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杰:维尔纽斯峰会与北约在新阶段的战略重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170 次 更新时间:2023-08-06 10:11

进入专题: 北约  

徐若杰  

 

7月11至12日,2023年度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这是北约去年发布新版战略概念(《战略概念2022》)并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转型后召开的第一次首脑会议,既对北约过去一年战略运行做出阶段性总结调适,又对未来战略重点进行谋划部署。总体而言,应对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战略竞争新态势和继续推动联盟“全球化转型”,是维尔纽斯峰会两大核心内容。升级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施压和加速“东向扩张”并升级对华制衡力度,是北约新阶段战略布局的显著意涵。

政策宣示“新老结合”,战略部署“新意频出”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评价维尔纽斯峰会“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峰会发表的联合公报对《战略概念2022》中的若干原则性表述作了重申,在北约作为跨大西洋集体防御组织的自我定位、捍卫西方“普世价值”的决心、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等方面老调重弹。同时,公报在总结过去一年战略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北约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宣介,向世界预告了联盟在下一阶段的优先努力方向和主要发力点。

第一,继续升级对俄地缘政治施压,承诺正式启动乌克兰“入约”进程。在本次峰会之前,北约已经完成了对芬兰的吸纳,围绕瑞典“入约”问题也基本达成内部共识,补上了对俄地缘政治包围的“北方缺口”。峰会公报再次对俄罗斯在乌军事行动“破坏欧洲—大西洋乃至全球安全”做出强烈谴责,重申俄是北约需要优先遏制的“最大和最直接威胁”,也表达了继续坚定不移向乌提供各类支持的决心。

在此基础上,北约全面提升与乌克兰的关系:首次在首脑会议上公开宣布了支持乌的预期目标,要求俄“退回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前的领土”;宣布建立北约—乌克兰理事会,强调未来要依托该机制,结合北约与乌之间的“互操作性建设”及对乌“入约”审查,推动吸纳乌成为北约成员国的进程。此外,也规划了未来对格鲁吉亚、摩尔多瓦、波黑等国的针对性援助,企图从东南方向修补对俄地缘政治包围圈的缺口。

第二,配合美国进行东西战略整合与优化,加速“东向扩张”。峰会公报重申了“印太地区对北约很重要,因为该地区的发展会影响欧洲—大西洋安全”,呼吁北约的亚太伙伴国家为欧洲安全做出贡献,在乌克兰问题等方面向北约提供支持,同时也要求欧盟就东亚事务向北约及其伙伴国提供支持。这一声明体现了北约领导者美国的意志,即希望借此打通横跨大西洋和亚太两大地区的战略,形成一个“东西并举、双向联动”的战略架构,以此优化联盟管理和资源调动,降低维持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成本。结合北约和美国近期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未来北约的亚太政策似将主要基于两个“抓手”加紧落地:一是以美国为中心,整合亚太盟友资源,实现北约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各种双多边同盟和伙伴协作安排的融合对接,建立多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沟通和战术协调机制,提升决策一体化程度;二是在“战略伙伴关系”等合作框架下,形成一个北约与亚太“志同道合”国家的政策协调网络。

第三,基于“集团化对抗”的冷战思维,协助美国升级对华战略竞争,强化制衡。维尔纽斯峰会大体上延续了北约在马德里峰会上确立的“竞合并进”的对华政策大方向,即在指责中国对北约构成所谓“制度性挑战”的同时,宣称“仍然对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持开放态度”。但是,从具体内容来看,北约有意升级对华战略竞争的烈度与广度,维尔纽斯峰会公报共有15处涉华内容,宣称“中国的野心和强制政策”挑战了其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指责中国“运用广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工具来增加全球影响力”和“试图颠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结合北约加速“东向扩张”的相关部署进行综合分析,美国利用北约升级对华战略竞争的逻辑显而易见,即,希望将北约引入“印太”,形成一个地理上覆盖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洋,成员包括美国、欧洲国家、美国的亚太盟友以及印度等亚太伙伴国的“盟伴协同”遏华系统,以相对低廉的战略运行成本,强化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包围。

