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缠绵伊郁写微辞,日日花前病酒卮——谈冯延巳词中“赋、比、兴”的运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1 次 更新时间:2024-11-25 22:00

进入专题: 冯延巳  

叶嘉莹 (进入专栏)  

“赋、比、兴”从《诗经》时候开始,就被认为是三种作诗的方法。诗歌以感动触发为基本的作用和生命,无论你用哪种作法,假如能在作品里传达出感动触发的作用,就是一首成功的诗。

“赋、比、兴”的分别

“赋、比、兴”这几种作法的基本分别在哪里?当然古人也说得很多了,“赋”是直陈其事,直接叙述你所要写的事情。

冯延巳的《鹊踏枝》,开头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他说,谁说我把闲情抛弃了很久,每次到春天来的时候,我这惆怅的感情还跟从前完全一样。这就是直接叙述他自己的感情。直陈其事的“赋”的作法,怎么样传达出一种使我们感动的力量?主要是在叙述的口吻。“谁道闲情抛掷久”,从“谁道”两个字,说“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说“日日花前常病酒”,看他说的这种感情之热烈、之执着、之有力量,是叙述的口吻。到下半首的开始,说“河畔青芜堤上柳”,从叙述自己的感情写到大自然的景物。

“比”跟“兴”这两种作法跟“赋”的基本分别是,“赋”是直接叙述情事,“比”“兴”都是要把情事借一个外物的形象来表达,总是要情和物、意和象之间有一个彼此互相的作用和关系。这点“比”和“兴”是相同的。

可是“比”跟“兴”有什么分别呢?“比”是先有情意,然后用物象来表达。比如李后主的词,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说你如果要想问我,我的内心一共能够有多少忧愁,这是内心的情意。先有了一个忧愁的情意,这个愁我不能够给你看到,所以就比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心里那种不能够摆脱的忧愁,就恰好像那一江春天的水,滔滔滚滚向东流去,这么多、没有穷尽的忧愁。先有情意,用物象来表达的,这是“比”。

“兴”是先有外物的形象,然后引起内心的情意。我们同样可以用一首李后主的词句来作比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编者注:“留人醉”一作“相留醉”)他已经说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是感动的过程跟“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相同。他是先看见了外边,说“林花谢了春红”,看见满林最美丽的红色的春花完全凋谢了。这么好的东西,这么美丽的生命,为什么它凋零消逝得这么快?“太匆匆”三个字是他内心的感动。不单是花凋零的时候,在花开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幸的挫折和苦难的事情。“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不管早晨还是晚上,有风也有雨,摧打这个花。所以他从花的凋零,受到风雨的摧打,从花的生命短暂的“太匆匆”,想到人生也是这样。人生的生命也是短暂的,人生的路途上也有很多风雨、打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所以,从外物引起“人生长恨”的内心的情意。从“林花谢了春红”,想到人生的长恨,这是一种“兴”,就是从外物的形象引起了内心的感动。在引起了内心的感动以后,又用一个“水长东”的“比”的形象来结合,所以这一句话是从“兴”到“比”的一个整体结合。

“比”“兴”的分别,一个是先有情意,后有物象;一个是先有物象,后有情意。还有一点不同:“比”这种作法是经过理性的比较和安排的;“兴”的作法完全是一种内心自然的感动触发,不是用理性产生出来的,是从感情上产生出来的。可是有的时候,“比”跟“兴”很难给它一个切实的解说。像李后主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从开头的“兴”转到结尾的“比”,这是由“兴”到“比”的过程。有的时候“比”跟“兴”,或者“兴”跟“比”是结合的。

《诗经》里很多诗很难确定是“比”还是“兴”。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夭夭”,《诗经》的注解是又年轻、又美丽的样子,少而且好。“灼灼”是像火的燃烧,“华”就是花的意思。你看那青春的、美丽的桃花,它的花是火红的,像燃烧般的颜色,多么美好。古代的“子”可以指女子,也可以指男子。“之”就是“这个、那个”,是指示的一个称谓。“之子”就是那个女孩子。“于归”是女孩子出嫁。“宜其室家”,“宜”是相处得很和乐、很美好,她出嫁到另外一户人家,与那个家庭里的人都相处得和乐美好。诗人看到了外面的桃花这么美丽,想到一个美丽青春的少女,就是“兴”。一般“兴”所选取的物象是一种大自然的景象,是看到大自然的景象引起的感动。而“比”就可以是假设的、创造出来的形象。像这首诗,虽然桃花的美丽可以是对大自然景象的一种感动,是“兴”;可是桃花也可以“比”女孩子的美丽。所以,《诗经》里一般都是用大自然的景物开始的,主要的还是“兴”,可是“兴”里边可能有“比”的意思。从外边的景象引起来内心的感动,这是《诗经》的作法。

