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鹏 顾正声:俄乌冲突下北极地区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657 次 更新时间:2024-03-08 00:21

进入专题: 俄乌冲突   北极地区  

岳鹏   顾正声  

 

【内容提要】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北极已经呈现出“再军事化”愈演愈烈、北极东西方维持微妙平衡和域外国家大规模介入北极事务的态势。俄乌冲突发生后,北极地区受其影响,形势发生了多边合作机制破裂、北欧国家集体“北约化”打破北极东西方平衡、域外国家将在北极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美国的北极影响力迅速扩大等新问题。俄乌冲突也对中国在北极的活动造成了影响。美国将中国渲染成地缘政治威胁,歪曲中国北极形象,并与其他西方国家在北极事务中孤立俄罗斯,迫使中国站队,然而,北极合作机制的重建、北极东西平衡关系的修复,使得俄罗斯对华依赖加强,间接赋予了中国扩大参与北极事务的机遇。

【关键词】俄乌冲突;再军事化;北极东西平衡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22BGJ001)阶段性成果。

 

2022年2月底,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升级,北极地区作为美西方与俄罗斯对峙的重要前沿,首当其冲受到冲突影响。北极七国先是于2022年3月3日发布所谓的“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北极理事会合作的联合声明”,公开对俄罗斯的军事行为进行谴责,宣布不再参加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各项议程,随后又正式中断了与俄罗斯的合作,将俄罗斯排挤出北极理事会。其他涉及北极事务的地区合作组织,如北欧部长理事会、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也先后中断了与俄罗斯的合作。作为回应,俄罗斯也主动退出了“北方维度”和巴伦支海欧洲-北极圈理事会。5月15日,一直保持中立身份的芬兰和瑞典正式申请加入北约,北极地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北极地区安全面临的问题愈发突出,对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俄乌冲突爆发前北极地区安全态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系统、优良的航运潜力以及气候变化对北半球的重要影响,使得北极受关注程度急剧上升。尤其2007年俄罗斯“海底插旗事件”引爆北极争夺战,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的重视空前高涨,域外国家也纷纷借助甚至创造各种机会参与北极地区事务。军事的重要性快速上升,北极地区的安全态势变得日趋严峻。

(一)北极地区“再军事化”愈演愈烈

冷战时期,北极就已经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争的“战场”,在争夺核弹发射阵地、军事情报重地、世界航空要冲和海洋战略通道四个领域的竞争尤其激烈。虽然美国也采取了诸如建设从阿拉斯加到冰岛的庞大军事设施、建立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签署《美国-丹麦联合防卫条约》、联合加拿大建立北美防空预警系统、成立北极研究所和极地委员会、发布北极政策文件、通过《北极考察和政策法案》等措施,但是在这场北极争夺战中,苏联潜艇部队在北极取得了战略优势,苏联因此在冷战中与美国在北极地区保持战略平衡,甚至略占上风。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北极地区的军事竞争也沉寂下来,北极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苏联时期在北极建造的许多基地也因无法维持而陆续被俄罗斯政府和军方废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层融化,北极资源的开发和北方海航道的建设具备了更大的可能性。2007年俄罗斯在北冰洋海底插旗宣示主权后,北极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地区。为了获得更多活动能力和更大话语权,北极地区的军事建设再度抬头,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军事竞争。总的来看,这种竞争更多地是在美俄两国展开。

自2013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在北极地区建造了545处军事设施,总面积超过71万平方米,为全球之最。俄罗斯还开始重建并完善苏联时期的北极军事基地,组建北极作战旅、北极防空师、北方舰队等北极专门作战部队;大力建造破冰船和适合北极海域航行的军舰,积极研发部署T80BVM极地坦克、“道尔-M2DT”防空系统、23550型多功能破冰巡逻舰等新型极地装备。2014年俄罗斯对北极地区军事指挥结构进行了改革,在北极地区建立起与俄四大军区同等地位的北方舰队联合战略指挥部,作为新的军事指挥机构。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大力加强在北极地区的民事反应能力和民用船舶的军事化。其中,民事反应能力着重加强民事救援能力和遇到灾害或污染事件的民事反应能力,而民用船舶军事化则是将俄罗斯活跃在国际水域(包括挪威海岸)的大量拖网渔船和捕鱼船用于军事目的,受俄罗斯海军管理,并在战时发挥海上基础设施的功能。

