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跃:说“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88 次 更新时间:2016-12-07 19:16

进入专题: “耻”德  

徐小跃  

对于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道德是重大的?对于国来说,究竟什么样的道德是最后的支柱?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哪一种道德是明确区分人与禽兽的标准?究竟哪一种道德可以保全其他道德的真正实行?上述所有问题的统一的答案正是我们要说的“耻”德。

亚圣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说,羞耻感对于人至关重要。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要告诉人们,礼义廉耻四德是维系国家的四大支柱,但“耻”则是最后一根支撑国家大厦的柱子,如果它灭绝而不存在了,这个国家将会彻底灭亡而无法挽救。“四维绝而不可复措也”(管子语),此之谓也。古人明确提出“耻,乃人禽之别也”的命题,南宋思想家朱熹在解释孟子的“耻之于人大矣”的时候,强调指出:“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明代袁坤仪在其著名的《了凡四训》中也说:“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古人又言:“耻可以全人之德”,意思是说,耻是可以保全人有德、行德而不离正道的护栏。由上可知,耻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1.释耻。《说文解字》说:“耻,辱也。从心,耳声。”就是说,所谓耻就是耻辱、羞辱、侮辱的意思。要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应当将“耻”字还原到它的繁体字。也就是说,繁体字的耻由左边一个“耳”,右边一个“心”所组成,以此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心理情感的状态。它是一个会意字,有闻过和行过而心生惭愧之意。具体说来,耻是表示人在说错话、做错事以后心生惭愧而感到愧耻和羞辱,继而表现出耳朵发烧,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的状态。通俗地说,就觉得不好意思,觉得难为情,觉得无地自容。从耻的本义来看,它作为一个道德的德目,因为它具有了强烈的情绪体验,所以决定了耻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中的鲜明特点。耻是强调这样一种情感和行为,即对什么感到耻,以什么为耻,知道什么是耻。可见,耻既是一种感觉,又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概而言之,耻是关乎“有耻”和“知耻”的问题。

2.《论语》说耻。《论语》中曾十几次提到“耻”,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耻”。《论语》明确强调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人中的杰出代表的“士”,其行一定要“有耻”。当子贡问孔子如何能成为一个“士”时,孔子直谓“行己有耻”。所谓“行己有耻”,是说自己立身行事有羞耻感。实际上这是从反面来说理的,就是说,以自己的行为不端正或没有完成和实现正义之事而深感耻辱和不安。因此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会去做。简言之,“行己有耻”就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一价值观的重要性不唯体现在它与“礼义廉”一起被合称为“国之四维”,而且还体现在它与《论语》另外一句名言“博学于文”一起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推崇为“圣人之道”。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第二,“何为耻”?我们虽然明白了能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就叫“有耻”,但是,什么样的言行属于耻呢?换句话说,可耻的言行包括哪些呢?《论语》通过几则记载明确告诉了我们答案。“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在孔子看来,那种花言巧语、神情伪善、过度恭顺以及对某人心藏怨恨,表面却对其友善的人,他和左丘明都认为是可耻的。此其一;古人和君子都认为说得多、做得少的人是可耻的。此其二;国家清明有道,自甘贫贱以及国家黑暗无道,只求自己富贵的人,是可耻的。同理,国家清明有道,做官拿薪水是可以的,而国家黑暗无道你做官拿薪水那就是可耻的了。此其三。应该说,以上就是整部《论语》中所概括出的可耻的人和事。我们不应太在意这些概括是否全面,而应从中看到对一种价值观的明确与确定,即每个人自己都应当具有以说错话、做错事而感到可耻的价值观和道德感。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那么看重孔子“行己有耻”思想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从以上引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论语》中是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去谈论“耻”的。换句话说,是从正面和积极的方面来肯定一种不感到耻辱的高尚情操的。在孔子看来,对于一个追求和从事于道的人来说,就不应该以吃粗食穿破衣为耻辱,否则的话,这种人是不足为道的。再者,孔子盛赞其弟子子路(仲由)能够自己穿着一身破棉被与穿着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并不感到有什么羞愧难当的坦然之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在说耻的时候,一定既要注意到具体不同的时空条件性,又要始终遵循一个最高的是非善恶的标准性。也就是说,以什么为耻和不以什么为耻,判定它们的最终标准就是看其是“有道”还是“无道”。有一个例子最有说服力。这就是也是《论语》中提到的为我们大家非常熟知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这是要求人们做到不要因为向比自己低下的人询问讨教而感到有什么耻辱的。这里就存在着遵循着“好学、谦逊、虚心”之“道”的问题。总之,《论语》中的有关对耻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以什么为耻和不以什么为耻的绝佳的参照系。

