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绍清:论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07 次 更新时间:2022-09-22 21:55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邹绍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深刻阐释。他指出:“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此,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观出发,正确阐释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的深邃意蕴,对于我们胸怀“两个大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深刻理解党创造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坚定“四个自信”,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凝心聚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讲仁爱、重民本: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之核心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马克思恩格斯把“文明”既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加以阐释,同时也作为一个反思性概念加以理解。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摆脱野蛮、原始状态,向人化世界的过渡,发生革命性变化,意味着人类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体现了崇高性和发展性,其宗旨是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而作为一个反思性概念,文明主要是指用更高水平的文明原则和社会理想来反思和批判已有的文明现实,寻求文明的发展路向。马克思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所以,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也不是人们在头脑中进行的主观臆断或纯粹想象活动,而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多样性和反思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精神特质,成为人类文明形态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华文明作为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灿烂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独一无二的精神血脉、精神基因、精神追求和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观来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彰显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从本质上揭示了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质”的规定性,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和精神追求。所以,无论从认识论还是从方法论上都不能将其任意分割或肆意歪曲。从整体上看,“讲仁爱、重民本”是核心,居于中心地位,统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守诚信、崇正义”是重要基石,居于基础地位,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尚和合、求大同”是精髓,推动着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不能将其任意分离;同时,三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易言之,如果将中华文明精神特质比作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一棵参天大树,“讲仁爱、重民本”就是树干,“守诚信、崇正义”就是树根,“尚和合、求大同”就是枝繁叶茂上的鲜花和果实,它们共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都以其独特的文明形态和精神标识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也不例外。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核心和灵魂。所谓核心,就是指在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处于结构的核心位置或关键环节,体现了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系统是由要素或层次结构所构成的,具有整体性。按照系统的层次结构来看,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主干,处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主轴位置,居于核心地位,带有根本性,反映了中华文明最关键的、最本质的问题,发挥着核心、统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也是华夏儿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熔铸出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品质,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精神之根魂,起着核心和统领的作用。

关于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核心和灵魂,其深刻意蕴显现和蕴藏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名人名言以及历代经典著述中,内容极其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规范和引导人们思想行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仁”即仁爱,就中华文明精神特质来讲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一,讲仁爱是一种美德。“仁”字最早出现在《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曰:“洵美且仁。”“仁”即人之美德。古人以“仁”作为一种美德而遵从。《论语·学而》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仁”逐渐发展成为人与人交往、人与自然交往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周礼》中视“仁义”为“天”,推崇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以至爱大自然、爱万物。其二,讲仁爱是中华文明的一种政治观念,“仁”是其本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仁”字:“亲也。从人,从二。”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孟子主张以仁政争取民心。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其三,讲仁爱逐渐上升为一种治国之道。董仲舒发展了孔孟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其上升为一种统治思想。董仲舒主张“仁义法”“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对别人要给予仁爱,统治者更要仁爱四方。所以,封建社会的有识之士把“讲仁爱、施仁政”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价值追求,体现在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关系中,要求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服从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要平易合理而无争。这种“爱身”“亲亲”“仁民”“爱物”精神不仅是人类之爱,也是一种宇宙之序,它逐渐演绎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一种由己度人、由人及物的哲学观、宇宙观和人文观。这种哲学观、宇宙观和人文观与西方推崇的原子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与尼采主张的“上帝死了”这一唯智主义不同,更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宰下的“单向度的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由仁爱之政到重民本之治,从本质上说是统一的。从中华文明发展史来看,尽管其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始终统领着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发展。我国春秋时期就初步形成了重民本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文明思想的核心。最早在《尚书·五子之歌》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晏子更是明确提出“以民为本”的基本观点:“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如果我们进一步从中华文明的制度层面来看,商鞅变法从制度上奠定了秦国一统六合的根基;西汉思想家贾谊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必须“以民为命”;董仲舒用“天人感应论”来阐明君王要实行德治仁政于民才是符合天意的;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家朱熹等人用“天理良心论”来阐明治国治民必须为政以德;明清时期黄宗羲等人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思想。所以,“重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中一种具有系统理论形态的思想,不仅是文化传统和内在观念的延续,也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得以反复印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如汉代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呈现了“文景之治”;唐太宗认识到“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呈现了“贞观之治”;清朝采用“地丁银”制,呈现了“康乾盛世”。总之,中华文明的讲仁爱、重民本这一核心思想,不仅使中华民族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安居乐业、生生不息,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在立制创制的过程中,深深地汲取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把社会主义原则和中国国情、历史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逐步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之治’确保我们在复兴之路上走得稳、走得宽、走得远”。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开辟的正确道路,为民族复兴激活和焕发了自信昂扬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激活了深邃厚重的中华文明、革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人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断汲取讲仁爱、重民本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适合我国实际、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进一步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规律,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民族发扬民族精神、永葆中华文明精神密码的思想基础,这一核心精神特质历久弥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因,为党的宗旨、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力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汲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营养剂,能够始终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他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群众路线推向新境界,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置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他曾动情地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总之,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思想中汲取思想精华,不断创新,上升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形成“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特征、最鲜亮的底色、最真挚的情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极大地增强了新征程上的历史主动精神。

