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民有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突破口——从终端产品到商品的故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99 次 更新时间:2022-03-29 13:10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胡德平 (进入专栏)  


借用小平同志的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此话的全部意义在于打破观念思想上的迷信,但还需要说出更多的道理,才能更多地普及全民信任度。

一、计划经济的历史

1979年,《人民日报》发起过一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于光远同志为此写过一篇关于计划经济终端产品的理论学术文章,他首先回顾历史,认为计划经济的制定有三个法则:

1.“资源法”。

强调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外贸的比较优势。英国的崛起就与纺织业有关,它的资源优势就是羊毛。以后又占领了印度,把棉花资源又紧紧把握住了,恰时正逢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充足的工业资源和工业动力的结合,便造就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

所以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就要强调资源的重要性,按照资源做计划,有什么优势资源就发展什么,这是一个思路。但当时这种思路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人才,对经济人才、技术人才缺少重视,没有把人才也做为重要资源来看待,反而引起了内行、外行之间无意义的争论。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主持台湾经济的官员,是前国民政府时期的资源委员会的负责人,他们发展了台湾的钢铁、石油产业,由于缺乏资源便很快转向了电子业、半导体业,突出了人才资源的优势。

2.“部门法”。

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国务院通过国家计委制定发展计划,然后国务院再把计划目标分解给各部委,各省、区、市,并依靠行政力量发展经济。国家计委在统筹计划前和执行计划后,尽管计委也有自己的统计、调查,但基本上是靠部门和地方的报表制定和执行计划的,可信度要打不小的折扣。

计划经济最僵硬的体制就是前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有很强的工业能力,想搞航空母舰搞不出来。乌克兰政府当然着急,问船厂究竟需要什么?回答是需要一个强大的苏联,需要一个强大的苏共中央,需要一个国家计委,需要几十个工业部门做配合,需要上千个企业制造零部件。计划经济变成了万能经济,苏联经济体制失败的教训,乌克兰政府并未吸取。

3.“终端产品法”。

乍一看我还很惊讶,这有什么重要的?但是现在想起来,终端产品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完全实用,可以消费,能够满足需要。反之,那就是浪费、库存、无效投资,积累失衡。为什么很多计划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短缺经济呢?非生产能力不足,非产品匮乏,而是能满足城乡居民终端需要的产品太少。供给侧和需求侧不能达到最优平衡。终端产品法强调的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闭合性,首尾链环不能衔接,整个链条就形成不了链环。

我觉得这三种方法,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时代是采取了第二种办法,靠“部门法”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计划经济的结果历史已经说明了,只有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完成了,第二、三、四个五年计划都没有完成。到第五个五年计划,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新八字方针”,这一年计划又变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党和政府选择了“部门法”制定推行计划经济,那么效果是怎样的?

效果一,资源的错配。资源的使用由政府配置,政府直管的企业形成政企不分。企业里面的人财物和产供销不是经济运行,而是靠行政运行。经济内部的长期比例失调问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能调节到位。

效果二,计划经济在运行中,势必产生各产业、各行业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或危机。它的治理手段、机制就是加强管理、行政方法、统购统销、统收统支。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形成地下经济、地下市场。

效果三,短缺经济形成。短缺经济,是短缺在终端产品的严重不足上。强调先生产后生活,重积累、轻消费,用政治挂帅代替了经济规律,这成为常态。工业报喜,完成了指标,完成了产值;商业报忧,人们手中的钱很难买到称心的物品,必需的消费品,紧俏的商品,还要加上各种票证才能买东西。

我党放弃计划经济,不等于放弃经济中的计划工作。如1984年制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同时也冠以“有计划”的工作与之相适应。我党明确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时也强调了政府统筹服务的作用。

二、终端产品悄悄演化成商品

市场经济的进入口在哪里?是终端产品。所谓终端产品就是终端的消费品,尤其是我国人均自然禀赋不丰裕的国家更要重视终端消费品的生产和其使用价值上。终端产品不单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包括外贸,还包括军工行业和国内的安全设备的保障,这都是内需,都是要消费掉的。只有最后用掉,消费掉的或准备用掉的军工产品才算最终产品。最好的理解,就是买了住房,便可以拎包入住,若房子是毛坯房,水暖气电缺一者均不算终端产品。以后生活质量更好了,你住的小区若没有幼儿园、疹所也不能算终端产品。

过去的计划经济中有很多“门”,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进入,但是终端产品的“门”最好进了,民营企业就是在这个空隙进口中生长出来了、干出来了、逼出来了。为什么终端产品的“门”最好进?因为抓住了居民的内需,抓住了人们消费的终端产品。只要有人买,民有企业就能生产,就不会亏本。而且这些产品都是国家想不到、不生产的,民有企业去做,又填补了短缺经济的空缺,国家也乐观其成呀!

