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属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5 次 更新时间:2024-09-07 23:29

进入专题: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  

张占斌  

 

近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分类施策、集约高效的原则,提出了力争在5年内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至接近70%的目标,部署了四大行动。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近10年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著扩大。该如何看待今后5年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0%的目标?其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内涵?

张占斌: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但依旧保留较大提升空间。比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为22.8%,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近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9倍,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进城就业安居仍有较强需求和较大空间。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道路。第一,中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大国,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第二,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比较严重的国家,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艰巨任务之一,要有耐心和定力。第三,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件事“一个也不能少”,属于同步进行、叠加进行。这个难度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难度要大得多。

简而言之,我们坚持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

首先,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公平共享、包容发展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要努力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和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其次,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四化同步,体现产业支撑、就业优先的城镇化。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要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信息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也是把握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要确保城镇能够集聚人气,拥有持续吸纳就业能力,实现产、城、人三方面融合。

再次,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城乡互动,体现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探索农民变市民、进城不离乡、“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路子。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城镇化进程、共同分享城镇化成果。

最后,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传承文化,体现历史文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务实行动,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邯郸学步,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体现民族文化的自信。

路径、导向清晰 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

《行动计划》围绕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四大行动,按照明确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的部署逻辑,确定了路径,鲜明贯彻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要求。您认为,该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确保今后5年实施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张占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属性。《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5年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将进一步改变以往地方在城镇化发展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物轻人”现象,确保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需要重申的是,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自然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推进新型城镇化,更需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第一,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以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为重点,兼顾城市间流动人口,统筹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一系列任务部署。这体现了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逐步解决半城镇化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坚持“两手抓”,一手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一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行动立意。

第二,聚焦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的地区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城镇化率较高且人口持续集聚的地区,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两大行动,进一步凸显了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分类施策导向。一方面有助于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实现以产兴城、以业聚人,更好满足农民就近就业安家的需求;另一方面,利好推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向周边延伸、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和产业向周边覆盖、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三,针对城市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韧性问题,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有助于着力补齐城市短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以及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改革释放红利的重要突破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因此,为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地,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8月16日头版)]

    进入专题: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9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