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学术期刊要超越平庸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83 次 更新时间:2021-01-21 16:12

进入专题: 学术期刊   超越平庸   引领学术  

张耀铭 (进入专栏)  

摘    要:

《清华大学学报》设立“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 是一次学术尊严的重构, 一次学术生态的修复, 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一是超越平庸, 鼓励创新;二是意在改变“以刊评文”的不正确做法, 回归以文章质量论高下;三是引领学者坐得住冷板凳, 潜心写出精品力作。

关键词: 学术期刊; 超越平庸; 引领学术; 

作者简介: 张耀铭 (1954-) , 男, 山西人, 《新华文摘》原总编辑、编审, 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史和编辑学。;


2015年4月14日, 由《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第三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隆重举行。第三会议室里,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表明这个奖项得到了学术界、期刊界和社会的认可。此次获奖的15篇论文, 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法学等诸多研究领域, 均是优中选优的学术精品。获奖论文中既有对中印边疆、中日钓鱼岛等领土争端问题的再研究, 也有涉及当前社会现象如韩寒神话、大数据等问题的再思考;既有对中国法学体系建构的开创性研究, 也有对重大历史问题权威学术观点的新挑战;既有对语言翻译、方言调查的精细研究, 也有直面期刊评价问题的实证考察。“做有思想的学术, 出有学术的思想”, 充分展现了获奖作品应该具有的深度和力度。此次获奖的作者, 既有夏晓虹、许章润、王邦维、辛德勇等功力深厚的著名学者, 也有梁晨、张晖、施爱东、孟庆龙等潜力不凡的中青年学者。新老接力, 阵容强大, 充分显示了刊物作者队伍的广度和厚度。

近年来, 学术界先后设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刘诗白经济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思勉原创奖”、“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等, 旨在通过优秀成果的评选, 确立学术发展的标杆和方向, 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开展, 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 促进学术研究的交流与传播。在众多奖项中, 体制奖项居多, 唯有“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是学术期刊编辑部自己搞的, 奖金由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百盛基金会赞助提供, 属于民间奖项, 确有一些特别的意义。

民间立场, 大众视野, 人文情怀, 独立的、自由的、批判的精神, 这是民间奖项区别于体制奖项的根本所在。学术的价值与尊严只能存在于独立与自由的研究、交流和阅读之中, 权力老是凌驾于学术之上, 学术就会被玷污。人文学科的评价系统, “只能在一个竞争性的学术公共空间之中获得其内在尺度, 而无法用一种外在的、一刀切式的量化管理指标来评估和衡量学术成果的好坏。” (1) 由此说来, “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是一次学术尊严的重构, 一次学术生态的修复, 可谓开风气之先, 引领学术潮流

学术期刊能否引领学术潮流?学术界、期刊界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赞成“引领”, 因为在学术发展的进程中, 并非只有学者是主动的, 学术期刊也同样可以是主动的, 特别是那些标志性的学术期刊。其实学者与期刊并非矛盾的两极, 完全可以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但我反对把“引领”作用抬高到不适当的位置, 因为“引领”是有条件的。学术期刊主编不仅需要有崇高的事业追求, 更需要有超出单一专业的宽广视野、对前沿成果的高度敏感, 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在推动学术期刊发展和引领学术潮流方面, 那些为社会公认的名主编、名期刊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试举几例:

例一, 《文史哲》杂志就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主办相关会议。从2006年起他们共主办了五次高端学术研讨会, 名家荟萃, 讨论热烈, 影响深远, 体现了主流大气、引领学术潮流的办刊追求。之一是“纪念《古史辨》第一册出版80周年暨上古史重建学术研讨会”, 之二是“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 之三是“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 之四是“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 之五是“反省与展望: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学术会议一般由学术团体发起或主办, 由学术期刊来举办重量级的学术研讨会, 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认为:“一份杂志的影响力取决于该杂志锻造的公共学术话题的能力, ———提出的话题越多, 覆盖面越广, 敏感度越高, 影响力可能就越大”。 (2)

