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刚:新兴技术对传统陆战模式的深刻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5 次 更新时间:2025-02-06 22:50

进入专题: 新兴技术   传统陆战模式  

黄永刚  

 

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必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时代的潮头,谁能抢先把握住技术的变点,尤其是新兴技术的颠覆点,谁就能以不对称的方式,赢得竞争的先手,在军事领域尤不例外。当前,带有智能化特征的后信息化战争形态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快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正强势推动新一轮军事变革,传统陆域作战模式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第一,大编组协同作战日益遭受智能精打威胁。拿破仑曾说,“多兵之旅必胜”。按照以往的战争观念,作战力量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优势,通常是战场上的绝对压倒性优势,占据数量优势一方无须技巧便可制胜。如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大规模军团协同作战是常态,依靠单维作战集群的整体攻击锐势,可以轻松夺取胜利;到信息化战争时代,较大规模的多军兵种战斗群依托信息驱动联合,往往能对地面战场形成立体压制性优势。由此而言,作战力量的规模化编组运用,一直都是陆战场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

但在初露端倪的智能化战争时代,智能感知技术、智能制导技术、自主行为技术使得战场透视感极大增强、战场时空感急剧拉近,以往依托战场环境迷雾来掩蔽行动企图,为大集群编组力量隐藏攻击潜能的条件不断弱化。占有智能优势的一方,只要不加限制地采取智能感知精打行动,就能迅速使对手大编组力量的薄弱点暴露无遗,从而在分分钟内瓦解传统的大编组作战方式。

在近年来的地区冲突中,处于进攻地位的一方凭借自身优势,照旧实施营级战术群编组作战,相对弱势的守军穷则思变,利用国际援助的智能资源,灵活实施派单式精准猎杀,迫使进攻方在后来的交战中不得不改为小编组行动,同时也被迫大幅提升自身的智能精打反制能力。可见,未来陆战场作战力量在数量规模上的优势,亟须借助智能赋能向质量效益转变,重新塑造新型规模优势克敌制胜。

第二,单域低维作战正面临跨域分布打击挑战。传统陆战场是典型的二维型平面战场,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才逐步跨域升维,但即便物理性拓展到多域多维,也没有真正超脱各固有域维边界的能量限制。比如在陆上作战中无论是信息力还是行动力,都很难近乎实时地在多个作战域维同步发挥作用,最好的效果也不过是借助联合作战这种形式,实现多种类型作战效果的跨域维叠加。由此,单一域间或维度的同域维对抗效力,一直是陆域制胜的主导因素。

当今时代,卫星互联网、高速智能数据链、无人机、作战机器人、智能信息终端等新兴技术呈群体涌现式发展,相关优质技术开始逐步融入原有作战力量体系当中,具有无人智能特质的新型战斗力资源正在改变战场形态。一方面,使战场的数据流、信息流实现数十上百倍的提升,由此改变了以往作战时差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效果,近乎实时地同步行动越来越得到普及。另一方面,使作战行动主体力量突破“3D”环境禁制和自身生理机能限制的能力大为增强,通过跨域维交互信息、投射效能、塑造态势来提升综合作战能力逐渐成为常态。

任何交战一方如果再局限于单域低维作战,必将从一开始就处于绝对下风。一些地区冲突中,原本强势的进攻方从一开始的单纯地面突击失利,到后期不得不通过全面调整推行陆、海、空、网、电、智等多维联动策略,以此来扭转不利局势。这些充分说明新兴技术的伟力不可抗拒,分布跨域融合型陆战模式加速呈现。

第三,有人主体作战不断承受无人非对称压制。在传统战争条件下,陆战场上每一次交锋无不代表着生命之躯的对阵搏杀,“你死我活”的竞争信念往往能激发出超能战力,从而使得一支勇猛血气的部队经常能虽处险境而不落败。不可否认,未来战争中这种战斗精神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随着无人作战力量以新兴姿态跃然于战场之上,特别是无人智能作战力量自主发起战斗角逐后,其凭借自身无生命特征、无危机意识、无犹疑顿挫等先天优势,不仅在执行效度、打击精度、对抗耐度上占据绝对有利条件,而且在战时心理、潜在意识、思维认知等内核层面具有极不对等的优势。

届时,有人作战力量对阵无人作战力量,无论是性价比还是能效比,都将处于不利地位,非对称性危机油然而生,有人单一主体作战越来越不具备可行能力。众多战场实例深刻表明,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目标生成技术引导无人平台作战,可以对隐匿起来的武装人员实施“挖掘式”打击,致使原本以为躲藏得天衣无缝的对手遭受重大损失,而且毫无招架之力。因此,陆战场有人作战力量的主场优势亟须加快向无人化方向转进,基于“人智+机能”的新型作战模块这一力量模式,将主导作战方式变革。

第四,现实战场作战愈发受制于虚拟战场牵制。在以往传统陆战场作战中,受信息量少、时效滞后、响应低效、行动偏差等诸多症结制约,虚拟演兵只能处于作战边缘发挥一些决策支撑作用。很多情况下,碍于战斗胜败的沉重结果,又大大降低了虚拟战场行动效力的发挥。在元宇宙、量子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传感器等诸多新兴技术集的作用下,虚拟战场走向现实战场的速度和深度愈发加快,不论是从战略决策的高度,还是在战术行动的末端,无不呈现出虚拟战场动作对现实战场行动的强大影响力。

有的地区冲突中,在战略上,相关各方争相利用信息、网络等空间的灰色盲区实施认知较量,其实质就是在无形的现实战场投射虚拟炸弹,以此夺取认知战场上的战略博弈优势。在战术上,一方利用天基、高空侦察感知力量对特定战场建立高密度、高速率的信息网络,使体系内其他作战力量能够同步透视战场现实动态,从而做到先敌行动、先敌打击,同时有效抵消对手在现实战场上的体量和质量优势,以此实现破坏战场对抗均势的目的。

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装备。随着带有新动能电磁装备、无人智能化低成本精确打击武器、卫星数据链网络信息系统等投入陆战场,犹如在原本平静的海面投放一枚高当量炸弹,一时间掀起万重巨浪,对承袭发展的传统陆战模式带来诸多颠覆性冲击。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必须首先认识到这种冲击的具体表现,继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求在把握战争规律中追寻变革、适应变化。

    进入专题: 新兴技术   传统陆战模式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92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