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地缘政治影响下的发展之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22 次 更新时间:2022-04-01 12:30

进入专题: ​地缘政治  

张军 (进入专栏)  


以地缘政治的全球影响力来看,没有什么改变可与中美关系从战略合作转向战略竞争相提并论。这一转变改变了很多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他们大概相信其对中国的影响非同小可,中国将不得不偏离成功的发展路线。

欧洲与全球经济治理实验室在其撰写的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会被迫脱离发达经济世界,走上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这个模式存在不确定性。

的确,除了动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阻止中国向美国出口外,美国对中国在美投资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的一些公司,设置了更多障碍。特朗普政府还试图通过扩大“实体清单”遏制中国科技公司的崛起。另外,美国还以数据方面的无理要求迫使中国公司从美国退市,同时限制美国资本进入中国的一些战略性行业。

然而,我认为这些遏制政策并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持久影响,也很难阻止中国经济的崛起。贸易和投资领域的现实已表明,这些遏制政策也令美国经济深受其害,更无法让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加速分道扬镳。因为,中国早已成为嵌入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角色,与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形成了高度互补关系。中国的经济体量仅次于美国,试图让中国与西方经济脱钩的那些措施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更重要的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值来衡量,中国已经越过了技术升级通道上的门槛,消除与美国和发达经济体的整体技术差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对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因为仅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来说,中国绝无可能放弃现有的经济模式。认为美国的遏制政策会迫使中国重回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过于天真了。

事实上,中国领导人很清楚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的遏制。在一些安全领域,中国无疑会加强国家的主导力量。但美国的遏制也让中国更清楚地看到本国在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领域体制的弊端,并决定改变它。

中国会鼓励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教育、科技、农业和新能源等基础性和战略性领域的自主能力。作为一个规模超过1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不是仅出于对美国遏制的反应,它还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需要。

中国已把畅通内循环列入了国家战略,以确保国际与国内市场两个循环的联通。同时还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以支持大数据、算力、5G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并把加大新基建投入和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写入了“十四五”规划。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占全球的60%以上。去年新建成的5G基站超过65万个。

在推动经济自由化方面,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加快金融开放和密集设立自贸区。所以,美国遏制和地缘政治的改变更多地让中国认清自己的弱项,加快改进进程。

当然,除了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的挑战。包括劳动年龄人口增速的下滑和老龄化。尽管中国政府已调整了生育政策,开始鼓励生育,但东亚的经验表明,生育率下降可能因此被延缓但不可能被逆转。要对冲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本根的政策在于提供更好的教育以提升人口技能和劳动生产率。

作为依然拥有较大增长潜力的经济体,中国承诺会致力于结构性改革以不断提升生产率和保持经济活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几乎是东亚高成长经济体在高增长之后不可避免的,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如何正确应对。从东亚经济中应当吸取的教训在于,因政治压力政府不得不将资源分配到生产率更低的地区以缩小差距,或出于同样的原因在政策上鼓励资本在那些对生产率并无太多贡献的领域过度投资(例如房地产),威胁了生产率的增长。严重的资源错配不仅有损生产率的增长,也是宏观不稳定的根源,会使得经济增速低于潜在水平。在纠正资源错配以及确保生产率增长前景方面,中国政府面临着棘手的结构性改革任务。

改革的内容之一是,中国需向私人资本开放更多领域。从人均资本和人均GDP的跨国比较看,中国经济仍有提升生产率的余地和潜力。不过,充分利用这些潜力的前提是,中国要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借助于更加能够公平竞争和更自由的市场体制,让要素和稀缺资源分配到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家主导的部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激发企业的创造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进入 张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地缘政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41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