例二, 《南京大学学报》倡立“专栏特约主持人”制度。特色栏目的相继推出, 也暴露了期刊编辑人员在知识结构、前沿意识、学术水平方面的不足。诚如学者所言:“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目前大量的文科学术期刊是以综合性作为自己的特征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 假如一个编辑人员只熟悉一个二级学科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困难的, 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个二级学科中的某个研究方向) 的话, 那么, 他又如何去判断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论文质量呢?……这就启示我们, 任何一个编辑人员, 哪怕他再有天赋, 也无法通晓整个一级学科, 更不要说其他一级学科了。” (3) 为了弥补这个短板, 朱剑主编引领学术期刊潮流, 在2000年第1期率先推出了“本专栏特约主持人”。此后几年《南京大学学报》独领风骚, 其做法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认可。2004年开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复旦学报》等相后推出了“栏目主持人”制度, 一时间武林高手频现江湖, 各使绝招, 促进了学术期刊的发展, 也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繁荣。

例三, 以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17家学报主编提出成立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简称“网刊”) 。“网刊”创刊于2011年2月, 其宗旨是:打破校域界限, 集中名校优势, 在数字平台上实现学术期刊的专业化转型。具体做法是:联合编辑部对加盟期刊拟发表文章进行专业化选编和数字化重组, 通过中国知网实现优先出版和整体传播, 并利用网络和手机推送等全媒体新型手段强化传播效果。在17家学报主编的引领下, 目前加入网刊的高校学术期刊已增至130余家。网刊已经形成了以学科为边界的专业期刊群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期刊群两大体系, 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与心理学报》、《传播学报》、《民族与人类学报》、《艺术学报》等12个专业期刊, 以及《三农问题研究》、《资源环境研究》、《性别研究》、《青少年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儒学研究》等7个专题期刊。网刊的运行获得了巨大成功, 文章下载量大幅提升, 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术期刊“借船出海”, 通过与中国知网合作, 不仅能实现内容与技术的融合、刊物与网络平台的融合, 而且实现编者与作者、读者的融合, 知识生产与传播扩散、利用过程的融合。

例四, 《清华大学学报》设立“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为了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清华大学学报》利用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百盛基金会捐助基金设立了“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 并于2011年召开了第一次颁奖会。首届评奖共有4篇文章获特等奖, 每篇奖金2万元, 13篇文章获一等奖, 每篇奖金1万元。如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胡鞍钢《特大地震灾害的应对周期》等文章, 皆在获奖之列。获奖文章全部发表于2006年至2010年间的《清华大学学报》。首届评委由李学勤、傅璇琮、童庆炳等先生担任。2013年、2015年先后又举行了第二届、第三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评奖活动, 学界对这个奖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称之为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学术奖项之一。

近几年来, 《清华大学学报》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 并在全国综合性学报中处于领先地位。一是重视基础研究, 杜绝浮躁学风, 尤其重视文史哲基础学科, 近年来基础学科的论文占70%以上;二是关注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 在国情问题研究上发表了系列论文, 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三是在总体策划和栏目设置上重视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优先发表跨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方面的文章。学报立足清华, 放眼全球, 以开放的姿态和胸襟, 广泛吸纳海内外的优秀学术成果, 从而使学报具备了学术公信力和权威性, 被称之为“清华学报现象” (4) 。

《清华大学学报》设立“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 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超越平庸, 鼓励创新。有人以“井喷现象”, 形容学术论文近年的生产和发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基本科学指针 (Essential Science Tadicators) 统计显示, 1997~2007年的10年间, 在前145个国家中, 我国论文总数排第13位, 论文引用数排第6位, 但单篇论文的平均引用数却位居第117位;尤其在2000年以后, 在论文总数加速增长的同时, 单篇论文的平均引用数却下降至世界第124位。

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 是数量与质量的不成正比, 是学术质量不高、学术观点雷同、论证重复的平庸之作泛滥, 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量发生。学术平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低水平重复、肤浅分析和把学术变成“娱乐至死”的舞台, 其本质特征是思想能力的缺失, 美国政治理论家阿伦特称之为“平庸之恶”。当下的学术期刊, 平庸之作泛滥, 带给我们的常常是无聊或失望。套句流行的诗句, 看与不看, 它都在那里。似曾相识, 只是换了点外在的行囊———除了发表, 并无太多的价值。评选优秀论文, 就是要超越平庸 (5) , 鼓励创新。

