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龙:健康家庭的三大特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25 次 更新时间:2022-03-02 13:56

进入专题: 健康家庭  

李开龙  

为什么养育孩子让很多父母心力憔悴?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模式,如今的时代,身为父母的我们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幸福感还是难以言说的伤痛?


一个和谐的家庭,却时刻充满着矛盾。一种没有发泄空间的亲情关系,就像跳一支不与他人接触的舞蹈,只能在原地打转。当我们必须面对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问题时,家庭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改善家庭功能的失调,进行合理的家庭治疗,2021年1月出版的《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该书作者是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心理学系教授迈克尔·P. 尼科尔。该著一经问世,便成为家庭治疗领域的经典读本。全书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读者对家庭治疗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既可为专业人士提供案例研究的参考,也可让普通读者通过阅读反躬自省,重新构建和谐的家庭系统结构与融洽的家庭氛围。


只有站在“单向镜”外,才能看见家庭中暴露的问题,找到矛盾的根源。


家庭治疗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精神医学教授卡尔·惠特克用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临床心理学打开了家庭治疗这扇崭新的大门。另辟蹊径的家庭治疗理论,开拓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该理论认为,解决问题不需要对个人深入分析,只需改变他和身边人的互动,便能开启闻所未闻的常识。


该书清晰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场家庭治疗的复杂过程:全家人同时坐在一个房间里,共同接受心理治疗。而作者则站在单向镜外,以锋利视角接触桀骜不驯的子女,亦见识缺乏默契的伴侣,在他们的互动中找到了家庭关系背后的真相。


整个治疗过程中,读者可以彻底了解到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不但与其家人有关,也与背后隐藏的其他问题有着诸多关联。书中提到,对于冲突中的每个人来说,想不受指责很难,想置身度外更难。家庭治疗的秘诀就在于探究毫不相干的问题,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争吵与家庭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


家庭不和睦的根源之一是父母的态度问题。在书中,参与治疗的萨拉萨尔一家,十几岁儿子詹森的叛逆,源自母亲的占有欲和父亲的冷淡疏离。这样的家庭关系,把家庭成员塑造成一个个刻板角色。母亲唠唠叨叨,俨然一个管家婆;父亲只顾事业,置身事外;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长此以往,家庭关系间复杂的亲密联系逐渐模糊。因此,作者强调,一定要在家庭关系中建立等级制度。父母双方必须同时承担责任,不能只有一个家长全力以赴地负责孩子的抚养工作,而另一个家长始终自由地处在边缘状态。家人之间不应是孤军奋战,而应是有难同当。


家庭不和睦的另一个根源是夫妻关系问题。在婚姻关系中,因为共同生活的夫妻之间要面对若干问题,夫妻之间更应学会彼此适应和拥有情感界限。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沟通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在不断观察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期与其父母的婚姻冲突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父母发生激烈争吵,有些子女就会发病,他们把生病当作维系家庭稳定的灭火器。通过这些研究及生物学家发现的生态系统,以及相克相生的启发,家庭系统的概念由此而来。作者在书中提到,亲密伴侣经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个人界限的划分。这种界限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行为上的,一个是情感上的。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两大需求:与他人保持距离的需求,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需求。很多时候,造成夫妻诸多痛苦的原因是在组成新的家庭后,他们仍然保持以前在各自父母家里的生活方式。多数亲密伴侣总习惯性地把问题归咎给对方,其实双方只有通过不断努力与适应,才能经营好婚姻,教养好孩子。


家庭治疗不能远离产生矛盾的情感源头。


在一些人的生活状态中,夫妻关系日渐疏离,亲子关系剑拔弩张,母亲、孩子与父亲之间形成复杂的三角难题。每个人如处在热锅上的蚂蚁,内心焦躁不安。只有对家庭关系进行调整与治疗,只有将个人与环境进行适当归位,才能让每个人都处在最合适的位置,彼此之间才能更自由也更亲密。


弗洛伊德曾经提出,个人潜意识中原始的需求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冲突。其先驱研究对心理治疗形成了基本认识。家庭治疗一定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弗洛伊德总是极力强调家庭中每个人的内在动机状态。也就是说,在家庭系统中,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牵引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要探寻夫妻之间的情感界限,探寻他们的彼此磨合与适应;要懂得婚姻关系的指导原则是互惠性;要了解姻亲关系背后的适应与划界,放下难以割舍的过去,不再担忧并不完美的将来。另外,一定要了解到,隐形的教化实际上决定了家庭规则,而家庭结构决定了家庭的互动模式。健康的家庭有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分别是清晰的界限、等级结构和灵活性。


在健康的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应有清晰界限,而且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与众不同。家庭中存在着权力等级和明显的代际差异。领导权大多掌握在父母手中。只要大多数父母学会制定规则,孩子就能从中受益。但制定规则有一项重要的指导原则,那就是让儿童从行为的结果中吸取教训,而不要过度使用规则,削弱父母的权威性。为了适应生活周期的变化,人际界限需要作出调整,所以,家庭角色既是清晰的,又是灵活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需要付出无条件的耐心和温柔的爱;当孩子逐渐长大时,父母要学会控制和指导。改变一定要从家庭重构开始,共同担当起养育责任。


家庭是复杂而生动的系统,随着社会的推进,广大民众对于心理健康的渴求日益高涨,原生家庭意识日益苏醒。慌慌张张地初为父母,不再快乐轻松的中年夫妻,育儿问题成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急需解决。在每个完整的家庭故事中,均包含了诸多因素,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的人生也充满着无尽挑战。道路曲折且任重道远,找到改善家庭关系最有效的方式,建立新的运行模式,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进入专题: 健康家庭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80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