美国则不断完善阿拉斯加的克利尔、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艾尔森、温赖特堡和格里利堡这五大军事基地,强化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的功能,部署大量五代战机和地基导弹拦截器,联合北约对俄罗斯的北极力量形成“钳形遏制”态势。以“寒冷反应演习”(Cold Response)、“尊贵捍卫者演习”(Noble Defender)和“北极边缘军事演习”(Arctic Edge)为“磨刀石”,邀请具有丰富极地作战经验的北极国家参加,积极锤炼美军在北极地区的反应能力和作战能力。同时,美国还在阿拉斯加陆军部队中重新组建第11空降师,这是美国第一个北极空降师。此外,美国还不断强化同北欧国家、英国,甚至印度在北极的防务合作,加紧推进破冰船建造,并在图勒空军基地建立卫星指挥控制中心,为北极地区的军事行动服务。为了加强在北极的整体性力量,美国积极推动北约更多地参与北极事务并增加军费开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北极军费开支总额已达到俄罗斯的3—4倍。挪威、丹麦等部分北欧国家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也逐渐成为“新常态”。

(二)北极东西方维持微妙平衡

冷战以来,北极地区就分为三大地缘政治板块,分别是俄罗斯板块、北美板块以及夹在中间的北欧板块。北欧板块是俄罗斯板块和北美板块之间的缓冲地带,承担着维持北极东西方平衡的重要作用。北欧五国基于各自的地理位置,呈现出“阶梯状”的安全战略选择。其中,距离西方阵营最近的北欧西部国家冰岛和丹麦(格陵兰岛)不仅是北约成员,而且其安全战略完全亲西方化。北方部分领土与俄罗斯接壤的挪威虽然也是北约成员,但其向西方靠拢的同时,也通过合作与威慑并举的方式,尽力维持与西方及俄罗斯之间关系的平衡。北欧中部国家瑞典是中立国。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1340千米的芬兰,则在中立立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俄罗斯保持合作关系。北欧国家越靠近俄罗斯,与俄对抗的意愿越低,呈“阶梯状”的安全战略选择。北极东西方的“阶梯状”战略缓冲地带为:芬兰以《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和本土无外国军队作为对俄缓冲工具;挪威以基地和与北约的有限合作平衡对俄关系,并以芬兰的部分领土作为缓冲;瑞典以芬兰和挪威作为缓冲;丹麦和冰岛则以芬兰、瑞典和挪威三国作为缓冲。

此外,北欧国家在思想观念上也认同维持东西方的平衡能够使北欧获得最大利益。1948年,北欧的瑞典、丹麦和挪威三国就曾试图建立“北欧防务联盟”以维持中立地位。北欧学者阿恩·奥拉夫·布伦特兰提出“北欧平衡理论”(The Theory of the Nordic Balance),他通过构建北欧平衡模型(The Model of Nordic Balance)解释了二战后北欧地区的稳定状况,认为北欧国家的安全政策及其与大国集团的平衡关系能够有效阻止超级大国在北欧的军事参与。他认为北欧平衡应该放在两极(世界体系)、北欧(子系统)、全球和区域利益及力量(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三个维度上综合理解;北欧平衡的三种运行因素分别是挪威和丹麦的基地与核武器政策、瑞典的不结盟政策,以及芬兰的“中立和对苏联友好关系”政策。

北欧国家所希望实现的北欧平衡是在确保对俄长期“低姿态对峙”中维持住北极地区的平衡状态。当然,这种北极东西方平衡是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它是动态性的,且需要依靠补偿来维持。动态性可以理解为一种纠正变化的机制,当一方试图打破原有平衡,就会遭到另一方为恢复平衡而采取的反制,且遭受的损失或被改变的因素会以补偿的方式得到恢复。这种微妙的平衡自冷战以来一直长期存在,美俄(苏)之间也就维持北极地区政治平衡达成共识,从而使美俄(苏)两国得以将战略重心转向其他能够获取更大利益的地区。北极东西方微妙平衡的实现必须具备三个基础条件:进攻性的行为是可控的,双方的有效威慑能够长期存在,以及北欧国家战略选择的自主性不受影响。然而,北欧国家处在北约、欧盟和俄罗斯三大势力的共同影响下,且北欧国家多年来一直积极发展同欧盟的关系,向欧洲靠拢,其战略选择受欧洲影响越来越大,加之自2014年开始遭受制裁的俄罗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都使微妙的北极东西方平衡变得愈发脆弱。

(三)域外国家大规模介入北极事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层融化,北极地区的资源价值、航运价值、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北极域外国家开始积极介入北极事务,给北极地区安全带来了很大变数。目前,参与北极事务的域外国家主要包括欧洲国家、东北亚国家以及其他国家。这些域外国家虽然都强调北极事务影响力的跨区域性和北极责任的全球性,但基于各自的实际情况有着不同的诉求。

