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啸洋 何强:论《金刚经》中“无住生心”思想及其当代人文涵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06 次 更新时间:2024-10-16 16:55

进入专题: 金刚经  

单啸洋   何强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中一部影响极大的大乘佛教经典。《金刚经》为人们在经验世界中的实践和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个人面对现实生活时创造自身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一条实现途径。“金刚”喻为锐利无比,能破一切事物,“般若”译为智慧,是用以成佛的一种特殊知识,“波罗蜜”译为到达彼岸。合而观之,此经即为以金刚般的智慧破除一切事物的外相,而达到脱离苦海的涅槃彼岸。此经之中,何种智慧可以破除一切事物之外相?何种智慧可以领悟事物“性空幻有”的本质?答案在于本经的核心思想“无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执着于一切事物,而生真心、本心、清净心教会世人如何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

一、“无住”之缘起

在经文之中,须菩提向佛陀询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发音,意译为“无上正觉”,亦即追求佛果之心,“住”可译为居住、存在、安住、执着、生命的延续等含义,“降伏其心”也就是借助佛法降伏恶心、尘俗之心。简单说来,须菩提的提问就是询问世人如何成佛,《金刚经》的全篇内容也围绕须菩提与佛陀之间的对话展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2],成佛的方法也蕴含于《金刚经》之中。在佛教般若学中,经验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本质并非“独立实有”,故说事物之本质在于“空性”,即是“缘起性空”。事物的存在不是亘古不变的,我们所认识到的仅仅是事物物质性的表象。佛家不否定事物的客观实在,但这样的实在并非是先天存在的。在意义世界,事物所谓的本质并不固定,皆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而产生,我们所感受、把握到的是事物呈现给我们的“相”。虽然事物的本质是“空性”,但因缘和合的关系一直存在,事物也是实在,故而名为“性空幻有”。由此,佛家修行之中对待世间一切事物的态度在于“无住”,便是世上没有什么是值得执着之事,因为事物的本质本就是变幻无穷,因因缘而定。“无住”就是报以不执着于世间一切事物的心境而修持的佛家法门。

二、心中“无住”于相

无住亦可称不住,具体到内部含义,可理解为不执着于一切事物之相。

第一,不执于“四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于相。”[4]《金刚经》所提到的“四相”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就是我们日常感受、把握到的东西的表象,“四相”是佛家对于凡夫俗子眼中的自我存在形式的界定。具体来说,“我相”有两层含义:一为自我观念,将自我意识所产生的形象认为是自我存在的实体;二为在意识中出现的形象与我感同身受,人们就把它当作实我。“人相”即是六道轮回之中的灵魂主体,将灵魂主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是指众生身体系五蕴集合而成,却将其视为宇宙内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寿者相”是指个体的生命观念,一般指把外相的生命存在时限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无住于“四相”即必须不以我身为真实存在、不以他人为真实存在、不以众生为真实存在、不以长住于俗世为真实存在,把我身、他人、众生、长住于俗世都看成虚幻,将作为认识主体的“我”视为空,达到“无我”的状态。

第二,不执于“身相”。“身相”即是如来于世间的佛像。“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5]对于佛教而言,佛像是一种符号,仅是如来的一个指代。修行者常将自己的本心寄托于寺庙中的佛像,对于雕塑的崇拜反而超越了如来本身的意义。《金刚经》中言:“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6]佛像仅是人心中的妄相,三十二相皆为假象,而非如来的实相。世尊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7]若修行者以佛的“身相”为如来,这正是“以色见佛、以音声求佛”而不得佛,亦无法到达彼岸。佛相是存在于人脑意识中的图景,同样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虚幻图景,亦为因缘合和而生,万相皆空。故而若想获得“无上正觉”,就得破除万相,包括佛的身相,所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8]。

第三,不执于“佛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9]佛法仅是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方法,是渡化世人的工具,用文字所书写出来的“佛法”也并非等于个人内心真正萌生的顿悟。《金刚经》中有“以筏喻法”的故事,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10],把“法”喻为渡河的筏子,一旦顿悟,通达了佛的彼岸世界,就应该登“岸”弃“筏”,不应执着于“佛法”,因为“佛法”只是修行者手中的工具。《金刚经》否定一切法的真实性,不但否定有为法,对实相、般若等无为法同样否定。习得“佛法”本就为了破除对“相”的执着,万法本空,法为名相,法即破法。若因得到法的真谛而执着于佛法,那么就会产生出新的执着,造成相互矛盾。

