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乡村振兴如何正确学习袁家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39 次 更新时间:2018-12-29 11:46

进入专题: 乡村振兴战略   袁家村  

温铁军 (进入专栏)  

袁家村何以成为袁家村?


来之前我满脑子都是疑惑,我的团队先来到,大概做了四五天的研究,我们还想留几天再研究研究,因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但是调查以后更感到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何以袁家?

中国的经济正在进入冬天,很多企业排着队去工商局注销。现在的公司平均生命周期,特别是中小企业,只有两年多,各地正在办的开发区大多处在非常不景气的状况。然而现在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注销,要关门破产而不得,因为企业注销银行就不会贷款,大量的企业就又转化为银行不良资产,整个GDP的下滑速度会更快。在经济寒冬的萧瑟笼罩之下,袁家村这里竟然生意兴隆。从这种反差极大的现象深入研究下去,2007年到2018年,餐饮业、民宿业、农家乐这些小型经济体,在袁家村的体制之下,有10到11年的运行历史,如果说一般的中小企业是2.7年,那经济冬天到来的时候,那不抗冻的先着凉生病是必然。那为什么在袁家村的小企业甚至是作坊、夫妻店,能够长期生存?

有人说是因为农村的地价便宜,那很多地方是零地租零地价的招商引资,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现在经济冬天已经来临,寒潮一个接着一个,大量的中小企业处于关闭的状态,为什么袁家村能够维持相对的繁荣,而且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倒闭,甚至能维持十年以上的生命周期,这个是值得我们考虑和讨论的地方。

第二,袁家村外来人口十倍于本村人,3000多的外来人,本村人不到300,且商铺有一千多家,外来城市人开办的占总量的70%。城乡之间不是对立互斥的关系,而是城市主动融入乡村。很多地方鼓励市民下乡、乡贤返乡、产业兴乡,但是不成功。难道初始的时候袁家村本地人看着城里人创业赚钱就没有排斥性?这里的老百姓真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吗?很多下乡的中小企业,往往感到难以和农民打交道,认为农村属于非正规体制,虽然你有法律,可以去告违反法律的村民,但是常常无从下手。总之,袁家村发生的城乡融合,特别是高比例的外来户,聚居于此,本村原来的62户家家办农家乐,农家乐是本村业务。这是第二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据说陕西省要推行袁家村模式,但是没有几家成功,为什么?咱们学袁家学什么?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我学会了这几句话,我就变成了老陕了,那大家都在学唱秦腔,为什么唱不出袁家哪个味儿?袁家现在开始对外输出袁家的管理服务和管理发展团队,用袁家的真实经验,来推广袁家的模式,而不是由政府来推广,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差别?我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办旅游就能办起来吗?袁家村的原始核心产业是什么?62户的主产业是农家乐,62户以股权的形式参与了其他的餐饮、休闲旅游等,但这只是财产关系,而不是直接经营。所有的这些其他业态,全部是以外来的经营户为主体,这个业态怎么回事?今天很多人都在讲业态创新,但是业态如何创新?问题不断追问下去,所以这次我带了一个团队来做调查研究,教授来了三个,还有副教授、讲师,这么多人来,来接这个地气,来学习来了解。


袁家村成功要点


到现在为止学了什么?第一点,袁家推进的和2018年中央所讲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精神是一致,中央提出农业结构性过剩,以往的增长方式是粗放的数量型增长。中央现在要求一二三产融合加绿色方式。刚才郭书记说的袁家村的模式是三产带一产,已经做到了三产融合,在食品中的业户,各个不同村落的农民,提出农民捍卫食品安全,以三产带一产,带动绿色生产,这和我们以往地方政府推广的大规模产业化思路之间有差别。谁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是村民,是袁家村这种基层干部和农民结合,推出的三产带一产,三产融合的绿色生产方式。

我呼吁从礼泉县到咸阳市到陕西省,把袁家村的经验总结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上的“陕西模式”上,这样就呼应了中央的一号文件,在改变粗放数量型增长推出质量效应型增长。这一点,全国都需要典型,这个典型只有袁家村一个还不够。

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另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市民下乡与农民联合创业。袁家村百分之七十是下乡市民,外来人口十倍于本村,市民下乡与农民联合必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怎样化解,怎么城乡融合?鼓励市民下乡,市民相当于中小企业,跟农民结合发展,市民怎么下乡?

在中央去年召开农工会之前,武汉市推出“市民下乡黄金二十条”,鼓励市民下乡和农民结合。袁家村的很多民宿都是典型的市民文化和品味,虽然用的是农村材料,但体现的是市民品味。怎么才是城乡融合,才是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城乡融合?现在很多干部还在强调农民的农业,难道市民不能搞农业吗?新型经营主体是什么?为什么中央在表彰新农民呢?谁是新农民呢?大量的市民下乡变成新农民,同时新农民进城变成新市民了。本来城乡融合是正常的,过去的二元结构阻断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典型,难道不是城乡融合,难道不是市民下乡与农民结合创业吗?这正好体现了中央精神。

另一方面,从袁家村现在的财产关系来看,真正做到了平衡,如何?中央在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基本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的背后是财产的不平衡,是贫富差别,所以中央在2015年提出要在2020年完全消除贫困,达到全面小康。袁家村通过独特的财产制度安排,让所有的村民都成为了股民,这一点,和总书记批复的“三变”是一致的,把村民变股东,在财产关系上有处置权。

同时袁家村的项目进城是一个新业态,农村的餐饮业,带有乡土餐饮文化体验的食品消费进城,乡村产业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带动的是什么呢?带动的是大家一起入股,这种财产关系形成的结果是弱化贫富差别,减少不平衡和不充分,所以我们看财产关系,它带来的是一个新的业态发展的方式,农民可以以这种合作社的财产关系组合,进入到城市,变成城市的新业态。

我不多总结了,我们来是当学生,向袁家村的乡亲们,袁家的干部们去学,我们学的还不够,先点到为止的说几句。

(本文根据2018年全国合作社大会温铁军讲话整理而成,略有删改)


进入 温铁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乡村振兴战略   袁家村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22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共仁公益基金会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