欧洲国家对北极参与度最高,利益诉求也最多。欧洲国家不仅着眼于北极油气、渔业、航运和旅游资源的绿色开发,还致力于成为北极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认为其肩负着“北极责任”,对于北极基础设施建设和原住民权利等问题高度关注。此外,欧洲国家还十分重视对北极地缘政治竞争新态势的应对,其中欧洲大国更是高度关注北极安全形势。例如,德国认为北极再军事化的可能性在增加,于是将传统安全纳入本国北极政策关注范围,并支持北约在北极安全问题上发挥作用。法国将“在北极的国防与安全利益”列为其北极战略的7个重点议题之一,主张以欧盟的力量介入北极事务,并将北冰洋航道视为其运送军队力量参与军事演习或采取实际军事行动保障法国战略安全的活动区域。英国则将北极纳入其军事建设的重点区域,通过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行动来恢复英国的海军防御力量,进而提高自身全球地位和国际威望,助推“全球英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比之下,东北亚国家对涉足北极安全领域持敏感和谨慎态度,更加关注对北极经济项目和治理机制的参与。其中,日本参与北极事务的目的是应对北极气候变暖给日本生态环境带来的诸如暴雨、飓风、雪灾等挑战,以及获取北极航道开通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利益。韩国则通过“新北方政策”加强韩俄在北极地区在水产、农业、电力、铁路、北方海航道、天然气、造船、港口和工业综合体等方面的合作,所涉及的几乎全部是经济类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北极经济合作来强化中韩、俄韩关系以解冻朝韩关系,推动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和“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作为东北亚最大国家,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北极和平、安全、稳定的地区秩序,反对北极军事化,尊重北极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特殊地位与合法权利,倡导依法治理与国际合作,积极化解“中国北极威胁论”的负面影响。虽然东北亚国家主要参与北极的低敏感事务,但对于北极整体安全态势而言,地理位置毗邻且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东北亚国家依然是影响未来北极安全走向的一股重要力量。

除欧洲和东北亚国家外,热衷于参与北极事务的域外其他国家比较分散,具有代表性的有印度、新加坡和土耳其。印度是极度缺乏能源的人口大国,因此其参与北极事务最看重的是与北极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此外,印度在其北极政策中强调将极地研究与第三极(喜马拉雅)协调一致,并希望借助自身的水文能力,协助勘探和绘制北方海航道并参与环境监测。印度也希望借助其能够在东西方左右逢源的特殊身份,在未来的北极事务中发挥桥梁性作用。作为东南亚国家的新加坡,其将北极区域置于其全球海洋政策的框架下,认为参与北极开发和推动北极治理对发展本国海洋产业有巨大帮助。此外,新加坡还热衷于在北极外交中帮助原住民和处境艰难的地区组织等“涉北极国际弱势群体”。相比之下,西亚国家土耳其参与北极事务的时间较短,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北极政策,其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北极航运经济价值和北极环境治理上,尤其关注气候变化对“世界走向”的影响。总体而言,印度、新加坡和土耳其这类分散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北极域外国家,缺乏像地理区位临近北极的欧洲和东北亚国家那样相对一致的利益诉求,在参与北极事务中的立场仅代表单一国家,与参与北极事务的其他国家利益冲突较少,被认定的“威胁性”也较小,往往容易成为各方拉拢的目标。

二、俄乌冲突给北极地区安全形势带来的新变化

北极重要性的提升使得北极八国和相关域外国家开始快速加强对北极地区的关注和投入,北极地区逐渐呈现“群雄逐鹿”的态势。然而,由于北极八国对北极“高级政治”事务的牢牢把握以及北极多边合作组织对北极安全议题的限制,域外国家的活动空间被限定在能源开发、经贸往来、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领域,北极地区安全在北极八国合作的基础上得以维持。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北极八国原有的合作关系被打破,北极东西方对抗性加剧,军事因素的重要性迅速上升,随之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也使得北极开始朝着“亚安全”方向发展。

(一)北极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缺失

俄乌冲突爆发后,北极多边合作受到了巨大冲击。尽管俄罗斯有意将俄乌冲突与北极地区安全分开,但作为北极最重要的多边合作组织,北极理事会依然在美西方的影响下暂停了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这不仅违背了1996年《渥太华宣言》中北极理事会“不涉及政治问题”的传统,还可能会引发北极理事会未来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某些难以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排挤俄罗斯的行为使得北极许多重要事务无法推进,因为北极理事会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决策应由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成员国协商一致而做出。缺少俄罗斯的参与,北极理事会只能维持北极七国之间的小范围合作,北极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开始出现缺失,这种缺失给北极地区带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北极能源和经贸合作出现严重倒退。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强度迅速提升,西方国家的能源公司被禁止与俄罗斯公司开展陆上和海上能源合作,法国、日本等参与俄罗斯能源项目的国家先后撤资,韩国取消了为俄罗斯“北极-2”液化天然气项目建造运输船的合同。受合作中断影响,北方海航道物流量大幅度下降,原有供应链遭受打击,来自俄罗斯的煤炭和水产品首当其冲,且面临难以按时收到货款的窘境,北极地区的经贸出现了倒退。