二是意在改变“以刊评文”的不正确做法, 回归以文章质量论高下。“当今的学术评价中, 与‘数量崇拜’紧密相连的是‘级别崇拜’。高校管理部门制定的各种评估、检查、验收细则中, 在评价学术单位或个人的学术水平、学术研究质量时, 基本不看学术成果的实际情况和实质内容, 只看项目、获奖、论文、研究基地、平台、团队等贴的‘标签’是否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在具体的论文统计和评价中, 也不重论文本身的质量和水平, 只看重文章是否发表在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来源期刊。这样‘只认衣裳不认人’, 催生了不少学术贿赂, 甚至还造成一些骗子去办假‘C’刊。” (6) 级别崇拜, 太重“衣裳”, 势必本末倒置, 导致学术评价的乱象丛生。其实, 学术期刊的权威性, 不是强制性的权力赋予的, 不在于刊物的行政级别, 不在于是国家一级学会或者国家重点大学主办, 更不在于被哪家评价机构定为“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学术期刊的权威性, 关键体现在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术创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可。

三是引领学者坐得住冷板凳, 潜心写出精品力作。以本届获奖论文为例, 许章润《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 从中国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 以学术的敏锐和严谨, 挖掘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明背后的价值思想脉络, 系统地展示了这一法律文明的思想形式、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风格美学, 并进而探讨与现代法学的转轨对接途径。全文共计12万字, 在1949年后的学术期刊界一次性发表如此长文尚属首例。该文一经发表, 即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关于Being的中译, 是我国哲学界多年来一个聚讼纷纭的难题。王路《Being的翻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尝试。论文对以往的两种翻译实践做了凝练的总结, 并从词性和词义的角度讨论了两种译法的差异。作者赞同“一是到底”的译法, 不仅有力地阐释了语言学和哲学的理由, 而且也给出了具体的翻译范例。这篇论文论证精细, 却题旨宏大, 启发人们思考的不是单纯的哲学语境中的一个词语翻译问题, 而是一个跨语际实践问题。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具有更深远和更复杂的国际背景, 其中印度的原宗主国英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孟庆龙《中印边界冲突中的英国因素》, 利用解密的英国外交档案, 对英国在战争期间和前后的相关外交政策及其考虑做了有理有据的论述, 史料基础坚实, 论证审慎精细, 结论合理有度,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兼具, 堪称一项高水平的专题研究。辛德勇《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 挑战的是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 (1930年代) 、中国学者唐长孺、田余庆 (1980年代) 持有的权威观点:即汉武帝晚年治国路线经历从穷兵黩武转向“守文”的重大转变。作者认为, 首先从史源学角度论证, 见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所谓“轮台诏”, 只是一种调整对外作战策略的权宜之计, 而不是从根本上转变汉廷的政治路线。其次, 市村瓒次郎、唐长孺、田余庆诸人主要依据的史料是《资治通鉴》, 而《资治通鉴》相关记载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汉代基本史籍, 而是出自南朝刘宋王俭著的小说《汉武故事》, 完全不可信据。其三, 司马光肆意取舍《汉武故事》中的某些记载, 是刻意构建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汉武帝形象, 其目的是借古喻今, 来证释和阐扬他的政治主张, 尤其是针对王安石一派与其直接对立的施治方针。文章洋洋洒洒8万余字, 300余条注释, 旁征博引, 锐见叠出, 展示了作者文献学的深厚功底和不凡见识。

在学术风气日益浮躁的当下, 阅读这些获奖论文, 不免使人心中流出一股暖意, 有对学问与审美的双重的尊敬。“板凳须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这应该是学者的追求, 也是编者的期盼。

总之, “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有助于挤破学术泡沫, 扭转学术粗制滥造之风;有助于打破“核心期刊”的神话和迷信, 让学术回归正途;有助于破除学术的论资排辈, 促进青年才俊的成长。衷心希望《清华大学学报》把握方向, 超越平庸, 引领学术, 在清华文科从重建到繁荣再到产生影响力的重要过程中, 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纪霖.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内在价值尺度[J].清华大学学报, 2014, (4) .

[2]王学典.走一条不为时风所动的厚重办刊之路[J].文史哲, 2011, (6) .

[3] 俞吾金.文科学术期刊建设之我见[N].文汇报, 2004-02-12.

[4]张耀铭.“清华学报”现象[J].现代出版, 2013, (5) .

[5]徐岱.超越平庸:论美学的人文诉求[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2, (4) .

[6] 余三定.做学问莫买椟还珠[N].人民日报, 2013-04-16.

进入 张耀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学术期刊   超越平庸   引领学术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1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云梦学刊. 2015,36(0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