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荣海: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62 次 更新时间:2024-05-25 00:26

进入专题: 反腐败  

别荣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这一重要论述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决心意志。新征程上,推进反腐败斗争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必须牢记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经过新时代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斗争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百余年来,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推进自我革命,持续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建设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廉洁政党。从1926年党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开始,“两个务必”要求、“三反”运动、整党运动到新时代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祛疴、重典治乱,党开展持续、深入、全面的反腐败斗争从未中止。党的反腐败历程,既是一场腐败防范与治理的接力赛,也是一场腐败防范与治理的持久战,既深化了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积累了反腐败斗争的经验,也探索着反腐败斗争的规律,为进一步构筑防范与治理有机统一的反腐败体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夯实基础。

百余年大浪淘沙,中国共产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800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拥有管大党、治大党的执政历练,守住了百年大党、百年老党的执政资格。纵观世界其他政党的百年浮沉,20世纪末,以苏联共产党、印度国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为代表的一些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有的甚至走上亡党的悲惨境地。究其原因,不少政党由于连续执政而放松了管党治党的要求,任由党内腐败问题滋长,侵蚀了政党执政根基,逐渐脱离人民,直至被本国人民所抛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因此,反腐败问题是政党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政党建设需要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世界政党发展史启示我们要正视腐败,惩治腐败,防范腐败,坚决做到“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整治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风政风持续向好。面对取得的成绩,一些人容易沾沾自喜,忽视自身问题;一些人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有的人不思进取,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我们必须看到,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回潮。新中国成立75年,许多党员干部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缺乏严峻斗争和艰苦环境的磨砺,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前可能会不知所措。面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坚决防止转变风向、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深刻揭示了反腐败斗争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休止符;不能松劲歇脚、疲劳厌战;不能放松尺度、降低要求,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永远吹冲锋号。

“绝对不能回头”宣示了新征程坚持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方向。迈上新征程,必须清醒看到,腐败这个党的执政风险仍然存在,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对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不能轻视,对其顽固性和危害性决不能低估。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败”“围猎”的警觉,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一以贯之采取最坚决、最有力的措施,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绝对不能松懈”体现了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一贯要求和坚强意志。我们应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至理名言,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的终身课题。对腐败问题,不论谁出问题、出什么问题,必须坚决查处,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绝对不能慈悲”彰显了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严正态度和坚定立场。惩治腐败关系民心向背。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因此,对腐败分子不能心慈手软,有放一马、得过且过的心理。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打造和锤炼自己,增强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新征程上,要时刻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广阔视野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复兴之路上,“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充分认识党内外存在的各种腐败因素和环境,深刻理解我们党将反腐败斗争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的内在要义,时刻保持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打好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动员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反腐败斗争的“一盘棋”,确保反腐败斗争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到底。完善各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以及腐败监控预警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党委定期研判反腐败斗争形势、听取重大案件汇报等制度,从组织形式、职能定位、决策程序上不断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从政治上领会好、领会准、领会透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精神,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方针、重大原则、重点任务的政治内涵,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认识各类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有效抵御风险挑战,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夯实反腐败斗争政治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政治思想防线,始终紧盯“七个有之”问题,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进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两面人,坚决打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一套行动一套的人。对那些攫取国家和人民利益、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人,对那些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要毫不手软、坚决查处,及时清理风险隐患。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修养,遇到问题、作出决策、处理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想一想,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举一反三,看准能不能干、该不该做,在风浪考验中立得住脚,在诱惑“围猎”面前定得住神,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把严惩政商勾连腐败作为重中之重。权力与资本勾连往往是重大腐败案件产生的导火索,隐患巨大,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斩断政治权力与资本财富之间的“跨圈勾连”,坚决防止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而成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防止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对金融领域政商“旋转门”“突击入股”等典型共性问题集中排查清理,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影子股东”“影子公司”“逃逸式辞职”等隐形变异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严肃惩治“靠企吃企”“靠贷吃贷”“靠监管吃监管”等行为,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勾连纽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自觉做到“三严三实”,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深化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清理风险隐患。”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往往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新征程上反腐败斗争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必须实现重点关照和精准打击,盯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腐败隐患,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设租寻租机会。对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必须敢于动真碰硬,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惩治“蝇贪蚁腐”决不手软。“蝇贪蚁腐”这类“微腐败”多发生在基层一线、集中在民生领域,虽然是小微腐败,但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说的就是“蝇贪蚁腐”的危害。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蝇贪蚁腐”,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既要抓典型案件查办,也要做好综合治理。把权力监督做在日常、抓在经常,把查办案件与制度建设、廉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基层干部做到慎初、慎小、慎微,时刻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把小微腐败的风险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扼杀在摇篮之中。紧盯基层“关键少数”,既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也要盯紧对具体执行人的监督,防止权力沦为私有。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顺应人民群众对党风政风的新期待,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作者:别荣海,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进入专题: 反腐败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7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