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飞:不可低估的“竞选”雏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83 次 更新时间:2008-07-21 14:46

进入专题: 天益时评  

高一飞 (进入专栏)  

株洲有关部门透露,该市将开展优秀女干部电视选拔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发现、推荐一批优秀人才,储备充实女干部队伍。参赛的内容,主要包括仪表、气质、思维、表达、才艺、知识面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者必须参加演讲比赛、个人才艺展示、综合知识测试和即席答题。这次电视选拔赛,设入围奖30名,前10名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程序调任相应领导职务。对入围前30名的选手建立档案,作为储备人才和培养对象。(湖南株洲电视海选女干部 参选者须考才艺,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10/18/content_6900197.htm,2007年10月18日。)

这一事件出现后,很多媒体强调了“女干部”和“参选者须考才艺”这些娱乐刺激点,并进行了大量否定性的批评。但是,如果从我作为一个政治评论者的角度来看,则认为这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政治事件,其意义不可低估的地方在于“公开”和“海选”。

官吏的选拔与任用,关系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历史上经历了举荐制到科举制再到现代选拔制度的过程。

在隋唐以前,统治者奉行自上而下的选拔贤臣良吏,但事实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举“孝廉”、征“中郎”自然会导致裙带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子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中国古代真正的考试选官制度从此开始,但以文取士的方法,一是无法考察道德品行,二是无法准确判断被试者的真才实学。于是,中国古典社会的科举制度,本来可以是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但是却走向了“科举害人”的可悲境地,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古典社会是一个对于权力合法来源不加追问的社会,它没有“政道民主”,而只有“治道民主”,即只有社会政治事务实际治理层面的民主倾向,这就限制了举贤与择人具有的合理性程度,所以,无论是举荐制还是科举制,都无法判断被选拔者是否真正有能力“为人民服务”、是否能被民众所接受。

我国公务员法第21条规定,公务员的录用应当“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但往往对公开的方式、被选者的范围作了不必要的限制,其民主的成份较少,而“举荐”的成份较多。小范围内的运作,存在范围太小、民众难以参与的情况。而海选体现了公平,机会平等,任何符合条件的人都有可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这是现代社会政治参与的重要特点。同时,平等参与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哈维尔说,“民主政治需要有一定类型的公民。它需要公民觉得自己对某些事情负有责任,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羽翼下的那个小角落;它需要公民愿意参与社会事务,并且坚持去做;它需要公民具有脊梁;在最高层次上它需要公民保持自己的民主理想”,“民主要求公众作出选择和决定。” (美国电子杂志:民主问题,第10卷第2册,2005年12月,美国国务院,http://usinfo

但是,“公众作出选择和决定”的前提是公众应当了解所有政治事务的信息,在选举方面,就公众应当有对被选举者的了解,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让被选者是可供选择的不同的人,并允许他们相互竞争。在被选者的自我展示甚至相互攻击中,民众才有比较和选择。

在现代民主国家,在差额选举中,各候选人为争取当选某项公职,按照既定的规则而进行的竞争行为称竞选。竞选的实质是一种竞争行为;即通过比较选择,优胜劣汰,将最优秀的人选为某项公职人员。它包含三个要素:第一,竞选必然发生在差额选举中;第二,竞选的主体是各候选人,候选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宣传自己,展示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取得选民的了解和支持;第三,竞选必须在一定的法律和相应的规定范围内展开。当然,竞选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指任何公职。(刘晔:稳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竞选机制,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9期。)竞选并不是一切人才选拔的唯一方法,但是一个社会如果完全没有公开竞选,这样的民主制度被认为是不健全的。

开展竞选的经济条件表现为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竞选的政治条件表现为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开展竞选的文化条件表现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确立。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利益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国家应当为公民参与更多地为公民创造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选机制。

竞选中的“自我展示甚至相互攻击”需要候选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宣传自己。在我国,宣传活动的具体方式因为事关社会稳定,形式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甚至于被根本上禁止,其结果是造成了以跑官买官为主要形式的潜规则。而株洲的“干部电视选拔活动”是在官方组织和主持之下的一种被选者自我宣传的形式,也基本具备了前述竞选的三个条件,从而具备了竞选的雏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大胆的尝试在媒体娱乐化表象之下却具有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含,尽管还在粗糙的、不成熟的状态,其意义却不可低估。

在现代社会,候选人宣传和展示自己的重要方法是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在美国,美国时间2007年7月23日晚,CNN和You Tube联手举办了首次2008年美国总统参选人网上辩论会。这次美国总统选战由于不确定因素颇多,从2006年底开始就早早启动,其后不断加速,迅速升温。截至2007年7月20日,两党共有十八位竞选者“出场”,其中民主党八人、共和党十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选者无一例外地从一开始就设立各自的“官方”竞选网站,积极和多方位地启动网上传播运作。任何线民事实上都可以把各种问题发传给他们。如果参选者愿意,完全可以定期在网站上给予一对一的清晰回答。不过,从表象上看,人们不难发现,电视(如CNN)依然是主导。这次活动的网络特色是,问题的来源是开放的和来自网络的,但是对最终入选问题的把关和筛选权,仍在电视的手中。参选人答辩的呈现过程,也依然是电视化的。有参辩者甚至当场抱怨,现场主持人在各位选手发言时间的分配上有偏向;其实这种主持人对过程的微妙掌控,恰是电视辩论的“正常情况”。显然,我们也可以批评说,美国人把严肃的总统选举娱乐化了,但是,又有谁能否认其民主和开放的价值呢?

在今天的中国,领导干部选拔的公共化、公开化、制度化,已经成为检验政治文明的重要指标。对株洲的“优秀女干部电视选拔活动”,我谨慎地评价为“带有竞选性质的公选”,它体现了从较为封闭化的权力体系向较为开放的权力体系的转变,执政党的基层机构通过组织部门与社会各界分享权力,通过电视让民众一起以娱乐的形式来观察选拔程序,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还意味着这种选拔机制不是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服务的,它是为了体现社会需求、让民众满意。因此,已有的公开报道还显示,株洲的“电视选拔”还与台前幕后对候选干部的公示、程序公告、考试过程公开和条件明确、考试的结果公布等各种程序联系在一起,其结果也必然更具公平性和公信力。

也许,目前株洲的干部电视选拔活动还并不成熟,但可以想象的是,对于这样重大的、容易引起高层关注的一次组织人事制度上的实验,其背后的策划者显然不是想提高收视率的电视工作者。这场电视选拔活动很可能是一位或者一群具有很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敢于冒一定政治风险、具有现代政治民主意识的政治精英的杰作,值得我们很好地期待,而我们对它的评论,也切不可轻率。

2007.10.30,重庆烈士墓。

进入 高一飞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天益时评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41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