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贵 王东:全面领悟“三个务必”重要论断的深刻意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71 次 更新时间:2023-02-16 17:03

进入专题: 二十大 “三个务必”   

王永贵   王东  

[摘要]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行动宣言,是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告诫、新要求和新期盼。“三个务必”提出的重大意义在于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理论自觉、清醒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时代自觉,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言明“三个务必”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须从有机联系的整体、指向明晰的系统和功能耦合的结构三个方面来把握“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贯彻落实“三个务必”要遵循坚持政治性、秉持人民性、注重时代性和提升整体性等实践要求,在践行“三个务必”中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三个务必” 丰富内涵 实践要求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P1-2)“三个务必”是习近平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需要作出的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管党治党、强党兴国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不仅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的历史性淬炼,也是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性升华。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重要论断都有其深刻意蕴。全面领悟“三个务必”重要论断的深刻意蕴要从战略高度审视其重大意义,深刻揭示和阐明其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不断明确践行“三个务必”的实践要求,使其成为新征程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深入阐释“三个务必”提出的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既是历史的当代回响,更是面向未来的深厚启迪。要全面领悟“三个务必”的重大意义,才能在面对复杂的风险考验时始终保有更高、更强的时代使命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不断从“三个务必”中汲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在总结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经验的智慧和力量中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早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要以坚定的党性面对掌握国家政权、领导人民建设美好新中国的历史任务。恩格斯曾指出:“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2](P597-598)可以说,“两个务必”对于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及这一重要思想,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赋予了“两个务必”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和创新的高度统一中“使‘两个务必’成为我们党推动革命建设改革的传家宝”,[3]并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标识和政治品格。“三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对“两个务必”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继承,又是基于新时代治国理政全新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具体而言,这种历史自觉一方面体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宏阔历史视野出发,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历史规律,在赓续发展“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不断探寻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密钥,不断深化关于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认识;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自觉运用历史规律来把握历史大势、赢得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极为丰富、鲜明和宝贵的管党治党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强大保障。“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在新时代鲜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指导方针,也是我们推进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历史趋势的重大举措。


第二,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丰富实践中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具有原创性和鲜明中国特色的党的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三个务必”的提出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呈现,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鲜明的思想特色、独特的政治品格和科学的方法论特征。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P18-19)毋庸置疑,“三个务必”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论断。一方面,“三个务必”对于“两个务必”的继承与发扬体现了守正创新这一主要着力点,以新的论断、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正因如此,面对新的实践提出“三个务必”坚持了问题导向,对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三个务必”表明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反映出历史唯物主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这就内在反映了“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站位点。总而言之,“三个务必”的提出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论自觉,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


第三,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清醒的政治自觉,是解决好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制胜法宝。如何保持政治清醒,是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党的百年历程充分表明了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需要保持政治清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斗争,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同一切损害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真正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前行路上党面临的难题依旧十分突出。作为百年大党,我们所面临的独有难题有这样三个根本前提,即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面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三个最”不仅决定了我们所面临难题的独特性,也强调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百年大党独有难题主要是党的自身建设难题、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升难题与现代化建设难题等。归根结底,依旧要抓好党的建设这一根本问题,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三个务必”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以明确根本方向、坚持艰苦奋斗以传承优良作风、坚决斗争善于斗争以磨砺精神,从而有力推动了党在加速演变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中以清醒的政治自觉来科学审视新问题新矛盾,以战略自信直面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治国理政全局中的复杂问题,不断增强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政治定力。


第四,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时代自觉,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好走稳新时代赶考之路的重要保障。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赶考内容因历史阶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赶考的本质要义及实践要求始终如一。具体而言,赶考的本质要义在于把党建成理想信念坚定而又充满朝气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人民衷心拥护的坚强领导核心;赶考路上的实践要求则是要不忘初心,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随时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三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坚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的斗争姿态,这正是我们走好走稳新时代赶考之路的重要保障。首先,“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赶考前进的根本动力。它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为谁干”等根本性问题,从源头上阐明了赶考的本质,也让中国共产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崇高的目标不断奋斗。其次,“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行稳致远走好赶考之路的作风保障。党的作风问题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指出,“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4](P164)只有以高昂精神和良好作风才能不断夯实和拓展执政基础。最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接续走好赶考之路的底气所在。只有坚持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提升斗争本领和能力,才能掌握主动、增强主导,在斗争中赢取更大胜利、创造更大伟业。



二、科学阐明“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  


“三个务必”具有极为丰富的时代内涵,既强调了理论建设面临的问题,也指明了实践推进的方法,“是党中央向全党同志提出的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5]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对于“三个务必”丰富内涵的把握,一方面须坚持整体性视角,充分认识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剖析“三个务必”的内在结构,明确各自定位。与此同时,我们要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宏阔时代场域和深刻遵循“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科学论断,以此更好地阐明“三个务必”的新时代意蕴。