图片位于天津红桥北运河畔的桃花堤桃花初绽,人们三五成群地漫步其中,欣赏春日美景。新华社资料片

屈原的《离骚》所用的“比”就比较多了。楚辞所用的“比”有很多是他的假想,不是大自然的形象。比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芰”是菱角一类的植物,“荷”是荷花,都是水里生长的。古人上衣下裳,他说我把菱叶跟荷叶做成上衣,把芙蓉花做成下裳。好像也是大自然的景象,但这是他的假想,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全身都这么美丽,是说他的才能的美丽。所以,“兴”里边所写的景物大概是大自然真实的景物,“比”里边不见得都是大自然真实的景物,可以是假想的景物。

冯延巳《鹊踏枝》词中“赋、比、兴”的运用

一首诗有时把“兴”放在开端,有时放在结尾,有时放在中间。冯正中“谁道闲情抛掷久”这首词,开头先是“赋”,从他自己的情事写起,忽然间推出去,说“河畔青芜堤上柳”,把自己的感情跟外面大自然的景物结合起来。而且这一句是在下半首的开端,所以它有“兴”的作用。“芜”是平原上的草,还有岸上的柳树。河边的青草跟岸上的绿柳,给他一种感动,所以这一句有“兴”的意思。前面说的青芜、柳树都是大自然的景象,可第二句就跳到“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每一年为什么我都有新愁,而这个“新愁”又是什么?“河畔青芜堤上柳”,这引起了我的忧愁。

为什么青青的草跟柳树可以引起我们的忧愁?李太白的一首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年年的柳色就让我想到每一年的离别。还有欧阳修的词,“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每年二三月的时候,千里万里都长满了青草,这青青的草色一直接到天边上,是“行色苦愁人”。一个在外的游子,当他在旅途之中,看到这一片天涯的芳草,引起了他的忧愁。还有李后主的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离别的忧恨就像春天的草,这是一个比喻,先有了离恨,然后说我的离恨好像是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比”中有“兴”。草色是我眼前所看见的,离恨是我心中所有的,我把我的离恨比作青草,基本上是“比”。可是同时青草也给我很多的感动,这“比”里也有“兴”的意思。他这里说是河畔的青芜,是堤上的柳,是那年年的柳色,是那天涯的芳草,是大自然的景物。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使河畔的青芜、堤上的柳与新愁结合。那青草跟柳条的绿色带给我的都是新愁,青芜跟柳树与新愁结合起来了,所以他不是问青草跟柳树为什么年年有。青芜绿柳是大自然的景象,也是他内心的忧愁。如果说《诗经》的《桃夭》是从“兴”到“比”,李后主的“离恨恰如春草”是从“比”到“兴”,那么,冯正中的这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是即“兴”即“比”,同时又是“兴”,同时又是“比”。因为这首词开始说“每到春来”他就有跟从前一样的惆怅,已经有了年年的忧愁。是什么让他春天来就有了惆怅?就是现在他才说出来的“河畔青芜堤上柳”。有些诗人开始就从给他感发的景物写起,可是冯正中这首词不是。他先写了感动以后的情意,是“每到春来”我就“惆怅还依旧”,原因是“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整首词回旋往返,从第一句“谁道闲情抛掷久”,他就是曲折说出来的。“河畔青芜堤上柳”好像是离开感情说大自然的,可是“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一个“新愁”就回到前面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每个人感情的姿态、形色都不一样,冯正中的感情作用是盘旋曲折的。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又是“赋”。凡是好的“赋”就是直接叙述情事。不管是“赋”,是“比”,还是“兴”,表现一种感发的力量才是好的作品。不是说这首词就只是“赋”,那首词就只是“比”,或者另外一首词就只是“兴”,“赋、比、兴”要在整首词里边配合起来,要结合得恰到好处。结合的作用越大,词的效果就越好。“独立小桥”好像是直接地叙述他的生活,说我一个人站在小桥上。桥是人来往经过的、不可以停留的地方,而我一个人孤单地站在这里,是一种寒冷、孤单、无依靠的感觉。一定要把这种感觉很形象化地表现出来,“赋”也一样要形象化。“独立小桥”后面“风满袖”三个字非常好,桥不是一个屋子、一个庭院,桥是四无遮拦的,四面的寒风吹过来,把我的衣袖完全都吹起来了。满袖的风是极言风力的强大,满身都在风的侵袭之下,所以“独立小桥风满袖”,这个“赋”其间有一种感发的作用。他后边又写到大自然了,“平林新月人归后”,这是从“赋”到“兴”。本来“风满袖”的“风”就已经从“赋”到“兴”了,到“平林新月”,“兴”的作用就更大了,是“平林新月人归后”。冯正中的词把感情的作用和境界写得好,把自己整个的感情作用都很具体、很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平林”是远望的一片丛林,如果这个林子就在你前边,你就被这个林所包围了;如果林是在远方,你就可以看到一片丛林,中国画中就是远远的一片丛林,远看“平林”。“平林”是遥远的、没有边际的一片,新月刚刚从平林上升上来。新月升上来得比较早,等到过了十五以后,月亮就升上来得比较晚了。所以“平林新月”是天开始黑下来了,月亮刚刚从平林上出现的时候,这时是“人归后”。桥上本来是有行人来往经过的,可是人完全都走了,所有的人都有家可“归”。他独立小桥,还没有“归”,一直等到月亮都上来。你要再倒回去看前面,“河畔青芜堤上柳”,把青芜的颜色写得这么鲜明;“日日花前常病酒”,“花前”写得这么鲜明。所以从“青芜”跟“花前”来看,那应该是白天的景色。而他现在说“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他没有说独立在小桥之上想的是什么,只把一个形象摆在你的眼前,给你的完全是感动和触发。所以他的无依、他的寒冷、他的孤单、他的寂寞的感觉都在那个形象之中表现出来了,这是从“赋”到“兴”。

