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平: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658 次 更新时间:2023-05-15 17:10

进入专题: 中医药   中医战略  

王君平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广受关注,《本草中国》《国医有方》等纪录片受到观众欢迎,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相继落成……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工作。这一重要举措,将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同时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方案》提出“挖掘阐释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中医药经典元素”“加强中医药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建设”“建设50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等举措,对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上多下功夫。健康养生是中医药文化的显著标识,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至2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在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等方面做文章,也需要在方便群众便捷获取正确、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出实招。从组织开展“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科普巡讲、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等活动,到普遍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再到鼓励引导企业把中医药文化有机嵌入道地药材和老字号产业链全过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将更好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一方面,守正才能更好创新。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方案》提出,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精髓进行挖掘研究、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正是为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创新才能更好守正。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发扬光大。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们要把中医文化传承好。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5日 05 版)

    进入专题: 中医药   中医战略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中医战略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83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