第一,“三个务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三个务必”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是我们党新时代新征程管党治党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内容的继承与丰富的同时也意味着整体性的提升,要求我们从更加多维的视角来把握“三个务必”的整体性。


一是从静态逻辑来看,“三个务必”是“目标指引—实干行为—斗争方法”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百年来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历史巨变的根本领导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全部奋斗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坚定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本色和行为底色,也是我们在目标指引下凝心聚力、发愤图强的实干要求。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发生的伟大变革,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因此,我们仍需以实干行为进一步激发团结奋斗精神,进而“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6]“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提升中国共产党斗争能力和水平的科学方法,即一要提升斗争意识和斗争自觉性,二要提升斗争能力和斗争灵活性。斗争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完善、改进斗争方法,才能在斗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是从行动逻辑来看,“三个务必”是“动力机制—转换机制—推进机制”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作为目标指引的初心和使命,在“三个务必”整体运行中居于动力来源的基础地位,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明确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以及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三个务必”践行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宝贵传统和优良作风,使其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动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把动力转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集体行为。正是因为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的问题挑战异常复杂多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成为持续推进伟大事业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伟大斗争中赢得历史主动,也要赢得未来主动,这一推进机制对于“三个务必”及其作用发挥至关重要。


三是从文化意蕴来看,“三个务必”是“宗旨意识—作风状态—精神面貌”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三个务必”体现出深厚的思想文化蕴涵和价值取向,既包括了历史文化层面中国共产党对于治乱兴衰的历史和执政周期率的深刻思考与总结,也体现了百年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总的来看,宗旨意识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贯穿始终的思想文化追求,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最直接也是最深厚的体现;艰苦奋斗的作风状态则细致呈现了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对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等提出明确规定,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承继;永葆青春朝气、发扬斗争精神的时代风貌能够确保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永不褪色、永不改变的革命性与战斗性的来源。因此,“三个务必”的文化蕴涵极力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并且能够通过文化自信自立推动政党自立自强,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不断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三个务必”是指向明晰的系统。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7](P302)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是指向明确的,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三个务必”而言同样如此。从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视野来看,“三个务必”是指向明确且内外贯通的系统,深刻体现了党时刻保持解决执政大党所独有难题的高度政治清醒和坚定。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是从政党治理维度来看,“三个务必”明确指向锻造出把握时代趋势、引领时代趋势,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P65)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领导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基于中国共产党建构民族国家、重塑社会规范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9]来看,政党治理也越来越重要。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因为走在时代前列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党的建设也是与实践同频共振的长期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也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和政党治理必须与时俱进。正因如此,新时代新征程提出并要求做到“三个务必”,就是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对全体党员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努力实现“两个确保”,在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同时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让党的初心使命在时代发展中不断焕发生机,以顺应时代趋势、引领时代趋势的现代化政党治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二是从国家治理维度来看,“三个务必”明确指向在立足“两个大局”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新局、起稳步、创伟业。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现代化发展与强大政党建设密不可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独创道路与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领导力量的政党建设,构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示了现代国家建设与强大政党建设的中国逻辑。”[10]换言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优势,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使其贯通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全领域,也让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日益成为影响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要素。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中心任务,需要发挥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引领作用,也要通过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来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政治定力,还要立足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凝聚全党共识、展现全党力量,把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转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


三是从全球治理中的政党比较维度来看,“三个务必”明确指向以胸怀天下的格局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全球治理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情怀。中国共产党过去一百年所取得的成就彪炳史册,尤其是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件大事,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对推动世界各国迫切需要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也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明故事,必须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展现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三个务必”的提出和践行具备了世界意义,尤其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走向不仅改变中国,而且也深远地影响着世界。只要我们坚持“三个务必”,以初心使命引领全党行动,以艰苦奋斗磨砺全体党员,以斗争精神鼓舞干劲,就能够让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用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必将对人类进步、世界大同作出更大贡献。此外,全球治理中政党外交也愈加重要。“三个务必”有利于我们在政党外交中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积极掌握对外交往的主动权、努力争取政党交流的话语权,让我们党成为推动世界政党交往的重要力量。


第三,“三个务必”是功能耦合的结构。前文谈到“三个务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和指向明晰的系统,重点在于宏观把握“三个务必”的紧密联系。此外,我们还需要深入“三个务必”的内部,从结构的角度来认识每一具体内容的功能呈现及其耦合状态。


其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三个务必”的灵魂,起到了决定性的引导功能。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4](P4)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已经创造的历史伟业和正在进行的时代新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以看出,初心使命蕴含的精神要义更为明显、更为突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成为“三个务必”的政治灵魂,对于努力做到“三个务必”并发挥其重要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引导功能。这种引导,一是体现为思想引导,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努力朝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道路前进;二是体现为责任引导,明确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毕其一生的政治追求,无论历史发展到哪一步都要以此为遵循不断向前,努力担负起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三是体现为政治引导,也就是方向引导。作为提升党员修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牢记初心使命代表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也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为践行“三个务必”提供了政治保障。


