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思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内涵与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005 次 更新时间:2024-02-20 18:30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俞思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问题给予明确而坚定的论述。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及自觉地把“两个结合”融入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理解中,值得着重领会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一个引起关注的新概念。现有研究对此所做的阐释似乎尚未把握讲话核心,特别是不能确切表达关于“第二次结合更为关键”的要点,或者局限于“第一次结合”的眼光,与“第二次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认识相距甚远。所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及其内涵,把握“两个结合”的重要性、自觉地以“两个结合”来考察中国文化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实践及其文化形态的价值。本文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真实面貌,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结合的目标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立与自信。

一、思想根源:数千年中国文明和文化的积累与创造

当代文化无非是过去文化的延伸,是文明与文化的延续。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从未间断的古老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传统”没有加“优秀”二字,即只要是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东西,都包括在内。这正是我们今天适应现代化潮流前行的行囊(其中也有“包袱”),是掌握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们进行文化“两创”(“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基础。正因如此,它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各自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存在,在国际文化多样性的舞台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必然是对我们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第一位的观感。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为什么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元素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和演变,构成中国文化的基础。这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多元的思想体系,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茶道、武术等各种艺术形式,以及关于家庭、礼仪、道德、宗教等方面的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还影响了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例如,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佛教提倡慈悲和善良,这些价值观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中,若干落后的文化因子也会在流传中被抛弃,但无论社会的接受程度如何,都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成为时代的宠儿或弃子。文化的演进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

现代中国文化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这意味着中国文化不仅要承继传统,还要适应现代化潮流,不断在变革中发展。传统文化正是“两创”的资源和工具,是掌握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就是在历史的沉淀中成长起来的文化大树,根深叶茂,万古长青,奥秘在于其立足这片古老的土地,在于深藏在其中的创新性特点。

重要的是,我们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当然,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之间,也存在文化包袱(即文化的保守性与滞后性)。这些包袱包括过时的观念、陈旧的制度、文化的狭隘主义等。这些因素有时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需要在前进中扬弃和取舍,以形成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文化。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就是其缩影,是中国文化内在的创新精神的写照。

在资本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的入侵中,保守的中国文化不能抵御西方的枪炮文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欧洲社会学说中寻找思想武器。从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东方文明的中国生根开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文化中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意识和实际相一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亦包含对中华民族历史上阶级斗争规律的总结。中国历史上绵延两千年的农民革命史,包含现代社会主义所总结的阶级斗争历史经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被压迫者最早的呼声,并由此形成一种被压迫者的文化,为后来的一次次农民起义所承袭。而中国共产党人则更在现代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上解决中国革命的全部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推翻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学说变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全球化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化的碰撞和竞争加剧,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文化既要坚守传统,又要适应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为此,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面对文化包袱和文化多样性,必须以创新性迎接挑战,在现代化潮流中,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创造新时代文化的新辉煌。

二、系统视角: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双向互动

作为一个复杂而深厚的系统,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性质决定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因此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和其他类型的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不是为少数人的文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旗帜,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性质,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紧密相连,它不仅是这些领域的反映,同时也影响着这些领域的发展。

从经济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塑造了文化,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的变革催生了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创新文化等新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创意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等文化领域的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的业态和广阔市场。

从政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政策和规划在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中国文化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上承担了重要责任,为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提供了文化支撑。

从社会来看,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影响着文化。中国的城市化、农村改革、教育扩展等社会转型对文化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在社会中起着社会凝聚、价值观传递、身份认同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塑造了当今中国社会和谐向上的整体氛围。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看我国文化发展。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确保了文化的方向与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党的领导不仅表现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推行,还包括对文化产业、文化机构和文化人才的指导与管理。这一领导地位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体现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观念,在文化的融入中有助于塑造中国社会的道德风貌和社会和谐。党的文化政策制定和推行确保文化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协调,并为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提供了空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文化政策来引导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政策包括文化产业的扶持、文化传媒的监管、文化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推动网络良好生态等。党的领导确保宣传思想文化的正确方向,并通过贯彻执行文化政策,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党的文化政策也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电影、音乐、文学、艺术各领域以及部分民营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产业走向国内外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持。党强调文化对于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文化工作的“两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须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为大多数人的文化,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文化。这一导向落实在文化产品的制作与传播、文化教育的普及、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方方面面。在一切文化产品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强调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生命观,同时又不断抵制腐朽、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以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中,我们既强调文化教育的普及,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主张文化教育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现代文化的接纳,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所以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与以往的文化形态不同,在性质上是区别和超越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新成果。在当代中国,文化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向标。

三、前进趋势: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活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中,当代中国文化正焕发出强大活力,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这样的文化不是空洞的、盲目的口号,不是凭想象而来的和由书本里构筑起来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前进中与现代化实践同行的文化类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仅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占据着领先地位,也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文化建设的领先地位,体现在中国现代文明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创新不仅表现在艺术和文学领域,还包括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包括制度、生活方式。中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取得显著的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展示出独特魅力,并在制度创新中完善、发展、与时俱进,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不断完善。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新的前进趋势:

在文化创新上,中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直在鼓励实践与创新,无论是电影、文学、音乐、艺术还是科技、互联网、创意产业,中国都在不断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业态。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的动力。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并推动了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科技与文化融合上,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使得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更加便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技术正在改变着文化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新的文化样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文化科技打开了发展空间。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成果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多样化,使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变得更加生动。

在全球文化输出上,中国的文化产业不断走向世界,中国电影、音乐、电视剧等作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汉语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太极拳等中国文化元素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慕。这种文化输出不仅为中国文化赢得了国际声誉,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也推动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走出国门,增强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在文化产业的扶持上,国家实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文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文化消费成为流行色,为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持。当前,中国在文化建设上正在加大投入、提升品质,不仅在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上下功夫,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强大魅力,在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中,把中国文化扩展到更加广大的领域和深度。

