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山:教育学的“个性”概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61 次 更新时间:2016-12-05 17:01

杨兆山  


教育学的 “个性” 概念培养人丰富多采的个性,促使人的身心健全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如何培养人的个性,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思考、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但时至今日,对于“个性”这一重要概念,教育学领域都是借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个性概念,还没有形成教育学自己的个性概念。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教育学是否应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概念?教育学的个性概念如何界定,它同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个性概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建立怎样的个性观才是科学的?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分析讨论,为确立教育学的个性概念抛砖引玉。


一、对教育学研究中“个性”定义的考察与质疑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目的,要求尊重每个人具有的独特性,并培养人的特殊才能以适应社会不同领域的需要。全面发展既非平均发展,也非平庸发展,其核心恰恰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塑造人充分自由发展的个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不仅要研究个人发展的全面性,也必须研究人的“个性”。纵观教育理论界,虽然都强调人的个性及其培养,然而对“个性”的理论研究却是非常薄弱的。这主要反映在根本不承认教育学也应当有“个性”的独立概念。有的教育学辞典或教育著作中有关个性的论述,也大都是用心理学的个性概念来代替。虽然有人把个性分为广义和狭义,但也都未超出心理学的“个性”范畴。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教育所要求培养的个性仅仅体现在人的心理特征一个方面吗?人的道德品质、智能结构、体育特长等等,显然不是人的心理特征。既然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要塑造人的个性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教育学的个性概念就必然要包括更丰富的内容,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自特征。

教育理论中开展对“个性”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教育实践能否正确坚持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关系到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更涉及到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最终能否培养出具有丰富个性的人的问题。建立完整的教育学的“个性”概念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


二、教育学应有的“个性”定义及其特征

“个性”一词始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拉丁语,是指戏剧演员所戴的表现角色的假面具。由于个性是社会人的重要特征,许多学科都对个性有自己的界定。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个性解释为与共性相对应的“单一事物的个体性、独特性,此事物和他事物的差异性”[1] 。心理学一般把个性的定义解释为个人各种重要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这里既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也包括个性的倾向性。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对人的个性作了界定。正由于个性是许多学科所· 16 ·共同关注的课题,这在客观上不仅反映了“个性”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同时使得迄今为止社会科学中仍没有一个为所有研究者所共同接受的“个性”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的,人都是具有不同自然机体的社会人,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个性。教育不仅要根据社会的统一要求培养人的共性,而且也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发展人的个性。所以,教育学更关心人的个性及对个性的培养,教育学本该有关于“个性”的独立定义。但正如前文所说,教育学几十年来一直在借用其它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个性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心理学更是教育学的相关学科,为教育学提供心理方面的依据。教育学借鉴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尤其是心理学的个性定义是无可非议的。但教育学毕竟是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教育学完全借用其它学科的个性定义是不足取的,也是很不够的,它不能反映出教育学的全部要求。就心理学的个性定义而言,它主要是从个人心理方面概括出来的,而教育学所研究的人不仅仅指向于人的心理,而是完整的社会人。人的个性差异不仅反映在心理特征上,也反映在身心、德行、知识,以及表现在各种技能方面。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个性,固然体现有个性心理特征,但除此之外,个体在其身体素质发展基础上形成和获得的各种运动特长和一个人比较稳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同样也是个性的表现。此外,一个人在身心基础上所发展的各种特殊技艺,如音乐、绘画等特殊技能,对教育学来说,也应当属于一个人的个性范围之内。所以,尽管人的个性特点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但教育学的个性概念决不能仅限于人的心理方面,教育学必须从人的整体来观察个性,必须抛开对个性的经验性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教育学个性概念,才有利于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教育学所说的个性应当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及主体社会实践活动,在身心、才智、德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根据上述定义,教育学的“个性”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个性的独特性。它体现着一个人在身心、才智、德行、技能诸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特性的总和。无区别、无特点也就没有个性。诸如,有的人擅长运动,有的人热衷文艺;有的人长于数学计算,有的人善于语言表达;有的人孤陋寡闻,有的人多才多艺,如此等等。人的这些差异就构成了一个社会人的个性特征。但是,人的个性并不脱离人的共性,是在共性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一个正常人都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共同的智力特征,但是每个人在这些方面又有其独特特征。有的人在智力上表现出较强的记忆力,有的人则观察力突出,而有的人则可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智力特征的形成同一个人的智力总体是分不开的。又如,一个正常人都有运动能力,但总有人在某些运动能力方面具有专长。