其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三个务必”的底色,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功能。党员干部是否养成良好的作风,直接反映了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决定了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这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党员、评价党员最为直观的方面。从党群关系角度而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事关执政基础、群众基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一点不曾改变,足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成为“三个务必”的行为底色,支撑起中国共产党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坚实基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了谦虚谨慎,就会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离开了艰苦奋斗,就会贪图享受而碌碌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诸多长期、复杂和艰巨的问题,容不得一丝懈怠、误不得一丝机遇,要始终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以自身的锐意进取、努力奋斗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形成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生动局面,在夯实执政基础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让我们的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承发展下去。


其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三个务必”的核心,起到了关键性的延展功能。“三个务必”之所以对政党治理、国家治理以及全球治理中的政党比较有显著意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在斗争中解决问题、壮大自身、提升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只有斗争才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和化解重大矛盾,从而在战胜艰难险阻中实现飞跃发展。所以,我们认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成为“三个务必”的实践核心,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全环节,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并引领国家建设起到了极大的辐射延展功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既面临着一些新领域、新阶段、新环境带来的新的斗争,也面临着广度、深度、烈度发生深刻变革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这对斗争意志、斗争能力、斗争精神等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指出:“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4](P83)因此,我们务必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固树立斗争意识、切实增强斗争本领,将其延展到内政外交国防、发展安全稳定等多方面,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全面把握落实“三个务必”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P63)贯彻落实“三个务必”能够进一步巩固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统一、政治团结和行动一致。以这一重要论述为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上贯彻落实“三个务必”须把握如下实践要求。


第一,坚定政治性,更加自觉自信贯彻落实“三个务必”。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学通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三个务必”提出的重大意义、本质内涵和思想精髓,特别是让全体党员从理论上、思想上明确自己作为践行“三个务必”的主体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政治历练,要让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苦练过硬本领、提升斗争意识,做“三个务必”坚定维护者、有力执行者,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三是要锤炼革命意志,增强全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战略定力。党的百年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努力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团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支撑,勇于敢于善于进行伟大斗争是必备的奋进品格,我们必须通过意志锤炼把“三个务必”内化为全体党员的共同遵守,使之成为党的建设进程中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要想自觉贯彻落实“三个务必”,就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运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宝贵基因和光荣传统,始终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把“三个务必”外化于行,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秉持人民性,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彰显政党本质属性。践行“三个务必”的主体是全体党员,而确保“三个务必”真正发挥显著影响的关键是人民群众。党的建设方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三个务必”来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是不断增强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优势。一方面,要想落实“三个务必”来赢得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把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摆在首要位置,才能赢得民心民意为党的建设注入雄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三个务必”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监督程度和融合效度,以此能够继续保持和持续优化党的工作作风,有效避免和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风险。


第三,注重时代性,在实践中聚焦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1](P20)可以说,注重时代性不仅是践行“三个务必”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三个务必”的根本所在。正因如此,在贯彻落实“三个务必”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明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的变化及其要求,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以及百年大党的独有难题要有充分认识和准备,要直面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也要针对性地防范可能出现的重大外部风险挑战;其次,要明晰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变化及其要求,通过党的建设来持续探索社会全面发展的解决之道。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治国理政各领域的繁重任务、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风险挑战等,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也内在规定了“三个务必”必须要指向解决国内问题,才能在历史方位的转变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最后,要明晰新时代世界形势的变化及其要求,要从坚定捍卫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落实“三个务必”。总的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网络化、全球化、信息化等以一把双刃剑的形式影响到我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亟须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来夯实国家安全的现实基础。从这一角度而言,“三个务必”能够从目标引领、实践推进和斗争意志等方面应对不确定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使之成为有意愿、有能力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利益的政党。


第四,提升整体性,以系统观念提高贯彻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一要优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落实“三个务必”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相统筹,发挥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引领作用,健全党员干部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激励制度,在具体实践中切实提升斗争实效,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来确保“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之策、长远之策。二是要深化日常教育建设,用多样的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教育等形式在全党展开,使其融入广大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等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对于整体推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三是要强化精神建设,传承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三个务必”的实践中赓续红色精神血脉,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和精神风骨,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与此同时,除了构筑起“制度建设—日常教育—精神涵养”一体化的实践格局,还应当推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相统一的落实环节,以整体推进来有效提高全党贯彻落实“三个务必”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实,必将探索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颖.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斗争精神[J].求是,2019,(6).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5] 林建华.“三个务必”的新时代意蕴和旨归[J].前线,2022,(11).


[6] 李捷.“五个必由之路”的历史蕴涵和现实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


[7]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9] 郭定平.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J].政治学研究,2019,(3).


[10] 王韶兴.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1,(3).


    进入专题: 二十大 “三个务必”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78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