冯正中的词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内心的感情的境界,感情本身就很难具体地表现,而他所表现的又是一种最难表达的、曲折盘旋的感情。感情是有姿态的,诗词的进展、整个结构也是有姿态的。他将词的结构姿态与曲折盘旋的感情姿态完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了。而他所表现的是一种热情而且执着的境界。所以“日日花前常病酒”“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独立小桥风满袖”,他也不回去,还站在那里,虽然是寒冷和孤独,可是事实上他的内心是热情而且执着的感情。这是冯正中词的特色。

词从外表上看起来真的是微末小道,所写的都是不重要的事情,都是闺阁儿女相思。可是它有它的价值,就因为它写出来人的真正一种心灵和感情的境界,而且它的心灵和感情的境界完全是从一种感动兴发的作用让你去体会。不像诗,诗是有个题目,要把它说出来,说得很明白,诗是言志的。而词是不明显地言志,要把你的精神和感情的境界体会表现出来。而且让千百年以后的人读了,同样受到一种感动。所以今天,对于学问、理想、事业,对任何东西的奉献,要坚持追求的这种感情,你都可以从冯正中的词里边体会出来。

《抛球乐》与《鹊踏枝》相发明之处

再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词:

抛球乐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冯正中的《鹊踏枝》14首、《抛球乐》8首,都写得很好。“酒罢歌馀兴未阑”这首词完全可以配合《鹊踏枝》,二者可以相发明。《鹊踏枝》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把闲情抛掷了,可是他马上说,“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他说了一个“抛掷”,然后又拉回来说他没有能够抛掷。这首词“酒罢歌馀”,酒,喝完了;歌,听完了;“兴未阑”,我的兴致没有完。阑者,即“阑珊”,是将要终了的样子,如“春意阑珊”。“酒罢歌馀兴未阑”,如果我们从现在的很肤浅、很狭窄的意思来看“兴”,兴致、兴趣,好像只是指你高兴的事情才叫做“兴”。中国古人所说的“兴”从“赋、比、兴”那里开始,是说你内心的一种感动,就是“兴”。

杜甫诗有:“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杜甫写过《秋兴》八首,说的是“白头吟望苦低垂”,写的都是悲哀的感情。“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他所写的是他的流泪、他的悲哀、他的思乡等种种感情。杜甫这两句结合得很妙,“老去才难尽”,一个有才能的人,当他身体衰老了,而他内心的感动是不能够终止的。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当然是个“烈士”。杜甫是个诗人,“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是说我知道我的生命快要完了,我已经老去了,可是我内心的感动、感情还在那里。《秋兴》八首写的是他对于故国的怀念,那是一种内心的感动。如果内心不感动,其实就没有诗,诗的真正的源动力就是内心之中的感动,就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情。而且诗的好坏一定与感动的力量的大小强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的感动是很难说的,有的时候你不知道为什么,偶然的一件事情,别人漠然视之,根本连看都没看见,根本不值得注意的事情,忽然间使你感动了。所以当你饮酒的时候,当你听歌的时候,就引起来你内心的一种感动。虽然酒饮罢了,歌唱完了,内心有一种感动不能自已,不能够忘记和抛却。这就是《鹊踏枝》所说的“谁道闲情抛掷久”,这就是冯正中,热烈执着,盘旋沉郁。他没有办法去抛弃,别人“酒罢歌馀”内心之中就再也没有那份感动了,可是他不然。他知道一切的欢乐事情都有终了,而且酒跟歌也不一定是欢乐,只是喝酒的时候、听歌的时候,引起了内心很多的感动。“酒罢歌馀”,人都散了,可冯正中内心的感动没有终止,所以就“小桥秋水共盘桓”,一个人到小桥那里,面对着桥下的流水,安排他的感动。