其次,北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下降。北极地区的许多治理问题都具有跨国家和跨地区特性,如灾难救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碳排放和原住民权益保护等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北极多国共同协调配合。而随着北极七国抵制俄罗斯对北极多边合作的参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有效的协调应对措施将难以及时生成,这对北极地区民众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

再次,北极科研监测工作受阻。作为北极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海岸线占北冰洋海岸线的53%,大量科学研究都需要在俄罗斯领海和领土上进行,而俄罗斯科学家也需要前往其他北极国家所属海域开展研究工作。但是俄乌冲突发生后,西方和俄罗斯科学家均无法进入他们需要收集数据的区域,导致许多科学工作无法开展或错过数据采集的重要阶段,给北极科研监测带来巨大损失。

最后,诱发局部合作机制的出现。北极七国对俄罗斯的排挤使北极治理机制出现一定程度的空白,为了确保北极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新的局部性合作机制正在酝酿。目前,美西方部分学者和官员提出的“北欧+”模式作为北极理事会的替代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也有可能通过寻求与中国和印度建立一个替代性的区域管理机构作为回应,使得局部合作机制逐步取代原有的全面合作机制,导致北极治理东西两极的分化和对峙。

(二)北欧国家集体“北约化”打破了北极东西方平衡

俄乌冲突地缘影响力在北极地区扩散的最直接表现除了俄罗斯被排挤出北极多边合作机制外,另外一个对未来影响更加深远的表现则是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作为中立国家的瑞典和芬兰自冷战以来一直在北极东西方博弈中发挥着重要的缓冲和平衡作用,如果两国最终都加入北约,不仅意味着瑞典“不结盟”政策和芬兰对俄“友好中立”政策的结束,还意味着北欧5个国家集体“北约化”。目前北欧国家已开始在防空、后勤供应、联合演习等方面加强防务安全合作,未来在安全政策上也将受北约影响且更加趋于一致。在地缘上,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使得北极三大板块中的北欧板块与北美板块整合在一起,北极七国区域内的合作将得到加强,美西方在北极地区的综合实力也会快速上升。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力量则在下降。俄乌冲突爆发后,参与对俄制裁的三十多个国家的经济体量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严酷的制裁下,2022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俄罗斯的能源行业、军工复合体及其供应链也在制裁中遭到重创。受制裁影响,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遭到限制,进程放缓。此消彼长之下,北极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北极地区的天平正在朝着美西方倾斜。

北极东西方平衡被打破所产生的影响极为严重,会直接导致北极军事化进程加快。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是俄乌冲突的最大战略后果之一,将显著改变北极地缘政治格局。北极东西方缓冲地带消失,新的边界将会被建立,俄罗斯与北约在北极地区直接相撞,彼此的定位均从“战略伙伴”下调至“直接威胁”或“不友好国家”,双方发生意外冲突的可能性迅速增大。外部威胁的增强加剧了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如果瑞典再加入北约,俄罗斯将会加强在波罗的海的陆海空三军部署,其中包括部署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位于俄罗斯西北角,与芬兰、挪威两国接壤的科拉半岛也将重新武装。相对应地,北欧国家在俄乌冲突后已经大幅上调了军费开支额度,在集体“北约化”后,北欧五国将加强与北约的军事合作,采购包括五代战机和反导系统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并与美国订立新的防卫合作协议。在这种环境下,各国都专注于发展军事力量和战略战术,填补北极安全真空,不断增加在北极驻扎的军队数量,提升军事装备,这将使得冷战后沉寂下来的“军事安全中心论”再次占据北极议题的上风。北极军事的两极化难以避免,未来有可能成为美西方与俄罗斯全方位对峙过程中在地缘上的突破口,甚至是讨价还价的交易场所,而北极地区正常的科研活动和经济开发将受到限制。受其影响,安全评估等级也将成为企业未来在北极投资和开发的优先考虑事项。