二、守诚信、崇正义: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之基石

守诚信、崇正义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道德标准和精神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重要基石,它使中华文明根深蒂固、博大精深、不断发扬光大。

守诚信、崇正义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重要基石,主要是指其处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结构的底座位置,居于基础性地位,反映了其鲜明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这深刻地阐明了中华民族具有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力量,始终推动着生生不息、千年巨变、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揭示了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生机勃勃的中华民族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自身独特的道德标识、核心价值观、崇高精神追求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要准确把握守诚信、崇正义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之基石,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其深刻意蕴。

守诚信具有深刻的内涵。其一,守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诚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是个人道德的基石,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规范和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说文解字》中,“诚”是指“真实”“诚恳”,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与修为。“信”指的是人说话做事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要言而有信、诺而有行。信,强调一种外在的确认与表达。中华文明自古就讲求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仅强调内在的德性与修为要统一,也强调要通过外在的言行加以确认,如果外在的言行没有内在的涵养作为基础也难以持久。所以,诚信常常互训连用,表示“诚实无欺,恪守信用”的意思。诚信被看作一个人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的最基本的尺度,一个人不讲诚信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无信而不立,诚信胜于生命。其二,守诚信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是维系社会统一的基本价值尺度和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点,也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道,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孔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由此可见,在中华文明思想中,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就应该保存天道自然而讲诚信,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德性品质;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就能与天地安宁,真诚不妄,只要忠实于自然和天道,顺应于自然,就能达到天人合一,诚信是天道也是宇宙之道。所以,守诚信是人立身处世之本,是社会和谐之基,是与天地和、与人和、与社会和之本,是维系一个社会的公民道德之基石。其三,守诚信这一理念发展至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之一,表明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理念亘古不变,且愈加发扬光大。

