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泽祥:网络称呼语的前世今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14 次 更新时间:2025-05-11 19:37

进入专题: 网络称呼语  

储泽祥  

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不用“亲们”“家人们”来呼喊他人。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尤其是网络直播中,主播用“亲们”“家人们”来呼喊观众里的顾客、粉丝似乎已经成为标志性语言。

比“亲们”更早的说法是“亲”,首见于电商平台,用来称呼顾客,就是“亲爱的(顾客)”的简缩说法,此后扩展到了日常使用。“亲”不仅比“亲爱的(顾客)”简洁、俏皮,而且意思也更加丰富,涵盖了“亲爱、亲人、亲朋”等不同意义。称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时,自然生发出“亲们”“亲人们”的称呼法。

“亲”和“亲们”都可以用来称呼他人,“家人”和“家人们”却不是这样。“家人”的基本意思是“同一家人、家里的人”,不能用来称呼。“家人们”的意思跟“家人”一致,但“家人们”在网络使用中蕴含“亲密、关心、宽容”的意义,意味着同一平台里的观众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主播的家人。

用“亲们”“家人们”来呼喊观众里的顾客、粉丝,这种做法在直播行业相当普遍,其背后蕴含特定的营销策略和心理效应。从积极方面看,这种称呼能够迅速打破主播与观众之间的陌生感,营造出亲切、温暖的氛围。使用适当的称呼语,尤其是当面呼喊,是显示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捷径。称呼语有心理暗示作用,会激活被称呼人对称呼语的情境心理表征。当观众听到自己被称为“亲们”时,会激发出“亲爱、亲人、亲朋”的心理感受;当听到“家人们”时,会激发出“亲密、关心、宽容”的家庭感受。亲切的称呼能够建立起主播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从而增加粉丝的黏性和活跃度。

因为称呼“亲们”显得亲切、温暖,一些机关单位的服务平台也加以借鉴。例如:

“亲们,看这里,咱家的燕麦,那可是来自优质产地,营养丰富,口感醇厚……”1月7日,在河北邯郸市临漳县新城工业园区内的万舟食品有限公司电商部,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正在进行。(人民网,2025-01-07)

“欢迎亲们进入直播间。请大家跟着镜头一起逛企业、淘好岗!”“50岁的大叔招不招?普工月薪是多少?学历有要求吗?是否包吃包住?”“看中这些岗位的亲们,请动动您的指尖,尽快点击下方链接投简历报名!”……这是日前博白县直播带岗主播入企“边走边播”引发直播间人气暴涨的一幕。(人民网,2025-02-20)

实际上,“家人们”用来称呼,古代就有,但却是呼喊仆人,清代小说《听月楼》里就有这种情形:

这日也是饭后在卷棚内督工,忽听墙头上一声响亮,抬头一看,见跳下一个人来,大叫:“家人们,快些出来捉贼!”(《听月楼》第十八回)

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家人们”不再表示仆人,只表示一家的人,但不能用来呼喊。有趣的是,真正的“家人们”是不能用来呼喊的;而可以呼喊的“家人们”,并不是真的家人。

(作者:储泽祥,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进入专题: 网络称呼语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253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05月11日 05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