第三,“如何远耻”?如何远耻的问题实际是谈通过一些道德的手段和方式来远离和避免可能导致羞耻的事情发生。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意思是说,待人接物要态度恭敬谦逊而有礼,如此就远离耻辱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使自己遭受某种耻辱的事情,往往就在于自己对他人的不恭敬、不庄重、不谦逊。“恭则不辱”是《论语》教给人们的修养之道。这也视为是整个儒家所要提倡的人与人相爱相敬的“相应和感应原则”。孟子有一段名言,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仁是爱人,礼是敬人。你爱别人,别人就经常爱你;你敬别人,别人就经常敬你。

实际上我们从“远辱”的旨归中能够体会到,虽然是提倡人们应当“有耻”“知耻”,但是其最终目的当是要达到没有可耻之事的发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才能准确理解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那句名言。他说:“士皆有耻,则国家无耻矣。”他这里所要强调的就是,当作为一个国家精英的“士”(知识分子)都具有羞耻之心的话,即都知道什么是可耻之事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可耻的事,如此这个国家就没有可耻的事情发生了。我想,《论语》中所强调的“行己有耻”和“有耻且格”(《为政》)的思想所欲达到的理想境界一定是如此。要之,有耻辱之感是其始,无耻辱之事是其终。

至圣孔子及其《论语》列出了几项耻辱的事情,并明确强调,作为有德的人是不应做那些事的,所以从反面加强了儒家伦理道德所要坚守的原则和底线。而作为儒家第二号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十分重视对“耻”德的探讨。

3.《孟子》说耻。孟子首先非常明确肯定“耻”对于人的重大意义。这正是孟子那句著名的格言,“耻之于人大矣”(《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有羞耻之心,有惭愧之意,有羞辱之感,对于人至关重要呢! 孟子说耻包括以下几点具体内容。

第一,孟子也像孔子那样,明确指出了几种可被称为“耻”的表现。其一,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作为有德的君子就会感到羞耻。他说:“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其二,立于朝廷做官,自己的正确主张却不能推行,这是耻辱。他说:“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之。”(《孟子-万章下》);其三,用虚伪欺诈的不正当行为去求得富贵发财,这不但为君子所不耻,而且很少有妻妾不为此而深感耻辱的。他说:“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其四,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第二,积极寻求和论证“耻”是人性及其人之道德所由产生的基础。我们知道,在孟子以前的孔子只是创建了许多道德的德目,但并没有去寻求它们的人性根源,孔子在论述耻的问题时也表现出这一特点。换句话说,孔子是就耻而说耻,并没有将耻与某种人的天生德性相联系。而孟子则不然,他不是就道德而谈道德,而是将精力放在对产生人的道德之人性这一最基础的存在的揭示上。同样,对“耻”德的探讨也是如此。为大家熟知的孟子的“四端说”(仁义礼智四德的开端),其中对“义之端”的揭示,实际上就是能够归结到对“义”德的人性论追溯。孟子在论述“义”德产生的人之心性基础时,明确指出那就是“羞恶之心”。他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以行不正之道而感到羞耻,此为“羞”义;厌恶、讨厌不正之道,此为“恶”义。合而言之,“羞恶”都是对不正之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所以说,“义”在孟子“四端”那里,实际是对“不仁”的一种心理情感,而这一情感被孟子称作“羞恶”,也即“耻”。简言之,因为人性中有羞耻感,所以就产生“义”。