终端产品又是怎么来的?终端产品的生产链环中还有很多中间产品。还以住房为例,住房是终端产品了,但是它用的钢材、木料、管线都是中间产品。民营企业家也明白,产业链关系中的某种产品,如果不和其上手、下手配套,他也不生产,因为民营企业绝不做亏本买卖,除非风险投资,所以要配套的零部件,各种原材料,都是中间产品。

国有企业主控上游产业中的大宗原材料,如煤、石油、水、暖、电、气,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把握上游,则中下游可控也。在这些上游产品经营中,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民营企业也能够帮上忙。比如改革初期,小煤矿、小矿山的问题,去年我们国家就遇到了煤电荒的问题,有的地方、部门宁肯煤碳大涨价,也不愿恢复民企煤矿开采。不智呀!

最早进入市场的终端产品是什么呢?农村的商品粮、经济作物产品、饮食产品、服装产品、建筑业产品,低压电器等等产品。最终产品怎么能够卖出去?国家无此计划,统购统销又不要,产品只能有求于供需关系,只能求助于市场交易,买卖双方一经成交,终端产品便华丽转身变为商品了,民有企业家就此诞生了。

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使终端产品一跃而变为商品,从而资源配置逐渐由市场代替了政府,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才得以确立,民有经济也充分发展起来了。我对这一体制的历史进程的看法是:党中央动员资源,政府管理资源,市场配置资源,多种所有制经济利用资源。能否用总书记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道理,改革开放就是用最小的成本,竟取得了世界第二位经济实体的效果。

三、尊重企业个性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国不管执行计划经济体制,还是执行市场经济体制,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目的,离不开主权在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此目的和宗旨就不难发现计划经济脱离人民需要,主观唯心制定计划的弊病。同时也不能不在市场经济中听取市场的呼声。市场经济针对以上弊病,进行了全面市场化的改革,并融入世界经济的市场之中,现在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对我国的商品、公共产品,尤其是公益产品做一严格界定,对后两种产品不能完全市场化吧?

说到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无不是要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的,同时也要强调人民群众个人的个性、独立性和人格。我认为人民群众中个人的独立性、个性、人格,今天格外重要。

我在《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一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还介绍过毛泽东讲“个性”与“人格”的演讲。他说:人的“独立性、个性和人格是一个意义的东西。是财产所有权的产物”。“人民有人格,我们党也有,人民都没有,我们党哪里会有呢?”我们需要有个性的共产党员,而不是120万块木头,这是当时毛泽东在七大讲话里面说的。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冒出来的民营企业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能说没有个性,首先对商品负责,讲商业信用又有社会公德的企业家,哪个不是有人格的企业家,我们需要这样的企业。遗憾的是,这种企业家还不易为社会理解,甚至还受到误解或打压。这种独立性、个性、人格是好的,也是财产权的反映,这种人可能不多,但这是今后的主流,对此信心满满,不提更高标准,就说一条,真正讲商业信用的人多了,我们的经济就会有质的发展。我们反对的只是少数人所得而私,进行垄断行为的企业。

美国是一个科技发达又反垄断的国家。自从AI技术和互联网科技企业发展以来,是否一种新的科技信息方面的终端产品又出来了呢?此事不可回避,应正视才好。他们获得的超额利润有其合理性,但其天文数字的利润独享,同样也有其一定的不合理性。举其荦荦大者。苹果、脸书、谷歌、亚马逊均是,这些公司都被美国国会的垄断委员会调查听证过。美国司法部还曾对微软进行过法律诉讼。从中我们可知科技企业的垄断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慎重对待处理。我国这方面的现象问题也出现了,除了政府严格的监管以外,也希望党的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多做引导、帮助和思想工作。

终端产品被人轻视不足为奇,这和生产目的有关,现在人们起码在思想上有了这样的共识。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个让人费解的是,这一正确命题提出者和1952年出书论述者还是斯大林,他甚至提出“人们不是为生产而生产,而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生产”,可能他若不去世,苏联也会改革。可惜苏联的改革才走了几步便又倒回僵硬的计划经济老路。

中国的改革前途无量,我们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也要严肃对待生产目的问题。现在研究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人越来越多了,计划经济中有多种平衡恰恰少了这种平衡,计划经济中的终端产品演化为市场经济中的终端商品的故事应该长期讲下去。


注:该文是作者在“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暨《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2年3月21日 王志勇整理


进入 胡德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34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