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扩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间要有破有立、长短结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3 次 更新时间:2023-03-15 12:53

进入专题: 扩大内需   供给侧改革  

刘元春  


一、从战略角度,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核心位置

1、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讨论

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六大统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明确说明。其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问题的“牛鼻子”,是过去很多政策导向和政策设计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大内需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同时在去年提出了扩大内需战略,把一个短期宏观逆周期调整的政策上升到一种战略性的举措,更为重要的是,把当前的显著矛盾定位在总需求不足之上。

这会引起很多人的疑惑:到底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还是以扩内需战略为主?此外,在扩内需中,到底是以扩消费为主体,还是以扩投资为主体,以及这两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2、供需在总量、结构以及动态上要达到平衡

高质量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循环要高效畅通,而经济循环畅通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供需要在总量和结构上平衡,更要在动态上平衡。根据经济学原理,当总需求和总供给在总量上、动态上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市场机制出现了扭曲。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大量的扭曲,有些扭曲可能是阶段性战略导致的,而有些扭曲就是这种制度失灵、制度缺乏所导致的。如果我们相信市场是有效的,就会看到关键问题可能并不是需求,而是中长期有效供给和效率的提升。以往总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这都是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切入点是供给端。供给创造需求,在市场有效的原则下,供给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出发点。回顾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大的技术创新是以人民有购买愿望为前提实现的,相反,大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使人民的需求不断地释放和发展。从战略角度看,必须把供给端放在一个绝对核心的地位,对于供给端对需求的敏感性、供给端在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上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能过度回归到短期分析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效率革命、动力革命作为抓手,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也是民族崛起的关键。同时,供给端的调整,一定要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改革的轨道上进行。

二、从动态平衡的角度,要以中长期视角分析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作用

1、凯恩斯需求政策与扩内需战略不同

从投资和消费方面来看,短期内,供给端具有黏性和刚性。由于固定投资的锁定效应和生产组织的锁定效应,生产者的调整可能要慢于短期需求的变化。因此,在短期特别是在逆周期的视角下,需求管理是有必要的,但这与我们扩内需的战略是有差别的。凯恩斯是逆周期的调整,而不是跨越周期改变总需求与总供给间的中长期问题。

当前的消费不足与正常周期调整状况下的需求不足不同。因为随着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恢复,消费会出现大量修复和反弹。在此过程中,通过一些收入补贴,以及一些消费场景的建设和促进消费修复的政策,能够使中国经济循环快速复苏,快速向常态化转变。凯恩斯需求政策与疫情救助政策以及扩内需战略不同,一定要区分清楚。

2、扩消费与扩投资也有很大区别

虽然二者是总需求扩张的两个方面,但是扩投资所产生的影响更深远,因为它是稳定市场主体很重要的手段。如果稳主体、稳就业、保主体、保就业没有实现,简单的收入分配政策和促进消费政策就很难起到消费恢复和扩张的作用。在当期虽然表现为投资,但也会表现为就业和收入,还会表现为消费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投资在下一期会产生新的供给。因此,消费的冲击是当期的,而投资的冲击是多期的,这种多期冲击决定了要考虑投资的动态平衡,考虑整个国家、社会和微观主体的跨期动态平衡。投资扩张在当期表现为需求冲击,但是在下一期表现为供给冲击,这两种冲击的动态平衡决定了投资的恰当速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消费是基础性的,投资是决定性的,投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动态视角上有很多契合的地方。

在中国这样一个赶超型社会,一个安全网还没有构建齐备的社会,无条件地谈消费扩张,简单地把疫情时期的消费修复与周期性变化的逆周期调整,与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等同起来,可能会导致一些理论上的误解。我们必须从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动态平衡上区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作用,尤其是要从动态平衡的角度,以中长期视角分析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作用。

三、扩内需要符合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

今年的政策要寻求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重要改革相配合。只要出现持续的市场出清困难,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紧缩,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不足,都意味着存在着失灵和扭曲,需要在制度上进行修正和调整。改革是协调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无论是在扩大需求、缓解供给冲击,还是在逆转预期减弱上,改革都是关键点。

同时,我们要在短期政策中找到一条消费与投资、扩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契合的政策路线。其中,消费政策、投资政策所锚定的方向一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锚定的方向。如果这两个方向南辕北辙,就会导致供给端和需求端在中短期出现矛盾,从而导致政策过度摇摆,进一步产生市场扭曲。很多地方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严重违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违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通过走老路来扩内需、扩投资,导致后期的改革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低于31个省市所设定的平均目标5.9%,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了扩内需一定要符合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扩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间要有破与立,有短期和长期的配合。


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

本文整理自刘元春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1期)上的发言


    进入专题: 扩大内需   供给侧改革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5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