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生:底层政治学的拓荒之作

——读于建嵘新作《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1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90 次 更新时间:2009-03-08 21:40

进入专题: 底层政治学  

刘放生  

读到一本关于底层政治学的教科书,已不是我一人的多年期待。1990年代末的几年,我耳闻目睹过《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一书所记录的、也是各级党政档案中存有的一系列惊动高层的农民闹事事件。一年多以前的七年间,我有幸得到领导的特许,回到举目无邻的农村老家土屋,陪伴年迈独居的老母亲,直至老母亲归山入土。七年间的闲空,除了时常在本行政村和附近几个行政村内走动走动以外,踏遍过本乡的53个行政村。劳作之余的一个又一个月明风清之夜,静坐独思,个人近60年经历的,家父和老一辈近40年述说的历史场景,包括农村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一幕又一幕地切入脑际,尤其是当时象传染流行一样的因税费负担的农民闹事。它与历史上的农民运动特别是历史上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在衡阳县领导的号称模范县的农民运动有何异同,它又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会给今后的历史发展留下些什么,有那些可能性的近期的和长远的单向的和多面的对策?虽然,有过一些较清晰的东西,但一放入大的时空,会是特例还是常态,又冥而不昭了。其实,当时以至如今,在很多的农村基层干部中都有这样一个问题被经常提起。期间,我也与来县内调研的于建嵘有过不期而遇,但无奈匆匆而别,不及深谈。一年前,有幸到了一些大的图书馆,翻阅了一些未曾读过的有关农村方面的书,也特意读到过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等著作和这次收入《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一书中的一些单篇,读过来读过去,期待着一部阐述底层政治基本理论著作的欲望更加强烈。不久前,得到了《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一书,阅读的兴趣便可想而知。

这部书由自序和13篇对话、13篇演讲共27篇组成,而且除自序以外,每一篇都有数百字的核心提示,如果把本书加上此前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和《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等系列著作连接起来,便成就了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架构的一个思想体系,一部完整的教科书,读来有层层深入之感。

诚如作者在自序中表明的,底层群体的社会抗争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变迁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作者追寻的重点。为此,作者基于大量来自底层的事件,在与国内外理论名家对话中,兼收并蓄,深思熟虑,开拓创新,独树一帜,把底层政治及其方式、过程和前景,表述得体体统统,让人眼晴一亮,余味无穷。无论对学人、对党政官员,对底层百姓,可以说都是一部开山辟路的教科书。据本人所知,他关于农民“以法维权”等观点,对《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一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农民维权人士及其后来者,都起了很好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也许,随着实践的发展,作者在本书和此前一些著作中述说的农村的种种具体事件,可能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故事,不会再还原为现实的生活。但是,作者所阐发的工人“以理维权”,农民“以法维权”,农民工“依法维权”以及原因和对策的底层政治学理论体系,将与日俱增,愈久弥新,

与智者对话,与百姓对话,构成了《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及系列著作的又一显著特色。虽然对话形式的著作,在中国早已有之。孔夫子的四书,就是他与学生的对话。但是,于建嵘的“对话”,无论是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论据的现实性、学源的深厚性和语言的通俗性都是孔夫之之后所鲜见的。可以说是高天厚土,无与伦比。这种对话的表述方式,使人从简洁的文字中,看到了中国,也看到了世界;看到了历史,也看到了现实,更预测到将来的可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这对于教科书的写作来说,可以说是又一种开创性的工作。

在这部书中,作者不但与百姓对话,与智者对话,更能与他的不同学术观点对话。一个学者,与智者对话是他一生的追求,与底层百姓对话,在某种场合也是可以做到的,而要与自已穷极一生积累的成果相对立者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并不是不可能,而是有很大的难处。但是,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也有他的幸运。本书中《中国的底层社会——我的研究和立场》的演讲的生动风趣的开场白,可见一斑。这又形成了这部书的坚实的理论和经验与事实融为一体的坚实基础。这对于创造一种和谐的学术创新环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及其系列著作,是作者的深厚功底、大智大勇和坚韧不拔的共同结晶。做学术的实证工作,不管是理论的实证,还是经验的实证,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某种环境下,还可能难上加难。据本人所知,本书中《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我的梦想》等篇目中稍微顺带的一些艰难经历,仅仅是作者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把作者经历的艰难困苦与同时代的经济社会条件来比较,可以说,作者所经历的,不比马克思等理论巨匠遇到的苦难少多少。尽管那些困苦多种多样,但对于作者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承受。但他却始终没有退缩过,徘徊过,而是用他的智慧、他的勇气、他的坚毅,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学术话题,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他的坚毅不拔与他的学术理论,双星显烁,光彩照人。

我想,有了《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这部底层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中国底层政治作为一门学科,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继续期待着。

2009年2月19日晨于书房东角

(作者:湖南省衡阳县委宣传部)

    进入专题: 底层政治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分层与流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32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