(三)域外国家将在北极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域外国家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北极国家的重要合作者,但长期以来强烈的排他性使域外国家难以涉足北极地区的“高级政治”领域,只能在能源、经贸、渔业、基建、交通、科研、人文、环保等领域发挥边缘性作用。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北极多边合作机制破裂,北极东西方平衡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军事化进程加快,使得北极整体格局出现失序状态。这虽然在短期内影响了域外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正常活动,但从长远来看,北极多边合作机制的缺失将有可能为北极域外国家提供战略性机会,从而使域外国家有更多参与北极事务的可能,域外国家在北极的影响力也会因此有所提升,这对于北极地区的安全形势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美西方构建新的合作机制需要借助域外国家的力量。俄罗斯被排挤出北极多边合作机制及瑞典、芬兰申请加入北约之后,北极已经呈现出东西方对立局面,俄罗斯和北极七国各控制大约一半的北极领土领海面积,为了维持各项北极工作的持续性,美西方已经开始讨论并推动如“北欧+”合作机制的建立。在失去俄罗斯力量的前提下,要想使“美西方圈子”的北极合作范围广阔、内容充实,且具备足够影响力,就必须使参与合作的北极域外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北约在北极地区开展军事活动,正在为大量非北极的北约国家更多地涉足北极地区提供机会,而立志于成为“北极地区地缘政治行为者”的欧盟愈发积极地参与北极事务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这些都为未来美西方北极合作圈子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其次,俄罗斯维持北极项目的运营需要加强同域外国家的合作。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的制裁直接覆盖俄罗斯的北极项目,金融制裁、项目撤资和运输管制等手段切断了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资金链、货物链。加之在能源方面,欧洲正通过推动“绿色转型”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萎缩,严重影响俄罗斯的国家收入,限制了俄罗斯在北极开发和投资的步伐。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不得不加强同域外国家的合作,借助后者的力量继续维持北极开发进程。目前,俄罗斯已经向中国、印度、韩国、土耳其等多个域外国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愿望。俄罗斯欢迎其在北极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中国参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除液化天然气以外的其他项目(也包括在北极理事会框架内),希望中俄在能源(包括无碳能源)、北方海航道和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在北极合作机制破裂的背景下,俄罗斯拉拢亚洲国家的举动意味着俄罗斯北极正逐渐“东方化”,亚洲国家在北极的作用逐渐提高,未来其观点、利益和诉求不能被忽视。

最后,北极东西方平衡需要域外国家发挥桥梁作用。尽管北极东西两极分化和军事化的加强使域外国家面临站队选择,但维持地区平衡事关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俄乌冲突后,确保北极地区的平衡与稳定也需要域外国家发挥桥梁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域外国家都能够承担起桥梁作用,这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该国家在与北极国家关系中持中立立场,没有明显的站队倾向;第二,该国在北极事务参与中能够发挥较重要的作用,足以引起北极国家的重视;第三,该国家对北极事务的参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平衡,因此不会被北极国家视为野心勃勃的合作伙伴。基于这三点要求,目前最符合的国家是印度。印度自2013年以来一直是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并且于2022年3月发布了《印度的北极政策: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将科学研究、气候与环境保护、经济与人类发展、交通与互联互通、治理与国际合作、国家能力建设列为印度在北极地区的六大努力方向。印度是少数能够同时被美西方和俄罗斯接受的北极域外国家。随着北极朝着东西对峙的方向发展,未来印度的作用将会日益重要。印度可以成为发生紧急状况时北极东西方的协调者,同时也可以成为美西方从侧面牵制俄罗斯的一个重要保障。对于俄罗斯来说,印度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同美西方建立的桥梁关系上,印度的参与还可以部分制衡中国的影响,使俄罗斯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因为俄罗斯可以在印度和美国不断升温的关系中施加影响,甚至使俄罗斯承担起中印之间可信赖的长期调解人的角色。

(四)美国在北极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借助“孤俄”造势,中断了欧洲“战略自主”转型,将欧洲安全与美国成功捆绑,同时制造战争恐慌刺激欧洲军购需求,为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抢夺市场创造条件。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

首先,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力量正在快速加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着重加强了阿拉斯加五大基地的防卫力量,国会增加了对北极军队的拨款。美国第一个北极空降师——第11空降师重新组建。美国与加拿大联合打造北方监视系统以应对从潜艇和北美领空外发射的武器。美国还在挪威的卫星上安装军事通信装置以填补美国在北极地区卫星通信覆盖的空白。此外,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先后加大了参与“寒冷反应”“阿格斯2022”等北极地区军事演习、搜救演习和污染管理演习的力度,通过与北极国家磨合,快速提高美军在北极的活动能力。