崇正义是中华文明以公平、公正、平等为核心的正义观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崇正义包含以下几层要义:其一,崇正义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崇正义是支撑中华文明大厦的五大核心价值理念,是维系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念。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其二,崇正义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在我国民间神话传说和历代文学史中关于“英雄豪杰”“英雄好汉”的侠义故事层出不穷。如大羿射日的传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等都是中华民族崇尚正义、追求正义的精神体现。其三,崇正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治国思想。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这就表明,君子仁爱,百姓就仁爱,君子正义,百姓亦正义,要做符合礼的正义之事,而不为非正义之事。由此可见,崇尚正义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所在,彰显了中华民族追求公平、公正和平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不断赓续守诚信、崇正义的精神特质,并将其升华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价值理念,有力地回答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及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伟大民族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汲取中华文明力量,赓续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熔铸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畏惧、不退缩、不消沉,始终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勇往直前。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历史上的一切战争,依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义的战争,一是非正义的战争。”他分析了当时日本侵华是非正义的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强调日本是失道寡助、中国是得道多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为了推动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正义事业,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观。“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注重公平正义,强调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社会平等。他强调平等就要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他对人民大众进行界定:“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义往往与公平分不开,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价值诉求。为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念,强调公平和正义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是要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强调正义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价值,而非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谈论公平、正义;批判那种超越历史和具体现实的价值原则,推崇建立在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上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原则,有力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成就伟业。我们党深刻汲取中华文明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自觉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赋予中华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平等、公正、诚信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新时代,赓续中华文明的守诚信、崇正义的精神特质,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不断增强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观的竞争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软实力竞争的一个显性文化元素。为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中华文明守诚信、崇正义的精神特质。一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扬光大。基于公平正义这一根本原则和价值取向,高度关切、时刻警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各种显在的、潜在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及时调整和纠正效率和公平之间出现的各种偏差,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自己、兼济天下、造福世界、传递希望,将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向着人类文明发展前沿蕴含的一切可能性奋进。”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使“正义”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理念之一,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互鉴性,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精彩。

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之精髓

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文明的根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奠定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精髓;其维护着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核心、夯实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基础,推动着中华文明及人类文明的创新发展。

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精髓,主要是指其处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结构的向外和外上部分,居于生长、发展的地位,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处世之道和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精气真髓或精华。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亘古不变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可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不仅是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文化底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遵循所在。尚和合、求大同之所以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精髓,主要在于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性格与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和中国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智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世界之问”这一时代课题。为此,要准确把握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文明之精髓,就需要进一步地把握其深刻意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基因。西周太史史伯就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兴衰,孔子以“和而不同”论君子。《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儒家乃至古代先贤世代寻求的社会理想,是善与美的统一。它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理想有一定的契合度,成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追求理想社会、促进全人类发展共同奋斗的目标指向。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中大力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襟。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更有“化干戈为玉帛”“睦邻友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代代相传。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民情怀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以追求尚和合、求大同为旨归构建理想社会,创设“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无一不强调“和”“合”。“和”就是和谐、和睦、和平,是自然与社会、个体与集体、民族与人类的和谐统一;“合”就是合作、融合,强调于融合中和谐,在和平中合作,显现出“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回溯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始终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友好交往和文明互鉴的赞歌,不仅如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文明同波斯文明、欧洲文明、印度文明等的交流交往,还留下了玄奘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游记、郑和下西洋等举世闻名的文明交流典范和生动故事,这种“尚和合、求大同”的博大胸怀亘古不变、与时俱进。新时代,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推动世界大同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精神基因的继承和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需要世代守正创新;同时,也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精神动力。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赓续中华文明“天下为公”之社会理想、心系苍生之愿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地记录了每个民族和国家走过的足迹。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救国救民之担当、兼济天下之襟怀开启了艰难探索,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强调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世界的繁荣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形态,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提供了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巨大发展。所以,中国并不是随心所欲或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过去继承下来并不断创新创造的新型文明形态。

当今世界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和世界性难题,包括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文明赤字等。我们怎么办?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人类又一次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在科学回答“世界之问”的历史进程中,矢志不渝致力于人类进步事业。“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觉悟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是最光明最正义最壮丽事业的奋斗者。”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血脉,善于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秉持胸怀天下的历史担当,满溢着正义之美、崇高之美。中华文明强调“和”并非意味着“同”,绝非是等同之意。中华文明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也不认同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和“零和博弈”。中国多次公开宣示,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我们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以,中华文明发展到今天,它克服了过去资本主义文明的固有缺陷,从根本上摆脱了资本逻辑造成的人的异化和物化,扬弃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不可融合”论调。面向未来,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6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7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