“盘桓”与“徘徊”字音很相似,意思也比较接近,都是不能够离开、徘徊不去的意思。“盘桓”两个字可以有很多的用处,人与人之间在一起、不离开是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辞官隐居,回到田园,就常常来到松树下边,要用手摸到松树的树干。“抚”不只是眼睛看见,而且是身体接触到了。杜甫的诗“抚迹犹酸辛”,我所经过的事情是非常切身的经验,所以这个事情我不是看到的,是摸到的。“抚”字不只是眼睛看到,而且是真的你接触到的,是最关心、最密切的一种接触。

陶渊明的诗里边常常写到孤松。陶渊明的另外一首诗,他说“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他是用一只飞鸟来作比喻,他说这只鸟找不到一个可以落下去的地方,后来它看到一棵孤独生长的松树,所以把翅膀收敛起来,从高远的天上归向孤独的松树。孤独的松树在陶渊明的诗里是一种象征。当秋天、冬天所有草木的叶子都变黄了,落下去了,而松树叶子永远是绿的,永远是不落的。所以那代表松树的坚贞,代表松树不改变的志节和品德。别人在危险的环境之中都改变了,可是它在风雪之中都没有改变,而它不但是坚贞,还是“孤”,是孤独的。所以陶渊明他自己做了单独的选择,他的亲戚、朋友,甚至于妻子儿女都不谅解他,为什么做了这样的选择?为什么好好的官不做了,回来过这种穷苦的生活?“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他说我是辞官隐居回来了,我的遗恨是街坊没有一个可以谈话的人,家里没有一个理解我的妻子,所以他说“抱兹苦心,良独罔罔”。没有一个人了解我,我是单独的一个人,觉得非常失望。所以,他说的不但是松,而且是“孤松”,这是一个很好的象征。

“酒罢歌馀兴未阑”,当你内心有很多感动、很多感情,没有人可以谈话,没有人可以了解的时候,是“小桥秋水共盘桓”。其实他所写的怅惘的感情比陶渊明更多一点。陶渊明所说的孤独的松树是坚贞的,松树是在风雪之中都不凋残的,当他抚孤松盘桓的时候,就代表陶渊明在内心之中找到了寄托。陶渊明另外有一首很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的人生找到一个真意。陶渊明是很有哲学思想的诗人,而且把他人生的困惑在哲学思想之中解决了。而像李商隐、冯正中这样的人都没能解决。“小桥秋水共盘桓”与“独立小桥风满袖”互相发明,我就站在那个小桥上,桥是孤独的,是在四面寒风的侵袭之中的,是没有依靠的,那不是可以居住、停留的地方。小桥是没有依靠的,没有遮蔽的,下边是流水,流水是长逝不返的。

中国文学有一个传统,当你念诗的时候有很多的联想,就把自己投进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感情之中去了。孔子曾经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很有诗意,不只是光阴,宇宙之间那些消逝的,多少不能够挽留和掌握的东西,是“如斯夫”。他脚下的流水永远在消逝,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不放弃、都不停留,一直在消逝。冯正中说,我现在独立于小桥,而我的脚下是长逝的流水,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所以我在这里徘徊不忍心离开的是“小桥秋水共盘桓”。就因为在小桥上的孤独寒冷和流水的长逝不返,与我的内心有一种共鸣。然后他具体地写在小桥上看到的是什么,冯正中用美丽的形象表现他内心的这种感受。“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看到有梅蕊在水波之中摇。蕊者,是将开未开的花,不是杜甫所写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落花。“波摇梅蕊当心白”,有人误会说那是梅花的花瓣落下去了,落在水中央,在波心摇动,这个不对,因为那不是梅蕊。这波中摇动的是什么?是梅蕊在波心之中的倒影,是要开还没有开的、满树的白色梅花在水里的倒影。