其次,美国正在升级同北极国家的防务关系。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使其他北极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外部安全感大幅降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借此与芬兰、挪威等多个北极国家订立了新的防务协议。为了应对俄罗斯的威胁,芬兰采购了64架F-35战斗机,挪威除购买52架F-35战斗机外,还计划购买P-81海上侦察机和新式潜艇,并允许美军无条件进入和使用位于挪威北部的拉姆松德海军基地和埃沃内斯空军基地。丹麦也正在与美国就包括美军驻扎丹麦在内的新的防务协议进行谈判。

再次,美国大力支持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美国参议院北极核心小组的参议员甚至直接提出决议草案,公开支持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呼吁加快加入进程。2022年8月中旬,美国参议院更是以95比1的压倒性多数支持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决议,总统拜登随后签署生效。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对美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在地缘战略上使整个北欧板块向美国靠拢,成为美国在北极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而且两国先进的北极作战经验能够填补美军在这方面的短板,尤其是能够帮助美军飞行员在恶劣的北极气候条件下熟练驾驶战斗机,在俄罗斯防空系统范围内进行空中活动,以及在指挥、装备和战术等方面与美军实现“空军一体化”,这对于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发展意义重大。

最后,通过“北极安全倡议”推动美国在北极力量的持续性发展。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及北极重要性的上升,美国提高了对北极的重视程度。为了加强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力量,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参议员丹·沙利文在《2023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加入了一项名为“北极安全倡议”(Arctic Security Initiative)的修正案。该倡议将授权国防部予以实施(2023财年拨款3.65亿美元)。这是美国国防部针对北极这一特定区域的一个五年计划,将充分利用国防部和各军种在过去几年中提出的针对北极的具体战略来大幅增加对北极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内容涵盖军事基地的修复与建设、第11空降师启动、服装与个人设备、雷达站数字化、军人健康与福祉等多个领域。这一计划的执行将使美国在北极的力量获得持续性发展,其整体实力也能够得到一次质的飞跃。

美国在北极事务中影响力的发挥并不仅以国家身份来实现。美国还积极推动北约在北极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制衡俄罗斯的主要工具。俄乌冲突爆发后,传统上反对北约介入北极的观点已经开始失去吸引力。北极理事会无法对俄乌冲突给出有效的应对,由此形成的安全领域缺口恰恰为北约在北极地区提升地位制造了契机。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意味着除俄罗斯以外的北极国家都成为北约成员,这7个在北约具有发言权的国家将使北极议题更多地出现在北约内部,并使北约在未来介入北极事务获得更大的“合法性”和话语权。北约在北极事务中影响力的扩大,将给其他非北极的北约成员国提供参与北极事务的机会,北约有望成为非北极声音的一个重要代理人。北极地区包括领土争端、航行安全在内的规则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重塑,美国也将借助北约在北极获得更高的投射能力,这对北极和平稳定及长远发展构成了直接威胁。

三、俄乌冲突对中国在北极地区活动的影响

作为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域外国家之一,中国始终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科研先导,强调环境保护,主张合理利用,倡导依法治理和国际合作,并致力于维护和平、安全、稳定的北极秩序。中国是北极保护、探索、开发的重要域外力量。俄乌冲突对于中国参与北极活动亦产生了一定间接影响。

(一)中国的北极形象面临受损风险

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利用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愤怒、恐惧和排斥心理,将中国描绘成俄罗斯的盟友,是与俄罗斯一样威胁他们安全的敌人,区别仅在于俄罗斯是眼下的敌人,而中国是未来的敌人,甚至中国具备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能力,其长远威胁要比俄罗斯更大。这种抹黑中国形象的做法避而不谈中国在参与北极事务中所做的贡献,而着重突出中国可能造成的威胁,试图将中国与俄罗斯捆绑,降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战略互信,引发整个西方群体对中国的集体抵制,从而达到拖中国下水,迫使欧洲与中国逐渐脱钩,进而联合欧洲共同压制中国的目的。

在北极事务上,美国希望借此提高北极国家对中国的警惕心理,削弱中国在北极合作领域的吸引力。美国海事部长、美国前驻挪威大使肯尼斯·布雷思韦特曾指出:“中国人和俄罗斯人无处不在,尤其是中国人,你会害怕中国在高北挪威海岸的活动范围,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在美国的干涉下,丹麦、加拿大等一些原本就对中国在北极地区活动持担忧态度的国家,很容易受其影响降低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可度。目前,除俄罗斯之外的所有北极国家都支持美国军队在北极地区开展活动,在此背景下,美国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提高,中国的北极形象面临大幅度下降的风险。