第三,提出远耻、去辱的方法,在孟子看来,远离和去掉耻辱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行仁爱”。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孟子这一思想是与孔子一致的。孔子在论述行仁的五个具体德目(恭宽信敏惠)时就明确指出过“恭则不侮”。也就是说,做到了作为仁爱具体表现之一的“恭”,即对人对事能做到庄重和恭敬,那么就不会有侮辱的事情发生了。由此可见,孔孟都是在强调“行”仁爱的重要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实行仁爱就会得到光荣和荣耀,而不实行仁爱就会得到羞耻和侮辱。也就是说,爱就是仁,行仁就是义。唐代韩愈正是在上述的意义上去定义“仁”与“义”的。他说:“博爱之谓仁,行之宜者之谓义”。所谓“行之宜者”就是行施仁爱且适宜者,如此也就是“义”了。而从反面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按照仁爱的原则去做人做事,那么这就叫“不义”,而你要对你的这一“不义”的行为而感到耻辱和羞愧。所以孟子特别强调指出:“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如果无意于仁德,终身都会受忧受辱,以至于死亡。所以说,包括孔孟在内的儒家这一“远耻去辱”的思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四,正面主张“不愧不怍”。孟子之所以重视对“耻”的问题的论述,那是因为在孟子看来,只有真正做到了没有可感到羞愧和耻辱的事发生了,即做到无愧于天与人了,那么才可被称为达到了君子幸福快乐的境界了。“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是称王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快乐。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在孟子所概括的三种快乐中,只有第二种快乐的获得需要和依靠每个人“自身”的修行和努力。由此也说明,“耻”德是与人的内心以及情感状态紧密相联的。也就是说,当你做到了内心坦然,心地安宁,一句话,问心无愧,那么,你定当能获得一种内心满足和宁静给你带来的欢愉和快乐。

4.知耻可以养德。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知道“俭以养德”这句名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知耻亦可以养德。也就是说,很少人知道,知耻亦是修养和培养一个人道德的有效方法呢! 实际上,为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庸》已经重视了这个问题。《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知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已。”这里的“知耻近乎勇”,正是向人们指出了一个人“勇敢”品德的获得和养成是靠的“知耻”这一修身方法的。当然,我们应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知耻”与“养德”的因果关系问题。

其一,“知耻”可以养勇之德,这是从特殊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的。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大家都熟悉并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中国自进入近代以后,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和压迫,由此给中国带来了不尽的耻辱。我们中华民族深知这一耻辱,也正是在此情感的驱动下,将它化为无比强大的勇气,以拼死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取得抗战胜利,一雪前耻,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其二,“知耻”可以成人之德,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的。最能证明这一点的也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个例子。这就是晋代一个名叫周处的人,由于知耻而发生蜕变并最终成为善人的故事。年青时的周处,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当地人将其同南山猛虎、江里蛟龙并称为地方“三害”。当周处得知此传闻以后,深感耻辱,备受刺激,于是痛改前非,弃恶从善,发奋精进,最终成为一代名臣,一个好人。这就是“知耻”的力量,它可以使一个无德的人,即一个坏人,变成一个有德的人,即一个好人。

综上所述,“耻”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是一个非常独特和重要的德目。知耻可以全人之德,知耻可以养人之德,知耻亦可以成人之德。惟其如此,“行己有耻”才能与“博学于文”一起成为士人(知识分子)信奉的做人行事的原则;“知耻”才能与“知廉”一起成为“立人之大节”;“耻”并最终才能成为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德行。“耻之于人大矣”(孟子语),此之谓也!


来源:《现代快报》,转引自南京大学新闻网

    进入专题: “耻”德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4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