第四,推动联盟的“泛安全化”转型,打造“全球北约”。虽然北约表面上仍宣示其以欧洲—大西洋地区为基的地理属性,但是从维尔纽斯峰会公报的具体内容看,北约的战略关切远超这一范围。北约正在以“泛安全化”的方式推进“全球化转型”,即,通过对“安全问题”范畴的无限扩大和模糊化处理,以“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为名,把战略触角伸向全球各地。例如,宣称因“非洲和中东的冲突、脆弱和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北约及其伙伴国的安全”,北约需要以多种方式增加对非洲事务的参与。

激化地缘竞争,搅动全球秩序

北约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政治军事集团,也是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重要支柱,以及美欧跨大西洋战略合作的枢纽平台,这些独特的身份决定了其战略新动向势必对全球安全秩序产生重大冲击。

首先,是持续增加美欧与俄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烈度,进一步压缩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政治空间。面对欧洲乱局,北约作为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当事方,其战略选择不是反思危机何以发展至此,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斡旋推动政治解决,而是继续用“极限施压”的危险逻辑升级对俄地缘政治围堵,削弱地区和平恢复与安全秩序重建的希望。维尔纽斯峰会做出的遏俄战略部署将进一步把俄逼入安全死角,可能引发俄更强烈的反制行动,甚至导致美欧与俄地缘政治博弈全面失控,欧洲乃至全球安全秩序土崩瓦解。

第二,是进一步刺激亚太大国战略竞争,深化地区安全困境。一旦北约的战略预期最终成为政治现实,届时激烈且压抑的大国战略竞争将摧毁自由、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秩序,各国互不信任、相互戒备成为常态,管控地缘政治冲突的难度陡增,经贸往来、科技合作、人文交流等赖以维系的良好环境不复存在,甚至存在发生激烈地区冲突的风险。没有任何亚太国家能在北约“东向”扩张中独善其身,个别国家迎合北约追逐短期私利,置地区整体利益于不顾,极不可取。

内部分歧仍在,新战略难以顺利落实

北约在维尔纽斯峰会公报中对其未来的战略落实充满决心和信心,高调宣称“北约仍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联盟,将同过去一样,在捍卫盟国自由和安全,以及为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方面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是,这恐怕是北约的一厢情愿,实际情况难以完全按照其主观意志发展,诸多因素将给北约新战略的落实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北约内部存在的政策分歧并没有被根除,“维尔纽斯共识”并不能彻底阻断它们再次发酵甚至引发联盟危机的可能性。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期间就表达了对北约向亚太地区扩张的不认可,尖锐指出“北约是北大西洋组织,相关文件明确了‘北大西洋’这一地理范围,日本不在北大西洋上”。随着乌克兰危机旷日持久地延续,美国的欧洲盟友日趋疲惫,在多大程度上愿继续追随美国与俄尖锐对抗,危机终将如何影响北约新战略落地所必须的联盟凝聚力,还需耐心观察。

北约的“东向扩张”离不开亚太国家的配合,尤其是作为地缘政治支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其抉择和取向更为重要。然而,北约咄咄逼人的“进入印太”势头已经引发亚太众多国家的担忧和抗议,日、韩、澳等国民众也有不满。7月11日,日本民众和部分国会议员在东京街头自发组织抗议活动,反对岸田文雄首相参加北约峰会,认为北约可能会把日本拖入战争。韩国民众同期也在总统府附近集会抗议,认为北约同盟染指亚太事务会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尹锡悦总统出席维尔纽斯峰会是在“以韩国民众的生存权下注”。

北约如何解决自身战略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会影响其新战略的落实效果。北约的终极战略目标,是在东欧和亚太对俄罗斯、中国实施“双重遏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约需要调动大量战略资源。美国积极拉北约“进入印太”并整合地区战略架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北约其他国家分担其同步投入欧亚东西两线的高昂战略代价。在欧洲盟友身背援乌和经济低迷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北约“东向扩张”的核心症结就在于其如何处理战线过长所造成的战略资源不足问题。

徐若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世界知识》,2023年第15期

    进入专题: 北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12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