中国北极形象的下降对中国未来参与北极事务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中国的北极合作环境被破坏。对于一些北极国家来说,与中国开展合作将面临更大的国内政治阻力和民意阻力。中国想要保住与这些国家的合作项目,打消合作国家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和担忧心理,实现互利共赢,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付出更高的成本。

其次,中国在北极的正常探索和开发活动将更多地被北极国家从“安全威胁”视角来进行审视。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被抵制,甚至面临制裁的风险也在提高。受此影响,中国在北极的科研活动将被迫削减,中国企业也不得不出于风险考虑从北极项目中撤资。

再次,中国北极形象的下降将使中国在北极国家中开展外交工作的阻力增大,且更容易受到美西方对俄制裁所衍生出的次级制裁的波及。中国与俄罗斯共同推进的北极液化天然气、航道开发和沿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风险性最大,而其他合作国家的撤资则加剧这种情况,使“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受阻,推进缓慢。遭受制裁的俄罗斯难以为北极开发提供充足资金,而俄罗斯能否在项目开发中接受中国企业独资或占有大部分股权,以及切实开放更多开发领域,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最后,中国在北极事务中能发挥影响力的空间将不断被压缩,而如印度、日本、韩国等其他北极域外国家则由于被认定威胁程度低而被多边合作机制破裂后的北极国家更加重视,得到的合作机会也更多,此消彼长之下,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或将逐渐下降。

(二)美西方在北极事务中孤立俄罗斯迫使中国站队

俄乌冲突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进口、金融机构和跨境金融活动进行了制裁,对俄罗斯官员、企业巨头和重要部门的海外资产实施冻结。美西方不仅要求自己的盟国共同执行对俄制裁,还号召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到对俄制裁中,企图完全孤立俄罗斯,使俄罗斯同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供应链脱钩。

在北极事务中,美西方带头孤立俄罗斯,不仅将俄罗斯排除在北极多边合作机制之外,还扩大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活动,增强了军事部署,推动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禁止俄罗斯船只停靠北欧港口,在高北地区筑起对抗俄罗斯的前沿阵地。美西方对俄罗斯不断加码的制裁和压制,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反俄浪潮,美西方希望与俄罗斯关系良好的中国也能够迫于形势选择站在制裁俄罗斯的一方。然而,中国认为制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并明确反对美国牵头的对俄非法单边制裁。中国的选择令美国非常不满,美国白宫发言人曾对中国发出警告,声称如果中国不加入西方的制裁阵营,就会成为下一个被制裁的对象。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始终保持中立立场,中俄之间包括北极能源在内的诸多贸易仍在正常进行,并在能源贸易领域使用中俄双方构建的本币结算系统。

美西方迫使中国站队的举动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却在很多方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压力。

首先,中国不选择站队美西方,使得中国与北欧国家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中国与北欧国家不仅有着传统友谊,还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合作潜力。然而,俄乌冲突后瑞典和芬兰启动加入北约进程,意味着北欧国家的对外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而中国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及在制裁问题上的选择将对中国与北欧国家关系造成影响。目前,北欧国家虽然未将中国定性为对北极构成威胁的力量,但这是建立在中国在北极影响力有限的基础上。在美西方制裁下,若未来中俄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则北欧国家对中国的定性将有变化的可能。

其次,美国在北极影响力的扩大直接对中国在北极的正常活动构成威胁。在所有北极国家中,美国对中国在北极的威胁认知偏见最深。在2021年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联合发布的北极战略中,美国已经将与中国可能存在的军事竞争列为美国在北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美国的智库学者也认为,中国在北极的投资可能会给北极国家带来地缘政治风险,对北极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威胁。随着美国在北极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借助官方合作、智库交流和现代化的传播渠道,美国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扩散至其他北极国家,对中国在北极正常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经贸往来、科研探索和文化交流等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美国构建的制裁体系未来可能将矛头对准中国。美国借俄乌冲突进一步推进对华战略竞争,其构建的对俄制裁体系不断完善,未来在中美矛盾激化时可能转而针对中国,迫使中国与“西方俱乐部”在供应链和金融联系上脱钩。2022年2月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后,美国决策圈就致力于将中俄构成的威胁深度捆绑,让中国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付出代价。面对美国的压力以及对俄制裁可能衍生出的对华间接制裁风险,中国在未来将不得不考虑同北极七国在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并被迫做出一些应对。受其影响,中国在北极的活动能力和参与程度将被削弱,中美在北极地区有可能面临完全对立的局面。

(三)俄对华依赖的加强赋予中国扩大参与北极事务的机遇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空前严厉的制裁,制裁覆盖领域、实施力度和系统谋划都为冷战后历次制裁之最。在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中,对俄罗斯影响最大的三个方面如下。一是限制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能源的出口。二是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切断融资渠道并阻止俄罗斯金融交易。三是对向俄罗斯出口的高科技产品进行管制。

