候,有廉耻的人就会少起来。常常听基层的人说,他们那里某某人自从做了镇长,自从做了党委书记,很快就富起来了,过年过节送的礼屋子里都堆不下,三亲六故都有了好工作等等。说的人一般都透着羡慕。在特别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有廉耻之心的人,清廉的人还会站不住脚,会被人千方百计排挤掉,就是人们说的逆淘汰。这时候,那些贪足了的人不觉得羞愧,被淘汰下来的人倒会被人嘲笑。这就完全乱套了,颠倒了。这样的社会,知耻之人会越来越少。

一个社会有耻还是无耻,还受到这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远的不说,自明朝中叶以后,腐败就时常很严重。据史料记载,“有历官四月而槓至三十九抬者,有历官旬日而积羡过千者。” 崇祯年间,有一个给事中(检察官)就曾说:“而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用钱买路进了官场),安得不以钱偿?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设置检察官一职本来是封建时代为了防止腐败,结果却成为纳贿之尤,这很有意思。《明经世文编》里说,有一个御史(检察官)出巡一次就贪污受贿白银一万四千两。当时地价腾涨,一亩地卖到一百两,这一位出差一次贪污所得就可以买140亩地,能叫人不眼红吗?

文化是制度塑造的。公权力私有化而不受任何监督,或者不受有效的监督,腐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相反,没有腐败倒是一种反常。

文化也是人造的。卢武铉以死谢罪,将对韩国社会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它可以告诉后人,贪污受贿是不体面的,使人有耻辱感,又羞恶之心。

我国古人曾说要“养耻”。这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建议。耻辱感,羞恶之心是做人的底线。“人无廉耻,王法难治。”人没有了廉耻,就难办了。在一个社会,如果耻字不是重千钧,而是轻飘飘的没有分量,这个社会也就难办了。今天我们建设现代文明,“养耻”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进入专题: 卢武铉之死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75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华网评论,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