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钢:经济学是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4 次 更新时间:2013-07-13 22:28

进入专题: 经济学  

鲍盛钢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在“经济学诡辩”一书中提到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在很久以前,古代中国有两个大城市:晋和陈。一条宽阔的运河连接着这两个城市。皇帝认为应该投掷石头到运河里,使之不能通航。大臣况知道这件事情后,对皇帝说:“陛下,你这么做不对啊。”皇帝回答说:“况,你怎么说出傻瓜才会说的话。”3个月以后,皇帝派人把大臣况叫到跟前说:“况,朝那边看看。”况抬头往那边看了过去。他看到运河不远的地方有很多人在工作。一些人在挖掘,一些人在加高路堤,还有一些人在平整路面,另有一些人在砌石头。大臣看了后仔细想想,告诉自己,他们在建高速公路。又过了3个月,皇帝传唤况,对他说:“朝那边看。”况朝那边看过去,他看到高速公路已经完工,并且发现沿路各点上建起了旅社,一群群路人,车辆,轿子来来往往,摩肩接踵。许多人不远万里,不辞劳苦地将货物从晋运到陈,或者从陈运到晋。况告诉自己:“毁了一条运河,为穷人造就了许多工作机会。”但是,它没有想到这些劳动是从其他工作上转移过来的。

又过了3个月,皇帝对况说:“朝那边看。”他看到旅社客满,在旅社周边是肉铺,面店铺,等等,为行人提供饮食。而且,这些有钱的匠人们总不能衣不蔽体吧,于是还有裁缝,鞋匠以及卖伞和扇子的商铺。还有,人们总不能露宿街头吧,即便在天朝大国,也是有木匠,泥瓦匠和盖房顶的人。另外,还有警察,法官和苦行僧,等等。总之,每家旅社的周边都兴起了一个集市。然后皇帝问况:“你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况回答:“我做梦没有想到毁了一条运河为人们创造了这么多的工作。”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工作并不是被创造的,而是被错置的。不过,天有不测风云,皇帝驾崩,新皇帝把况叫来,告诉他说:“将运河恢复通航。”况对新皇帝说:“陛下,你这么做不对啊。”皇帝回答说:“况,你怎么说出傻瓜才会说的话。”况问:“陛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说:“我的想法是把晋与陈之间的交通费用降低,便利过往货物和行人,如此人们穿衣吃饭的花费也能节省许多。”况回答说:“陛下,通过交通的便利,你认为会降低消费者的价格,但是一旦你这么做,因毁了运河而兴起的工作都会失去。”但是,皇帝还是坚持,命令况去把河里的石头清理了。况退下后哀叹道:“天啊,上帝啊,所有的主啊,可怜可怜你的子民吧,我们这里来了一个英国流派的皇帝,我看不久以后,我们将发生普遍短缺,因为我们无事可做了。”

对于巴斯夏讲的中国皇帝这个故事,我们暂且不作评论,我们再来看一下20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讲的另一个故事,凯恩斯说:“如果财政部用钞票塞满旧瓶子,把它埋在废弃的煤矿,表面上覆盖以城里的垃圾,接着让私营企业家基于竞争原则去把钞票挖出来,这样就不再有那么多的失业存在了,而且在这种影响的推动下,社会的真实所得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确实,建造房屋或者做类似的事情会更有意义。但是如果这样做会遇到政治阻力和实际困难的话,则上述做法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凯恩斯把这一原理称之为乘数效应,即政府创造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能够增加一个为工人供给商品的新岗位,更多的贸易活动能够产生更多的贸易活动,因为繁荣的力量和贸易萧条的力量一样,运作起来都带有累积效应。比如政府在救济上花一元钱,就等于给了杂货商一元钱,杂货商又把它给了批发商,批发商又给了农场主,所以,在救济,公共工程或者其他任何东西上花了一元钱,都相当于为国民收入创造了四元钱。

一则是故事,一则是经济学原理,巴斯夏显然是想以嘲讽的态度揭示故事中中国皇帝行为的荒谬性,而凯恩斯则是想从荒谬的事情中揭示出经济学的原理。那么,到底是谁对谁错呢?由此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学是什么?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又到底是什么?无疑,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经济,什么是经济?经济就是效益。什么是效益?效益就是最小成本,最大产出。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资源有效配置。如何做到资源有效配置?回答是通过市场,那么为何市场能够做到资源最有效配置?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指导供给关系,市场上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的买卖,除非是傻瓜。而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类的福利。如何才能提高人类的福利?只能通过最有效的经济活动,即通过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使等量劳动的产出能够更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达到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由此达到社会财富的极大丰盈。反之,只能导致资源错配,经济无效,社会混乱,投资浪费,物资匮乏,社会福利水平的停滞不前和下降。巴斯夏讲述关于古代中国皇帝的故事,其用意显然就是试图揭示这一经济学原理,而凯恩斯通过看似荒谬的行为,试图揭示的乘数效应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短视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凯恩斯经济学不是经济学,充其量只能被称之为萧条经济学,对此如哈耶克所讲:“凯恩斯把视线集中在经济问题以及补救措施的短期效应上,不仅是严重而危险的智性失误,也背叛了经济学家的主要职责,深刻威胁了我们的文明。”因为,遵循凯恩斯经济学,从长期来讲,我们都将灭亡。

    进入专题: 经济学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66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