诗里常常有人写倒影,杜甫的诗:“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杜甫这首诗写的是长安附近的一个水塘,叫渼陂。他说在水塘靠南边的那一面,是“纯浸山”,“纯”是完全,完全把山浸在水中了。在陂塘靠南边的这一面都是山的倒影。山是不动的,可水是动的,所以“动影袅窕冲融间”,那个山的影子就在动。古人说“窈窕淑女”,大家都误以为就是现在说的女孩子身材苗条,古人所说的绝不是如此,古人对于美的欣赏没有这么肤浅。中国古人所说的窈窕淑女,“窈窕”两个字是深远的意思。美丽一定要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是从里到外的,那才是真正的美丽。所以窈窕是深远的意思,他说山的影子在水中摇动,是“袅窕”,是在水中那么深远的样子。和平地、慢慢地动叫做“冲融”,所以“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是一个影子。“波摇梅蕊当心白”,他在那孤独寒冷的小桥上,看到水中央一片白色梅花树的影子摇动。

冯延巳词“和泪试严妆”的特色

冯正中所辅佐的南唐中主曾经问过他一句话:“‘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如果不是诗人从桥上走过,不用说走过,就算站在桥上半天,这个白影子再动,也与他不相干。“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风吹起满池子细碎的皱纹,不只是池子里的皱纹,是他心上的一片波纹,这是很难讲的。可是诗人一定是如此的,清朝词人况蕙风的词话上说,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常觉得风雨、江山以外有感动我的地方,那才是对的。这是“波摇梅蕊”,引起他内心的一片感动。所以当他说“波摇梅蕊当心白”的时候,这个“心”当然是波心,是水中央的心,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所以那个白影子不但在水中心摇动,也在“我”的内心之中摇动。白色是很凄凉的,可是白色也很鲜明,很敏锐。

然后“风入罗衣贴体寒”,风当然就是冷了,可是你看冯正中的用字,“风入”,风不只是在外面吹,风是一直吹到里面去了。衣服是很单薄的衣服,如果穿着很厚重的衣服,那风就不会进来,我就不会感到寒冷,就没有这种感受。他说“风入罗衣”,是没有御寒能力的衣服。而后面三个字“贴体寒”写得更好。佛教上说的“说食不饱”,山珍海味,熊掌鱼翅,你尽管说得再好,我听得再多,我没有吃进去,那是外在的,与我不相干。所以,这个寒冷不只是口中说的寒冷,不是像辛弃疾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贴到我的皮肤上了,跟我的身体密切相接,是“风入罗衣贴体寒”。这样的孤独寒冷,你为什么不躲避,为什么不早早地回到家里边去?你当然就不用“小桥秋水共盘桓”,也不会“风入罗衣贴体寒”了。冯正中的感情热烈执着,他就是不肯放弃,所以他说“且莫思归去”。韦庄的词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且”是暂且、聊且、不得已的时候的一个办法。冯正中说我暂且不要回去,因为我内心的一份感动现在还没有办法摆脱,就是“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我要再找到一个有笙歌的地方,尽量享受笙歌的欢乐。

他在外边的小桥之上,寒风吹过来,是“风入罗衣贴体寒”。他为什么说姑且、暂且不要回去,因为回去以后的那种孤独寂寞更深刻,他要尝试用外边的笙歌忘怀这些。而他最后加一个“欢”,是要强为欢笑,这也是冯正中的一个特色。所以王国维在批评冯正中的词的时候,曾经说他是“和泪试严妆”。他是伴随着自己的眼泪,可是他不肯放弃他那浓艳的、美丽的妆容。

真正悲剧的人物是他虽然在悲哀挫折之中仍要尽力挣扎。所以从第一首《鹊踏枝》,冯正中表现的就是“谁道闲情抛掷久”,是他曾经尝试过抛掷而没有办法抛掷,这个才是他的悲剧的性格、悲剧的感情境界。

《采桑子》同样是冯正中的很不错的一个词调。《鹊踏枝》他写了14首,《抛球乐》他写了8首,《采桑子》他写了13首,都是冯正中非常喜欢用的词调。

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第一句说“花前失却游春侣”,《唐宋名家词选》上写的是“华”字,“华”就等于“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冯正中总是把热烈的感情与悲哀的感情结合在一起。“花前”,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寻芳”是多么好的事情,可是他说“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笙歌是多么欢乐的东西,可是他说“纵有笙歌亦断肠”。所以他都是把最美丽的、最欢喜的,与他最悲哀的、最孤独的、最寂寞的感情结合在一起,这是冯正中的词的一个特色,就是“和泪试严妆”。

 

进入 叶嘉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冯延巳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91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