面对美西方的制裁,中国能够为俄罗斯提供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中国不站队美西方,不参与对俄制裁,继续维持中俄贸易良好发展,事实上等于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支持、经济支持和战略支持;作为全球GDP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中俄能源大单的货币结算和中国银行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提供的巨额贷款,对扶持俄罗斯金融系统以及维持俄能源开发的正常运营意义重大;作为世界能源需求大国,中国有能力吸纳更多能源进口,并在欧洲放弃俄能源项目的时候部分填补其空白;中国有能力为俄罗斯提供芯片、微电子原件、航空零部件、柴油发动机等高技术产品以及包括但不限于5G系统的战略民用技术。

随着俄乌冲突和美西方对俄制裁的持续,被西方孤立的俄罗斯在上述领域对中国的依赖性将加大,这使得中国在双边关系中能够拥有更大的影响力。目前,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参与更多的俄罗斯北极地区项目,这为中国扩大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在俄罗斯北极能源项目中的投资,继续推进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北极天然气管道与中国的连通,吸收俄罗斯远东库页岛油气田的产能,并与俄罗斯在北极风电、核电的开发,联合设计建造大型极地运输船舶,以及在北极气象、生态联合科学考察等方面扩大合作,提高中国的北极活动能力,在北极地区发挥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四、结语

俄乌冲突后,北极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意味着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长期微妙平衡的局面已被打破,军事、安全、联盟和大国外交将逐渐上升为北极核心议题,加之气候变化、经济收益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利益、活动和竞争,使得当下的北极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战略重要性。北极整体形势的改变,使得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正常活动受到巨大冲击。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必须要坚定信念,长远谋划,谨慎应对。

首先,中国要避免在北极国家阵营中站队。中国应充分认识到,“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中国在北极各项活动的顺利参与,都是建立在北极作为一个统一和开放的地区的基础之上,而非一个两极对立、彼此封闭的地区。中国作为域外国家,在北极问题上要秉持中立立场,不站队、不捆绑。要以谨慎低调的态度开展对俄北极合作,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同其他北极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合作。因为美国打压中国和歪曲中国形象的策略能否奏效,北欧国家的态度极为关键。虽然北欧国家集体“北约化”使得其在安全层面与美国的立场逐渐趋于一致,但我们要看到,在对外合作方面北欧与美国仍然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分歧。相比之下,北欧国家同域外国家的合作更加积极和开放,尤其在将俄罗斯排除出北极多边合作机制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且北欧国家北极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一个有秩序、可持续、能带来幸福生活的更好的北极,这与中国的北极政策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因此,在目前北极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与北欧国家的合作依然具有较大潜力,在经贸、科研、造船、绿色能源等方面均可推动。

其次,中国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因俄乌冲突可能产生的一系列连带性的影响,尤其是在北极问题上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在加强同北极国家合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个别北极国家在美国影响下向中国发难的准备,坚持底线,坚守原则,有效捍卫中国的海外利益。参与北极开发的中国企业和机构也要做好应对美国对俄制裁波及自身,甚至制裁直接转向中国的准备,构建起防范制裁的屏障,确保中国海外资产安全,保障中国公民在北极地区的合法权益。中国还需要巩固中欧关系,支持欧盟在北极发挥更大作用,使欧洲成为中美之间的平衡者和协调者。同时,加强与美国各层次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战略误判。

最后,中国要秉持开放、共赢、可持续的理念,继续加强同北极国家的合作。美国对中国形象的抹黑虽然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在除美国以外的北极国家中,将中国视为北极安全威胁和敌对国家的民意基础尚未形成。甚至有北欧国家的学者在面对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时明确指出,中国在北极地区构成潜在威胁的可能被美国夸大了,中国目前在北极几乎没有军事活动,未来即使有,中国的战略重心仍然会放在国家周边,然后是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北极在那个名单上的位置很靠后。这意味着目前美国离间中国与其他北极国家关系的举动并不符合北极国家的利益,中国同包括北欧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北极国家的合作基础仍然存在。这些国家与中国并不存在利益上的尖锐矛盾和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也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马前卒”。因此,中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努力通过各种形式来提升中国在北极的国家形象,加强同北极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外交合作,减少彼此分歧矛盾,稳固并争取扩大合作关系,携手打造“北极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长远发展赢得战略主动。

 

岳鹏,辽宁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顾正声,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俄罗斯学刊》2024年第1期

    进入专题: 俄乌冲突   北极地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安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70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