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学者要独立不是中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47 次 更新时间:2008-07-23 14:14

进入专题: 学者  

龙应台 (进入专栏)  

沼泽里飞起的鸭子,群枪围而射之,猎人在交火间暴露也发现彼此各异的位置,「蛮有意义的现象是──真的有一个华人世界的论坛出现了,这是很值得关注的。」作家龙应台坦然笑着:「我愿意当那只鸭子!」

从野火到冰点,龙应台一再处于火线之上,新书《请用文明来说服我》收录近三年发表的文章,不论造成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被迫停刊的〈你不能不知道的台湾———观连宋访大陆有感〉、为冰点请命的〈请用文明来说服我———给胡锦涛的公开信〉、上月底为台湾发动罢免案而写的〈今天这一课:品格〉,篇篇都有爆炸性的威力引发争议 讨论无数,余波犹在回荡。

最好的读者是李登辉

「最好的读者是李登辉吧。」龙应台笑了。

李前总统在罢免案后,转交龙应台这篇文章给陈水扁总统,有希望陈总统自我反省的意味。对此,龙应台颇表赞赏,指出,她在李登辉担任总统时曾两度为文批判,「他会欣赏这篇文章,表示这个人还蛮有气度的。」至于李登辉此举的真正动机为何?龙应台认为「阴谋论」大可不必,强调应就事论事。

「其实,写这篇文章,我会自己笑自己。」龙应台说,台湾走过50年威权统治、20年的民主道路,如今竟回到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时所教的第一堂课,要诚实,不义勿取,很是历史反讽。

在此文之后,龙应台未再面对台湾媒体,但在香港的一场记者会中,一家台湾电子媒体报导龙应台对亲绿学者倒扁的看法,强调她认为「学者应中立」;龙应台为之气结错愕,「学者要独立,不是中立,中立不是和稀泥吗?!」她指出:「学者必须独立,要提出见解,不盲目跟随群众好恶、不受个人利益所左右。」

「我给这些学者鼓掌都还来不及呢!」龙应台说。

两边发言换来四面楚歌

当代檄文如是,香港大学教授钱刚指出:龙应台「以十分微妙而艰难的方式,深入不同的语境,两边发言。」──唯其「两边发言」,龙应台「四面楚歌」,台湾的深绿、深蓝都有对她的不认同,大陆对她更是复杂微妙,加上新马与海外华人,龙应台检视她近年发表,每一篇文章几乎都引起至少十万字的响应,同样批评她的人可以立场、位置大相径庭,同样拥护她的读者也存在各地,在正负交锋辩证之间,龙应台最欣喜发现──一个华人世界的论坛已经形成。

华人社区与论坛的出现,近三年尤其鲜明,龙应台认为,因特网的无远弗届,扮演最关键的推手。那是20年前《野火》震撼台湾时还未曾有的传播力,是大陆伤痕文学只能地下传播的年代想不到的无孔不入,因特网的发展让两岸三地、新马、美加都能天涯若比邻,阅读、关注、讨论共同的议题,而龙应台近三年的文章,又每每触及两岸三地敏感神经中枢。

交火过程可以认识彼此

而两岸三地看似同文同种,其实语境有相当大的隔阂。龙应台指出,冰点停刊,台湾有不少人不能理解严重性与意义,如果没有冰点主编李大同〈从「野火」到「冰点」〉那篇文章流传,可能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也因此让台湾读者对大陆的语境有了某种程度的认知;而〈你不能不知道的台湾———观连宋访大陆有感〉当时在中国青年报刊登,中国大陆读者也第一次看到不同于官方控制的文章,出现在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鸭子飞起,猎人交相开火,「猎人所站的位置都不一样,从东西南北射出来,文本就暴露了这些猎人的位置。」交火过程中,发现彼此并开始认识了解对方,龙应台说:「很希望有这样的开始。」

公开信准备付代价

《请用文明来说服我》书中后半段的「辑二」,收录、整理中国共青团旗下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发表龙应台文章,引起中国权力高层震动,下令让冰点「停刊整顿」的来龙去脉,以及整个事件引发台湾大陆知识分子四种不同的反应,并收录刊文到停刊期间华文媒体对这个事件的报导与关注,其中, 新加坡联合早报尤其角色特殊,因为中国大陆箝制浏览海外媒体网站,唯独联合早报是缺口。

2006年上半年,冰点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三星期后复刊,让龙应台发现现今的共产党已不似以往铁板般无法松动,但她也在书中自剖心路,从写这篇文章到写公开信,龙应台心里不是没有琢磨,很多的考虑,尤其是准备付出的代价。

不说破的写法静水流深

「在那之前,我为大陆写作20年。」龙应台深知,最大的代价可能无法再进入中国、书下架、名字不能再出现、也不能再做任何研究,她将失去读者,也失去一直都很重视的影响力。

然而,她还是执起如椽之笔。北京朋友传讯说,学术界朋友称「龙文颇有新五四第一声的味道」,龙应台则对中国大陆努力的知识分子与受苦人民,怀抱深切理解与同情,为了让20年的努力不前功尽弃,她在书写时常「不说破」,「没有走过悬崖,是因为要静水流深,细水流长的影响,而不是决裂的方式。」

新书发行繁简多种版本

检视这三年来所写,龙应台最欣慰好几篇文章都将是「历史文献」,更乐于见到华人论坛的形成,将激起更多思想激荡、语境互通的进境。

因应华人社区新局,龙应台这本新书也将首次发行繁体香港版、简体新马版,并为了让新读者群更能了解龙应台长期的关注书写,加入天安门事件时写给李鹏的文章、给李登辉的公开信等旧作,铺陈她对权力批判的一以贯之,也再次凸显她对中国传统意义上「士」的认知:卓越的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人格的独立、眼光与胆识的品质,才是理想中的知识分子。

【2006/07/26 民生报,记者赖素铃专访,有删节】

进入 龙应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学者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5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