三、心中“无住”于尘

“无住于相”的工夫在于“无住于尘”。要达到心中“无相”的境界,必须处理好“六根”与“六尘”的关系。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感觉认识之六种境界,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无住“六尘”就是要破除“六尘”在心中的相,使心保持无相的心境,保持心境的空明,自在而不被相缚。佛家以为,人的观念世界的构成在于人有六根,物质世界的因缘和合却使得世人六根不净,内心之中常被六尘绑架,贪嗔痴欲时常左右人心,致使世人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凡夫常为物所困,俗人常为欲所缚,始终不得安其生。若修行者为习得“无上正觉”,便需“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11],即破除六尘在心中树立的幻相,不执于六根在世间的欲望。这样才能把握“缘起性空”的奥义,证得真正的“般若观照”,如六祖惠能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13]菩萨对于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存在的一切都没有执意的追求。在进行心志引导和物质给予的布施时,对于有形态、有情态的物质,有声的东西、散发的清香、感觉的喜悦、触发后的各种气味,凡此种种都应当心地纯清,一视同仁地进行。佛陀说到,有教养的心志诚笃的信徒应怀着平等对待一切的心念进行布施,不取决于事物的形象与个人的感受。布施是佛法中一等功德,菩萨行于布施的目的不在于求取功德遂而成佛,也不在于希望得到他人的礼遇与赞赏,更不是受到了外物的诱惑,即布施不是为了满足色、声、香、味、触、法。菩萨布施没有目的,在于发自本心。所谓“无相布施”即是心中无诉求之事,心境一片空明,行为举止几乎自然,这也回证了无住于佛法,菩萨布施并非因为是佛法的教导,而是在于菩萨将布施这一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然而然地就表现了出来。简单说便是,行善积德已是本然,而非应然,经文最后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4]即是对金刚破除外相的最好概括。

四、心中“无住”于空

不执于相,更不执于空。空是否定一切事物的独立实在性,不仅否定了认识主体的独立实在,也否定了认识对象的独立实在。“无住生心”是一种工夫论,旨在教导修行之人从对于外相的执着当中抽离出来,将一切事物视为空相。但如果不能辩证地理解空相,这样的否定形式不免会让人陷入对一切事物的否定当中,因为一切事物对于主体而言都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堕入枯木死水般的“顽空”之中。这样会导致修行者就此消沉,一或杜塞视听、不问世事;二或玩世不恭,胡作非为,甚至轻视生命。“无法相,亦无非法相。”[15]“法”在佛教中的含义为世间一切事物本性、规律的统称,也指代事物的表象,“非法”即对空的阐释。有人看到了法相的虚幻,却就此落入对“非法相”的执着,即产生对虚无的执着、产生对否定的执着。故《金刚经》又一任务就是要破除对“非法相”的执着,进行否定之否定。

第一,执空亦是执相。“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相。”[16]空相亦是相,若执着于空相,即执着于四相,所以不应执着于寻求一切事物的外在形态,同样不应执着于没有外在形态的一切现象的断然否定。对于“空”的执着同样会形成新的“有”,执空亦是破除了经验事物的外相,却树立了自身心中的内相。

第二,空为不真空。“众因缘说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17]不执于空在于认识到空相的边界,空否定的是经验事物的独立实在性,而非否定经验事物的实存实有。经验事物的“实在”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本质在于空,故佛家将事物的实存实有称为“假有”。“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18]僧肇的中观之道将“空”解释为非有非无,不落二边。事物因因缘和合而在本性上空,因因缘和合而在现实中有。执空之人只看到了事物的“性空幻有”而忽视了事物的“因缘和合”,即忽视了事物的因果规定性,而导致堕入虚无。真正的空性在于空空,空掉虚无,领悟到“缘起性空”中的“因缘和合”。

故而只有做到无住于相、一切法、一切非法,才能生清净心,修利他行,真正做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五、“无住生心”的当代人文涵蕴

世人常把眼前所见、所体会到的东西视为真实的东西,总是执着于自身已经拥有和掌控范围之外的事物,对于自身的执着常常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所以无住即是在于倡导世人拨云见日、脱离苦海。“应无所住”就是不执着于世间存在事物。“应无所住”的重点在于无住,在于不执着,而不是将一切事物视为不存在。该思想倡导不执着于事物对我们的影响,理应沉着冷静地面对你的所见所闻,对于周遭的人或事、情或物常怀反思与审视,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不被他人的言行所蛊惑,从而大胆地去探寻真理之光。“无住于尘”就是不执着于我们内心的欲望。满足人的需要是推动人的发展,而过度的、不合时宜的需要会违背社会或个人生理的发展规律,损害社会或自身。“应无所住”倡导不执着于欲望对我们的束缚,须要摆脱因欲望与现实不对称而带来的痛苦,成为更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使个人精神力量更为强大,使心理状态更为健康。“无住于空”就是要拒绝虚无主义。佛家倡导人们不执着于世间的事物,不执着于内心的欲望,因为这不免会让人陷入虚无主义之中,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皆无意义。因而我们要拒绝虚无主义,将个人与社会的意义寓于内心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观,直视生活的惨淡与奋斗的艰辛。

“无住生心”的思想从心性学的角度出发,告诉人们:在物质生活层面,摆脱自身被物质所异化的现象,打破“拜物质教”的枷锁,从被物欲所支配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在精神生活层面,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执于生活之琐碎,无畏于世间之乱象。面对生活所带来的痛楚,将其视之为幻相,但又拒绝虚无,亦是积极去面对与处理。面对生命所呈现的脆弱,自然不是轻视生命的存在,而是鼓起更大的勇气“向死而生”。不执着于一切的“应无所住”,自能生“金刚能断”之心。因为不执着,所以内心更加强大。面对这纷纷扰扰的“婆娑世界”,“无住生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法,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块净土,这对于每个人都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3][14][15][16]荆三隆,高杨.金刚经新注与全译[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03.05.04.04.04.07.13.07.05.05.08.04.15.04.05.

[12]金刚经·坛经[M].钟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69.

[17]印顺.中观论颂讲记[M].台北:正闻出版社,1952.469.

[18]僧肇.肇论校释[M].张春波,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56.

原载《文化学刊》2020年5期

    进入专题: 金刚经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75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