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 金牛: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0 次 更新时间:2022-03-02 13:54

进入专题: 老年人社会参与   ​人口老龄化  

原新   金牛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适应进一步深化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龄社会形态确定了总体战略方向。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银发经济等方面,对新时代老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其中,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综合体现了民生和发展的双重维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1982年,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制定及执行国际、区域和国家各级政策时,要充实老年人的生活,并让他们在和平、健康和有保障的情况下身心都充分、自由地安享晚年”,体现了被动养老观念。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提出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和尊严是对待老年人的基本原则。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理念,强调健康、保障和参与是老龄化政策和行动的基本支柱。国际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经历了从被动式“保障”到主动式“参与”的转变,充分体现了老年人是社会财富的积极老龄化思想。置身于长寿时代的老龄社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都离不开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在我国也逐渐被提上议程。中国高度重视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工作,是对国际社会积极老龄化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当前,中国具有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人口条件。第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大幅延长。1981—2019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67.8岁提升至77.3岁,不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趋近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人口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5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欧洲地区平均水平。第二,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考虑到身体健康特征,低龄老年人口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关键群体。据数据显示,2020年60—69岁低龄老年人口占全体老人的比重为55.8%,仅较2000年下降2.4个百分点,长期保持稳定。预计2035年低龄老年人口占比降至53.8%,2050年降至43%,占比依然较高,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仍然充盈。第三,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具备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为2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3.1%,较2000年分别上升14.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老年人力资本开发潜力有所提升。


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已经迈出实践步伐。数据显示,2015年,超七成老年人有助老意愿,近半数老年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包括帮助邻里和调解纠纷、维护社区卫生环境和社会治安、关心教育下一代、参与文化科技推广等形式。未来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协同发力。


第一,发展多样化的老年教育。在民生维度上,各地应依托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和电脑操作等课程,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化和辅助化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其生活品质;开设各级专业课程,弥补老年人在青年时期专业和职业学习的缺憾,增强其精神满足感;开设合作性课程,举办多样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社交活动参与的需要,排解其内心孤独感。在发展维度上,针对低龄老年人口提供就业技能再培训服务,满足健康低龄老年人口的就业和延迟退休意愿,助力其参与正式经济活动。


第二,搭建共享性的信息平台。在政府引领和指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活力,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搭建信息平台。在引导低龄老年人口参与正式经济活动和创造经济发展价值的同时,以积极态度重构“参与”定义。以“银龄计划”为基础,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发掘老年群体潜在价值,发挥发展维度对民生维度的促进作用。


第三,营造友好型的社会环境。中国老年人以志愿者等身份进行社会参与的意愿较强,将强意愿转化为多行动,还需要积极营造年龄平等和价值认可的社会环境。家庭参与是社会参与的重要构成。不同调查数据显示,60%—70%的中国老年人承担着对孙辈的隔代照料,老年人在这种非正式经济参与活动中贡献的经济价值应该得到社会认可以及获得科学评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1ZDA1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进入专题: 老年人社会参与   ​人口老龄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人口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8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