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淑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6 次 更新时间:2024-10-24 23:14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叶淑兰  

外交形象涉及主权国家外交活动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以及由此获得的基本认知、评价与情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的建构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明晰和平负责任的外交形象定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打造刚柔并济的外交形象以及加强融通中外的外交话语传播。

 

明晰和平负责任的外交形象定位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的建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要求,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建构的目标定位提供了指引。

第一,和平大国外交形象定位。在“国强必霸”现实主义思维支配下,西方对中国有一种“大国原罪论”“大国威胁论”的想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说之“大国”,不仅在硬实力层面是经济大国,而且在软实力层面还是具有大国风范与气度的文明大国。这集中体现在和平大国的形象定位上,中国承诺永不称霸、永不扩张。中国和平大国形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合共生、协和万邦的理念,这根本不同于西方所谓的“大国主义”,而恰恰是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

第二,负责任大国外交形象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负责任大国是中国大国风范、大国气度的体现。西方提出的“中国责任论”意在让中国分担原本西方所应承担的责任。面对一些中小国家对中国大国身份的“担忧”,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题中之义。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是基于责任意识产生的,意味着中国在提供公共产品与解决全球治理问题上承担与国家实力相对应的责任,这是一种“双向责任”,区别于西方“中国责任论”中所隐含的“单向责任”。

第三,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形象定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决定了中国要突破西方所谓的“东方主义”框架,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从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化解东西方二元对立思维。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以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容的大国外交。建构新型国际关系,不仅包含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还包括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以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思想。在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兴衰相伴、安危与共”的相互依存时代,中国通过建立开放包容的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一,秉持相互尊重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相互尊重意味着在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上,尊重各国政治体制、发展道路、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真正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尊重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机制,面对国际冲突事件,更多采取说服、斡旋、调停等方式,通过施展柔性外交来发挥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

第二,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法治化。公平正义反映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国际秩序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呼吁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为有力推动公平正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强调加强联合国机制,遵循国际法原则,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

第三,推动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主张开放原则以及不针对第三方的立场。中国通过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建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恪守真、实、亲、诚的原则,坚持正确义利观,旨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打造刚柔并济的外交形象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中国外交特有的精神气质与魅力风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外交形象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刚柔并济、义利兼顾、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风格。

一是刚柔并济的外交风格。大国外交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国家硬实力基础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格的“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定追寻,以及对于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等原则性问题的坚决维护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强调外交的底气与骨气,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但同时也强调外交的多元包容、进退自如、化解矛盾等“柔性”方面,呈现一种刚柔并济、刚中带柔、柔中寓刚的风格。

二是义利兼顾的外交风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鲜明的义利兼顾风格,完全不同于西方根深蒂固的利益至上逻辑。讲求务实、亲切、情义与道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中国外交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三是兼容并蓄的外交风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平衡。支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的理论体系不但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开放的。兼容并蓄的形象风格需要我们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四是与时俱进的外交风格。良好的外交形象能够经受历史检验,紧握时代脉搏,具有自我成长的鲜活生命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守、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反思和借鉴,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大国外交实践中,中国精准回应当前的痛点与难点,提出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展现中国外交具有很强的适应变化、反思学习与调整进步的内在生命力。

 

加强融通中外的外交话语传播

 

 

外交形象建构涉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国际互动,离不开对外形象传播“音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升。大国外交形象建构需要从国家战略传播角度出发,建构融通中外的外交话语体系与战略传播体系。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在批判性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以及中国大国外交的历史与现实发展,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外交思想与实践的有益成分,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外交话语的议题设置力、话语说服力与话语实践力。

其次,积极发挥多轨外交的作用。包括首脑外交在内的政府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塑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公共外交对于影响国外公众对中国外交的认知、评价与情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还需要积极发挥国际组织外交、企业外交、智库外交、媒体外交等多轨外交的作用,推动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齐头并进发展。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塑造富有吸引力的大国外交形象。

再次,拓展大国外交话语传播渠道。推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齐头并进发展,打造融媒体、全媒体对外传播矩阵。更好推动中外媒体合作,达到“借筒传声”“借船出海”的传播效果。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深入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与国民性格,从而加强分众化、在地化、精准化传播。

最后,创新大国外交话语叙事方式。外交话语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使命,对外叙事需要“硬的更硬、软的更软”,融知识性、逻辑性、生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回应来自国际社会的不实声音,需要摆数据、讲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硬气与柔性、严肃性与幽默感中保持动态的平衡,更多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暖新闻方式进行传播。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建构需要遵循形象塑造的内在客观规律,其目标是追求真实、立体与全面的中国形象,以及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建构需要明晰和平大国、负责任大国、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定位,以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容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打造刚柔并济、义利兼顾、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形象风格,加强融通中外的外交话语体系与战略传播体系建设。外交形象的建构具有关系性特征,需要以差异性思维、包容性思维与多元结构思维,超越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之间的鸿沟。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9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