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壮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时代内涵与路径选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8 次 更新时间:2021-11-05 23:23

进入专题: 上海合作组织  

孙壮志 (进入专栏)  


已成立20年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与任务,其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的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受到成员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要在上合组织地区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在具体的合作实践中不仅需要双边合作机制,也需要多边平台,上合组织在各个领域都启动了相关机制,对多边合作能够起到促进和支撑的作用。

一、打造完善全球和地区治理的重要平台

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需要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多边机制,维护多边体系和多边主义,反对个别西方大国鼓吹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就需要有一种代表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国际合作理念,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寻找一条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国际合作新路。

1.积极应对全球化面临的新课题

冷战后全球和国际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进程面临新课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也提上日程。西方主张的“全球化”并没有给多数国家带来平等的发展机会,而是成为一个不合理的二元结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国际秩序能够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上合组织作为全球化的支持者,其成员国都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主张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2.借助上合组织推动完善地区治理体系

上合组织成员国是完善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要从地区治理体系的构建开始,上合组织实际上就是要在一个缺少稳定治理结构的区域建立起有威望的治理体系。上合组织开创了地区治理新范式,在解决地区治理的相关问题方面,已经做出很多积极努力,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3.上合组织具备成为“共同体”的条件

上合组织成立伊始,就宣布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该组织选择结伴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注定不会成为政治军事同盟;选择互利、共赢的原则,使弱国和小国能够在多边合作中受益。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合作选项,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标志着上合组织注定会成为一种没有先例的国际关系实践。

4.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

所谓命运共同体,就是强调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相互包容,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能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谋求本国发展时能带动他国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出发,在上合组织地区构建命运共同体,与成员国共同认可的“上海精神”一脉相承。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典范,这十六个字有着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对“上海精神”作了进一步的诠释,是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与根本依据。

二、经济与人文合作是建设共同体的基础

上合组织是从安全合作起步,该组织成员国也非常重视经济和人文合作,希望能够通过多边合作消除发展中的障碍。

1.利用地缘优势,打造经济共同体

上合组织对欧亚大陆的整体经济发展和实现互联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资源禀赋严重不平衡,无法按照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从自贸区谈判开始,而是选择更适合地区国家实际情况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起步,使成员国的投资和贸易合作有更多更好的保障。

2.多双边结合,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上可以优势互补,目前经贸合作的水平都是通过双边努力实现的,上合组织可以借助双边合作的良好势头,多边和双边相结合,破解跨国合作的难题,不断夯实多边合作的物质基础。

3.推动人文和民间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关系

上合组织对密切成员国的人文和民间交流,助力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命运共同体与传统区域合作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仅是政府的推动,还要民间组织,特别是媒体、青年的积极参与。中方建议成立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吸纳更多的民间机构和智库学者参加,为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4.以共同体为引领,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

上合组织明确表示不寻求建立军事政治同盟,不针对第三方,致力于巩固地区内各国的人民友好,实现共同繁荣,因此,确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短期内应在务实合作领域选择合适的目标,解决各国更为迫切的多边合作问题。

三、以多边机制建设为共同体提供支撑

上合组织不断启动的新的会议机制,反映出各个政府机构对多边合作的重视,各领域的务实合作需要更多的是工作和落实机制。

1.共同体建设可以使现有机制更具活力

上合组织的多边机制主要是政府间的会晤机制,层次比较高,但也存在常设机制不能定期举行、会议机制达成的共识缺少落实机制、多边机制比较单一等问题。随着一些具体方向上共同体的建设,多边机制也会更为丰富,可以产生自上而下的新动力。

2.新机制的启动有利于共同体建设

作为政府间合作组织,上合组织的多边机制对落实元首峰会签署的协议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务实合作的拓展和深入,一方面新的机制不断启动,另一方面原有的机制也日趋完善。上合组织加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作为,将会充分体现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增强该组织的威望和影响。

3.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形成机制保障

上合组织发展到今天,应该由重“协商”机制建设,转向重“行动”机制建设。应该围绕建设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打造一些相关的机制,或者为现有机制赋予新的职能,把全新的理念变成指导具体合作的原则,转化成宣传、解读、实践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案。

4.完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法律体系

上合组织是区域合作机制,作为独立的国际行为体开展各种活动需要有法律依据,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有必要对上合组织框架内已签署的条约、公约、协定、声明等文件进行梳理,确定下一步制定和修订法律文件的程序。另外,对宪章、长期睦邻友好条约以及扩员条例、观察员条例等文件进行补充完善,明确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标准。

结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几点思考

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取得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各成员国要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通过深化务实合作,使这一目标能够逐步成为现实。

1.树立“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应该形成关于“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文件,阐释其基本原则,与“上海精神”在本质上的因承关系。把解决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变成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提出的新理念,也就是“上合智慧”、“上合方案”。

2.进一步夯实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和人文基础

目前上合组织需要在多边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加大进展。一是需要发挥中小企业、地方、社会组织的作用,在一些既有人文属性、又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加大工作力度。二是明确“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不是局限于经济的互补性和官办的交流活动,应该与成员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以及确立“世代友好”的原则相关联。

3.借助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促进“民心相通”

近几年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反华示威活动和各种仇视、丑化中国的言论,说明要真正实现民众的世代友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要加强媒体之间的合作,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学生和跨境民族群体的工作,把更多关于中国的积极、正面的信息传递到这些中亚国家。二是要争取一个好的舆论环境,利用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正面的、良好的国际形象。

4.上合组织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上合组织对中国外交有特殊意义。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合组织的合作应该多边和双边并重,从双边来讲,中俄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中国和中亚国家是大小国家平等合作的典范;从多边来讲,上合组织也应该成为新型区域合作、构建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作者: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摘自《欧亚经济》2021年第1期)


进入 孙壮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上海合作组织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与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47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