第二,个性的稳固性。一个人的个性是指比较稳固持久的特征。个体偶然表现的特征不是个性特征。当然,个性的稳定性也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人的个性是在社会条件与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随着个体生活条件的变化与实践活动的改变,人的个性必然相应随之发生变化。正是由于人的个性具有可变性,才使教育对人的个性培养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既然成为一个人的个性,总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偶然性的特征不能代表个性。

第三,个性的社会性。人的个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在社会影响下形成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超社会超历史的个人,也绝没有超社会超历史的个性。个性体现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中。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人们的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人离开了社会和交往,个· 17 ·性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也就不会形成人的个性。所以,个性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它是人在同社会的积极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第四,个性的总和性。人是完整的社会个体,他的个性是由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各个方面构成的统一整体。不仅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统一个性心理整体,如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并不是孤立的,它要受人的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制约;而且人的身心活动、道德情操、以及特殊技能的掌握等等个性特征的发展也都是密切相关的。人的个性是个体反映在身心、才智、德行、技能等种种方面特征的总和,不能孤立认识。个性上述4个方面的特征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教育学的个性概念必须坚持个性的总和性。


三、教育理论中的两种不同个性观

教育要培养人的个性,但是,什么是理想的个性?对此教育理论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观。

一种观点认为,个性就是个别性。认为只要发展了人的某些专长和特性,就是发展人的个性。而且认为教育越能使一个人同他人的差别拉大,个性塑造就越成功。这显然是一种只要个性,不管共性,甚至是为了发展所谓“个性”,不惜牺牲人的整体发展的个性观。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靠牺牲整个劳动能力使非常片面的专长发展成技艺”[2] 。这是由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个人片面发展的特点。那种压抑人的素质全面发展,靠牺牲个人的整体能力而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特长的个性发展思想,正是建立在旧分工基础上的个人片面发展的个性观。以这种个性观为指导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必然会因未受到全面的培养教育而最终被现代社会所拒绝。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的教育实际中,许多所谓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做法,恰恰是上述个性观的体现。

另一种关于个性发展的观点是,强调在人的普遍发展基础上,发展人的个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全面发展,就是否定人的个性,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者和无产者都有各自的阶级性,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个性的存在。食利者有自己的个性,无产者也有自己的个性,无产阶级的斗争就正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3] 。毛泽东也曾针对一些人对共产党人的误解说,“有些人怀疑中国共产党人不赞成发展个性,……其实是不对的”[4] 。“……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5] 。可见,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个人全面发展,绝不是否定发展个性。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个性与以往所谓的个性有着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是既承认人普遍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又承认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认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各种能力及潜在的发展基础,只要社会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同时也认为,由于每个人先天生理条件和后天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种种差异,这种差异也正是人的个性。因此,人的普遍发展,并不排斥人的个性。马克思认为:“即使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是这决不排斥每一个人也成为独创的画家的可能性。”[6] 马克思在此无疑说明,个人全面发展非但不否定个性,而且恰恰是以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这种个性同以往所说的个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个性发展的基础不同。正如前面所说,以往旧的个性观是片面发展的个性观,是以压抑人的普遍发展为条件的,是在压制和扼杀个人的其它特征的基础上发展的个性,这种个性观是对人性的摧残和戕害。虽然这种个性观也能造就出各式各样特性突出的人,但这种人是不完整的,是残缺不全的人。显然,这种个性观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现代社会是大工业生产的高度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日益要求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个人本身也不断通过各种手段追求自我丰富和完善。现代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采,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7] 可见,现代社会要求的人的个性,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多种多样的个性,是在能全面承担多种社会责任基础上的丰富多采的个性。因此,现代教育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个性观,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注:[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8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7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1991年版,第1058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1991年版,第106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0页。

[7]《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版第2页。

(责任编辑 李月章)


本文责编:dengjiax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42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