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不仅在文化政策上大力扶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而且将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就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我们所要担当的“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就是一次对文化工作的检阅和再动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需求。这种历史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中国文化充满了生气与活力,更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到了新时代文化使命上。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就是新文化使命的担当者。

四、动力机制: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的相互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基础之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处在领先地位,这是我们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强大实力应有的前瞻性,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我国现代化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与发展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中国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支撑。经济增长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动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文化形态的强固基石,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资本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提高文化教育公共资源和人民群众的对于物质文化需求,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成就造就了领先世界的文化传播能力,为文化的传播体系建设和主流舆论格局的塑造带来了极大便利。高速铁路、互联网覆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交流和互动,为现代化文化形态建立起强大的技术保障。

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本身亦具有自身的发展动力。因为中国文化是富于创新的文化,从近代以来从救亡而发生的文化转型,向西方学来唯物史观,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性发展,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文化建设本身,不断涌现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创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生活中获得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形态提供了内生动力,为经济繁荣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消费提升和反馈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也将对全球文化输出作出贡献。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表现的文明观得到广泛传播,这是最主要的文化成果。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远航,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走向国际,电影、音乐、电视剧等作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中国文化元素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中国文化的精神力量得以显现,并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在全球文化发展中起到的引领作用、先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输出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使中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具有更多话语权。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是相互作用的,文化的对外现象亦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如汉语、传统医学、太极拳、民族音乐、文学作品等,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推动了文化交流和互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中国的文化节、电影节、艺术展等吸引了国际人士的关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价值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强大辐射力。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正在发展中走向高峰,因为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焕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仅注重创新,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发展在走向国际中,使中国的文化人才与创意可以更多地汲取国际经验,从而推动中国文化大步前行。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中国在文化自信中走向未来。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文化主体性,积极探索、勇敢尝试,以创造文化新辉煌为全球文化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将不是原来处于短缺时代的文化,而是在中国正在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中的文化(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其主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具备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这一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踔厉推进中,必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奋发有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进的先声,展现出新的风采。

五、文明互鉴: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存共荣

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开放性和世界性,是其文化的内在秉性。文化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中国文化本身的多样化,也表现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开放意识。文化的孤立主义、狭隘的民族文化论都是与之格格不入的。

流传而不辍的中国文化价值还表现在全球性影响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其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时它也在长时间的世界文化交往中演绎出一幅幅中外友谊佳话,在古往今来的国际文化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中国文化也逐渐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平性有口皆碑。如今,中国的文化输出越来越多,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正在增强,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和互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文化,而是积极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与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合作与共赢一样,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保持开放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节、艺术展、电影节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国际关注,为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合作,文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剧、音乐、动漫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中国音乐家和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出色表演。这种文化输出有助于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研究者。以汉学为主的孔子学院和文化中心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汉语和中国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相互理解。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它积极倡导和践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关于文化共存共荣、与世界文化同行的观点,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已然形成。中国领导人积极倡导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样性,认为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本来面貌,而不是竞争或排斥的对象。中国从历史上就有着不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故事,其文化传统拥有丰富多元的特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对文化的寻根之旅。“一体多元”的文化形象早已为全体人民熟知,中国的文化中融合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画面每每传为佳话。同时,中华文化也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中外文化的结合不是新鲜事。世界因为文化的多样性而精彩,文化的融合强烈地体现在当今中国文化对外交往中的文化共存理念中。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交流,目的就在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促进全球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鼓励跨文化创新,创造出新颖的跨界(民族的、品种的)文化产品,也将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文化的开放性对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与之相对立的孤立主义和排斥文化的态度不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开放性文化环境激发了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打开了创作者的视野和创作灵感,是文化创新的宽广渠道。只有在文化的开放性促进文化互鉴,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才能丰富人类文明和文化宝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国际性,它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表达,也体现了未来文明的精华,包含未来文化本土化成果。中国对于文化的开放态度,促进了国际和平与合作,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使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变为一种和平崛起的文化和和平性文化的鲜明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开放的、多元的,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存共荣中,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动,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开放性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互鉴,推动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际和平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的开放性应该作为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鼓励各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交流、合作、共同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必然是秉承文化开放性的文化,是在开放中显现出中华文化优势,展示出与世界文化在融通共美中走向远处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胸怀。

六、结 语

以上讨论确切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两个结合”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当代中国基本制度的地基上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为其“魂”,几千年的留存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在“两个结合”中形成其“体”。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和时代性。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创造力的迸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价值,不仅在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而其基点,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民族性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谈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所站立的这片土地,不能离开中国文化的立足点,而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深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由此而结合的新文化(即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推进了中华文明进程,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关于中国文化的特质与内涵的理解上,如果避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最根本的民族特征(或特点)而谈一般性,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不是具体的中国烙印的文明(和文化)形态。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决定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人民主体地位,等等,其根本特色则是在中国这块古老的文明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化,其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过去、当代和未来,并不可改变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形成中华文化禀赋的决定因素。站在文化自主自信的立场,来观察中国的未来,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明的共产主义方向,但不是用某种教条来代替自己的思考、代替中国文化自身的导向。在这里,独立自主的精神力量始终是中国文化的落脚点和主心骨。正是在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力量之下,才能说明“两个结合”的真谛,说清“第二个结合”有着更深层次的价值。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新概念,就是要在“两个结合”上明确其“思想解放”的深层意义,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形势正在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新文化使命中,我们需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决定性意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强调文化建设的价值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建设的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文化形态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深入理解中,中国人民将以更加坚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29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京大学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